曾經有一個快樂的女孩兒,她隨時隨地都帶著明澈的微笑。在她眼里,任何事物都是很美好的。家人的關懷、老師的器重、朋友的信任……這所有的一切都讓她感到生活無比充實與熱鬧,而且還嘗到了隨之而來的“副產品”--甜蜜的味道。
可是,天有不測風云,一張超低分--“64”分的數學卷子,終結了她許久以來的甜蜜。這個故事中的主角就是我,所以你不妨聽我,細細道來。以樂襯哀,觸動人心。
一、老師的失望=我的灰心當我接到老師發下來的卷子后,還沒看到分數,我便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老師一直盯奮斗目標我看!我的心在緊張地咚咚直跳,似乎只要我的嘴一張開,它便會不安分地蹦出來。我咽了一口唾沫,抱著豁出來的決心把試卷一攤開。天!64!那鮮紅的兩個數字仿佛兩枚釘子,把我牢牢地釘在“灰心”的墻上,我一下子癱了……下課后,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被老師叫到了辦公室。“你怎么錯這么多題……”老師不容分說地把自己的失望化作批評“償還”我;而我,則更加牢固地被釘在“灰心”的墻上,掙脫不下來……“釘”喻充分表現出“我”受到的打擊和極其灰心的真實狀態。
二、同學的目光=我的傷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消息不脛而走。回到教室,我便被一片“灼眼”同學的目光“刺”得渾身發“燙”,手足無措,呆若木雞似的站在那里。我不想多說,因為當時那進那種尷尬之極的滋味,唉,往事不堪回首……目光有刺,運用通感,力透紙背。
三、家人的生氣=我的煩心疲憊不堪的我拖著沉重的步伐,“捧著”沉重的試卷回到家里。一開門,便遭到了奶奶的質問:“今天考得怎么樣?瞧你那樣是不是考砸了?”我耷拉著腦袋一言不發。奶奶見我這樣,更變本加厲地施展她的“狂說神功”:“哎,你看看你,怎么不吱個聲……”我忍不住了,用低的像蚊子般的聲音說了聲:“64……”之后便回到房間,把門一鎖,使用我的發泄方法--一邊狂毆枕頭一邊放聲唱歌來發泄情緒。唉,誰能懂我心,或許這句話,我應該向那明月清風訴說……奶奶的問話引發心中的煩躁和傷心,選取生活中的小事,最能表現人的心理,運筆細膩。唉,這苦澀的滋味可真不好受。
直到現在,我回想起當時的情景,還覺得心驚肉跳呢!可是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不遭遇苦澀哪能嘗甜蜜?或許這次教訓會使我銘記在心,因為一些事情,當我們無法重來時,惟一的方法就是讓自己不忘記。有事悟理,深入思考,將文意引向縱深。那一次,我嘗到了苦澀的滋味,可我竟意外地發現,我由原本那個幼稚只愛傻笑的小女孩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起來,這或許是苦澀后的一抹醇香!最后一筆揚起行文基調,深化中心:正是品嘗到了苦澀,才感悟到應當如何釀制一抹醇香。
上一篇:初中班主任工作計劃5篇精選范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