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優質護理管理崗位職責篇一
我科為貫徹落實2010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及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各項重點任務,加強醫院臨床護理工作,夯實基礎護理,提供滿意服務,全面提高臨床護理工作水平,真正做到護理工作“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結合我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方案,現制定科室計劃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全面提升護理工作提供組織保障
1、科室成立創建“優質護理服務先進小組”活動領導小組由科室主任任組長,每月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有關問題及時反饋并進行解決。
2、組織學習醫院開展“示范工程”活動的相關內容,根據科室實際,制定科室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的實施方案。
3、將“示范工程”印發的相關文件、規范作為護理人員崗前培訓、業務講座、護士培訓學習內容之一,使護理人員能正確理解開展“示范工程”活動的目的、意義、工作實質和具體措施,充分認識改革護理工作模式的必要性,為患者提供整體護理服務。
4、在去年工作的基礎上繼續開展創建“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活動,科室繼續試行護士分層管理,提高基礎護理質量,改善護理服務。
5、每月科室在護理會議中反饋當月存在的護理問題,廣泛聽取護士意見,不斷總結經驗改進護理工作,使患者受益。
二、規范臨床護理管理,保證臨床護理質量,達到質量持續改進
(一)健全并落實規章制度
1、組織學習,醫院修訂的我院護理質量管理規范、護理管理制度及職責、護理工作質量標準等護理工作規范,保證質量管理的規范性、持續性。
2、學習我院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標準及優質護理服務病區評分標準。
3、科室成立護理質量監督管理小組,每周對科室護理質量進行檢查,并對上周存在的問題進行追蹤;每月在科室護理會議上進行反饋。對整改較差的個人,予以相應的處罰。達到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二)合理調配護士人力
護士長根據科室的病人數、危重患者人數及工作量合理調配護士、安排護理工作,實行雙人上夜班,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確保護理
安全。
(三)建立健全績效考核激勵機制,調動護士積極性
1、病區護士績效分配原則:按級分配、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優勞優酬、兼顧公平。分配依據:工作崗位責任、技術、勞動復雜程度、承擔風險的程度;工作質量;工作數量;患者滿意度等進行分配。
2、通過科室崗位競聘、“5.12”護士節評選“優質護理服務先進小組”“微笑天使”個人等形式對服務優質滿意度高的護士進行表彰,通過比、學、趕、幫、超,掀起優質服務高潮。
三、改善臨床護理服務,落實基礎護理,提供優質護理
(一)病房管理有序
1、做好病房管理,保持病房環境安靜、整潔、安全、有序。
2、正確處理好患者親友、護士完成或承擔生活護理的問題,既明確護士的責任和職責,又應該尊重不同民族患者(或親友)習俗,充分體現人性化護理服務理念。①對于病危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其親屬做到“陪而不護”。②對部分不能自理的患者,護士提供幫助。③鼓勵并幫助患者自理和功能鍛煉,建立康復信心,體現自身價值。④倡導護士與親友一起參與部分生活護理,讓患者能感受到親情。
(二)公示并落實服務項目
1、繼續將衛生部分級護理的服務內涵、基礎護理服務項目的內容納入院務公開項目,病區張貼相關內容。
2、將衛生部下發的“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范”和“常用臨床護理技術服務規范”中的所有41項規范對科室護理人員進行分層次培訓并考核,重點培訓護理操作流程、護患溝通技巧,以保證基礎護理工作的規范和落實。
3、對護理人員進行護士日常禮儀培訓,如電話禮儀、敲門禮儀等,進一步規范床頭交接班,提高護理人員服務素質。
(三)全面優化護理模式,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
科室實施責任制分工方式,患者盡可能固定責任護士,責任護士為患者提供整體護理服務,履行基礎護理、病情觀察、治療、溝通和健康指導等護理工作職責,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康復指導,提供心理支持,使其對所負責的患者提供連續、全程的護理服務。
(四)實施護士的分層管理
科室實行分層管理,護理人員通過科室公開競聘的方式將護士分為三級,并制定詳細的各級職責及分工。在實施責任制護理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病情、護理難度和技術要求等要素,對護士進行合理分工、分層管理,體現能級對應。充分發揮不同層級護士的作用,體現職業責任、職業價值,保障護理質量。
(五)合理排班
根據科室工作量及危重病人數,實行彈性式排班,增加午間、夜間護理人力,采取連續8小時上班、雙夜班制、16小時連班等不同排班模式減少交接班次數,避免頻繁交接浪費時間和差錯事故的發生;利于責任護士對患者提供全程、連續的護理服務,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保障患者護理到位。
(六)簡化護理文書書寫
在簡化護理文書基礎上,結合實際,使用醫院重新設計表格式危重患者護理記錄單并使用,縮短護士書寫時間。
(七)突出專科特色,豐富服務內涵,體現人文關懷
1、各科室根據專科特色,將基礎護理與專科護理有機結合,開展特色服務,豐富服務內涵,體現人文關懷。
科室除開展醫院推廣的特色服務(①患者入院遞上一杯熱開水;②在護士站備愛心便民袋(箱);③備微波爐提供免費熱飯服務;④根據患者需要床頭懸掛溫馨提示卡;⑤為患者提供床上進餐的小餐桌;⑥進病房對患者一聲問候)外,根據專科特色,還開展一系列特色服務,如:ccu病區服藥到口;每月評選科室優質護理服務之星;科室設立優質護理服務展區;科室為臥床患者免費提供小米墊、橄欖油、潤膚霜等;為出院患者發放“愛心聯系卡”;在病房、衛生間及開水鍋爐等處張貼溫馨提示牌;對出院患者進行回訪等。
四、完善監督檢查機制
1、完善護理質量標準。
2、將優質護理服務病區質量評價納入每月質量控制項目中,定期進行評價。
3、科室每月發放滿意度問卷表不少于10份。以了解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將滿意度最高的護士評為當月“優質護理服務之星”,作為其他護士的學習榜樣不斷改進工作。
4、在各病區建立意見本,科室每月召開患者、家屬公休座談會一次,廣泛聽取意見,及時改進服務。
心內四組
二o一一年一月二十日
優質護理管理崗位職責篇二
年終總結還對年初工作規劃沒有得到落實或落實不到位的原因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進一步做好來年的各項工作都是很重要的。以下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幾篇科室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總結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
科室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總結1
我院積極響應衛生部確定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而我科非常榮幸被選為全院的優質護理服務第二批試點病房,在這兩年的活動期間,科主任和護士長不辭艱辛,積極帶領,全體護士牢記“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夯實基礎護理,扎實推進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朝著“患者滿意、社會滿意、政府滿意”的目標不斷前進,作為科室的一員感受頗多。
護士長每天在病房巡查,針對病區存在的問題及病員提出的意見積極進行整改。如針對我科護士少,即看病房又看產房,存在潛在風險,護士長則及時調整加強夜間人員,確保每位病員及時得到治療;下午16:00責任護士帶病歷進行護理查房,了解病員當天的治療情況,告知病員第二日的相關檢查、治療及注意事項等。
加強了護患溝通,盡量給病員創造舒適方便的環境。如我們每個班次接收的新病員當班護士都要向病員做自我介紹,主管醫生、責任護士、病區環境、作息時間、相關檢查等。在病房現有的條件下加強熱水供應,備齊盆具等一次性用品,增加加床的置物架、屏風等。
我們用實際行動演繹我們的優質護理服務。
我科增設了健康教育專職護士。每天我們的健康教育護士來到病床前為每一位病員做疾病的相關知識宣教、飲食指導、康復訓練等,言傳身教。病員及家屬細心的聆聽著,還說“你講的知識我們太需要了,希望這項工作能繼續做下去。”
我們開展的優質護理服務活動還有很多,病員滿意的微笑溫暖著我們,病員康復的笑聲激勵著我們,我們有信心將優質護理服務繼續做得更好。
科室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總結2
服務源于用心,精于技藝。護理,是一門精細的藝術,只有精益求精的護理人員,才會有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故此,腫瘤科為提升護理品質,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主動提高護理人員業務素質。
抓業務就要從基礎抓起,腫瘤科護理人員上下齊心,認真學習“三基”知識;護士長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基礎培訓,以對比的形式展現了晨晚間護理前后的病房情況;以專人表演的形式展現了護士的著裝禮儀;以考試的形式強化了基礎知識的學習。
針對護理隊伍中的薄弱人群——三年以下護理人員,除護理部的低年資護士培訓外,科室加強了對其的傳幫帶;護士長在晨會上還會就典型病例典型事件開展講解和討論,使低年資護理人員能盡快適應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為推動低年資護士成長,科室制定了專門的培訓計劃,由專人負責,在臨床交流溝通,危重癥病員管理、腫瘤病員健康教育等方面定期開展系列培訓,為低年資護士的成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同時也降低了科室護理風險的發生率。
為適應不斷發展的護理事業,科室在每月的護理業務學習和查房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學習的新內容,而且要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現,以講解的形式交流;要求護理人員不論年齡大小,均自己制作多媒體課件,用自己的業余時間熟悉課件內容,然后在科護理會議上共同探討。經過長期的努力,腫瘤科每一位護理人員均能獨立制作多媒體課件,個人的講解和交流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雖然一系列的培訓和學習要花費不少精力,占用不少時間,但培訓和學習提高了科室護理人員的素質,加強了臨床事件處理能力,能為病員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全科護理人員都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沒有絲毫怨言,大家的心都想的一樣:為了更優質的服務,花費時間和精力,我們愿意!
科室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總結3
我科啟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已一段時間,在各位醫生的積極配合下,在科護士長的大力支持下,在護理部領導的監督指引下,我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從排班上。打破原來的排班模式,推行人性化排班。
1排班周期為一個月,護士們可以了解自己一個月的排班,有效調控自己的時間。2每天排4個責任班,減少責任班管理的病人數,提高護理質量。3增加幫班,主要處理補液及晚上的醫囑。這樣可以增加責任班與p班服務病人的時間。
二、從護理工具上
1、引進新的治療車,這種治療車優于老式治療車。可以懸掛補液;可在治療車上書寫護理記錄,使護士在病床邊就可輕松完成護記,真正實現實時記錄;分層分隔較多,可以合理擺放日常護理用具。
2、增加新的血壓計,使每個責班的治療車上都有一套完整的護理工具。
3、增加級別護理指示牌,使每位患者清楚知道自己級別護理所應享有的權利。
4、建立溝通園地。
5、為護士配備防靜脈曲張襪,有效保護護士的健康。
三、
簡化護理文書。我科率先取消護囑本;推行表格式護理記錄;簡化護理記錄。
四,生活護理到位。
以前是由高年資護士下達護囑。而現在責任護士評估所包干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病情,根據護理級別及患者的個體性進行生活護理。這樣可以提高護士自主性,使每位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護理服務。但也要求護士有高度的責任心,愛心。
五、建立博客。
每位護士下班后,都會看看科室博客。有時會發發牢騷,有時會寫些工作體會,看過博客就可以清楚優質護理的新動態。責任班護士也會互相交流工作體會,總結最佳工作流程,使其他人少走彎路。我們的宗旨就是一切為了患者,為了患者的一切,實施優質護理服務。
六、及時總結評價。
4月27日,優質護理服務在我科實施2周時間,護理部領導黃紅友及大內科護士長鄺惠冰來我科深入了解試點工作中護士們的工作情況及所面對的困難,并與我科護士長賀冬梅及全體護士進行總結討論。會議后,就會上護士們提出的困難。護士長進行了新一輪的工作調整,例如增加幫班等。遇到問題,匯報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良性循環,使每位護士更積極的投身于護理改革的熱潮中。
經過以上改革,患者的滿意度得到明顯提高。優質護理服務仍在進行中,我們將繼續摸索前進。希望以我們的責任心與激情,會為護理改革增添美麗的一筆。
科室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總結4
在20xx年里,我科在醫院領導及護理部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院各職能科室的大力幫助下,經本科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使本科室的各項工作取得了焊好的成績,現將這一年來的工作具體總結如下:
一、強化基礎護理,提高服務質量。
在全國上下紛紛爭創“優質護理服務示范醫院”和“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的大環境下,科室積極組織全體護理人員學習《住院患者基礎護理服務項目》、《基礎護理服務規范》、《常用臨床護理技術服務規范》等件內容。
通過學習,科室要求每位責任護士了解掌握服務、服務項目和工作標準。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為了鍛煉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對于病情穩定的康復期患者要求護理人員耐心的給予指導、協助,對于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病(危)、臥床等患者要求我們護理人員定期為其理發、修剪指甲,每天定時為其洗、擦、喂水、喂飯,協助其大小便等。通過對《住院患者基礎護理服務項目》、《基礎護理服務規范》、《常用臨床護理技術服務規范》的學習,規范了基礎護理的范圍,強化了基礎護理的落實,提高了護理服務的質量。
二、加強質量控制,提升護理工作質量。
科室認真落實護理部—科室兩級網絡的護理質量管理,在科室內抽選部分有責任心的護理人員參加科一級的護理質量管理,每周、每月堅持自查、抽查,對自查及抽查的結果及時反饋,特別是在簡化護理文書之后,科室加大了對簡化后護理文書書寫的規范的自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給當事人。
除此之外,還加強了對科室中、夜班、雙休日、節假日的查房,以便于及時發現科室護理工作中的不足及缺點,并及時給予糾正。
三、開展康復訓練,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針對科室患者的特殊性,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科室經過精心的準備、組織,先后開展“包粽子”大賽,象棋、麻將、撲克競賽,洗臉、刷牙、洗衣、整理床單位等訓練,通過這些活動及訓練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習,提高護理隊伍素質。
科室根據收治患者的特點定期開展相應的業務學習,在每月的護理工作會上護理人員之間相互交流這一段時間護理工作感受、經驗,包括對不同患者應該怎么樣護理,某項操作怎么做更有利于患者的舒適等等,特別是外出學習、進修、參觀的護士,回來就要向其他同事回報學習的感受極其經驗,不同形式的學習使護理人員之間得到了很好的交流,與此同時也提高了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
五、加強科室考核,促進管理。
為了很好的落實臨床護理工作中的各項工作,針對科室人員分布的特點科室制定了《五病區護理人員考核細則》,《考核細則》包含了勞動紀律、護理質量、護理安全、服務態度等內容,《考核細則》中不光有明確的處罰金額,也涉及到了對規避了護理安全、風險及表現出色受到醫院、護理部等各級表彰人員的獎勵措施。總之,獎懲兼并制度的實施定不但促進了管理,同時也提高了大家的積極性。
六、工作中的不足。
雖然20xx年的工作很順利,沒有發生任何醫療糾紛及投訴事件,但是,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表現如下:
1、個別護士無菌觀念不強,無菌操作時不帶口罩,一次性無菌物品用后處理不及時。
2、學習風氣不夠濃厚,撰寫學術論文較少。
3、健康教育不夠深入,缺乏動態連續性。
4、病房管理有待提高。
優質護理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1.護理個人工作總結范文5篇
2.2023護理年度工作總結5篇
3.2023醫院護士護理年終工作總結范文
4.2023護理的年終工作總結范文
5.護理人員的優秀年終工作總結
優質護理管理崗位職責篇三
2023年,在總結上一年度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經驗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深化護理工作內涵,提升護理服務水平,持續改進護理質量,努力為患者提供連續性、無縫隙、優質周到的護理服務。特制定2023年優質護理服務工作計劃:
一、樹立指導思想,明確工作目標
我科根據醫院以病人為中心,全面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指導思想,確立了以患者滿意為目標的服務理念。把病人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病人的需要作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為第一考慮,把病人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深化親情服務,提高服務質量。
二、具體優質護理服務內容與工作措施
1.加強核心制度建設,落實護理安全措施
1)強化醫療安全核心制度及各種護理操作規范、流程、各種常規的落實。新入院、新轉入、急危重病人、臥床病人,有發生醫療糾紛潛在危險的病人要重點督促檢查和監控。
2)不定期的進行護理安全隱患排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病人的環節管理:建立并完善對病人轉運、交接、壓瘡等的護理管理評價體系。護士的環節管理:對新調入護士以及有思想情緒的護士,做到重點交待、悉心指導。
3)強化安全管理責任,杜絕嚴重差錯及事故的發生。對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礎護理、護理安全、病歷文書書寫、消毒隔離等進行抽查,對存在的問題立即指出并限期整改。
2.轉變護理觀念,提高服務質量
1)繼續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增強工作責任心。全面加強臨床護理工作,對病區患者實施全身心、全方位、全過程、多渠道的系統護理。
2)從三基三嚴入手,有計劃的對護士進行培訓與考核。加強基礎理論知識的培訓,內容包括基礎理論、專科護理、法律法規、服務意識等;加強護理技術操作的培訓,根據護士崗位技能所規定的訓練項目,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及專業能力。
3)加強護士禮儀規范學習。培養護士注重美的儀表、禮貌的語言、落落大方的禮節的意識,提高護患溝通技巧,提倡微笑服務,樹立護士良好的職業形象。
4)培訓專科護理骨干,提高臨床護士的實際工作能力。采取各種形式的學習培訓,提高護理人員觀察病情、落實護理措施、記錄護理文書的業務素質。
3.嚴格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加強患者健康教育
1)根據科室病人情況和護理工作量合理分配人力資源,合理排班,彈性排班,增加高峰期上班人數,以達到保質保量為病人提供滿意護理服務的目標。
2)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及時與醫師、患者溝通,細致做好從入院到出院的各種治療、護理活動,認真開展健康教育和康復指導,為患者提供連續、全程的優質護理服務。
3)深化護士分層使用,依據病人病情、護理難度和技術要求分配責任護士,危重患者由年資高、能力強的護士負責,體現能級對應。
4.夯實基礎護理,建立績效考核制度
1)規范病房管理,強化基礎護理及分級護理的落實,保持病床整潔、無異味、無污跡,加強巡視病人,及時觀察發現問題,妥善解決。每月組織科室工休座談,定期聽取患者對優質護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2)明確績效考核機制,責任護士嚴格按照崗位管理進行考核,并進行患者滿意度調查,獎優罰劣。把病人的滿意作為工作的最終目標,盡可能的為病人提供方便。優質護理服務是護理管理的重點,細節服務工作要長抓不懈。切實做好優質護理服務管理工作,才能減少醫療糾紛和事故隱患,避免患者的不良投訴,保障病人的就醫安全。
優質護理管理崗位職責篇四
內四科2023年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工作計劃
我科為貫徹落實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各項重點任務,加強醫院臨床護理工作,夯實基礎護理,提供滿意服務,全面提高臨床護理工作水平,真正做到護理工作“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結合我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方案,現制定科室計劃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全面提升護理工作提供組織保障
1、科室成立創建“優質護理服務小組”,活動領導小組由科室主任任組長,每月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有關問題及時反饋并進行解決。
2、組織學習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的相關內容,根據科室實際,制定科室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的實施方案。
3、規范做好護理人員崗前培訓、業務講座、護士培訓學習內容,使護理人員能正確理解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的目的、意義、工作實質和具體措施,充分認識改革護理工作模式的必要性,為患者提供整體護理服務。
4、在去年工作的基礎上繼續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科室繼續試行護士分層管理,提高基礎護理質量,改善護理服務。
5、每月科室在護理會議中反饋當月存在的護理問題,廣泛聽取護士意見,不斷總結經驗改進護理工作,使患者受益。
二、規范臨床護理管理,保證臨床護理質量,達到質量持續改進
(一)健全并落實規章制度
1、組織學習,醫院修訂的我院護理質量管理規范、護理管理制度及職責、護理工作質量標準等護理工作規范,保證質量管理的規范性、持續性。
2、學習我院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標準及優質護理服務病區評分標準。
3、科室成立護理質量監督管理小組,每周對科室護理質量進行檢查,并對上周存在的問題進行追蹤;每月在科室護理會議上進行反饋。對整改較差的個人,予以相應的處罰。達到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二)合理調配護士人力
根據科室的病人數、危重患者人數及工作量合理調配護士、安排護理工作,實行雙人上夜班,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確保護理安全。
(三)建立健全績效考核激勵機制,調動護士積極性
1、病區護士績效分配原則:按級分配、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優勞優酬、兼顧公平。分配依據:工作崗位責任、技術、勞動復雜程度、承擔風險的程度;工作質量;工作數量;患者滿意度等進行分配。
2、通過“5.12”護士節評選“優質護理服務先進個人”“優質護理服務之星”等形式對服務優質滿意度高的護士進行表彰,通過比、學、趕、幫、超,掀起優質服務高潮。
三、改善臨床護理服務,落實基礎護理,提供優質護理
(一)病房管理有序
1、做好病房管理,保持病房環境安靜、整潔、安全、有序。
2、正確處理好患者親友、護士完成或承擔生活護理的問題,既明確護士的責任和職責,又應該尊重不同民族患者(或親友)習俗,充分體現人性化護理服務理念。①對于病危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其親屬做到“陪而不護”。②對部分不能自理的患者,護士提供幫助。③鼓勵并幫助患者自理和功能鍛煉,建立康復信心,體現自身價值。④倡導護士與親友一起參與部分生活護理,讓患者能感受到親情。
(二)公示并落實服務項目
1、繼續將衛生部分級護理的服務內涵、基礎護理服務項目的內容納入院務公開項目,病區張貼相關內容。
2、將衛生部下發的“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范”和“常用臨床護理技術服務規范”對科室護理人員進行分層次培訓并考核,重點培訓護理操作流程、護患溝通技巧,以保證基礎護理工作的規范和落實。
3、對護理人員進行護士日常禮儀培訓,如電話禮儀、敲門禮儀等,進一步規范床頭交接班,提高護理人員服務素質。
(三)全面優化護理模式,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
科室實施責任制分工方式,患者盡可能固定責任護士,責任護士為患者提供整體護理服務,履行基礎護理、病情觀察、治療、溝通和健康指導等護理工作職責,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康復指導,提供心理支持,使其對所負責的患者提供連續、全程的護理服務。
(四)實施護士的分層管理
科室實行分層管理,根據護理人員工作經驗,工作能力,業務能力將護士分為三層:高責護士,初責護士,助理護士,并制定詳細的各級職責及分工。在實
施責任制護理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病情、護理難度和技術要求等要素,對護士進行合理分工、分層管理,體現能級對應。充分發揮不同層級護士的作用,體現職業責任、職業價值,保障護理質量。
(五)合理排班
根據科室工作量及危重病人數,實行彈性式排班,增加午間、夜間護理人力,采取雙夜班制、16小時連班等不同排班模式減少交接班次數,避免頻繁交接浪費時間和差錯事故的發生;利于責任護士對患者提供全程、連續的護理服務,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保障患者護理到位。
(六)簡化護理文書書寫
在簡化護理文書基礎上,結合實際,使用醫院重新設計表格式危重患者護理記錄單并使用,縮短護士書寫時間。
(七)突出專科特色,豐富服務內涵,體現人文關懷
1、各科室根據專科特色,將基礎護理與專科護理有機結合,開展特色服務,豐富服務內涵,體現人文關懷。
科室除開展醫院推廣的特色服務:科室除開展專科特色服務:①患者入院遞上一杯熱開水;②在護士站搞便民袋;③根據患者需要床頭懸掛溫馨提示卡;④進病房對患者一聲問候外,根據專科特色,還開展一系列特色服務,如:集中為病人宣教疾病傳相關知識,為高心病的患者在床旁監測稱體重,(把“愛心稱”放在床邊),方便病人;⑤科室每月評選科室優質護理滿意護士;⑥科室為臥床患者免費提供小米 墊;在病房、衛生間及開水鍋爐等處張貼溫馨提示牌科室,每月評選科室優質護理滿意護士;⑦在病房、衛生間及開水鍋爐等處張貼溫馨提示牌及對出院患者進行回訪等。
四、完善監督檢查機制
1、完善護理質量標準。
2、將優質護理服務病區質量評價納入每月質量控制項目中,定期進行評價。
3、科室每周發放滿意度問卷表不少于10份。以了解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將滿意度最高的護士評為當月“優質護理服務之星”,作為其他護士的學習榜樣不斷改進工作。
4、在各病區建立意見本,科室每月召開患者、家屬公休座談會2次,廣泛
聽取意見,及時改進服務。
內四科
2023年12月
優質護理管理崗位職責篇五
創建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科室 堅持“三步走”
透析科作為創建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科室之一,在院相關職能部門的具體指導下和科主任的大力支持下,科室把創建活動作為提升服務品質的契機,堅持“三步走”,加強基礎工作管理,持續改進細節服務,貫徹落實創建標準,倡導“親情化”服務,使門診透析陪護率呈下降趨勢,病人滿意率明顯上升。
學習規范要求,轉變服務觀念
為了貫徹落實創建標準,科護士長做到先學先知,并帶領全科護理人員認真學習示范工程的規范要求,熟悉創建標準,轉變思想觀念,改變服務態度,強化服務意識,在服務中嚴格落實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護理基礎管理,規范透析護理服務流程,夯實基礎護理,使“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真正落實到行動中。
健全管理體系,明確崗位職責
為了保證創建工作取得實效,科室根據工作流程及人員配備情況,將透析治療室分為兩個責任小組,實行護士長、責任護士的二級管理模式,建立護士長、責任護士、治療護士、助理護士的縱橫工作模式。并根據工作量的變化采取彈性排班制,明確崗位要求,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做到分工協作,各負其責,充分發揮每位護理人員的工作潛能,提高護理水平。
落實分級護理,倡導親情服務
危重病人推行無陪制管理,實施透析病人保護性隔離,其治療、生活護理等工作由醫護人員共同承擔,以減少院內感染的幾率。對生活能自理的患者,盡量不要求家屬陪護,對老年人及有特殊情況的患者,根據病情留陪但限制陪護人員數量。同時,倡導“親情化”服務,提供周到的基礎服務和透析專業性的技術服務,做好患者健康宣教,加強護患溝通,定期開展護患座談、心理咨詢、健康訓練等護理工作,每日檢查護理工作落實情況,收集整理病人合理化建議,改進工作不足,促進護理服務更貼近患者,更貼近臨床,更貼近社會。
總之,創建“優秀護理服務示范科室”對透析科來說,既是一次機遇,也是一次挑戰。它沒有固定模式可遵循,也沒有成功經驗可借鑒,只有在工作中不斷總結、不斷完善、不斷實踐、不斷探索,努力達到讓患者真正地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