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患生于多欲,禍生于多貪,過生于輕慢,罪生于不仁;道生于安靜,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儉,命生于和暢,只有修為。
【第2句】:他要我的心肝,我要他的五臟。討老婆看妻舅,買衣裳看衫袖。天才源自勤奮,偉大出于平凡。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偷來的財易盡,買來的官易壞。投親不如訪友,訪友不如下店。
【第3句】:【禪心佛語】對人生要有無常的警覺:世間眾生,都有好生惡死的觀念,其實人生數十寒暑,正所謂電光石火剎那即過,滄海桑田恍如朝露,我們如果對世間興起無常之感,對人生有苦短警覺,就會有出世的思想。
【第4句】:人生應不斷付出良能為人群做事;常常自我反省對社會的奉獻,才能食而無愧。不要因為生活富足就盡量享福,應努力行善積德,秉著“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慈悲心懷,回饋社會,造福人群。
【第5句】:能“得一善而拳拳服膺”,日于斯、夜于斯,時時刻刻行于斯,能夠早晚時時刻刻依理行事,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言談舉止、行為動作合于道理,就是真正體悟道理的精粹了。
【第6句】:六和文化: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行善之可嘉,不在別人夸贊,而在于自己安詳。
【第7句】:【禪語人生】現在的年輕人覺得做好事會上當,做好人會吃虧。他們認為做人要有一點狠氣,有一點霸道,有一點牛氣,才能站得住腳,才不會受欺侮。如果大家都牛氣,大家都狠氣,勢必造成家庭與社會的不和諧。
【第8句】:【禪心佛語】世俗煩惱處,心要耐得住,世間紛擾處,心要安得住,胸懷牽纏處,心要觀透住,外境濃艷處,心要收得住,意氣忿怒處,心要忍得住。心安之處?何事不辦。
【第9句】:【禪心佛語】當死亡襲擊我們的時候,無論子女、父母、親戚或朋友,都幫不上一點忙。有信仰、有智慧的人,深知死亡的意義,而能立即掃凈安心立命的道路。
【第10句】:既有彌陀,何必自苦自惱?彌陀都接受我們了,我們何苦自己不接受自己呢?彌陀都說“你這樣念佛就可以了”,我們為什么還說不可以呢?
【第11句】:我們本來都是一顆有棱有角的石頭,經過了社會磨煉之后,我們才變得圓滑了,人生路也順利了,可是當我們停下腳步反省的時候,我們卻會悲哀地發現,我們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那個自己了。
【第12句】:【禪心佛語】各位學佛的人,要認真,腳踏實地,念念不空過,念念都向道上走。你能這樣子,才是一個真正學佛的人。
【第13句】:袁了凡是因為受云谷禪師的點化才突然醒悟,命運雖然天生注定,但卻可以通過自我后天的修為和心念來改變,由此他通過行善布施真正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第14句】:一個人的成熟與否,不是出口成章,說出許多深刻的道理,或者是思想境界達到很高。而是待人接物讓人舒適,并且不卑不亢。不是你能用很多大道理去開導別人,而是你能說服自己去理解身邊的人和事。
【第15句】:【經典禪語】聞茶香,香而不膩,沁人心脾至深處;品茶味,暖暖流香潤人心。喧囂中的寧靜,唯一杯好茶;繁忙后的靜處如品茶,淡到極致最美。水霧縈繞的清香夜,伴一曲古典樂,品的是茶,靜的是心,悟的是人生,滌的是靈魂。
【第16句】:【佛學經典文案金句】有目標、能堅持者必能心想事成怎樣實現人生的心愿?佛日: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克果,何愿不得。——《無量壽經》
【第17句】:無明即是一切諸佛得道之處,所以緣起是道場。無明且不明,亦不暗。不明只是本明,不明不暗。(唐)希運《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
【第18句】:【禪心佛語】生活里有許多故事需要我們去面對,包括那些傷害和疼痛,這些歲月的煙塵都是對心地的磨礪,縱然面對重重壓力,應該從正面去認識,這是生活的真實,并且是恰到好處,最惱人的地方,卻是需要自己獨立面對。
【第19句】:可是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說“錯話”,就不可原諒了。所謂的錯話是指:妄語——謊話;兩舌——搬弄是非;綺語——無意義的花言巧語;還有惡口——粗暴的言語。
【第20句】:【佛心禪語】我們應該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同時,不應該貪執不屬于自己的東西。珍惜自己擁有的人常常會幸福,貪執不屬于自己東西的人,往往會煩惱。
【第21句】:【經典禪語】人生的修行,就是不斷完善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能夠超越越來越多的凡俗瑣事。超越了,也就看淡了,看淡了,煩惱痛苦也就沒了。但人生最大的善果,不是從瑣碎的人事中超脫出來,而是超越自己的狹隘和無知。
【第22句】:逝去的如曇花一現,轉瞬成灰,刻在記憶中;未來如霧里看花,虛虛實實無法把握,所以聰明的人會認真把握轉瞬即逝的現在。珍惜此刻擁有的一切,享受現時的平安和喜樂,才能得到幸福。
【第23句】:【禪心佛語】是什么讓我們徹底毀滅?就是我執。有了我執我們才會感受痛苦,我執會毀滅一切善,消滅修行的機會,讓我們無法獲得解脫。很多人即便獲得了暇滿人身,但最終在修行上還是空手而回,就是因為這個強大的我執。
【第24句】:禪悟人生:石頭:我該找個我愛的人還是愛我的人做妻子?佛:能讓你感到生活充實,讓你挺起胸往前走的,是你愛的人還是愛你的人?
【第25句】:【禪語人生】無欲無求是仙人,恰如其分是神人。仙人自然看的透,放的下;而神人有智慧,安放自如。一般人都是乘坐著欲望之船在漂泊,不知疲倦在進取,懂得上船,卻不知在哪兒上岸。
【第26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女人,在為另一個人等待的那刻起,她已不再真正年輕,人生開始了它的蒼老。
【第27句】:四攝布施及愛語,或有行利者,同利諸行生;各隨其所應,以此攝世間,猶車因釭運。《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669經
【第28句】:【禪語人生】勇敢,是鋒利的鋼斧,巖石也能劈開;怯懦,是卷刃的鈍刀,禾苗也難割斷。很難說什么是辦不到的事情,堅信一個信條:集中精力便會爭取最大效應。
【第29句】:【禪語人生】有些人輕視別人的智慧,喜歡賣弄自己的口才,講話東拉西扯,言不及義,答非所問。這樣時間長了就會使自己處于非常不利的社會地位。
【第30句】:【禪心佛語】佛教微博:歲月蹉跎,往事悠悠,我們都是紅塵中的過客,緣來時你在我心里,緣去時讓往事隨風,學會好好愛自己,因為,你自己才是你的全部,你在,世界就在,你若不堅強,別人的同情又何嘗不是一種歉疚。
【第31句】:【禪語感悟】做人要有度量,要懂得寬容。當別人犯了錯誤的時候,訓斥并不一定能起到作用,有時寬容一下,給別人提供一個冷靜反省的空間,反而會使其改過自新。
【第32句】:【禪語人生】爭什么、比什么、計較什么?沒有善心,誰都幫不了你,爭也爭不到,比也比不上,計較也沒有用。去掉自私、自利、自愛,你就會自在。
【第33句】:【禪心佛語】經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第34句】:【禪語佛心】人生,是一首承載寂寞的樂章,我們赤裸裸地來,孤零零地走。學會了享受寂寞,心底的塵埃才得以凈化,靈魂的污濁才得以洗滌,良好的心態才得以造就。學會了寂寞,也就等于讀懂了人生。
【第35句】:【佛心禪語】現今的人,都因為別人看不起自己,就不樂。其實我這個人,好就是好,歹就是歹,管別人看得起看不起呢。只是一個不怨人,就能成佛。現在的精明人,都好算帳,算起來,不是后悔,就是抱屈,哪能不病呢?
【第36句】:所以我們覺得這個世界開始變了,變得物欲橫陳而雜亂無緒。人人為財,心哪得片刻清凈?心已蒙塵,談何身康體健。
【第37句】:【禪語人生】一切褝修皆離不開止觀,一切禪定功夫皆來自止觀,世出世間法皆離不開止觀,止是修定、觀是修慧,功徳福報皆來自止觀雙運雙修的結果。
【第38句】:花開自有花落時,人生最大的障礙,不是困難,而是自己的內心。心若急了,神馳,意亂,景衰,一輩子無論走多遠,也都沒什么韻致可言。環境可以亂,心靈不能亂;做事可以趕,心不可以急。
【第39句】:【禪語早安心語】延參法師:在生活里活過,最應該學會的就是領會生活,生活怎么樣,就在于如何領會,用一份煩惱的態度收獲的就是煩惱,生活沒有什么秘籍,人生活的是一種風骨,一種態度,一種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生呈現。
【第40句】:生活越簡單越健康,要做到心地清凈,一塵不染,淡泊名利,養清凈心。無論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都要保持心地清凈、平等,這是真正的凈土。這是一個真正修行人功夫所在之處,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要學習的。
【第41句】:【禪心佛語】人生需要運用四法:第一法是求知,必需要用加法;第二法是自滿,必需要用減法;第三法是機會,必需要用乘法;第四法是消極,必需要用除法。
【第42句】:【禪心佛語】但它會象閃電般,出奇不意地襲擊你。當你在紅塵中翻滾,從未想到死之將至;它快得如同雷電,把你轟得暈頭轉向。
【第43句】:【禪語人生】一切眾生,迷于真性,不識心本,種種妄緣,不修正念故,即憎愛心起,以憎愛故,則心器破漏,心器破漏故,即有生死,有生死故,則諸苦自現。
【第44句】:【佛心禪語】做人要時刻記住:吸入一口氣,慶幸自己的存在;呼出一口氣,表示對世界的微笑;即使自己再平凡,也沒理由被埋沒。
【第45句】:寧走遠,不走險。朋友妻,不可欺。窮養豬,富讀書。窮義夫,富節婦。窮灶門,富水缸。惹不起,躲得起。人挪活,樹挪死。人是鐵,飯是鋼。人心齊,泰山移。是好人,有好報。
【第46句】:【禪語人生】正法的不分別正邪,是指已經安住在正法究竟智慧的空性里面,才夠資格說正邪不二,你要搞清楚。如果,你安在邪知邪見里面,一下子就說正邪不二,完蛋了,你正是大邪見人。
【第47句】:【禪語人生】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有些人,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是強求不來的,既然這樣,就放寬心態,順其自然。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擁有一顆安閑自在的心,保持豁達的心態,不讓自己活得累。
【第48句】:每個人的生活都會經過煩惱與辛苦,那些悲觀和失落,總是很難逃避,生命的旅程沒有負擔這些負面情緒的義務,更何況它們對生活帶來摧毀的影響,提醒自己一句話,生活不能伴隨負面情緒,如果是逆境,那么只能去超越。
【第49句】:人需要改變的,往往不是環境,而是自己的內心。生命是不完美的,生命是非常有限的,生命是由一連串的因緣組成的,我們要體驗更深刻的生命,發現內在的靈性,就不能一味地追求外在的物質生活。
【第50句】:【禪語人生】我相信這個地球上有感覺的生物里,人類算是最發達的了。人不只有能力讓自己活得快樂,也能夠幫助別人。我們有一種天生的創造力,對這點有所覺悟非常重要。
【第51句】:【禪語人生】這個世界有時候硬邦邦的,有時候軟塌塌的。當我們開心、傷心,當我們希望、失望,我們慶幸心里總唱著一首歌,讓硬邦邦的世界不至硬進心里,讓軟弱的心不至倒塌不起。
【第52句】:【禪語人生】在我們愛上一個人的時候,適當的卑微卑微沒有什么,只要不犯賤,你的愛情就有未來。犯賤也沒什么,只要兩個人都犯賤,依然有未來。怕就怕的是一個人犯賤,另一個人不犯賤。單方面的犯賤沒有任何未來。
【第53句】:父欠子還,子欠父不知。知財為害,何不早散之。鼴鼠飲河,不過滿腹,鷦鷯巢林,不過一枝一樣生,百樣死。先小人,后君子。
【第54句】:【佛心禪語】證嚴法師說:“同樣一個'得’字,有'舍得’,也有'得失’,兩種完全不同的心境。有智慧的人就能夠舍,能'舍’也就能'得’,能得無限的快樂;不能'舍’就會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寧。”
【第55句】:【禪語人生】在爭取正義的奮斗中,我們唯一的報賞只是一個機會。你不必指望你明天即將會有這個機會,而是必須努力不懈。
【第56句】:【禪心佛語】出世與入世不在于我們身體在哪里,關鍵是我們的心,保持一份干凈的心地,無論在哪里、做什么事情都是出世;自己的心地不清凈,種種分別、種種煩惱,就算躲進了深山密林,他也是入世。
【第57句】:【禪語禪語的微博】每個人的前面,都有一條通向遠方的路,崎嶇但充滿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遠方,因為總有人因為沒倒掉鞋里的沙子而疲憊不堪半途而廢。所以,主宰人的感受并非歡樂和痛苦本身,而是心情。
【第58句】:【禪心佛語】人生是個圓,有的人走了一輩子也沒有走出命運畫出的圓圈,他就是不知道,圓上的每一個點都有一條騰飛的切線。人生不能只是埋頭苦干,只有經過思考找到正確的方向在前行,才能走到你想去的地方。
【第59句】:【禪心佛語】送禮物予他人,別人若不接受,如何?只得自己帶回。惡口向人,欲污人,若人不為所動,那么所有惡言(過失動怒),將如數帶回自受自污。
【第60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不知道這些大德們當年求法的發心、恩德和感人的精神,還以為手上的經書法本真的只是輕易可得的一本書。然而,歷代高僧大德所傳承下來的,除了法本,還有凝結在法本上的舍身求法、不問歸途的精神。
【第61句】:生命,是一段旅途,生活,便是其中的過程,翻山越嶺,還是涉水乘舟,一切全憑自己。一些得到,不一定會長久;一些失去,未必不會再擁有。重要的是:讓心,在陽光下學會舞蹈;讓靈魂,在痛苦中學會微笑。
【第62句】:工作、生存、責任固然重要,然而它們并不是我們活著的全部意義。所以,當煩惱來臨的時候,當內心迷茫的時候,何不選擇放空自己的心靈呢?。一個人,只有放空自己,才能讓生命的縫隙透進陽光。
【第63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生活中的確存在這么一些人,每天都在奔波忙碌,活的很累很辛苦,但最終卻成績收效不大,什么事情都想做,卻什么事情都沒做好,生活路上需要學會取舍,努力堅持做好一點點事情,久而久之,也就收獲很大。
【第64句】:【佛心禪語】摒棄雜念,安靜呼吸,并將全部心思專注于呼吸的時候,人們會見到光,要學會將這光穩定于自己的人中一帶,使其越穩定越明亮越好,這就是“禪相”。
【第65句】:人很容易遇到一些失敗或障礙,于是悲觀失望,或在嚴酷的現實面前失掉活下去的勇氣;或恨怨他人,結果落得唉聲嘆氣、牢騷滿腹。其實,身處逆境而不丟掉希望的人,肯定會打開一條活路,在內心里也會體會到真正的人生歡樂。
【第66句】:【佛心禪語】一切境界都是業識心造作出來的。與其避境,不如煉心。心能造業,心能轉業。至誠念佛,則能轉業。十法界不離一念心,不念彌陀更念誰?
【第67句】: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云流水;但我始終相信,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歷盡劫數,嘗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而干凈;時間永遠是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
【第68句】:【禪心佛語】看遠,心地的安穩,不是來自于外界的力量,就像這人生,不要去追問這人生有多艱難,自己要知道自己應該在哪里堅強,得與失的糾纏,悲與歡的較量,才能了解命運的真相是一種平衡。
【第69句】:【禪語人生】心中無塵,心自安。煩惱由心生。同一樁事,想得少則無憂,想得多是自尋煩惱;同一個問題,看到光明的一面則喜,看到灰暗的一面則憂。人生的苦樂,不在于碰到多少事情,而在于心里裝著多少事情。
【第70句】:提高生命質量的方法,把生活中的每個消息都當成好消息,把每一次得到都當成財富,就能把每個日子當成好日子過。
【第71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都要追求幸福和快樂,但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而不愿自己努力,所以總不能稱心如意。
【第72句】:【佛語禪心】我們行善的最大收獲,不是能夠給社會多少善,而是在行善的過程中,能否培育自己心中的善田,能否在我們心中播下善的種子。
【第73句】:【佛心禪語】做人要恭在貌,敬在心,切不可貌恭而心不敬。誰也不能保證成為一個偉人,但須做一個誠實的人。
【第74句】:【佛心禪語】禪宗有一段故事:達摩祖師的墓地位于河南省,有一位學僧發誓要守墓、照顧墓園。有一天,遠方來了一位禪師,來到達摩祖師的墓前。這位守墓的學僧來迎接他,且恭敬地問禪師說:“禪師,您要先禮佛?還是先禮祖?”
【第75句】:【一日禪語早安】用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生活賦予我們的一切,美的、丑的都要笑納。用一顆包容的心,善待生命中的每一天,好的、壞的都要從容地走過。我們的一生會因感恩而快樂,因感恩而幸福。
【第76句】:【禪語人生】一根最細小的魚刺也可以扎破喉嚨。一只麻雀大小的肉也可能挽救一條危弱的生命。生存無小事,珍惜每一口食物,把它當作救命的一口。
【第77句】:【禪心佛語】生活中有許多的不安和煩惱都是因為太在意惹來的。一個人愈是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愈是舉棋不定、坐立不安、無所適從。那是傷害自己心理健康的原因,是糟蹋幸福快樂的關鍵。
【第78句】:人別太追求完美,但也不是差不多就得了,而是要做好就是夠,這個“做好”似乎從意義上來講太過于泛泛,不過我一直這樣認為,不稀里糊涂的糊弄事情,也不會鉆牛角尖,這樣便是足夠。否則,你追求完美的過程就會失去太多。
【第79句】:水有美德,我們做人應該向水學習,因為水具備人類值得學習的十一種特質,分別為清凈、透明、恒順、原則、謙遜、包容、調和、毅力、勇氣、利生和平等。
【第80句】:【圣經文案】459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頭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來12:2)
【第81句】:【禪語人生】現代社會極其欠缺佛法知識對大眾的普及,當社會事件發生,佛教徒參與其中引導社會輿論向客觀公正的方向發展,這應該是一種社會責任。
【第82句】:【禪語人生】有了知識才會有見識,有了見識才會有是膽識,最后通過實踐出真知,這是一層層的升華。知識是基礎,不讀萬卷書,即便能行萬里路,也不過是個郵差,你需要有心靈的沉淀,那樣你的生活才會更精彩。
【第83句】:【心靈禪文案】人生如登山,前半生上山,要盡量努力登的高,越高看到的風景越不同,沒有達到那個高度的人無法理解你看到的是何景色,而下半生是下山,就要悠閑自得,偶爾回頭望望,想留住那道風景但最終還是在山后消逝。
【第84句】:傾蓋如舊,白頭如新。兩鏡相照,不隔纖塵。遍界未嘗示相,毫端普現色身。止猶谷神,動若行云。相見又無事,不來還憶君。——《圓悟佛果禪師文案》
【第85句】:一切廣大諸剎土,如影如幻亦如焰,十方不見所從生,亦復無來無去處,滅壞生成互循環,于虛空中無暫已。莫不皆由清凈愿,廣大業力之所持。《華嚴經》卷六,世界成就品
【第86句】:如果我們像禪門說的調息、調身、調心,慢慢調伏像野馬、像猴子的這顆心,令它柔軟,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第87句】:【禪心佛語】生活在山坡上的石頭,羨慕山下繁華大道,便自己滾下去,結果受盡踐踏與玷污。禪師:知足常樂,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
【第88句】:【禪心佛語】善為下,不是不上。上了,才知道高處不勝寒;上過,才能真正知道下的好處。善為下,不是裝孫子,是不裝牛充雄。
【第89句】:若不能忍一時之氣,心懷嗔恚仇恨,甚至加以報復,如此不但破壞過去的修持功德,更種下惡因惡緣;不只令人厭棄,日后也得不到他人的助緣。
【第90句】:煩惱增加了生命的曲折,沒有增加生命的重量,反而讓生命更浮躁,佛法是在哪里都能實踐的活法,心地布滿我執,處處都是煩惱,當下放下我執,覺悟已經開始。
【第91句】:事情總是這樣,對一部分人很重要,對另一部分人不重要。如果將這件事放到歲月里,它實際上發生還是不發生都沒有什么關系。
【第92句】:【佛道禪語】這個世界上,陪伴我們最多的人就是我們自己。但我們常常太過關注別人,而忽視了自己。在人群里,你看到的總是別人,你追著別人的步伐,以為那就是你想要的,可是你有沒有停下來過,問問自己的心。
【第93句】:量大能消千年怨,德高常記一滴恩。綾羅綢緞買幾件,回頭看看房屋低。陋室坐消無事福,閑居補讀未觀書。騾馬成群轎已備,嘆無官職被人欺。沒有過不去的河,沒有爬不上的坡。
【第94句】:【佛語悟道】不懂得“無我”的道理,信仰和愿望都不是真的。懂得“無我”的道理,就生出了真的信仰之心。“我執”的思想就像那不實的芭蕉莖葉,怎么能當作房子的梁柱呢?如果那樣,房子尚未完工,還沒等刮風下雨,就會倒塌了。
【第95句】:猶如劫火壞世間,燒盡須彌并巨海,懺悔能燒煩惱薪,懺悔能往生天路;懺悔能得四禪樂,懺悔雨寶摩尼珠;懺悔能延金剛壽,懺悔能人常樂官;懺悔能出三界獄,懺悔能開菩提花。《心地觀經》卷三,報恩品下
【第96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世間事,世人處;人間理,人自悟。面對傷害,微微一笑是豁達;面對辱罵,不去理會是一種超脫。忍耐不是懦弱,而是寬容;退讓不是無能,而是大度。
【第97句】:【禪心佛語】傳統上,我們把出離心解釋為厭離輪回痛苦、追求解脫安樂的心。痛苦由執著而來,所以我們實際要遠離的是執著。
【第98句】:【禪心佛語】人生一回,風雨一場,即便搖曳,不妨堅強,那一陣陣突如其來的風,不過是平常,經歷并默然無怨,轉眼就是陽光。
【第99句】:在這人世的旅程,有聚首,有別離,相見時難別亦難,原來聚散兩艱難,心地不在困惑中迷失,那么就能活出對幸福最客觀的感知。
上一篇:天涯論壇賬號素材大全早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