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鹽廠的伙計——多管咸(閑)事
【第2句】:【魚知三日水,水知三日風】(諺)發大水之前,魚有反應;起大風之前,水有反應。指水災、風災的到來,在自然界都能觀察到征兆。
【第3句】:【玉波去四點,依舊是王皮】(諺)玉字去一點,還是王字;波字去三點,還是皮字。指表面上略有變化,但本質上還是不變。
【第4句】:【 罵人不帶臟字說話傷人。】浩然《艷陽天》:“你這老太 太,罵人不帶臟字兒,溝北邊的人愛小便宜,溝南邊的人光 愛大便宜是不是?”
【第5句】:【 躲一棒槌,挨一榔頭】未能避免傷害。或說:躲了一槍,挨 了一刀。清代《三俠五義》:“俺剛脫了他的賊船,誰知卻又 來到你這賊店,這才是躲一棒槌,挨一榔頭呢!”
【第6句】:【說時遲,那時快】(慣)形容非常迅速、快捷,說話的功夫事情已經發生了。 也作“說時遲,那時疾”。
【第7句】:老鴰插雉翎——裝鳳凰
【第8句】:一天,媽媽算命回來笑呵呵地說:“算命先生說我再過一年必會發大財。”爺爺聽了說:“算命的不說好,酬金哪里討!甭信那些個沒根沒據的話。”(廣東·龍門)
【第9句】:【殺人不過頭點地】(諺)即使被殺死,也不過是腦袋滾在地上罷了。 指充其量不過是個死,沒有什么了不起。
【第10句】:午飯,小麗嫌蘿卜不好吃,小嘴翹得老高。爸爸見了說:“蘿卜是消氣的,多吃一些還有好處呢!有句俗話叫做‘蘿卜擔上街(街讀gai),藥鋪就搬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四川·合川)
【第11句】:堂前中央掛燈籠——正大光明
【第12句】:【摔了個跟頭,拾了個明白】(諺)人摔了一跤,卻明白了一層道理。 指壞事中往往有好事,受到一次挫折或打擊,卻獲得一次經驗教訓。 也作摔了跟頭學了乖。 摔一個筋斗,識一步路程。 筋斗:跟頭。
【第13句】:【飛來峰的老鴉——專一啄石頭的東西】(歇)飛來峰:在杭州靈隱寺前,為石灰巖侵蝕殘留的孤峰,多異石。老鴉:烏鴉。本指飛來峰的烏鴉只會啄食石頭,轉以責罵人是蠢貨。
【第14句】:【饑餐渴飲,夜住曉行】(慣)餓了吃飯,渴了飲水,入晚住店,拂曉趕路。形容旅途生活十分辛苦。 也作饑食渴飲,夜宿曉行。 曉行夜住,饑餐渴飲。
【第15句】:單麻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第16句】:有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到飯店里吃飯。我又要吃這個,又要吃那個。最后結賬時爸爸媽媽才發現都沒帶錢。爸爸攤攤手說:“你們真是吃著香,喝著香,掏錢的時候我心發慌。”(河北·行唐)
【第17句】:群眾當中老師多。
【第18句】:【明水暗道紫花泥】(諺)指雨后夜間行路,在無光照的情況下,看著亮亮的是積水,看著紫花樣的是泥坑,看著黑呼呼的才是路。
【第19句】:【有彎彎田就有彎彎路,有渾渾水才養渾渾魚】(諺)渾渾:渾濁不清。比喻出現什么問題,就要有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
【第20句】:【阿母愛郎,脫褲換糖】(諺)郎:兒郎。阿母愛兒,不惜脫下褲子換糖給兒子吃。指母親疼愛子女,往往到了不顧一切的程度。
【第21句】:【睜著眼做,合著眼受】(慣)指自作自受,不怕受罰。 也作“開著眼做,合著眼受”。
【第22句】:【說溜了嘴】(慣)指不加思考順嘴就說出來了。
【第23句】:【貓老吃子,人老惜子】(諺)指貓老了,會將生下的崽子吃掉;人老了,會特別惜愛自己幼小的孩子。 也作“人老惜子,貓老吃子”。
【第24句】:【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慣)比喻說話沒有條理,做事不按章法或次序,沒有明確的目標。也比喻這事干一點兒,那事也干一點兒,什么事都干。 也作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東一榔頭,西一棍子。 東一榔頭,西一杠子。
【第25句】:【豹子跑山巔,野豬山腰轉】釋義:豹子經常在山頂活動,野豬經常在山腰活動。這是獵人總結出的經驗。例句:我的好獵手,你的神槍叫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什么豹子跑山巔,野豬山腰轉,這些打獵經驗使我心服。
【第26句】:【一個籬笆三棵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釋義:說明人需要別人幫助。例句:“俗話講,一個籬笆三棵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我不是好漢,但我手下需要幾個得力的人。……”
【第27句】:【單方一味,氣煞名醫】(諺)單方:民間流傳的土藥方。指民間土方往往對一些疑難雜癥有奇特的療效,使名醫自愧不如。 也作單方氣死名醫。 單方治大病,草先生氣死名醫。
【第28句】:【打著紅旗反紅旗】以革命的名義進行反革命活動。王蒙 《相見時難》:“藍佩玉可能不可能是打著紅旗反紅旗的特 務?”
【第29句】:【打錯了算盤】(慣)比喻盤算錯了,打錯了主意。
【第30句】:【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在民間,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是人們十分熟悉并崇拜的一對至高無上的天神,主宰世界上的一切。其實,這兩位神仙根本不是一家人。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是誰亂點鴛鴦譜,把他們二人撮合在一起的?王母的概念在遠古就有了,在《山海經》中就記載:“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是狀如人還不屬于人類。在《竹書紀年》和《穆天子傳》中,西王母是人間的國王,不是神仙。東漢后期,道教產生后,天帝和西王母都成了道教所崇拜的神仙。但直到現在,在所有的道教典籍中,都沒有兩位天神是夫妻關系的記載。天帝是被道士正式奉為玉皇大帝的,道教認為玉皇大帝是眾神之王,在道教神階中地位最高,神權最大。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成為夫妻,源自南宋以后的小說家們。在宋代的《太平廣記》中,還看不到西王母同玉皇大帝有關系,所以把西王母強行嫁給玉皇大帝的應該是南宋以后的劇作家和小說家。宋、元、明時期,許多文學家皆以王母蟠桃會為題材,寫入小說、戲曲中,如《蟠桃會》、《瑤池會》、《王母祝壽》等,都是那時期的作品。特別是明代吳承恩的《西游記》所描寫孫悟空大鬧蟠桃會的故事,就是對上述劇本的進一步演繹,而且把西王母的戶口從西方昆侖山遷到了天上,并給玉皇大帝作了皇后。從此,兩位本互不相干的神成了夫妻,并千百年來被百姓所認同。
【第31句】:【 一家過年都過年】過年是共同的節日。借指情況相同, 沒有例外。《馬烽小說選》:“一家過年都過年,到處都在蓋 新房、建工廠。”
【第32句】:媽媽在看見哥哥吃了飯就躺床上睡覺后說:“飯后百步走,壽過九十九;睡覺不蒙首,健康又長壽。”(河南·偃師)
【第33句】:【癩蛤蟆吃蒼蠅——將供嘴】(歇)將:方言,剛。指收入有限,剛夠吃飯。
【第34句】:星期天上午,媽媽到外婆家去,要我和姐姐在家喂豬、燒飯。晌午時,媽媽回來,見鍋不動,瓢不響,就說:“你們啊,兩個人是蘆葦、簸箕一個樣,兩個懶家伙!”(江蘇·靖江)
【第35句】:包公鍘陳世美——大快人心;皇親國戚不例外
【第36句】:【西鳳酒】西鳳酒,原名柳林酒,是我國十大名酒之一。清朝宣統二年(1910年)參加“南洋萬國賽會”,獲獎牌,受到各國評酒專家的交口稱贊。西鳳酒的名稱來自一個久遠的典故。傳說唐代儀鳳年間,吏部侍郎裴行儉歡送出使長安的波斯王子回國,來到扶風郡雍州(今陜西省鳳翔縣)的十里長亭,發現路上蜜蜂、彩蝶紛紛落地不起,非常好奇。經向路人詢問,得知附近的柳林鎮有一家酒坊剛從地下挖出一壇窖藏老酒,氣味濃香無比,因而導致蜂蝶醉倒,臥地不起。后來郡守便把這壇美酒送給裴侍郎。裴氏非常高興,即興吟詩一首:“送君亭子頭,蜂醉蝶不舞。三陽開國泰,美哉柳林酒。”回朝后,裴侍郎又將這壇美酒獻給高宗皇帝,從此柳林酒便身價百倍,被列為朝宴、國宴佳釀。因該酒產自西部鳳翔,后來便改稱“西鳳酒”,一直沿襲至今。
【第37句】:【風流茶說合,酒是色媒人】見“茶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
【第38句】:小孩坐蹺蹺板——有起有落
【第39句】:真書如立,行書如引,草書如走。
【第40句】:【將人心,比自心】為別人著想。成語:設身處地。馮德英 《苦菜花》:“我是想,人都有顆心,將人心,比自心,遇事替別 人想想,把別人的事放在自己身上比比,看看該怎么做才 對,這樣做倒不一定錯。”
【第41句】:小玲找不到小刀,就用菜刀削鉛筆。她媽媽看見了,說:“你是吃飯用火鉗,燒火用筷子。”(四川·渠縣)
【第42句】:【鑼齊鼓不齊】(慣)形容行動不一致。
【第43句】:【口服心不服】(慣)指雖然嘴上認了輸,心里卻不服氣。
【第44句】:【雞蛋往石頭上碰】強弱相差懸殊,肯定失敗。成語:以卵 擊石。清代《紅樓夢》:“他撒個嬌兒,太太也得讓他一二分, 二奶奶也不敢怎么。你們就這么大膽子小看他,可是雞蛋 往石頭上碰!”
【第45句】:【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領導者責任重大。張賢亮《男 人的一半是女人》:“她對書記不愿意在這兒長久呆下去表 示惋惜,說咱們農工就仗著一個好領導。火車跑得快,就靠 車頭帶。”
【第46句】:【苦藥利病,苦口利用】見“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第47句】:黃鼠狼不出洞門——死守臊窟窿
【第48句】:【消停作好事】(諺)消停:從容做事,不慌不忙。指做事出錯,常由于慌亂;能從容舒緩,不急不躁,事情自然就做得圓滿。
【第49句】:【無本難求利】(諺)指做生意要有本錢才能求得利潤。
【第50句】:我和媽媽去趕集,見賣豬肉的很多。媽媽脫口說:“真是豬肉壓斷街啊!”(安徽·宿松)
【第51句】:【破籃裝泥鰍——走的走,溜的溜】(歇)本指泥鰍裝在破籃子里會滑溜走,轉指入悄悄地走散、離開。
【第52句】:【一槌打雙鼓】釋義:比喻一語雙關。例句:鳳梨見石生道出心意了,一槌打雙鼓說:“日蘭中午會做出好香好香的飯菜,送到田頭給你吃的。”
【第53句】:【瘦驢屙硬屎】(慣)比喻內里軟弱、空虛,卻偏要裝得很有實力、很厲害。
【第54句】:歪嘴講故事——斜(邪)說
【第55句】:【城隍廟的鼓槌——一對】(歇)本指鼓槌成對,轉指青年男女相般配。也指人品、能力等相當。
【第56句】:【說大話不怕風大閃了舌頭】(慣)譏諷人吹牛皮、說大話毫無顧忌。
【第57句】:【好貨不怕行家瞧】(諺)行家是最識貨的。只要貨好,就不怕行家反復驗看。指優質貨物不會在行家眼中降低了品位。
【第58句】:買菜的等賣菜的說了胡亂要的高價,順口說道:“你真是寧要跑了,不要少了!”(山東·萊西)
【第59句】:【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諺)相隔千里,民風就不相同;相隔百里,習俗就不一樣。指地域不同,民風民俗就互不相同。
【第60句】:【 —撒韁繩,馬失前蹄】失去控制,出現問題。《北京日報》 (1985,1,17):“有些同志盡管口頭上承認培養接班人的重 要性,但實際上還缺乏緊迫感,總覺得馬上的年輕干部太 嫩,惟恐自己一撒韁繩,馬失前蹄。”
【第61句】:出門坐飛機——遠走高飛
【第62句】:【 肚饑想起牙縫菜】遇到困難,只能想些勉強補救的辦法。 李準《黃河東流去》:“肚饑想起牙縫菜,就在這時候,四圈忽 然想起,他的一件舊棉襖還在大五條家放著。”
【第63句】:【寧穿朋友衣,不戲朋友妻】(諺)指朋友的東西不妨借用,但對朋友的妻子不能輕浮隨便。 也作“寧穿朋友衣,不占朋友妻”。
【第64句】:船上人上岸——不(步)行
【第65句】:【打破悶葫蘆】(慣)指猜中極難猜透的話或解開事情的秘密。 也作“解開悶葫蘆”。
【第66句】:【既然當泥鰍,就不能怕泥糊眼睛】釋義:既然干了某事就要干到底,不要有什么顧忌。例句:咱們現在就正走在滑路上,慢了要摔跤,要快跟快跑。既然當了泥鰍,就不能怕泥糊眼睛。
【第67句】:【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說不出好話來。劉云若《紅杏出墻 記》:“呸,你真是狗嘴吐不出象牙。我只說了一句話,便勾 出你多少話來。”
【第68句】:【土幫土成墻,人幫人成王】人們團結起來就有力量。周立 波《暴風驟雨》:“趙主任告訴我們說:‘土幫土成墻,窮幫窮 成王。’咱們團體抱得緊,啥也不怕呀。”
【第69句】:【到手的肥鵝又飛了】得而復失。類似的:到嘴的肥肉讓鷹 叼走了/到口的肥肉吐出來。劉云若《小揚州志》:“謝度芝 見到手的肥鵝又要飛去,怎肯坐失時機,就趕著,1道:大爺 回來,我同您說句話。”
【第70句】:拔了樁的籬笆——七倒八歪
【第71句】:雙手舉過頭——超額
【第72句】:【公雞下蛋,河水倒流】釋義:強調事情不可能,也指事情顛倒過來了。例句:叫我們走回頭路,受二遍苦,再給看召草當奴隸,趴在地下讓他們踩,除非公雞下蛋,河水倒流,辦不到!
【第73句】:染坊門里吹笛子——有聲有色
【第74句】:【吃飯少一口,睡覺不蒙首,老婆長相丑,保你活到九十九】釋義:指吃飯注意適量,睡覺被子不蒙頭,不淫于色,就能長壽。例句:“說實話:這么吃可不好!沒聽說么?吃飯少一口,睡覺不蒙首,老婆長相丑,保你活到九十九!你們都還年輕力壯,可也得注意點子,到老才不會受罪。”
【第75句】:【鐵樹也有硬蟲攢】(諺)即使是鐵樹,也會有硬蟲鉆得進。指再堅硬的東西也有蟲能咬。
【第76句】:【吉人自有天相】(諺)吉人:善良的人。相:扶持,幫助。舊指善良的人,遇有危難自有老天佑護。
【第77句】:【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一詞語一般是指夫妻從小一起長大,恩愛有加。典出李白《長干行》。大詩人李白喜游覽,唐開寶十四年,28歲的李白第二次來到南京。一天,他同朋友在長干橋一帶游覽,突然聽到一曲委婉幽怨的西曲歌,他被深深地感動了。一代詩仙,幽情迸發,揮筆而就《長干行》: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長干行》是樂府詩,寫的是一個居住在南京長干里的年輕女子,思念在遠方做生意的丈夫的離愁別緒,情感真切,表達細膩。特別是詩的前六句描寫的意境非常好,清純無瑕的童年記憶,親密無間的戲耍場景,仿佛就在眼前,讓人回味悠長,妙不可言。青梅、竹馬既是兒時的玩物,又是純真童趣升華的媒介,為未來的愛情做好鋪墊。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典出詩仙之手,既浪漫,又真切。
【第78句】:【上氣不接下氣】(慣)形容呼吸急促或喘不上氣來。 也作上氣兒接不著下氣兒。 上氣接不上下氣。
【第79句】:夜里攀險峰——生死不顧
【第80句】:高梁稈做梯子——上不去
【第81句】:【走后門】(慣)比喻利用私人關系或行賄等不正當手段達到個人目的。
【第82句】:【狼趕到屁股后頭都不著急】形容人慢性子。張賢亮《靈與 肉》:“我們清清她爹可是個老實巴交的受苦人(干活的),三 腳踢不出一個屁來,狼趕到屁股后頭都不著急。”
【第83句】:【出一身冷汗】形容人驚恐。王安憶《文革軼事》:“有時 候,這些畫面還會出現在她的夢境里,真的一樣,她不由驚 出一身冷汗。”
【第84句】:小紅在家里常常說起校園里一些同學的長短。媽媽說:“小紅,你不能這樣愛說別人的短處和缺點。俗話說,勸人一句值千金,說人是非苦井深。如果人家背后也這樣說你,你知道了會怎么想呢?”(廣東·龍門)
【第85句】:我到奶奶家去玩,看到奶奶賣的蘋果又大又紅,饞得直流口水。于是,我忍不住了,向奶奶要蘋果吃。奶奶笑著說:“賺錢不嫌錢,落個肚子圓。”說著,就拿了一個大蘋果給了我。(河南·信陽)
【第86句】:【君子動口,小人動手】(諺)指發生爭端后,修養好的人講道理,沒有修養的人往往會動武。 也作君子動口不動手。 君子動言,小人動拳。
【第87句】:【豆芽不可做柱,丫頭不可做主】釋義:丫頭做不了一家之主,就像豆芽做不得柱子一樣。比喻女子擔當不了大任。
【第88句】:【把送殯的埋在墳里】釋義:比喻受牽連。例句:他已經看出來了,照這樣下去,要處理的處理不了,還得“把送殯的埋在墳里”,還得給自己找一身抖落不凈的病……
【第89句】:中午,奶奶給小慶一個梨,他想接又不好意思接,怕他媽媽說他。奶奶說:“別狗舔油鍋又怕燙了。”(四川·資陽)
【第90句】:【放龍入海,縱虎歸山】(慣)比喻把強敵放走,留下禍根。
【第91句】:【一點水一個泡】(慣)形容人說話不夸大也不縮小,誠實可靠。
【第92句】:【瘦駱駝強似象】釋義:比喻富貴人家即使衰敗了,也比一般人家有錢有勢。也比喻某種勢力雖已衰落下來,但也不能小看。例句:常言道:“瘦駱駝強似象。”桂員外今日雖然顛沛,還有些余房剩產,變賣得金銀若干。
【第93句】:【人不求人一般高】求人難,常要低三下四。《小說月報》 (1982,9):“走啊,人不求人一般高喲。喂,七仙女怎么還沒 有回來?還是找她靠得住些。”
【第94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見“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第95句】:【蟛蜞裹餛飩——里戳出】(歇)蟛蜞:蟹的一種,體小,可食用。戳出:蟛蜞做餛飩餡,它的殼、足等會把皮戳破。指在內部搞破壞。
【第96句】:菜園里的羊角蔥——越老越辣
【第97句】:吊死鬼要賬——活該
【第98句】:【為五斗米折腰】釋義:五斗米:指微薄的薪俸。折腰:彎腰,鞠躬。為微薄的薪俸而屈身伺候上司。例句:不,我可不愿跟余敬唐這樣卑鄙的人在一起!寧可餓死,也不能為五斗米折腰。
【第99句】:【八戒】提到豬八戒,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么,他為什么叫“八戒”?因為豬八戒也是文學作品中描寫的佛教人物,他是唐僧的徒弟,取名自然和佛教有關。其實“八戒”是佛教名詞,全稱“八關齋戒”、“八齋戒”,指佛教為在家的男女信徒制定的八條戒條: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眠坐高廣華麗之床;七不裝扮、打扮及觀聽歌舞;八不食非時食(正午過后不吃飯)。
上一篇:快手勵志文案【1007】
下一篇:關于長城的現代詩歌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