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縱使超佛越祖,猶落階梯;直饒說妙談玄,終掛唇齒。須是功勛不犯,影亦不留。枯木寒巖,更無津潤;幻人木馬,情識皆空,方能垂手入廛,轉身異類。——《光孝思徹禪師》
【第2句】:【禪心佛語】風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而你的笑容搖晃搖晃,成為我命途中最美的點綴,看天,看雪,看季節深深的暗影。
【第3句】:【佛心禪語】做人的心量有多大,人生的成就就有多大。我們不能只為了瞬間的喜悅而去不顧一切地追求,不能只為了一己之利去爭。
【第4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了解了世間的真相,就會比較易于接受痛苦,痛苦的感受也會自然減弱。
【第5句】:【知羞恥】一個人只要有慚愧羞恥心,自然不做喪理敗德的事情。以,修行學佛一定要慚愧心,知羞恥。
【第6句】:【禪心佛語】教育:在所有的禮物中,真理的播送最珍貴。在所有的味道中,真理的味道是最短。在所有的快樂中,真理的喜悅最大。拔除貪欲,便可以征服所有的苦惱。
【第7句】:若言即心即佛,今時未人玄微;若言非心非佛,猶是指蹤之極則。向上一路,千圣不傳。(唐)盤山寶積禪師《傳燈錄》卷七
【第8句】:任勞者必堪任怨,任事者必遭批評。怨言之下有慈忍,批評之中藏金玉。(當代)圣嚴《108自在語》
【第9句】:【禪心佛語】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得到總要付出的,想想你的付出值不值,如果你覺得值就去做,別理會別人說什么,他們不是你。
【第10句】:心是禪的關鍵,禪是成佛的階梯,心的悟力是長流不斷,而非停滯一處的。因此,每個時候對事物的領悟都不相同,心境提升到某地就到達某一個禪天,此乃成佛之階梯也。
【第11句】:【看透人生的佛家禪語】恒榮法師:煩由何來,惱從何生,生命是欣然還是悲傷、是光明還是蒼涼,就在于能夠承擔;就算其中包含許多言不由衷,重建一種內心的秩序,向前而且勇敢。
【第12句】:【禪心佛語】人們只有在徹底了解,什么是自己沒有必要去做的事之后,才能知道什么是自己必須去做的事;不做沒有必要做的事,自然會去做該做的事。
【第13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歸納而言,就是與兩種人相處,一是自己,一是他人。自處處人,就像在畫圓,以自覺、自度為圓心,以慈悲、利他為半徑,所畫出來的一個人生時空的圓。
【第14句】:【圣經文案】46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原文作“榮耀”)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詩16:9)
【第15句】:【經典佛語】“渙然冰將釋”,是個“現在進行時”。真“士”的氣象,“其氣融和,使可親愛”。春天到了,天氣正在變暖和,冰山積雪遇暖漸融,變作清流普潤大地。
【第16句】:【佛心禪語】不要眼高手低,摔了跟頭還不自知,眼睛向下看,從小事做起,不要小看瑣碎的工作,善于安排的人,永遠不會喊忙。
【第17句】:治怨良方我現在為心中有恨的人們開一帖藥方,這帖藥方可以解開恨與怨的心結,那就是——“感恩藥”。
【第18句】:【禪心佛語】所以,別讓迷茫蠱惑了自己,只有心中有岸,才會有船,才會有渡口,才會有明天。
【第19句】:【圣經文案】32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伯1:21)
【第20句】:【佛心禪語】行善并不是讓你去做驚天動地的大事,一件小事也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善心。因此,不要因善小而不為,行善從身邊的小事開始。
【第21句】:【禪心佛語】有些人事,看不清會糾結,看清了會心痛。人生如一粒塵埃,渺小、短暫和脆弱。表面是自己做主宰,實際上卻被天地、人道主宰著。很多變遷,你無法左右,只能隨緣。
【第22句】:阿彌陀佛住在我心,保護、支持我不受貪嗔煩惱侵害。阿彌陀佛住持我心,阿彌陀佛是我主人。
【第23句】:【禪心佛語】佛陀就說:“只要你有決心,就能夠留下來。來。你就在我的身邊先做些打掃工作。”周利盤特很感恩佛陀慈悲收留,暗暗下定決心要好好地修學。
【第24句】:【禪心佛語】做人要像做水一樣,水無色無形無味。它因器而變,遇圓則圓,逢方則方,直如刻線,曲可盤龍。水因機而動,因動而活,因活而進,故有無限生機。
【第25句】:【禪心佛語】人生有兩大悲劇:一個是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另一個是得到了不想要的東西。
【第26句】:【禪心佛語】瓦特在實驗室,家里人給他兩個雞蛋,叫他餓時煮來吃,到想吃雞蛋時,一看煮的卻是懷表。
【第27句】:【禪心佛語】慈善就在我們身邊一點一滴的關愛關心他人開始,言行上、身行上去關心有需要的人們,物質慈為基礎,心靈慈善為解脫。讓眾生獲得人生的快樂和幸福。
【第28句】:【禪心佛語】大陸漢傳佛教需要旗幟,需要方向,需要整合,需要次第,需要創新,需要學會思想,沒有思想的團隊,必然是一盤散沙,沒有精氣神,只會成為裝點門庭的塑料花。
【第29句】:【禪心佛語】當我們發心為一切眾生、一切有情而修持成佛的時候,自然消除了所有的業障;圓滿了無量的福德。
【第30句】:【禪心佛語】你有本事把它創造出來,你就有本事讓它還滅,它本來就沒有的。所以佛教是講雙向的,你能夠讓它緣起,你就有本事讓它還滅。
【第31句】:【禪語人生】我們很容易莫名其妙地生起恐懼,這樣的人叫做愚癡的人,他們很少熏習正法,他們是未開化的人。
【第32句】:所謂生活禪,即將禪的精神、禪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體現禪的意境、禪的精神與禪的風采。
【第33句】:【禪心佛語】持戒、誦經皆要與本性相應,因為所有的經典都是為了開采你清凈的本性。
【第34句】:一個人如果能時常想到自己的言行是否傷害他人,并謹小慎微地提防可能的傷害,已經算一個很好的人了!
【第35句】:【禪語人生】在奔向成功的路途中,總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一千個放棄的理由。很多時候,勝利者的根本法寶,不是能力,甚至也不是智慧,而是信念和堅持。
【第36句】: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凈,凈無瑕穢,是為最明。
【第37句】:【佛心禪語】八是精進無減。佛的在因地行菩薩道時,多生累劫中身心常行精進,成佛后依然精進不息,度脫一切眾生。精進無減與上面的善法欲有緊密聯系,對于善法的猛烈希求,其外在行相便是精進。
【第38句】:【禪心佛語】很多時候面對比逃避更讓人尊重,雖然很多事情經過時間沖刷會慢慢淡忘,但是遺憾會在心中長存相伴一生。
【第39句】:【禪語人生】喜歡作事的人,能因完成一件事而喜悅,這種人是最幸福的。然而改正缺點,補償了錯誤,則是最高的幸福。
【第40句】:【禪心佛語】計劃可以在實施中完善,條件可以靠創造去成熟,等待萬事俱備,只能使計劃胎死腹中。要遠航就不可能沒有風險。也許最大的風險是等待,最穩妥的辦法是干起來。
【第41句】:【禪語感悟】知足是最大的幸福。如果不知足,即使你擁有了令人羨慕的一切,也感受不到幸福是什么滋味。人生就是這樣,幸福從來都不會跟你所擁有的財富成正比,幸福只會悄悄地在知足者心間蔓延。
【第42句】:生活中,我們也像這個人一樣四處尋找解脫的途徑,殊不知,并沒有誰捆住我們的手腳,真正難以突破的是心中的瓶頸。突破心中的瓶頸,清除心中的垃圾,就可以在屬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第43句】:【禪心佛語】如果這樣不眠不休地工作,只是為了滿足野心,而且如果到頭來還累壞身體,損毀健康,那就等于是自己白白害了自己。
【第44句】:云何—法斷故,乃至不受后有?所謂無明。離欲、明生,得正智。《雜阿含經》卷八,第203經
【第45句】:【禪心佛語】人生就是一個不停放棄的過程。放棄童年的無憂,成全長大的期望;放棄青春的美麗,換取成熟的智慧;放棄愛情的甜蜜,換取家庭的安穩;放棄掌聲的動聽,換取心靈的平靜。
【第46句】:常受人贊美,容易迷失自我,高估自己;所以要時時刻刻謙虛禮讓,因為學無止境、德無邊際,道亦無量無盡。
【第47句】:無論做什么事,都要適可而止,這是一種明智之舉;同時不要貪得無厭,因為想得到的東西越多,失去的東西往往也越多。
【第48句】:【佛心禪語】總之,要「放下」就要先舍自我,不然自我愈強,就愈不容易放下。愈無執著者,自我就會漸漸減少,當自我減少了,才是真正的放下。
【第49句】:【禪語人生】我們要保持淡泊的心態,只有超然于五欲塵勞之外,煩惱才沒有可乘之機,沒有立足之地,我們的精神世界才能因此而獲得免疫力。
【第50句】:【禪心佛語】好男人經得起誘惑,好女人耐得住寂寞。夫妻之間的搭配往往是互相彌補:驕傲的女人大都嫁給了卑微的男人,驕傲的男人娶的大都是卑微的女人。
【第51句】:滿山遍野,若眾生需要,一草一木無不是藥。若非眾生所需,則再珍貴的材質也不是藥;佛法亦是如此。一證嚴法師
【第52句】:【佛心禪語】不帶執著的愛,是唯一不夾雜恐懼的愛,這種愛才是清凈的。帶有執著的愛是枷鎖,蘊藏了情緒的狂浪,往往制造一種看不見的鐵鏈。
【第53句】:【圣經文案】123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塞53:5)
【第54句】:【禪心佛語】人生路上一路穿梭,心中總是存在希望,這希望是悲觀中的樂觀,懦弱中的堅強,狹隘中的豁達。把昨天所有的不愉快甩給忘記,把今天所有的時光留給堅強,也對明天的自己說,充滿希望。
【第55句】:【禪語人生】我的生活需要這樣的一種寧靜,在寧靜的孤獨中,不必為生活中的爾虞我詐而煩惱,不再為日常生活中的壓抑而苦悶,讓心情在孤獨中擁有一份獨特的享受。
【第56句】:至道無難,惟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莫逐有緣,莫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一三祖僧璨
【第57句】:能寂靜意故名人,以五趣中能寂靜意無如人者。故契經說:人有三事勝于諸天:一勇猛,二憶念,三梵行。《大毗婆沙論》卷一百七十二
【第58句】:【禪心佛語】生病,說明身體會壞,說明身體并非我們可以完全自主。了解身體的性質,以及它和我們的關系,就要注意定期保修、維護和合理使用。如果有一天要報廢了,也能坦然面對。
【第59句】:【禪心佛語】如來使者當依放下為心靈,依包容為身體,依忍辱為衣服,依精進為空氣。見佛法興出家是湊熱鬧,見佛法衰出家是發心。
【第60句】:【佛心禪語】不管愛情友情親情,都是易碎品,一旦出現過裂縫,便很難恢復原貌;不論是誰對不起誰,那裂縫都如同兩面刃,一面傷人,一面傷己。
【第61句】:【佛心禪語】做人牢記四條:一你的動機不像你想象的絕對無私;二勿過高估計自己的優點;三不要想象多數人都會盯著你;四你喜歡的事情不要指望別人同你一樣感興趣。
【第62句】: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花葉總會分離。生命的終點站原來都是以失散為結局,那么行走于紅塵,又何必糾葛誰是誰的唯一,誰是誰的期許而憂郁自己,何不立足與當下,珍重每一份緣,且行且惜。
【第63句】:【禪心佛語】佛說: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會日漸的茁壯。
【第64句】:【靜的禪語】人生,靠的不是時間,靠的是珍惜。抱最大希望,盡最大努力,做最壞打算,持最好心態。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成事實的。太陽總是新的,每天都是美好的日子。
【第65句】:【禪心佛語】人活著是一種心情,窮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過眼云煙,只要心情好,一切都好。
【第66句】:在慈悲的境界上,一切生命都血肉相關、休戚與共,自我生命的價值僅存在于為他人、為群體的無私奉獻中。
【第67句】:【禪心佛語】人生的旅途里需要看得透、想得開,不爭才不憂,門外春又來,百花次第開,心情幾分寬闊,不急不躁,讓生活活一場緩緩的節奏。
【第68句】:【禪心佛語】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來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
【第69句】:水遇到障礙,會有三種結局:一、增加深度;二、提高水平;三、別開生路,走出一番新天地。弘法途中任何障礙,都是暫時的、畢竟成全的。
【第70句】:【禪心佛語】夫修道之本體,須識當身心,本來清凈,不生不滅,無有分別,自性圓滿。清凈之心,此是本師。乃勝念十方諸佛。
【第71句】:以種種方便調御眾生,決其諍訟,撫其孤弱,恤其煢獨,遂其勝行。皆令永斷十不善業,正修十善。“四十華嚴”卷十一
【第72句】:【禪語人生】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生存,就要懂得心動不如行動。因為,心動只能讓人終日沉浸在幻想之中,而行動才能讓人最終走向成功。所以,做人一定不要僅是心動而要采取果斷的行動。
【第73句】:【佛心禪語】三寶加持的陽光下成長的我,由于獲得恩德善知識的正確引導,堅定地認知心中本來具足愛心的明燈與智慧的光明,再也不怕生命的夜路,也不畏輪回的黑暗。
【第74句】:人生航道:人常自詡為萬物之靈。但如果用心觀察動物,則知其性率,守其本分盡其功能。
【第75句】:【靜的禪語】世界很大,社會很雜,總有一些事情,讓我們失望傷心;生活繁瑣,人事繁雜,總有一些時候,讓我們難以接受。人生,很難稱心,何必痛心,開心則順心。
【第76句】:【禪心佛語】四川:鐵像寺、近慈寺、愛道堂、金沙庵、金華寺、龍潭寺、永祚寺、慈云寺、法雨寺、彭州尼眾佛學院、二江寺、北川龍吟寺、國恩寺、廣蓮寺、南塔寺、梓墚寺、觀音堂、黎山寺。
【第77句】:【佛心禪語】有人問三祖僧璨:“如何解脫?”禪師反問:“誰束縛你了?”問的人仔細三思后,說:“沒有人束縛我呀。”禪師說:“那我已經為你解除束縛了。”
【第78句】:【禪心佛語】佛陀說:'恨永遠無法止恨,只有愛可以止恨。'所以誤會不能用爭論來解決,而需要用外交手腕,和賦予對方同情來解決。
【第79句】:【生活禪語】有些人事,看不清會糾結,看清了會心痛。人生如一粒塵埃,渺小、短暫和脆弱。表面是自己做主宰,實際上卻被天地、人道主宰著。很多變遷,你無法左右,只能隨緣。
【第80句】:“綺語”意謂專愛說甜言蜜語的話。這種好聽的話只能維持短暫的時間,因為缺乏誠意,久而久之,就會顯露出言行不一的虛假面目。
【第81句】:【禪語人生】證悟心的本質(緣起性空)才會超越美丑善惡、性相平等、是一非二,才會停止輪回,是心做佛、是心輪回。心念生、萬法生,心念息、萬法空,解悟心法開智慧、證悟心法了生死。
【第82句】:菩薩見人親里死亡,若亡失財物,種種憂苦,若惡心瞋心不往慰喻者,犯重垢罪。《優婆塞五戒威儀經》卷一
【第83句】:【禪語人生】我們來到這個世界,能享受美好的生活,這一切無疑最先應該感恩的就是我們的父母。
【第84句】:【禪語人生】這意味著,沒有人是因為偶然進入我們的生命。每個在我們周圍,和我們有互動的人,都代表一些事。也許要教會我們什么,也許要協助我們改善眼前的一個情況。
【第85句】:【禪語人生】一個修行人如果感受不到對方內心的痛苦與喜悅,說明自己內心還很粗糙、修行還不到位。
【第86句】:人怕鬼,自欺欺人;鬼怕人,人間正道。心中無鬼何懼鬼哉?人若是鬼,其鬼何其兇險也?
【第87句】:【禪語人生】一切境都是由內心呈現的,不要跟著跑,跟著境轉就是奴才,沒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讓一切境隨心轉,這叫大自在。
【第88句】:真如名為無異、無變、無生、無諍,自性真實,以無諍故,說名真如。如實知見諸法不生,諸法雖生,真如不動,真如雖生諸法,而真如不生,是名法身。《大般若經》卷五六九,法性品
【第89句】:問:“世界上什么人最快樂?師言:“能原諒人的人最快樂。當你原諒一個人的時候,當下心里面的煩苦也同時消失了。”——證嚴法師
【第90句】:是菩薩摩訶薩見生死無始,皆悉空寂,所謂空者,常樂我凈皆悉空寂,無有變易、眾生、壽命、三寶、佛性及無為法,是名菩薩觀無始空。《大般涅粟經》卷十六,梵行品
【第91句】:【禪語人生】現在世間人忘恩負義,不懂得道義,不懂得仁義,不知道情義,不知道恩義。我們學佛人要落實“知恩報恩”,給一切社會大眾做正面的好榜樣。
【第92句】:【禪語人生】心頭最大的傷,不是傷害本身,而是還在和煩惱較量。回頭是云煙,煩惱豈永久。人生的方向,就是路過痛苦,走向寬厚。
【第93句】:【禪心佛語】沉沉浮浮的歲月,恩仇交錯的來回。總以為世界里有一份真實的灑脫,卻總走不出重重樓閣。一回人生,一個緣字。聚了,萬千風光,散了,渺無蹤跡,舉頭向天,流云天空。
【第94句】:【禪心佛語】讓自己的生命過的有意義,發揮人生最大的價值,實現這個愿望并不難,看我們每天所言所行所想,給人們帶來正面還是負面影響就知道了。
【第95句】:【靜心的禪語】改變自己就是改變自己看世界的一貫角度和心態。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創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優美、高貴。時刻在心中記住:生活是自己創造的。
【第96句】:【禪心佛語】蟬是一個苦心孤詣的布道者。它居住在樹的高處,林的深處,看得到月缺月圓,感受得到風來雨去。
【第97句】:【佛心禪語】不論尊貴還是卑微,一個生命應該保持良好的彈力。當生命有了彈力,不管是遭受噩運的打擊,還是得到意料之外的幫襯和抬愛,他總能做好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一類人。
【第98句】:自力修行,欲斷煩惱,如揚湯止沸,動靜很大,沸泡也確一時消減,然釜底貪嗔之火不熄,全不濟事。念佛法門,阿彌陀佛釜底抽薪,不知不覺,無聲無息,自然鍋冷水涼。
【第99句】:人生短暫,假如在這有限的生命中還不停計較和困惑,那么不但難以解脫而且必定虛度此生。人生自在適意即可。
上一篇:工作激勵的個性座右銘【匯編三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