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人
如何做人
怎樣才能做好人
這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
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弄明白。
平時我們經常聽到“做人難,難做人”的感慨,也經常能感受“先做人,后做事”的領悟。
可見,做人不是個小問題,而是大問題,是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
如何“做人”是人的一生修行的重中之重。
如何做人,決定了我們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和生活成果。
從古至今,有不少告誡我們如何做人的道理,為我們指出做人的目標和方法。
老子傳給我們做人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教育我們做人要善良、純樸、謙卑;孔子教導我們做人要做到“仁、義、禮、智、信”;弟子規告誡:“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它教育我們做人要有愛。
毛主席教導我們:“要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可以說,我們每個人,從呱呱墜地開始,就在不斷地接受如何做人的教育。
總的來說,做好人的問題,就是品德的問題。
最根本的就是要有以下這些品德: 一是信念。
人為什么活著
自古以來,上至哲學專家下至黎民百姓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人生不過百年,最終我們能夠長久地留在這個世界的是什么
不是金錢,不是一切物質,而是人類的精神,是人的信念
當我們白發蒼蒼之時,回顧此生,誰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是充實的、成功的、有意義的。
有人經過一番奮斗,實現了年輕時的信念和理想;也有人因為缺少機遇,沒能完全達到目標,但這兩種人生都值得我們會心一笑。
最可怕的是什么
是老來無可回憶,人生一片空白,這樣的人生便是沒有理想去為之努力,沒有信念來支撐的人生。
那么我們共產黨員的信念是什么呢
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一個人活著,就要活出價值。
我們共產黨員怎樣做才有價值
司馬遷認為一個人的價值有重于泰山,也有輕于鴻毛。
毛主席說:為人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
所以我們要象雷鋒同志那樣,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那樣我們的人生才會有價值! 二是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這是《三字經》的開篇語。
善良是人性光輝中最溫暖、最美麗、最讓人感動的一縷。
人生不一定人人都很成功,不一定人人都能成為英雄豪杰,但一定要善良仁慈。
善良是和諧、美好之道,心中充滿慈悲、善良,才能感動、溫暖人間。
善良,就是擁有一顆大愛心、同情心,不害人、不坑人、不騙人。
有了善良的品性,就有真心愛父母、愛他人、愛自然的基礎和可能。
一個善良的人,就象一盞明燈,既照亮了周圍的人,也溫暖了自己,善良無須灌輸和強迫,只會相互感染和傳播。
所以,做人不一定要頂天立地,轟轟烈烈,但一定要善良真誠。
老子認為“上善若水”,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
因為“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同時,水也可能帶來災難,不分青紅皂白的善良也會給我們帶來災難,比如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
我認為,做一個善良的人,要象雷鋒同志那樣,“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 三是忠心。
儒家提倡的忠、孝、節、悌、禮、義、廉、恥,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道德價值精髓。
在封建時代,忠是排在第一位的,要求忠君,忠于國家。
今天看來,真正的忠誠是從心里面的一種尊重、愛戴、信服、服從、追隨。
作為共產黨員,應當時時刻刻忠于黨,忠于黨的遠大理想,忠于組織,忠于事業。
特別是在今天,更應當忠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這是我們的政治追求。
有沒有做到這一點
應時常反思。
作為地稅系統的公務員,還應當忠于稅收事業,忠于稅收職業,忠于稅法,忠于國家利益。
作為普通公民,還應當忠于國家,忠于家庭,忠于一起工作的同事同志。
無論是黨員、公務員,還是一般職員,都要有一顆忠心。
忠心是需要不斷修煉的,要修煉成一種自覺行為,有監督無監督,有要求無要求,都能一個樣。
四是樂觀。
人到世間,不是為苦惱而來,所以不能天天板著面孔,整日憂愁、悲傷、苦惱、失意,這樣的人生沒有樂趣,世上沒有絕對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樂的心。
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你心平氣和,它就還你一個心平氣和;你氣勢洶洶,它也還你一個橫眉冷對。
擁有一顆快樂之心,見到的就是一個值得歡欣的世界,心中滿是憂傷,見到的則只是一個充滿悲哀的世界,與其對不能得到的耿耿于懷,倒不如對你已經擁有的滿足感恩。
人生苦短,與其事事劍拔弩張,不如學著“幽它一默”。
五是寬容。
海納百川,靠的是寬容的心。
做人做事,心胸不可太狹隘。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賞識別人的優點,包容別人的不足,靠的是有愛人之心,有容人之量。
為你的仇敵而怒火中燒,燒傷的只能是你自己。
忍不下一口氣,就惡言刀槍相向,忍受不了他人的春風得意,就嫉妒誣陷,這樣的人生只能昏暗無光,路會越走越窄。
人間的是非善惡,人情的冷暖榮辱,都要坦然接受,路才會越走越寬。
但是,寬容不是懦弱,而是大智大慧,是敢擔當、能融通。
寬容也不是縱容, 而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考慮的是別人的自尊和承受度。
懂得寬容,就要善待他人,善待別人等于善待自己;懂得寬容,就要學會忘記,忘記是對自己的最好保護;懂得寬容,就要學會感恩,感謝生活給你磨礪自己的機會,心靈充滿陽光,生活自然燦爛輝煌。
六是踏實。
踏踏實實做人,實實在在辦事。
把雙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永遠爬不上成功的梯子。
說話重在信,辦事重在實。
古今中外,凡成就事業,有所作為的人無一不是腳踏實地、艱苦攀登的結果。
老子說:“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踏實做人,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從點滴細節做起。
做老實人,講老實話,干老實事,這才是長久和根本。
做好人,就要做一個有信念的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忠心的人、一個樂觀的人、一個寬容的人、一個踏實的人。
中華傳統文化公益論壇的論壇課程表
稅收管理員制度,是指國家為了加強稅源管理,建立的稅務管理人員親自接觸納稅人、了解掌握轄區內納稅人稅源及其變動情況,克服稅務人員對納稅人稅源情況了解不足,掌握不實,疏于管理等問題的一項制度。
概念界定上的選擇目前,對稅務管理員的定義,主要有兩種流派。
即,一派認為稅務管理員制度相對于過去的稅務專管員制度就是將原兼征管查于一身的征收和檢查這兩項職責摘除即可。
持這一觀點者,便將稅務管理員定義為,是指基層稅務管理機關中從事稅收管理工作的稅務人員。
而另一派則認為還要將管理的二字內涵再縮小,要更具體化。
因此有了稅務管理員是指基層稅務機關中分片(業)從事稅源管理的稅務人員。
兩者的相同點顯而易見,但不同點令人尋味。
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有何意義
議強調,深化國稅、征管體制,要堅持依法治便民辦稅、科學效能同共治、有序推進的原則,發揮國稅、各自優勢,推動服務深度融合、執法適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著力解決現行征管體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
要推出更多便民辦稅改革措施,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減輕群眾辦稅負擔,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要根據財稅體制改革進程,結合建立健全地方稅費收入體系,厘清國稅和、地稅和其他部門的稅費征管職責劃分,著力解決國稅、地稅征管職責交叉以及部分稅費征管職責不清等問題。
要把和創新管理結合起來,把優化服務和加強管理結合起來,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加強事中事后管理,確保把該管的事項管住管好。
對偷騙稅違法犯罪行為,要依法懲處。
要依托現代信息技術,轉變稅收征管方式,優化征管資源配置,加快稅收征管信息化進程,提高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
稅務系統領導干部如何適應從嚴治黨的要求
【第1句】:加強學習黨中央文件精神,擁護黨中央號召;
【第2句】:定期組織領導干部進行黨章學習,堅決履行黨員承諾;
【第3句】:加強稅務系統廉政建設工作,與企業共筑廉政聯防陣線;
【第4句】:建立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黨員評議機制,虛心接受群眾監督;
【第5句】:發揮黨員先進性表率作用,樹立黨員進步形象。
大道如天什么意思
贠恩鳳 中國著名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被譽為黃土高原上的銀鈴。
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聲樂學會理事、廣播電視民族樂團名譽團長。
贠恩鳳 員(音:yun)恩鳳1940年生于西安,由于從小受到陜西悠久豐厚的歷史文化和民間音樂、戲曲藝術的熏陶,造就了她多姿多彩的演唱才能。
1951年十一歲的恩鳳就步入了文藝工作者的行列,她演唱了大量陜北傳統民歌和數以千計的民族風格的創作歌曲,走的是一條堅實的民族聲樂藝術道路。
幾十年來,她滿腔熱情地為人民歌唱,她的歌聲深深地扎根在人民心中。
她的演唱充滿著真摯、催人向上的激情,洋溢著陜北地區濃郁的生活氣息,為陜北民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強烈地感染著廣大聽眾和觀眾,受到熱烈歡迎。
1965年以來,恩鳳隨中國藝術團、友好代表團出訪過蘇聯、捷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日本、泰國、菲律賓、美國、香港等許多國家和地區。
自1980年起,恩鳳先后在西安、洛陽、上海、北京等地舉辦過四十多場獨唱音樂會,獲得了高度贊譽。
為獎勵她對我國聲樂藝術事業作出的貢獻,恩鳳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文藝工作者稱號。
賀玉堂 1949年生,安塞縣文化局局長,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陜西分會會員。
延安曲藝家協會副主席。
賀玉堂生于歌手世家,從小酷愛民歌,日積月累,耳濡目染,練就一副金嗓子。
他的歌聲高亢激越,優美動情。
經專家測試,其發音高度為高音F,比舉世聞名的帕瓦羅蒂的高音C高出三度。
一曲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水流千里歸大海無不令人心搖魄動,蕩氣回腸。
賀玉堂自幼貧寒坎坷,純樸善良,蘊藉豐厚,黃土情深。
經他收集整理、創作改編的陜北民歌達千首之多,信手拈來,即興清唱,真切感人,嘆為奇響。
多年來為老百姓隨時演唱并為七十余部中外電影、電視配唱,潤飾主題,錦上添花。
1986年賀玉堂在首屆中國民歌音樂比賽中獲演唱二等獎,創作三等獎,被正式命名為民歌大王。
民間藝術團獨唱演員,著名民歌演唱家,府谷縣人,被譽為“歌王”。
他演唱的陜北民歌曲調豐富,內容廣泛,行腔自如,風格獨特。
曾多次獲國家、獎勵,數次參加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演出活動,并出訪歐洲、日本、香港、臺灣等地,受到國內外觀眾的歡迎與好評。
經典歌曲《黃河船夫曲》經他原唱后傳遍全中國。
孫志寬 民間藝術團獨唱演員,著名民歌演唱家,榆林市人,信天游“歌王”。
l986年參加全國首屆民歌通俗歌曲大賽,獲金孔雀杯獎。
后又兩次獲全國民歌大賽金獎、陜西省藝術節一等獎。
由他原唱的《淚蛋蛋泡在沙蒿蒿林》、 《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流傳全國。
曾出訪歐洲、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
今年又獲央視12頻道民歌大賽信天游最佳歌手獎。
郭云琴 榆林市民間藝術團獨唱演員,榆林市米脂縣人,被譽為黃土高原上的百靈鳥,1986年獲全國首屆民歌通俗歌曲大獎賽優秀演唱獎、兩次獲陜西省藝術節演唱一等獎。
出版有演唱專輯。
曾出訪歐洲、日本、香港等地。
府谷縣文化館青年獨唱演員。
曾獲榆林青年歌手大賽一等獎,并于1998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表演。
獲得晉、陜、蒙民歌二人臺大賽一等獎;第二屆中國沙湖杯民歌(花兒)歌手邀請賽獲三等獎。
2004年1月,在CCTV“清逸佳雪杯”民歌大賽中榮獲對唱組比賽金獎。
2004年2月,在陜西省榆林市和山西省呂梁地區聯合舉辦的傘頭民歌大賽中,榮獲特等獎。
王小怡 榆林市民間藝術團青年獨唱演員,榆林市人。
曾多次獲陜西省聲樂比賽一、二等獎,隨團出訪新加坡。
出版有陜北民歌演唱集(與他人合作) 賀 斌 榆林市民間藝術團青年獨唱演員,榆林市橫山縣人。
曾獲陜西省聲樂比賽二等獎,隨團出訪新加坡。
出版有陜北民歌演唱集(與他人合作) 雒翠蓮 黃土地藝術團獨唱演員,榆林市人。
曾獲榆林市、陜西省民歌大賽一等獎。
由她演唱的數首民歌被中國唱片公司和陜西省音樂廣播電臺收錄出版、播放。
許文華 榆林市藝術學校聲樂講師,榆林市橫山縣人。
1995年獲陜西省推新人聲樂大賽優秀演唱獎,2002年獲陜西省文藝調演演唱二等獎。
多次參加省內外演出,受到觀眾的好評。
溫永凱 榆林市府谷縣文工團獨唱演員。
1998年獲秦晉蒙三省五旗縣民歌、民樂大賽二等獎、2002年參加了“走進大戲臺”欄目、并獲演出獎;2003年8月,榮獲陜西省“農穗卡”杯民歌大賽二等獎、2004年1月,獲中央電視臺“清逸佳雪”杯西部民歌電視大賽銅獎、2004年2月,獲秦晉傘頭、民歌大賽優秀獎。
雒勝軍 綏德縣黃土地藝術團獨唱、小品演員,榆林市綏德縣人。
曾出訪荷蘭、法國,兩次參加中國民間藝術節,2002年獲第三屆中國西部“沙湖杯”民歌(花兒)歌手大賽金獎,2004年1月獲央視西部頻道民歌大賽最佳風采獎。
郝全林 榆林地區文工團獨唱演員。
國家二級演員,民歌手,陜西省音樂家協會、戲劇協會會員。
九七年獲陜西省聲樂大賽民間唱法二等獎,同年代表陜西參加黃河流域16省區民歌大賽獲銅獎。
并代表陜西參加“七大古都”迎國慶進京獻禮演出獲特別貢獎。
郝全林 九九年獲陜西省聲樂大賽民間唱法一等獎。
二000年代表陜西省參加中央電視臺“”全國青年歌手大賽獲優秀獎。
二00一年參加陜西省秦腔清唱大賽獲一等獎,同年代表陜西參加首屆中國秦腔藝術節清唱大賽獲金獎。
二00四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清逸佳雪杯”西部民歌大賽,原生獨唱獲銅獎。
馮曉榮 姓名:馮曉榮 性別:男 政治面貌:黨員 家庭成員:父親、母親、弟弟 出生日期:1980年8月21日(農歷) 畢業院校:陜西省教育學院(音樂系) 愛好:音樂創作、吉他、唱歌、古典文學、電腦游戲 喜歡的顏色:黑、白 歌曲推薦: 帶有陜北特色的歌曲:《紅光》《那是一個誰》《二后生》《記憶里的昨天》 關于退耕還林保護環境的歌曲:《風花碧草》 電視劇主題的歌曲:《此生如煙》《珍惜》 流行樂:《愛像一場紛飛雨》 抗震救災的歌曲:《無數雙手溫暖世界》 校園民謠:《給你幸福》《秋日戀雨》《西藏之愛情》《雨滴》 流行搖滾:《逝》《四季》《感慨》《落日》 自述: 我出生在陜西省延川縣永坪鎮很普通的一個家庭。
父親是一名人民警察, 母親是一名醫生。
父親在我小的時候就經常教我唱歌,平時還總愛彈彈電子琴,吹吹笛子。
受父親的影響我從小就喜歡唱唱跳跳。
在幼兒園時就是一位能歌善舞的小童星了
上了初中后因學習不好,平時還總愛聽歌,遭到了家人的反感。
后來因受不了家人的訓斥和沒完沒了的冷嘲熱諷就選擇了當兵...... 到了軍營是我人生最大的一次轉折....我遇到了教我彈吉它和讓我跨入音樂之門起門老師。
之后我就深深迷戀上了吉他,后來自己又開始嘗試創作歌曲。
就這樣一步一步為自己在音樂的道路上奠定 基礎。
退伍后經朋友介紹,來到延安第一個演藝酒吧“古仔幽吧”跑場。
在這里認識了很多音樂上的朋友 也對我今后的演藝生涯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正當我的音樂夢想不斷收獲時我被分配到了延安煉油廠工作...... 一個新的環境一個和音樂毫無聯系的陌生地方。
我失落了,連自己往日肆無忌憚的歌聲也沒有了。
每當夜晚來臨的時候我都會感到害怕,因為那時我是最孤獨的人..... 工作之后才發現自己除了音樂,其他的什么都不會。
于是我又抱起了吉他開始瘋狂的練習。
在這段時間我忘記了和任何人聯系,每天練琴9小時以上。
后來我發現我喜歡上了黑夜,愛上了孤獨。
當自己重新樹立起人生目標的時候,發現對音樂的認識和知識還遠遠不夠,于是我選擇了上學...... 起初上大學的夢想又遭到了家人的反對,但固執的我還是背起了行囊踏上了我的求學之路...... 大學兩年的生活讓我對人生、音樂、生活、自我的看法有了重新的認識,在音樂的道路上有了質的飛躍
當自己夢想畢業后仍留在西安時,種種壓力逼迫我又回到了原工作單位...... 但大學畢業的我再也不會感到氣餒,仍舊抱著我的音樂夢想向前奔跑。
自己雖然在一個遠離音樂的角落, 但我的歌聲帶著我的音樂翅膀在互聯網上到處飛翔。
我感到我還是很快樂的
當小小的收獲正在悄悄喜悅時,又有幾位懷著和我同樣夢想的年輕人和我走到了一起。
我們組建了現在這支“叢林狼樂團”
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會感到孤獨和傷感,因為無論在那里都有他們的陪伴,我的歌聲再也不會感到無助和蒼涼,因為加入了力量的聲音...... 個人簡歷: 1980年8月21日出身于陜西省延川縣永坪鎮 1987年----1992年在陜西省延川縣永坪鎮小學讀小學 1992年----1994年在陜西省延川縣永坪中學讀初中 1994年----1996年在陜西省延川縣就讀高中 1996年----1999年在江蘇省南京市六合縣86923部隊82分隊服役 2000年----今在延安煉油廠電氣車間工作 演藝簡歷: 1997年在部隊開始學習吉他, 1999年退伍后在酒吧跑場, 2000年轉學電吉他并組建自己的第一支搖滾樂隊-“918樂隊” 2002年曾榮獲“延安市地稅杯青年歌手大獎賽”第二名 2002年8月受延安電視臺文藝部邀請制作個人專訪。
2003年7月受延安電視臺文藝部邀請制作樂隊專訪。
2004年曾用原創歌曲《秋日戀雨》榮獲“中國大學生校園歌手大獎賽” 陜西賽區二等獎。
同年前往北京參加決賽榮獲三等獎。
2005年受西安電臺邀請做客‘西安交通音樂廣播’ 并推廣作品《風花碧草》 2005年9月“TOM”網全國巡演代表陜西在西安雁塔北廣場與劉嘉亮、劉剛等同臺演出。
2005年底被陜西古城熱線評為年度最佳原創歌手獎。
2006年5月原創歌曲《西藏之愛情》連續4周打入中國原創音樂榜前6位。
2007年6月樂團成功舉辦了專場演唱會
2007年底參加了“魅力延安”春節聯歡晚會 2008年2月接受延安電視臺相約星期天欄目組的專訪。
2008年4月參加陜西省職工文藝調演獲得音樂組二等獎,馮曉榮原創作品《二后生》獲最佳原創作品獎。
2008年5月參加共青團延安市委、延安電視臺舉辦的《第十二屆延安市十大杰出青年》頒獎晚會。
王二妮 王二妮小檔案: 王二妮,1985年生于陜北安塞縣, 1999年畢業于榆林百花藝術學校,現為安塞縣民間藝術團主要演員。
王二妮和阿寶 1999年獲延安青年歌手大獎賽一等獎。
2000年獲陜西省MTV大獎賽三等獎。
2001年獲21世紀首屆全國農民歌手大獎賽一等獎。
2002年在陜西省第三屆藝術節上領唱《三十里鋪》,獲一等獎。
2004年獲第十界全國推新人大賽優等獎、安塞縣 “新秀杯”第三屆陜北民歌大賽“特殊貢獻獎”。
參加中央電視臺西部頻道《回延安》節目的演出。
2005年被授予第一屆安塞縣“十佳青年”稱號。
曾在電影《信天游》,電視音樂片《走西口》中擔任主唱。
近年來隨劇團到德國、泰國出訪演出,多次在北京、上海、香港、廣西、山東、山西等地參加文化演出等活動。
編輯本段著名曲目 我國對民歌的定義是由普通百姓或民間藝人創作的歌曲。
陜北民歌之所以有名,是因為解放區時期來自全國各地的文藝工作者熱情地采集民歌和進行創作,那里掀起了唱革命歌曲等文藝熱潮。
有幾首解放后仍有長期的大的影響的:
【第1句】: 革命民歌 東方紅:原是山西民歌的曲調,傳到陜北后被填新詞(騎白馬),最后被一位老師填成東方紅傳唱。
民歌采集者從農民歌手李有源那里搜集到它,想當然地認為是他填的詞。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文藝工作者用陜北民歌曲調編曲填詞,算是半民歌吧。
繡金匾:原是關中民歌繡荷包的曲調,填歌唱領袖和解放軍的詞后在陜北各地傳唱。
咱們的領袖毛澤東:是民間詩人孫萬福用陜北民歌填的詞,也在陜北各地傳唱。
這兩首算得上是陜北民歌。
【第2句】: 一般民歌 藍花花、趕牲靈、三十里鋪:曲調都很優美。
三十里鋪是綏德一青年農民在當時(1942年)根據自身的真事所作,另兩首是傳統民歌。
順便說一下,繡荷樂、對花等很多題材的民歌各地都有,陜北不但有,且每首都有不同詞曲的。
我聽過一首陜北的繡荷包是所聽過的全國同類題材中曲調最復雜的,很柔美。
但這兩首不算有名。
【第3句】: 其它 有的在舞臺上或唱片里當作民歌的,其實是曲藝或戲曲。
翻身道情是陜北道情(曲藝),夫妻識字是馬可編曲作詞的秧歌劇。
上一篇:第二百七十五章獲獎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