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京中山陵感受,200字 謝謝~
游中山陵有感 中山陵坐落于鐘山腳下,鐘山位于南京城東,古稱金陵山,漢代始稱鐘山,自古被稱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因山脊有紫色頁巖,每當旭日東升,或殘陽斜照,紫氣升騰,變幻莫測,故又稱為紫金山。
中山陵始建于一九二三年,當我們沿著一條古樹參天的林蔭大道來到廣場時,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三門石牌坊,上面刻有孫中山先生手書“博愛”兩字,這兩個字點出了孫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懷和崇高的理想。
導游說,牌坊這類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用來歌功頌德的。
石坊前廣場上孫中山先生的立像英姿勃勃,擺動的手勢好像正在發表關系國家命運的演說。
蹬至臺階再到陵門,經過三百多余級臺階,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山陵的最高處。
陵門以青色的琉璃瓦為頂,門額上是孫中山先生的手跡“天下為公”四個大字。
祭堂有三道拱門,門楣上分別刻著“民族”、“民權”、“民生”的橫批,往里走便看到大祭堂的兩壁刻有關于孫中山先生的簡介,黑壁金字,十分醒目。
從側門跨入墓室,只見中央砌有圓形的墓穴,雕有中山先生的臥像,據說當年孫先生在北京逝世后,由專車將靈柩運往到南京,于一九二九年六月一日在紫金山陵園舉行大典。
直至今日來瞻仰先生的人群還是絡繹不絕。
抬頭望去,上面是繪有國民黨黨徽的陵頂,在燈光的照射下此地更加的莊嚴肅穆。
站在陵前高臺上,就能看出整座中山陵在青山綠樹的環抱之中。
居高臨下,把整個南京城盡收眼底,有這么開闊的視野,讓人的心胸也寬闊了許多。
我想,孫中山先生生前所創下的功績是無與倫比的,所以后人才會建造規模如此宏大的陵墓來紀念他。
不由想起剛才在陵門處看到的無字碑,那是孫中山先生不想把自己的偉績刻在石碑上,后人自由評說。
就更加深了對先生的敬佩。
心中翻涌著中國近代史上那段風云變換的歲月,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理想之鐘”應長鳴———游南京中山陵有感 在通往中山陵園附近的路途中,公路兩旁矗立著整整齊齊的參天古樹,名曰“法國梧桐”。
涼風徐徐吹來,嘩嘩作響的梧桐樹葉似乎在用最熱烈的掌聲歡迎著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游客。
這時王導給我們解說到,這些樹是當年宋慶齡女士為了迎接孫中山先生的靈柩,特意從法租界買的樹苗栽種下來的。
民國時期的小樹,如今長得如此粗壯而又枝繁葉茂,給人一種“大樹腳下好乘涼”的感覺。
其實它有著自己深刻的寓意:一方面古樹的健在見證著孫中山先生與宋慶齡女士深沉持久的愛情故事,啟示后代要注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珍惜愛情;另一方面也告誡我們年青一代不要忘掉歷史,不要忘掉曾為中華民國之崛起而嘔心瀝血的革命先輩們。
揭開了法國梧桐的神秘面紗,帶著更多的思考和敬仰之情,我們走進了中山陵園。
一座被嚴密茂盛的樹叢層層覆蓋的山城呈現在我的眼前,沒有喧鬧,沒有繁華,一切樹木與建筑都是那么的靜謐與和諧。
園內游客眾多,老老少少,白皮膚黑皮膚的,三人一群,兩人一伙的也有。
然而,我卻沒有看到在陵園中嬉笑打鬧的面孔,可見世人對孫中山先生的尊重和愛戴之情是多么地深切。
陵園的主路是一直向上延伸的,途中我們經過“博愛”坊,“天下為公”雕像大廳,每到一處,導游詳細周到的解說更是增強了我對孫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
孫中山先生生平的事跡一點點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一代偉人的不凡與崇高是如何做到的
聯想到自己,作為一名大學生,身處一個和平安祥的年代,在追求和實現理想的過程中,激情和斗志被現實生活日益消磨殆盡,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當我們走到離墓室長達840多米的階梯墓道之下時,從下向上放眼望去,一步一步地臺階筆直般通往中山陵墓,又直又高,聽說是由392個石階和10個平臺構建而成。
我準備利用體內蓄積的所有能量,一鼓作氣攀登到墓室,然而每當我攀完幾十個臺階,就得在一個平臺上緩口氣。
最后當我們終于到達海拔高度為185米的中山陵墓時,回頭望去,居然看不到一個墓道石階,只剩下一塊塊平臺,設計者的聰明智慧真是難以言表啊
攀登石階的過程確實有些耗能,但這不是更能體現中國革命道路的艱難曲折嗎
每到一個平臺,我都會想起孫中山先生的那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同時也讓我深深領悟出這樣一個道理:人生目標的實現是充滿艱難和挫折的,只有當我們按著堅定的步伐堅持不懈走下去的時候,我們才能有所作為。
最后我們參觀了孫中山先生的墓室,中央是一個圓形的大理石壙,墓壙正中是一具用漢白玉雕刻的孫中山先生平躺像,他的遺體就安放在這圓石壙里,并用鋼筋水泥密封。
整個陵像就像一口警鐘,提醒后人不要忘記為祖國奉獻自己的力量,要把革命先輩們那種憂國憂民、為國奉獻的精神發揚光大。
有一句話是這樣講的,“是英雄把自己變成了英雄,是懦夫把自己變成了懦夫。
”中山陵之行讓我對這句話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
孫中山先生是偉人,更是一名挽救中華民族命運的民族英雄,他的心路歷程給了我深深的啟示:只有把個人命運同祖國和民族的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把個人理想追求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聯系在一起,通過努力學習、創造和奉獻,我們才能創造出絢麗的青春。
南京中山陵游記 400字左右的 謝謝
我們去。
那天一大早,就來到了中山陵。
中山陵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政治家、革命先行者、國父的安息之地。
從種滿了高大的水杉的道路來到中山陵陵門前,只見兩旁蹲伏著兩只石獅,似乎守衛著陵門。
走上一級又一級的石階,只見陵門上刻著“博愛”兩字。
走進陵門,又一道陵門豎立在眼前,與第一道陵門一樣也是清一色的仿古建筑,門上刻著“天下為公”四個字。
穿過門,又來到了碑亭,碑亭里有一塊巨大的石碑。
繞過碑亭來到祭堂,映入眼簾的是門匾上提倡的三民主義----“民族、民生、民權”。
走進祭堂,正中央一尊大理石雕像,刻的是坐在石椅上,表情嚴肅,那一雙深邃的眼睛并不因為石像而顯得空洞,恰恰相反,他目視前方,似乎能看穿宇宙。
兩邊的墻壁刻著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全文。
從一條笑道走進墓室,一個與真實比例的石棺雕像安放在中央,不斷有人給偉大的孫中山先生獻花。
大家沉默地上前瞻仰,心中充滿對他的敬仰。
從陵園出來后,我一直懷念著孫中山先生,久久不能平靜。
感謝他成功的推翻了,結束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的統治,開創了新中國新紀元。
南京旅游感覺很沉重,中山陵,明孝陵,雨花臺,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加上凄涼的總統府,感覺陰氣太重,怎樣
【第1句】:中山陵今天,我到了六都南.我一個人逛了中山陵,感覺真的很不同,秋天的氣,兩旁筆直的梧桐樹.莊嚴而又感動著,來這里的每一個人.孫先生做為國父,他的治國理念和博愛精神,都值得我們深深的尊敬和瞻仰.寬闊的花崗巖石階,緊湊完整,堪稱壯觀,給人一種無以言語的壓力.孫先生臨終前囑咐:“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用來喚醒世人.爬上石階中門橫額上是孫中山手書“天下為公”,出自《禮記.禮運》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意思是說國家政權不是哪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老百姓的天下.這是孫先生畢生奮斗的理想,也是他所倡導的三民主義的極好注解.藍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閃閃發亮...走進里面,是漢白玉的孫先生的臥像,是按孫先生生前,一比一的比例雕刻的,安詳而又莊重.如今,作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一的中山陵每年接待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無數炎黃子孫與國際友人.人們懷著對中山先生偉大精神的崇敬與景仰來到這里憑吊拜謁.在兩岸統一成為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的今天,面對目前海峽兩岸的現狀,海內外炎黃子孫都衷心期盼著祖國統一、繁榮昌盛的那一天早日到來.彼時彼刻,倘若孫中山先生泉下有知,必會含笑長眠的.游中山陵,瞻仰孫中山先生是我多年的心愿,今年五月,又去中山陵游玩,欣悅之情溢于言表.中山陵正好是在鐘山腳下,鐘山位于南京城東,古稱金陵山,漢代始稱鐘山,自古被稱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因山脊有紫色頁巖,每當旭日東升,或殘陽斜照,紫氣升騰,變幻莫測,故又稱為紫金山.我敞開綠肺,呼吸著這新鮮的空氣,心情自然舒暢.因為瞻仰孫中山先生是我的夙愿,一到假期我就獨自一人來到了中山陵.中山陵始建于一九二三年,我從博愛坊進去,蹬至臺階再到陵門,經過三百多余級臺階,直抵紫金山中山陵,蹬至石階盡頭的祭殿從側門跨入墓室,只見中央砌有圓形的墓穴,雕有中山先生的臥像,據說當年孫先生在北京逝世后,由專車將靈柩運往到南京,于一九二九年六月一日在紫金山陵園舉行大典.直至今日來瞻仰先生的人群還是絡繹不絕.抬頭望去,上面是繪有國民黨黨徽的陵頂,在燈光的照射下此地更加的莊嚴肅穆.我不由想起剛才在陵門處看到的無字碑,那是孫中山先生不想把自己的偉績刻在石碑上,后人自由評說.我就更加敬佩先生.心中翻涌著中國近代史上那段風云變換的歲月,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從陵殿慢慢出來,向眼前望去,漫山碧綠,蒼松翠柏郁郁蔥蔥,加之陵園都是用青藍色的琉璃瓦和銀灰色石壁砌成,滿目冷清色調,觀之更加的莊嚴肅穆.據說是蔣介石為中山先生選擇的墓址,看來他今生也算做了一件好事讓先生在此安息.我拾級而下,看到這一勝景心情豁然開朗起來,一切生活煩惱早已隨風而去.南京是六朝勝地,十代古都,這座虎踞龍蟠的古城,不僅古跡多,風景也是特別的怡人.僅鐘山地區就有明孝陵、靈古寺、頭蛇嶺、白馬公園加上中山陵五大勝景.在其他處更有夜游秦淮、夫子廟等好多游覽去處.中山陵不愧是旅游圣地,有時間的話我下次還要去.
中山陵讀后感300字不要多
游中山陵有感 中山陵坐落于鐘山腳下,鐘山位于南京城東,古稱金陵山,漢代始稱鐘山,自古被稱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因山脊有紫色頁巖,每當旭日東升,或殘陽斜照,紫氣升騰,變幻莫測,故又稱為紫金山。
中山陵始建于一九二三年,當我們沿著一條古樹參天的林蔭大道來到廣場時,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三門石牌坊,上面刻有孫中山先生手書“博愛”兩字,這兩個字點出了孫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懷和崇高的理想。
導游說,牌坊這類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用來歌功頌德的。
石坊前廣場上孫中山先生的立像英姿勃勃,擺動的手勢好像正在發表關系國家命運的演說。
蹬至臺階再到陵門,經過三百多余級臺階,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山陵的最高處。
陵門以青色的琉璃瓦為頂,門額上是孫中山先生的手跡“天下為公”四個大字。
祭堂有三道拱門,門楣上分別刻著“民族”、“民權”、“民生”的橫批,往里走便看到大祭堂的兩壁刻有關于孫中山先生的簡介,黑壁金字,十分醒目。
從側門跨入墓室,只見中央砌有圓形的墓穴,雕有中山先生的臥像,據說當年孫先生在北京逝世后,由專車將靈柩運往到南京,于一九二九年六月一日在紫金山陵園舉行大典。
直至今日來瞻仰先生的人群還是絡繹不絕。
抬頭望去,上面是繪有國民黨黨徽的陵頂,在燈光的照射下此地更加的莊嚴肅穆。
站在陵前高臺上,就能看出整座中山陵在青山綠樹的環抱之中。
居高臨下,把整個南京城盡收眼底,有這么開闊的視野,讓人的心胸也寬闊了許多。
我想,孫中山先生生前所創下的功績是無與倫比的,所以后人才會建造規模如此宏大的陵墓來紀念他。
不由想起剛才在陵門處看到的無字碑,那是孫中山先生不想把自己的偉績刻在石碑上,后人自由評說。
就更加深了對先生的敬佩。
心中翻涌著中國近代史上那段風云變換的歲月,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理想之鐘”應長鳴———游南京中山陵有感 在通往中山陵園附近的路途中,公路兩旁矗立著整整齊齊的參天古樹,名曰“法國梧桐”。
涼風徐徐吹來,嘩嘩作響的梧桐樹葉似乎在用最熱烈的掌聲歡迎著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游客。
這時王導給我們解說到,這些樹是當年宋慶齡女士為了迎接孫中山先生的靈柩,特意從法租界買的樹苗栽種下來的。
民國時期的小樹,如今長得如此粗壯而又枝繁葉茂,給人一種“大樹腳下好乘涼”的感覺。
其實它有著自己深刻的寓意:一方面古樹的健在見證著孫中山先生與宋慶齡女士深沉持久的愛情故事,啟示后代要注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珍惜愛情;另一方面也告誡我們年青一代不要忘掉歷史,不要忘掉曾為中華民國之崛起而嘔心瀝血的革命先輩們。
揭開了法國梧桐的神秘面紗,帶著更多的思考和敬仰之情,我們走進了中山陵園。
一座被嚴密茂盛的樹叢層層覆蓋的山城呈現在我的眼前,沒有喧鬧,沒有繁華,一切樹木與建筑都是那么的靜謐與和諧。
園內游客眾多,老老少少,白皮膚黑皮膚的,三人一群,兩人一伙的也有。
然而,我卻沒有看到在陵園中嬉笑打鬧的面孔,可見世人對孫中山先生的尊重和愛戴之情是多么地深切。
陵園的主路是一直向上延伸的,途中我們經過“博愛”坊,“天下為公”雕像大廳,每到一處,導游詳細周到的解說更是增強了我對孫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
孫中山先生生平的事跡一點點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一代偉人的不凡與崇高是如何做到的
聯想到自己,作為一名大學生,身處一個和平安祥的年代,在追求和實現理想的過程中,激情和斗志被現實生活日益消磨殆盡,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當我們走到離墓室長達840多米的階梯墓道之下時,從下向上放眼望去,一步一步地臺階筆直般通往中山陵墓,又直又高,聽說是由392個石階和10個平臺構建而成。
我準備利用體內蓄積的所有能量,一鼓作氣攀登到墓室,然而每當我攀完幾十個臺階,就得在一個平臺上緩口氣。
最后當我們終于到達海拔高度為185米的中山陵墓時,回頭望去,居然看不到一個墓道石階,只剩下一塊塊平臺,設計者的聰明智慧真是難以言表啊
攀登石階的過程確實有些耗能,但這不是更能體現中國革命道路的艱難曲折嗎
每到一個平臺,我都會想起孫中山先生的那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同時也讓我深深領悟出這樣一個道理:人生目標的實現是充滿艱難和挫折的,只有當我們按著堅定的步伐堅持不懈走下去的時候,我們才能有所作為。
最后我們參觀了孫中山先生的墓室,中央是一個圓形的大理石壙,墓壙正中是一具用漢白玉雕刻的孫中山先生平躺像,他的遺體就安放在這圓石壙里,并用鋼筋水泥密封。
整個陵像就像一口警鐘,提醒后人不要忘記為祖國奉獻自己的力量,要把革命先輩們那種憂國憂民、為國奉獻的精神發揚光大。
有一句話是這樣講的,“是英雄把自己變成了英雄,是懦夫把自己變成了懦夫。
”中山陵之行讓我對這句話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
孫中山先生是偉人,更是一名挽救中華民族命運的民族英雄,他的心路歷程給了我深深的啟示:只有把個人命運同祖國和民族的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把個人理想追求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聯系在一起,通過努力學習、創造和奉獻,我們才能創造出絢麗的青春。
大家有沒有去過南京夫子廟和中山陵呢
去過有什么感想而發呢…
作為老南京,夫子廟其實文化味真不濃,中山陵人永遠人山人海。
建議你去玄武湖,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都有,而且免費。
大家有沒有去過南京夫子廟和中山陵各有什么感想而發呢
中山陵由收費轉為免費......夫子廟 就是吃的......
明天去南京游玩:中山陵景區、南京博物院、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南京總統府,按照距離游玩的先后順序應該是
這四個景點幾乎分布在由東向西的一條線上,可這么走:
【第1句】:首先玩中山陵,之后從中山陵乘34或20
【第1句】:游1路車到中山門下;
【第2句】:游南京博物院,之后乘游1或游2路車到總統府下;
【第3句】:游總統府后,走到總統府前200米的中山東路上,乘地鐵二號線,到云錦路下;
【第4句】:游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當然,反向玩也一樣的。
上一篇:全國模范調解員獲獎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