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 孝道的名言警句
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出自《勸報親恩篇》。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面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意,面帶歡笑。
出自《勸報親恩篇》。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賢集》。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p>
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p>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背鲎裕ù呵铮睹献印ち夯萃跎稀贰?/p>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
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p>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
出自《勸報親恩篇》。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準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
出自(明)《增廣賢文》。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
出自《大學》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
'出自《家語·弟子行》。 孝子親則子孝,欽于人則眾欽。
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出自(明)《增廣賢文》。 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動報親恩篇》。
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
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背鲎裕ù呵铮抖Y記》。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
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
【第2句】: “孝老敬親”的格言警句
【第1句】:關愛今天的老年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
【第2句】:只有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得到子女的孝敬。【第3句】:怎樣關愛自己的兒女,就應該怎樣關愛自己的父母。
【第4句】: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我今不敬老,我老誰敬我?【第5句】:若不盡孝道,何以分人畜?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畜?!镜?句】:敬老光榮、忤逆可恥。
【第7句】:家有老,是個寶。【第8句】:若要好,問三老。
【第9句】:以孝敬老人為榮,以不養老人為恥?!镜?0句】:加強老齡工作,發展老齡事業。
【第11句】: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镜?2句】: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美德。
【第13句】:老年人的今天,就是中青年人的明天和后天?!镜?4句】:只有像關愛自己的父母一樣關愛公婆,才可能使自己的父母得到同樣的關愛。
【第15句】:認真貫徹《老年法》,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第16句】:尊重老年人就是尊老歷史。
【第17句】:人人都會老,人人應敬老?!镜?8句】:千忙萬忙,白發父母不可忘。
【第19句】:“四象敬老”活動內容:子女對待父母要象爹娘老愛幼,媳婦對待公婆要象女兒孝父母,女婿對待岳父母要象兒子敬雙親,干群對待社會老人要象小輩尊長上。【第20句】: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自己。
【第21句】:做好老齡工作,構建和諧社會。【第22句】:樹敬老之風,促社會文明。
【第23句】:樹立尊重、關心、幫助老年人的社會風尚?!镜?4句】:父母恩情似海深,兒女莫忘養育恩。
【第25句】: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的規律,就是尊重歷史。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
——孟子 26百善孝為先 27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 28子孝父心寬。
(陳元靚) 29老年時像青年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康德) 30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孟郊) 31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意大利諺語) 32我望著搖籃,我的兒子在成長,我沒有休息的權利!(何塞·馬蒂) 33尊老愛幼能體現出個人的品德 34老來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
(司湯達) 35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于口頭上,而且應體現于實際中。(戴維·德克爾) 36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
(俗語) 37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蘇霍姆林斯基) 38與其批評孩子,不如做個榜樣。
(茹貝爾) 39尊老愛幼重在關愛 40必須拿出父母全部的愛、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養出偉大的人來。(馬卡連柯) 41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
(馬卡連柯) 42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俗語) 43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時也沒有人來扶助。
(印度諺語) 44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后代相類似。(馬卡連柯) 45尊老愛幼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46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
(魯迅) 47莫把心愛的兒子留在你身邊,放他出外鍛煉才會名滿天下。(泰國諺語) 48為了孩子,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
(馬克思) 49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献樱?50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康熙)51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52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出自《勸報親恩篇》。 53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55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56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57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面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意,面帶歡笑。
出自《勸報親恩篇》。 58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59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賢集》。 60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61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62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
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63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p>
64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背鲎裕ù呵铮睹献印ち夯萃跎稀贰?/p>
65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66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p>
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67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p>
68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