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教的名言
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尊師重教的名言,歡迎閱讀。
【第1句】: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斯大林
【第2句】:學校之設,固治國化民之本也。——田況
【第3句】:而且是藝術事業。——前蘇聯:加里寧
【第4句】:務學不如務求師。——楊雄
【第5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
【第6句】:為別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須放出光芒——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捷爾任斯基
【第7句】: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第8句】:教育,是民族最偉大的'生存原則,是一切社會把惡的數量減少,把善的數量增多的唯一的手段。——巴爾扎克
【第9句】:我不知道有什么比教育一個孩子成人更神圣的職責了。——德國•貝多芬
【第10句】: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亞里士多德
【第11句】: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第12句】:能及的事。我是憑經驗這樣說的。——德國:貝多芬
【第13句】: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李覯《廣潛書》
【第14句】: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
【第15句】:教育不應當只從智力上著眼,必須力求使受教育者變得更加敏銳、文明、更加寬容仁慈。——印度:泰戈爾
【第16句】: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呂不韋
【第17句】: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第18句】:教育,是民族最偉大的生存原則,是一切社會把惡的數量減少,把善的數量增加的唯一手段。——法國:巴爾扎克
【第19句】: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第20句】:一日之師,終身為父。——元•關漢卿
【第21句】:為學莫重于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第22句】: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第23句】:疾學在于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第24句】: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第25句】: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第26句】: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第27句】: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第28句】:師者,人之模范也。——楊雄
【第29句】: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北周書》
【第30句】:疾學在于尊師。——《呂氏春秋》
【第31句】: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
【第32句】:為學莫重于尊師。——譚嗣同
【第33句】: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毛澤東
【第34句】: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荀子•勸學》
【第35句】:明師之恩,誠為過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晉•葛洪《勤求》
【第36句】: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第37句】: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宋〕李覯《廣潛書》
【第38句】:為學莫重于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第39句】: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第40句】:疾學在于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第41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第42句】: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第43句】: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大略》
【第44句】: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第45句】: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第46句】: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宋〕李覯《廣潛書》
【第47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尊師重教的名言名句
【第1句】:君子之學也,說義必稱師以論道,聽從必盡力以光明。
【第2句】: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
【第3句】:人不可以不就師矣。
【第4句】: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第5句】:人冀子孫賢,而不敬其師,猶欲養身而反損其衣食也。
【第6句】:若要好,問三老。
【第7句】: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第8句】:一日之師,終身為父。——元·關漢卿
【第9句】:為學莫重于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第10句】: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第11句】:疾學在于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第12句】: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第13句】: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第14句】: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荀子·勸學》
【第15句】:明師之恩,誠為過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晉·葛洪《勤求》
【第16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
【第17句】: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呂坤
【第18句】: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
【第19句】:人生的價值,即以其人對于當代所做的工作為尺度。——徐瑋
【第20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第21句】:共同的事業,共同的斗爭,可以使人們產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奧斯特洛夫斯基
【第22句】: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大略》
【第23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第24句】: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第25句】: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第26句】: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宋·李覯《廣潛書》
【第27句】: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第28句】: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第29句】: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艱苦都能忍受,什么環境也都能適應。——丁玲
【第30句】:疾學在于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第31句】:生活真象這杯濃酒,不經三番五次的提煉呵,就不會這樣可口!——郭小川
【第32句】:當一個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會來照耀著他。——馮學峰
【第33句】:生活就是戰斗。——柯羅連科
【第34句】: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易卜生
【第35句】: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郭小川
【第36句】:我從來不把安逸和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它豬欄的理想。——愛因斯坦
【第37句】: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韓愈
【第38句】:務學不如務求師。——楊雄
【第39句】:充滿著歡樂與斗爭精神的人們,永遠帶著歡樂,歡迎雷霆與陽光。——赫胥黎
【第40句】:毫無理想而又優柔寡斷是一種可悲的心理。——培根
【第41句】:明師之恩,誠為過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晉·葛洪《勤求》
【第42句】:人生不是一種享樂,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爾斯泰
【第43句】:為學莫重于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第44句】: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宋〕李覯《廣潛書》
【第45句】:一個沒有受到獻身的熱情所鼓舞的人,永遠不會做出什么偉大的事情來。——車爾尼雪夫斯基
【第46句】: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張聞天
【第47句】: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愛因斯坦
【第48句】:我們以人們的目的來判斷人的活動。目的偉大,活動才可以說是偉大的。——契訶夫
【第49句】:一個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巴爾扎克
【第50句】: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魯迅
【第51句】:圣人無常師。——韓愈
【第52句】:經師易遇,人師難遇。——司馬光
【第53句】:師者,人之模范也。——楊雄
【第54句】: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第55句】: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第56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
【第57句】:生活只有在平淡無味的人看來才是空虛而平淡無味的。——車爾尼雪夫斯基
【第58句】: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陸游
【第59句】:蕓蕓眾生,孰不愛生?愛生之極,進而愛群。
【第60句】: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么。——愛因斯坦
【第61句】: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吉鴻昌
【第62句】:故立志者,為學之心也;為學者,立志之事也。——王陽明
【第63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第64句】:一日之師,終身為父。——元·關漢卿
【第65句】: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北周書》
尊師重教小學作文
尊師重教是文化事業繁榮,文明素質提高,國力競爭,人才競爭,的重要保障。如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尊師重教小學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尊師重教小學作文篇【一】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尊師重教的國家。遠在春秋時期的《尚書R26;泰誓》就記下了: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宋朝時,有游酡揚時兩人跟著程頤老夫子學習,他們對老師非常的恭敬。在冬季的某一天,這兩位學生陪著老師,并聽老師教誨。說了一會兒,夫子便閉目養神,不知不覺地睡著了。他們兩個不敢離開,又怕吵醒夫子,就靜靜地站在兩旁等夫子醒來。夫子醒來見他們兩位還站在旁邊,便說了:“你們還沒走啊!”他們兩個回答:“我們是因為先生睡著了,沒有請命,不敢離去!”于是再把書中有疑問的地方請教夫子,最后才向夫子拜辭。出門的時候他們才發現雪已經積了三尺深了。這個眾所周知的“程門立雪”的故事確實可以說是古人尊師的典范。漢武帝的“安車蒲輪”也是尊師的代名詞。漢武帝劉徹年幼時讀枚乘的賦時,贊不絕口,對其人也心向往之。即位后,他立即派人,用“安車蒲輪”(用芳香的蒲葉包著車輪的可以安然乘坐的車),也即用當時最為隆重的禮節,把枚乘接到皇宮里作自己的老師。古人尚能如此,咱們為什么不去尊敬咱們的老師呢?
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傳承者。有一幅對聯是這么寫的:“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粉筆丹心,國運民魂。”看了之后你難道不會感到教育事業的崇高,教師工作的偉大?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韓愈的解釋。到了今天,我們的教師的含義又有了新的內涵。他們不僅是傳道授業,他們還要繼往開來,傳承文化,雕塑民魂,承擔國運。
《呂氏春秋》中記載: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可見古時帝王尊師。咱們現代的領袖毛澤東也同樣如此。1959年6月,毛澤東回到故鄉韶山,他特意邀請自己讀私塾時的老師毛禹珠一起吃飯。席間,毛澤東熱情地向老師敬酒,毛禹珠殊感榮幸,感慨地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則說:“尊老敬賢,應該應該!”教師是偉人培育者,偉人尊敬老師那是應該的。
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是除了父母以外對我們一生影響最大的人。老師的話語,行為,精神風格,個人品德,從各個方面滲透到學生的思想里,影響著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對以后學生的事業和發展方向點亮了一盞明燈。教師是影響人一生的職業,老師的教誨是照亮人心靈中永遠的導航燈!在學生的心靈里,教師是最燦爛的一片陽光。
像天空一樣廣闊的是老師的胸懷、像大山一樣深重的是老師的恩情。教育家陶行知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著實讓人感動。老師的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全社會,全人類向他們致敬。在這里,我衷心的祝福,教過我和沒有教過我的老師,年輕的和年長的老師,在農村和在城市的老師,剛上任和幾十載的老師,你們永遠身體健康,快樂幸福!
最后,引用一副長聯來歌頌老師的功績,傳達學生的祝福吧!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晴雨,加上五臟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誠滋桃李滿天下;十卷詩賦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緯地理,連同六藝五經四書三字兩雅一心,誨人不倦,點點心血勤育英才澤神州。
尊師重教小學作文篇【二】
“得滿樹桃花開,他日桃李報恩來。”一個人,他的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都不能忘記培育過他的老師。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知識帶給人類無窮無盡的財富,而老師則帶領我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老師的工作不像明星一樣轟轟烈烈,也不像演員一樣充滿樂趣,平凡而艱辛。只能辛苦地站在小小的講臺上,腳站酸了,嗓子也喊破了,他都毫無怨言。在自己的崗位上耕耘著我們這些幼小的樹苗,不,老師更像一只無私奉獻的蠟燭,毫不吝惜地燃燒自己,發出全部的熱,全部的光,全部的能量,燃燒著自己,照亮著我們的心靈,是老師為我們點燃希望的.光芒,給我們插上理想的翅膀,翱翔在知識的海洋。人的成長成才離不開教師,老師在大家心中,您是最嚴厲的父親,又是最慈祥的媽媽。一個沒有教師、沒有知識的社會,不過是一片貧瘠的荒漠。
我國有許多尊師重教的故事:《程門立雪》、《張良拜師》等,所謂是數不勝數,我國的思想家、教育家,沒一個是不重視尊師重教這門傳統禮儀美德的。我還記得在今年的教師節上,我們班的同學沒幾個是送花送自己做的賀卡給老師的,班上的同學送給老師的花和賀卡是全級老師最少的。不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的同學還有好多個,老師進教室時,我們班沒有一個人會和老師打一聲招呼,說一聲老師教師節快樂的。其實我們都知道,辛勤勞動體現在教學上,學生虛心學習,認真聽好老師的每堂課,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這是對老師最大的尊重,但我們卻沒有幾個人能做到這一點。
一支粉筆,點撥知識王國的迷津;三尺教鞭,指點通向理想的道路;一塊黑板,記下您的無限深情;一個講臺,輝映著你們的艱辛。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建造著一批有一批社會的棟梁。老師,是您讓我們學到了知識,開闊了視野,讓我們了解了大自然。在生活的大海上,老師,您就像高高的航標燈,屹立在遼闊的海面上,時時刻刻為我們指引著前進的航程!老師,謝謝您!
尊師重教小學作文篇【三】
一個人,無論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他都不應忘記老師在自己成長的道路上所花費的心血,飲水思源,懷師感恩。
尊師愛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煌煌史書,有許多關于尊師重教的記載,列列青卷,更有數不清的尊師的傳說。南宋民族英雄岳飛,幼年喪父,家境貧寒,無錢上學。但他非常好學,常在私塾窗外聽課,無錢買紙筆,就以樹枝為筆,大地為紙。私塾老師周侗很喜歡這個勤學的孩子,就免費收岳飛為學生,教育他如何做人,幫助他樹立保國安民、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每逢單日習文,雙日習武。還教會他射箭絕技,能左右開弓,百發百中。岳飛不負師教,勤學苦練,文武雙全。后來他率軍收復失地,屢建奇功,成為令金兵聞風喪膽的一代英豪。周侗去世后,岳飛披麻衣,駕靈車,執孝子之禮,以父禮安葬他。且在朔望之日,無論在外行軍打仗,還是駐扎營中他都要祭拜自己的恩師,每次痛哭之后,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重的“神臂弓”,射出三枝箭。岳飛說:“老師教我立身處世精忠報國的道理,還把他一生摸索的箭法和武藝都傳授給我,師恩是我一生都不能忘懷的。”1957年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3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彭德懷身穿便服,準備接見北京市部分中小學教師代表。工作人員提醒他說:“彭總,您是國防部長,應穿軍服才好。”彭德懷說:“今天是去見老師,學生見老師應穿便服。如今有些人受舊思想的影響,瞧不起中小學教師,我們應改變這種不良風氣。”接見時彭德懷頻頻向老師們問好。
《呂氏春秋勸學》中,在這樣一句話“疾學在于尊師”,說的是要很快學到知識,重要的是尊重教師,在我們求學的道路上,老師永遠是奉獻的代名詞。老師把畢生的精力都傾注在教育事業上,教師把整顆心都掏給了學生們,他們默默的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給光輝的事業——教書育人。師德昭昭恰如耿介拔俗,明月獨舉,高霞孤映,白云誰侶,“干青云而直上,奪白雪以高潔”,更有師恩惠惠,潤物無聲,如此偉大的老師,難道不應該得到我們的尊敬嗎?孔子學徒三千,每一個都對老師倍加尊敬,為了感恩,他們四處奔波,傳播孔子的仁政。老子說:“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說的也是學生尊重老師的重要。
尊師是一個民族文明進步的標志。在改革開放迅速發展的今天,x中以面向未來的姿態昂首闊步,我們作為x中的學生,更應該讓尊師愛校成為我們每個人的自覺行動。可同學們是否發現,在我們身邊有不少同學在高喊尊師愛校的口號,但行為卻背叛了自己。譬如,同學遇見老師不主動問好;上課明明遲到,卻大搖大擺的晃入教室;課上搗亂紀律,說閑話;課后不完成作業等等,這些都是不尊敬老師的行為,更有甚者,居然當眾頂撞老師,如此惡劣的行為難道不應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與反思嗎?人世間最大的情感失衡,第一是在父母和子女之間,第二是在教師和學生之間,而當后者意識到這點時,大多已無法彌補,希望在十幾年后,我們不要流下悔恨的淚水。同學們,讓我們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配合教師的工作,關心老師的生活,以一顆赤誠的心去理解老師,把老師作為我們最敬重的人。
老師教育人,學校造就人。我們以成為x中的一名學生而自豪。我們的老師們術業專功,而有所得,先修己身,而后施學子,他們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給我們講課,我們又以什么回報老師呢?剛畢業的學長們已用他們優異的成績表達了對母校的熱愛,給了老師一份最珍貴的回報,我們更應該珍惜在校的每一天生活,杜絕有損學校榮譽、傷害老師的行為,樹立良好的文明中學生形象,努力認真學習文化知識,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為學校爭光添彩。讓我們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向老師向學校表明自己的誠心,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做到真正意義的尊師愛校。
同學們,就讓我們將心底的那份對老師、對學校的摯愛以最簡單的方式表達出來,讓我們以尊師愛校為動力,以理想、信心為針,以勤奮,拼搏為絲,去編織自己彩色的夢!
尊師重教初中作文
尊師重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懂得尊師重教,也是懂得了怎么去尊重別人,下面給大家分享尊師重教的作文,歡迎借鑒!
尊師重教作文1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知識帶給人類無窮無盡的財富,而老師則帶領我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老師的工作不像明星一樣轟轟烈烈,也不像演員一樣充滿樂趣,平凡而艱辛。只能辛苦地站在小小的講臺上,腳站酸了,嗓子也喊破了,他都毫無怨言。在自己的崗位上耕耘著我們這些幼小的樹苗,不,老師更像一只無私奉獻的蠟燭,毫不吝惜地燃燒自己,發出全部的熱,全部的光,全部的能量,燃燒著自己,照亮著我們的心靈,是老師為我們點燃希望的光芒,給我們插上理想的翅膀,翱翔在知識的海洋。人的成長成才離不開教師,老師在大家心中,您是最嚴厲的父親,又是最慈祥的媽媽。一個沒有教師、沒有知識的社會,不過是一片貧瘠的荒漠。
我國有許多尊師重教的故事:《程門立雪》、《張良拜師》等,所謂是數不勝數,我國的思想家、教育家,沒一個是不重視尊師重教這門傳統禮儀美德的。我還記得在今年的教師節上,我們班的同學沒幾個是送花送自己做的賀卡給老師的,班上的同學送給老師的花和賀卡是全級老師最少的。不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的同學還有好多個,老師進教室時,我們班沒有一個人會和老師打一聲招呼,說一聲老師教師節快樂的。其實我們都知道,辛勤勞動體現在教學上,學生虛心學習,認真聽好老師的每堂課,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這是對老師最大的尊重,但我們卻沒有幾個人能做到這一點。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建造著一批有一批社會的棟梁。老師,是您讓我們學到了知識,開闊了視野,讓我們了解了大自然。在生活的大海上,老師,您就像高高的航標燈,屹立在遼闊的海面上,時時刻刻為我們指引著前進的航程!
尊師重教作文
在秋風送爽、金果滿枝的九月,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教師節。在9月10日這個特殊的日子來臨之際,“尊師重教”這四個惹人醒目的四個大字總是在我的腦海中閃現時,心中不由得涌起股股暖流。
老師是最崇高、最偉大、最神圣的職業。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嘔心瀝血,兢兢業業,辛勤耕耘,無私奉獻,精心澆灌著一棵棵幼苗,使他們茁壯成長,最終成為一個個有用的棟梁之材;他們長年累月地消耗自己的光能,照亮他人的光輝前程;他們無怨無悔,用巨人的肩膀和雙手托起了明天的輝煌的太陽。人們常用最美的語言把老師稱為“園丁”、“紅燭”、“春蠶”“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丹心育桃李,熱血鑄棟梁”就是對老師的真實寫照。可以這么說,如果沒有老師的辛勤工作,就沒有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也就沒有人類文明的向前邁進。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尊重和愛戴自己的老師。
教育是老師神圣的職責。你想:如果沒有老師,誰來傳授文化知識?誰來培養出有用的人才?沒有人才,怎能建設國家。所以尊師重教也是值得重視的。我們是花朵,老師辛勤的園丁,是慈祥的母親,老師付出的是心血,我們得到的是甘露,我們能辜負老師的栽培嗎?不按時交作業,上課開小差,不是對老師的不敬嗎?我決心用實際行動作為最好的禮物奉獻給我的老師,我要讓老師也會為了這樣的學生而感到自毫。作為學生,要想學好文化,獲取知識,首先要學會尊重老師。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在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風氣,讓偉大的老師們為社會、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尊師重教作文2
九月金秋,老師是這個季節的主題,在這個收獲的季節里,我們不會忘記,當眾星閃爍時,你們還在不辭勞苦地批改作業,編寫教案,當萬家燈火輝煌,家人共享團圓之樂時,你們還在孜孜不倦地為學生排擾解難。三尺講臺是您為我們指點迷津,開拓視野的燈塔,不求回報是你們的代名詞,默默無聞是你們敬業的真實寫照。你們將自己一生托付給光輝的事業,教書育人。
尊師重教是一個民族文明進步的標志,在改革開放迅速發展的今天,萍實以面向未來的姿態,昂首闊步,蓬勃發展,我們作為萍實的一份子,要讓尊師重教成為我們每個萍實人的優良品德。
尊重老師在于行動,首先應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老師的辛勤勞作體現在教學上,學生虛心學習,認真聽講,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這是對老師最大的尊重。其次,要虛心聽取教誨,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最后,要做到禮儀行事,見到老師要主動問好,上下課要起立迎送,不得隨意翻動老師的物品,進辦公室應先敲門,休息時間盡量不打擾老師。
只有教育發展,國家才會強盛,中國正處在發展的階段,我們應在學校學好知識,以便將來能更好的報效祖國。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為了國之崛起,我們更應該“尊師重教”,共同打造美好的明天!
尊師重教作文3
尊師愛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煌煌史書,有許多關于尊師重教的記載,列列青卷,更有數不清的尊師的傳說。南宋民族英雄岳飛,幼年喪父,家境貧寒,無錢上學。但他非常好學,常在私塾窗外聽課,無錢買紙筆,就以樹枝為筆,大地為紙。私塾老師周侗很喜歡這個勤學的孩子,就免費收岳飛為學生,教育他如何做人,幫助他樹立保國安民、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每逢單日習文,雙日習武。還教會他射箭絕技,能左右開弓,百發百中。
岳飛不負師教,勤學苦練,文武雙全。后來他率軍收復失地,屢建奇功,成為令金兵聞風喪膽的一代英豪。周侗去世后,岳飛披麻衣,駕靈車,執孝子之禮,以父禮安葬他。且在朔望之日,無論在外行軍打仗,還是駐扎營中他都要祭拜自己的恩師,每次痛哭之后,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重的“神臂弓”,射出三枝箭。岳飛說:“老師教我立身處世精忠報國的道理,還把他一生摸索的箭法和武藝都傳授給我,師恩是我一生都不能忘懷的。”1957年8月1日,彭德懷身穿便服,準備接見北京市部分中小學教師代表。工作人員提醒他說:“彭總,您是國防部長,應穿軍服才好。”彭德懷說:“今天是去見老師,學生見老師應穿便服。如今有些人受舊思想的影響,瞧不起中小學教師,我們應改變這種不良風氣。”接見時彭德懷頻頻向老師們問好。
《呂氏春秋勸學》中,在這樣一句話“疾學在于尊師”,說的是要很快學到知識,重要的是尊重教師,在我們求學的道路上,老師永遠是奉獻的代名詞。老師把畢生的精力都傾注在教育事業上,教師把整顆心都掏給了學生們,他們默默的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給光輝的事業——教書育人。師德昭昭恰如耿介拔俗,明月獨舉,高霞孤映,白云誰侶,“干青云而直上,奪白雪以高潔”,更有師恩惠惠,潤物無聲,如此偉大的老師,難道不應該得到我們的尊敬嗎?孔子學徒三千,每一個都對老師倍加尊敬,為了感恩,他們四處奔波,傳播孔子的仁政。老子說:“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說的也是學生尊重老師的重要。
尊師重教作文4
尊師重教是我國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也流傳著許許多多的關于尊師的名言,如韓愈《師說》中的“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還有程頤的《二程粹言》中的“學者必求詩,叢德師,亦赍得友”,還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那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老師不僅給學生傳授知識,更在如何做人上給學生以深刻的影響。尊師,實際上是對知識的尊重,對師德的尊重。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位學校的主任,他平時對學生的要求非常嚴格,因此學生們都十分討厭他,私下都叫他“魔鬼”、“惡魔”等。可就是我們平時視為魔鬼的老師在學生生命受到危險的'時候,挺身而出。那是一個晴朗的下午,同學們正在上課,忽然地面開始搖晃起來,碎小的石塊不斷的從房頂落下,同學們匆匆忙忙地下了樓跑到指定的安全區域避震,就在清點人數的時候,這位主任發現一個班的學生還沒下來,于是他毫不猶豫地沖回教學樓,他站在教室門口對躲在桌子下面的學生大喊道:“還愣著干什么,快跑。”在最后一個學生要出去的時候,房梁突然落下,他一把推開這個學生,用身體為她撐起了生命之門,并在最后一刻還在對學生喊:“快跑!”這個故事發生在汶川大地震中的一所中學。
這就是老師,他們可能平時對我們非常嚴格,可是在危險來臨的時候卻是他們最先擋在我們的身前。所以,我們不僅僅只在生死關頭才理解他們的苦心和付出,更應該在平時用心感受和體會他們的無私與奉獻。他們就像我們的第二個父親、母親一樣幫助我們,呵護我們,愛我們。
我們在學校的時候,老師陪伴我們的時間最多,白天除了要給我們上課,課間還要給我們解答疑難,其余的閑暇時間也大多都在備課、改作業,為的只是我們能考得好成績,考上我們的理想大學,讓我們離夢想更近一步。這就是老師。
我們是國家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相信我們一定會將尊師重教這一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尊師重教作文5
有一種難以繾釋的情懷;
有一種難以丈量的尺度;
自古以來,眾人皆曉,教師這一職業是神圣的。“人師難求”,可見“人師”的可貴。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類總想追求最高的美好,而知識是無窮盡的。這知識的道路是漫長的。我們需要階梯,才能攀爬高處。而老師默默地為我們打造下了同鄉只是天堂的階梯。這是無怨無悔的付出。這無私的付出,令人肅然起敬。
宋代年間的一個大雪天,楊時和游酢兩人去向程頤請教學問,恰值程頤閉目養神。二人不敢驚動程頤,就在門外等候。等到程頤醒時,門前的積雪已經有一尺深了。這流傳至今的典范“程門立雪”堪稱“尊師”的警鐘。師者,自是為貴之。楊時和游酢虛心求學、尊敬師長的良好品行,是值得我們學習和肯定的。
老師像一名辛勤的園叮我們好比那花園里的花朵,在“園侗精心的培育下,我們茁壯成長,都在努力綻放。可當人們看到滿園的鮮花,幾曾想過這都是園丁的美麗?園丁們曾在那土地里撒下了多少汗水,壓彎的脊梁成了花叢中的彩虹。絢麗而永恒。那才是美景。
老師還是渡者,在那奔流的知識的江河上,撐著渡船,把一批批學者渡到彼岸,剛送走一批,緊接著又忙返回去承載另一批。帶著我們乘風御浪,去開辟嶄新的天地。曾經只能眺望的美景,是老師引領我們切實融入其中。渡者百渡過江人,并沒有為了自己,只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岸的那邊的桃源。
秋風帶不走落葉,徘徊在樹底,直至浸入大地……紅燭挽不回熱淚,靜默地燃燒,直至灰燼湮滅……在那神圣的講臺上,有數不盡的落葉在徘徊,有些許紅燭仍在燃燒——那就是老師們,那令人可敬的老師們!一支粉筆,一份教案,傾注了多少血汗,用青春為我們鋪開求學之路。被粉塵染得銀白的烏發,被歲月寢室的容顏上,刻留下了道不盡的辛酸和榮耀。所有的付出,并沒有所求回潰
只為實現“人師”的靈魂價值,只為展現“人師”品格的魅力。春去秋來,花開花落,那黑板前的身影依舊忙碌……我的拙筆無法剖現拿尊重的品質,我的淺語道不盡那璀璨的榮耀。那老師的品質和其所創的榮耀是不能用說的,只能用心去體會,去感受……
有一種難以繾釋的情懷叫崇敬;
有一種難以丈量的尺度叫崇高……
上一篇:以走進偉人的標語集錦90條
下一篇:現代餐飲文化標語合集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