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名言名句
初中語文名言名句1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閱讀最大的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伴侶和導師。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益友。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初中語文名言名句2
【第1句】:友誼篇
【第1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渭城曲>>
【第2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鳳棲梧>>
【第3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唐李商隱<<夜雨寄北>>
【第4句】: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第5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水調歌頭>>
【第6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唐李白<<贈汪倫>>
【第7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
【第8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第9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白居易<<琵琶行>>
【第10句】:峰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第12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第13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唐李白
【第14句】: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望天門山>>
【第2句】:道德品行篇
【第1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唐?劉禹錫<<秋詞>>
【第2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第3句】: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第4句】: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論語?學而>>
【第5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第6句】: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第7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戰國?屈原<<離騷>>
【第8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第9句】: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詠石灰>>
【第10句】:大丈夫寧可玉碎,不為瓦全。
【第11句】:生當為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第12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第13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清?鄭板橋<<竹石>>
【第14句】:滿招損,謙受益。
【第15句】: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宋?蘇軾<<浣溪紗>>
【第16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宋?蘇軾<<衡論>>
【第3句】:愛國愛民篇
【第1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第2句】: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第3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宋?陸游<<示兒>>
【第4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第5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第6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唐?杜甫
【第7句】: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宋?辛棄疾
【第8句】: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清?徐錫麟<<出塞>>
【第9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王昌齡<<出塞>>
【第10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第11句】: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揚子江>>
【第4句】:思鄉篇
【第1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第2句】:明月有情應識我,年年相見在他鄉。清?袁牧<<隨園詩話>>
【第3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
【第4句】: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唐?白居易<<長相思>>
【第5句】:壯志篇
【第1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魏?曹操<<步出廈門行>>
【第2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龔自珍<<已亥雜記>>
【第3句】: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清?曹雪芹<<紅樓夢>>
【第4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唐?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第5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第6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第7句】: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唐?黃巢<<不第后賦菊>>
【第8句】: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清?石玉昆<<三俠五義>>
【第9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第6句】:勸學篇
【第1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游
【第2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學而>>
【第3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論語?學記>>
【第4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第5句】:讀書百遍,而義自見。<<三國志?>>
【第6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7句】: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第8句】: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唐?韓愈<<進學解>>
【第9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第7句】:誠信篇
【第1句】: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第2句】: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第3句】: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第4句】:言必信,行必果。
【第5句】:人無信不立,友無信不摯,家無信不睦,校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寧
【第6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第8句】:寫景篇
【第1句】:明月別枝驚雀,清風半夜鳴蟬。
【第2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第3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第4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第5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第6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第7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第8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第9句】: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
【第10句】: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蘇軾<<食荔枝二首>>
【第11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第12句】: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索,洪波涌起。
【第13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第14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第15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第16句】: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第17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閣序>>
【第9句】:哲理篇
【第1句】: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第2句】: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韓愈<<原道>>
【第3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戰國?屈原<<卜居>>
【第4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清?趙翼<<論詩>>
【第5句】: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第6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7句】: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第8句】: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第9句】: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第10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鵲樓>>
【第11句】: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第12句】:蓬生麻間,不扶自直。漢?王允<<論衡>>
【第13句】: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第14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蘇麟<<斷句>>
【第15句】: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第16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第17句】: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初中語文名言名句3
白居易賣炭翁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表現賣炭翁內心矛盾——衣單體寒苦與天寒炭價高的矛盾。
唐白居易觀刈麥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表現農夫內心矛盾。
唐白居易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運用比喻,抓住色彩,描繪出春天的江南萬紫千紅的絢麗景色。
唐李商隱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運用比喻和諧音展示了戀人間生死相伴的真情,體現了對愛情的忠貞不渝。現多用來贊頌追求事業者的奉獻精神。
唐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詩人想象將來與親人歡聚的情景,表達渴望與親人早日相見的真摯而深厚的感情。
南唐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問答的形式表現詞人內心滿腔的愁苦之情。將抽象的愁化作形象的春水,比喻絕妙。
宋晏殊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表達對美好事物逝去的無奈與傷感,惋惜中又有點欣喜和安慰之情,也體現詩人的惜春情懷以及對昔日人的懷念。乃全篇妙筆。
宋李清照醉花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看著西風中蕭瑟的菊花,聯想到自己孤苦的處境,涌起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將人瘦與菊花相比,突出相思之苦。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以落花自喻,以贊花訴心曲,表明自己將繼續奮斗,為國效力的志向。
晉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全句之意境集中在“悠然”二字上,寫出了廬山的靜穆高遠,體現了全詩歸復自然的宗旨,表達出詩人超脫世俗的人生追求。
初中語文名言名句4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寫洞庭湖秋水高漲之景,突出其遼闊,也激起詩人立志為官報國的情懷。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用“波撼”襯托洞庭湖的澎湃動蕩,寫出湖水的浩淼和磅礴氣勢。
宋范仲淹漁家傲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從視覺上寫邊塞荒涼蕭瑟之景,氣勢雄渾,在人們眼前展現了一幅充滿蕭殺之氣的戰地風光圖。
唐溫庭筠夢江南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情景結合,用擬人手法寫夕暉、流水,暗示思婦失望而凝愁含恨。
唐李賀南園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以設問句式,昂揚的激情,盡抒投筆從戎、報效國家之情。
唐李賀南園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凌煙閣高掛開國功臣的畫像,睹像抒懷,作者以設問句式,反面襯托投筆從戎的必要性,抒發懷才不遇的憤激情懷。
唐李賀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既寫景又寫事,渲染了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機形勢。
唐李賀雁門太守行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引用燕昭王筑造黃金臺來招賢之典,寫出將士報效朝廷的決心,也反映了作者舍己報國的志向。
唐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描寫禪房環境的幽深。成語“曲徑通幽”出自本句
唐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作者身心融進宗教氛圍,以余音襯寂靜,以禪磬凈心靈,抒發隱逸情趣。成語“萬籟俱寂”出自本句。
初中語文分類名言名句集錦
【第1句】:友誼篇
【第1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王維<<渭城曲>>
【第2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鳳棲梧>>
【第3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唐李商隱<<夜雨寄北>>
【第4句】: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第5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宋蘇軾<<水調歌頭>>
【第6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唐李白<<贈汪倫>>
【第7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唐王勃<<
【第8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第9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唐白居易<<琵琶行>>
【第10句】:峰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第12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
【第13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
【第14句】: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唐李白<<望天門山>>
【第2句】:道德品行篇
【第1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唐劉禹錫<<秋詞>>
【第2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第3句】: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第4句】: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論語學而>>
【第5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第6句】: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第7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戰國屈原<<離騷>>
【第8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第9句】: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詠石灰>>
【第10句】:大丈夫寧可玉碎,不為瓦全。
【第11句】:生當為人杰,死亦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第12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第13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清鄭板橋<<竹石>>
【第14句】:滿招損,謙受益。
【第15句】: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宋蘇軾<<浣溪紗>>
【第16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宋蘇軾<<衡論>>
【第3句】:愛國愛民篇
【第1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
【第2句】: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第3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宋陸游<<示兒>>
【第4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第5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第6句】: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第7句】: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宋辛棄疾
【第8句】: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清徐錫麟<<出塞>>
【第9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王昌齡<<出塞>>
【第10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第11句】: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揚子江>>
【第12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唐杜甫
【第4句】: 思鄉篇
【第1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第2句】:明月有情應識我,年年相見在他鄉。 清袁牧<<隨園詩話>>
【第3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李白
【第4句】: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 唐白居易<<長相思>>
【第5句】: 壯志篇
【第1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魏曹操<<步出廈門行>>
【第2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龔自珍<<已亥雜記>>
【第3句】: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清曹雪芹<<紅樓夢>>
【第4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唐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第5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唐李白<<行路難>>
【第6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唐王翰<<涼州詞>>
【第7句】: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唐黃巢<<不第后賦菊>>
【第8句】: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
【第9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唐杜甫<<望岳>>
【第6句】: 勸學篇
【第1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陸游
【第2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學而>>
【第3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論語學記>>
【第4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第5句】:讀書百遍,而義自見。 <<三國志>>
【第6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7句】: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第8句】: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唐韓愈<<進學解>>
【第9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生主>>
【第7句】:誠信篇
【第1句】: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第2句】: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第3句】: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第4句】: 言必信,行必果。
【第5句】:人無信不立,友無信不摯,家無信不睦,校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寧
【第6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第8句】:寫景篇
【第1句】: 明月別枝驚雀,清風半夜鳴蟬。
【第2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第3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第4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唐白居易<<憶江南>>
【第5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第6句】: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第7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第8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第9句】: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
【第10句】: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蘇軾<<食荔枝二首>>
【第11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第12句】: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索,洪波涌起。
【第13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第14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第15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第16句】: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第17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閣序>>
【第9句】:哲理篇
【第1句】: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第2句】: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唐韓愈<<原道>>
【第3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戰國屈原<<卜居>>
【第4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清趙翼<<論詩>>
【第5句】: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第6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7句】: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第8句】: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第9句】: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第10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王之渙<<登鸛鵲樓>>
【第11句】: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第12句】:蓬生麻間,不扶自直。 漢王允<<論衡>>
【第13句】: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第14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 蘇麟<<斷句>>
【第15句】: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史記淮陰侯列傳>>
【第16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第17句】: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初中語文哲理名言名句
【第1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第2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第3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第4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第5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第6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第7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第8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第9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第10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第11句】: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第12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第13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名言名句妙用分析初中語文知識點
名言名句作為中心論點具有一矢中的的作用。在作文時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一個論點若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往往拖沓冗贅,詞不達意,但若能找到一句恰當的名言來替代,那就會進入柳暗花明、豁然開朗的境界,給人一種“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感受。若把名言名句作為文章的題目,往往能夠開宗明義,統攝全篇。例如:章炳元的《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一文,題目就是懷特黑德的名言,它蘊含著豐富的哲理,使文章顯得觀點鮮明,針對性強。好的題目能為寫好下文打下良好的基礎,是作文的重要一環。
名言名句還可以作為分論點使用。如去年的高考作文,有位考生擬定的題目是《移植記憶≠獲取能力》,在論述了“即使記憶真可移植,也只能是移植知識”之后,作者又靈活化用名句提出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一分論點,論述移植記憶無法提高自己的能力,即便靠移植記憶得到了某些知識,也不可能提高素質。能力只能在實踐中培養,不要妄想憑空“嫁接”!全文論述呈遞進關系,結構嚴謹,論點明確,說服力強,真正讓人領略到了名言名句的巨大作用。
在論述中引用名言名句作論據,效果顯著。因為名言名句生動形象,言簡意賅,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如“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一名句既可作為論點“近墨者黑”的有力論據,又能作為引子引出自己的議論、評價和感受,開拓思路,達到進一步論述的目的。如在論述“磨難,生活的饋贈”這一論點時,引用巴爾扎克的名言“不幸,是天才的進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強者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之淵”。這時,我們自然會從名言中汲取力量,悟出道理,自己對這一問題的見解便接踵而至了。此外,名言名句還是行文中的點綴,能使文章平添幾分亮麗的色彩。如吳晗的《談骨氣》一文在引用文天祥的英雄事跡論述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骨氣的時候,引用了他的兩句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詩句有力表現了文天祥大義凜然,視死如歸,要把碧血丹心奉獻給抗元復國事業的英雄氣概。因詩句極富感染力,而增強了文章的感情色彩。
對于名言名句,我們要注意積累和運用。關鍵是要理解,只有理解了它才能隨手拈來,為我所用。把名言名句作為論點使用時,一定要以準確為前提,不可勉強為之,以免立意失誤。把名言名句當做論據使用時,則要求我們平時在這方面的儲備非常豐富,并且對其內涵把握得十分準確。這樣才有可能運用得當,妙筆生花。
上一篇:祝自己生日快樂的祝福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