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則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引導語: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是一種蘊含深刻寓意的故事,它可以教會人們道理,與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些其中的人生道理吧,說不定以后對你的人生道理有所幫助。
八則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一):杞人憂天
杞國有一個人,整天擔心天塌地陷,自己沒有地方容身,因此愁得睡不著覺,吃不下飯。
有個人看他這樣憂愁,很為他擔心,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很厚很厚的氣積聚在一起罷了,沒有一個地方沒有氣。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從早到晚都生活在天的中間,怎么會擔心天塌下來呢?"
那人憂天的人聽了,又說;"如果天是很厚的氣,那么太陽、月亮和星星不會掉下來嗎?"。
前來開導他的人說:"太陽、月亮和星星,也都是會發光的氣積聚而成的,即使掉下來,也不可能把人打傷。"
那個憂天的人又問:"如果地陷塌了怎么辦呢?"
開導他的人回答說:"大地是土塊積聚而成,它充塞四野,無處不有,你在它上面隨便行走、跳躍,整天在它的上面生活,怎么擔心它會陷塌呢?"
那人聽了朋友的話,如釋重負,非常高興;那個前來勸他的人放下心來,也很高興。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二):宋人疑鄰
宋國有個有錢的人。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墻壁沖塌了一塊。他的兒子說道:"不趕快修補起來,一定會有小偷爬進來的。"鄰家的老大爺也這樣警告他。
當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盜賊偷走了大量的財物。
這個有錢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兒子有先見之明,卻懷疑鄰家的老大爺可能是個盜賊。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三):庖丁解牛
庖丁為梁惠王宰牛。手到的時候,肩倚的時候,腳踩的時候,膝頂的時候,那聲音十分和諧,就跟美妙的音樂一樣,合于堯時的《經首》旋律;那動作也很有節奏,就像優美的《桑林》舞蹈。
梁惠王看得出了神,稱贊說:"哈,好啊!你的技術是怎么達到這樣高超的地步的呢?"
庖丁放下刀對梁惠王說:"我喜歡探求的是道,比一般的技術又進了一步。我開始解剖牛的時候,看到的無非是一頭整牛,不知道牛身體的內部結構,不知道從什么地方下手。三年以后,我眼前出現的是牛的骨縫空隙,就不再是一頭整牛。到了今天,我宰牛就全憑感覺了,不需要再用眼睛看來看去,就能知道刀應該怎么運作。牛的肌體組織結構都是有一定規律的,我進刀的`地方都是肌肉和筋骨的縫隙,從不碰牛的骨頭,更不消說碰大骨頭了。技術高明的廚師,一年換一把刀,因為他是用刀割。一般的廚師,一個月就更換一把刀,因為他是用刀砍。而我宰牛的這把刀,已經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又經有幾千頭,然而刀口鋒利得仍然像剛在磨石上磨過的一樣。這是為什么呢?就因為牛的肌體組織結構之間有空隙,而刀口與這些空隙比起來,薄得好像一點厚度也沒有。用沒有厚度的刀在有空隙的肌體組織間運行,當然綽綽有余羅!所以十九年過去,我的刀還跟新的一樣。雖然我的技術已達到了這種程度,但我在解剖牛的時候,還(http://www.yiyyy.com/wenxue/)是絲毫不敢馬虎,總是小心翼翼,心神專注,進刀時不匆忙,用力時不過猛,牛體迎刃而解,牛肉就像一攤泥土一樣從骨架上滑落到地上。這時,我才松下一口氣來,提刀站立,顧視一下四周,心滿意足地把刀揩拭干凈,收藏起來。"
梁惠王聽了,高興地說:"好極了,聽了你的這一席話,我從中悟到了修身養性的道理。"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四):南橘北枳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得知這個消息后,對左右的大臣說:"晏嬰是齊國能言善辯的人,如今到來我國,我想羞辱他一番,大家看用什么辦法好?"
有個大臣獻計說:"他來了以后,請綁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問:'他是哪里的人?'回答說:'是楚國人。'大王再問:'他犯了什么罪?'回答說:'他犯了盜竊的罪。'"楚王覺得這個主意不錯。
晏嬰來到楚國,楚王用酒招待他。賓主正喝到興頭上,兩名小吏捆著一個人來到楚王面前。
楚王故意問:"這捆著的是個什么人?"出國留學網
小吏回答:"是個齊國人。因為盜竊犯了罪。"
楚王轉過頭來望著晏嬰說:"齊國人生來就喜歡偷盜嗎?"
晏子離開座位,走到楚王面前,回答說:"我聽說,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結橘子,如果生長在淮河以北,就會結出枳子。橘子和枳子,葉子差不多,但果實的味道卻不一樣。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水土不同啊。現在捉到的這個人,生活在齊國的時候,并沒有盜竊的行為,來到楚國以后卻偷盜起來,難道是因為楚國的水土容易使人變成小偷嗎?"
楚王聽了,尷尬地笑著說:"圣賢的人是不可戲弄呀!我反而是自討沒趣了。"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五):買櫝還珠
楚國有個人到鄭國去賣寶珠。為了能賣個好價錢,他用珍貴的木蘭木給寶珠做了一個非常精致的盒子,又用珍貴的桂椒一類的香料把盒子薰得芳香撲鼻,并且,還在盒子上面綴系上許多珠玉,用玫瑰色和翠綠色的寶石裝飾起來。
有個鄭國人看見這個盒子非常漂亮,就把盒子買下來,而把珠寶還給了楚國人。
寓意:一個素養不高、缺乏鑒別能力的人,往往會丟掉真正寶貴的東西,而把那些價值并不高的東西當成寶貝。
原文:
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六):利令智昏
齊國有個人一心想得到金子。一天,他清早起來,穿好衣,戴好帽,一直走到賣金子的地方,看見有人拿著金子,伸手就奪。
官吏把他逮住捆綁起來,問道:"這么多人都在這兒,你為什么公然搶人家的金子?"
他回答說:"我根本就沒有看到人,眼睛里只有金子。"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七):杯弓蛇影
樂廣有個親密的客人,分別了很久都沒有再見到面。
一次,樂廣見到了他,問是什么緣故。
這位客人回答說:"上次在您家里做客,承蒙您賜酒給我喝。我端起杯子正要喝的時候,發現杯子中有一條蛇,心里感到特別不舒服,喝下去后就病倒了。"
樂廣回憶,當時招待客人的河南郡郡府大廳的墻壁上掛著一張弓,弓上用漆畫了一條彩色的蛇,客人杯中的蛇大約就是這張弓的影子吧!
于是,他又在前次招待客人的地方重擺了酒,讓客人還坐在他上次坐的地方。然后問客人說:"在你的酒中又看到了什么沒有?"
客人端起酒杯看了看,回答說:"跟上次一樣,酒里面有一條蛇。"
樂廣就指著墻上的弓告訴了客人真相。客人一下子明白了,治了很長時間都沒有治好的病,頓時全好了。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八):望洋興嘆
秋天來到,天降大雨,無數細小的水流,匯入黃河。只見波濤洶涌,河水暴漲,淹沒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邊的洼地,河面陡然變寬,隔水遠望,連河對岸牛馬之類的大牲畜也分辯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么壯觀啊,河伯以為天下的水都匯集到他這里來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隨著流水向東走去,一邊走一邊觀賞水景。
他來到北海,向東一望,不由大吃一驚,但見水天相連,不知道哪里是水的盡頭。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陣子,才轉過臉來對著大海感概地說:"俗話說:'道理懂得多一點的人,便以為自己比誰都強。'我就是這樣的人啦!"
[知識拓展]
伊索寓言故事一
一只小羊被狼追趕,逃進了一個神廟里。狼對小羊說,如不趕快出來,祭司會抓住你,把你獻給神。小羊回答說:“我寧愿獻給神,也比被你吃掉好。”這故事說明,對要死的人來說,應選擇有價值的死。
伊索寓言故事二
有只冠雀被捕鳥夾夾住了,他悲哀地說:“我真是最不幸的鳥呀!我沒偷別人的金子、銀子,更沒偷別的貴重的東西,僅僅一顆小谷子卻使我喪失了性命。”這故事是說那些貪小便宜而招來巨大災難的人。
伊索寓言故事三
傳說天鵝臨死前才唱歌。有人偶然遇見市場上有天鵝出售,還聽說這只天鵝的歌聲非常悅耳動聽,便買了帶回家。有一天,他設宴請客,讓天鵝在席間唱歌,天鵝卻始終沒吭一聲。后來,天鵝老了,知道自己死到臨頭,這才為自己唱起了挽歌。主人聽到后說:“如果你真是除臨死之外,其余別的時間都不肯唱歌,那么我就是太傻了,那天叫你唱歌時,就應該把你殺了。”這是說,許多人不愿意自愿去做某些事,總是在迫不得已時,才勉強去做。
伊索寓言故事四
在動物們的集會上,猴子登臺跳舞,深受歡迎,贏得大家的稱贊,個個為之喝彩。駱駝卻十分嫉妒猴子,他也想獲得大家的喝彩。于是,他站了起來,自我得意地顯示自己的舞技,結果,他那怪模怪樣的舞姿,洋相百出,使動物們大為掃興,他們用棍棒打他,把他趕跑了。這故事適用于那些不顧自身條件盲目模仿他人的人。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精選八則
徒勞的寒鴉
宙斯想要為鳥類立一個王,指定一個日期,要求眾鳥全都按時出席,以便選他們之中最美麗的為王。眾鳥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鴉知道自己沒一處漂亮,便來到河邊,撿起眾鳥脫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膠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鳥都一齊來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見花花綠綠的寒鴉,在眾鳥之中顯得格外漂亮,準備立他為王。眾鳥十分氣憤,紛紛從寒鴉身上拔下本屬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鴉身上美麗的羽毛一下全沒了,又變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鴉了。
這故事是說,借助別人的東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屬于自己的東西被剝離時,就會原形畢露。
掉在井里的狐貍和公山羊
一只狐貍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論他如何掙扎仍沒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覺得口渴極了,來到這井邊,看見狐貍在井下,便問他井水好不好喝?狐貍覺得機會來了,心中暗喜,馬上鎮靜下來,極力贊美井水好喝,說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勸山羊趕快下來,與他痛飲。一心只想喝水信以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當他咕咚咕咚痛飲完后,就不得不與狐貍一起共商上井的辦法。狐貍早有準備,他狡猾地說:"我倒有一個方法。你用前腳扒在井墻上,再把角豎直了,我從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來,我們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議,狐貍踩著他的后腳,跳到他背上,然后再從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貍上去以后,準備獨自逃離。公山羊指責狐貍不信守諾言。狐貍回過頭對公山羊說:"喂,朋友,你的頭腦如果像你的胡須那樣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沒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這故事說明,聰明的人應當事先考慮清楚事情的結果,然后才去做。
楚人渡河
楚國人準備偷襲宋國,進軍的線路是打算渡過澭河抄近道走,以便趁宋國人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一舉獲勝。
楚國經過周密謀劃,先派人到澭河邊測量好水的深淺,并在水淺的地方設置了標記,以便偷襲宋國的大部隊能沿著標記順利渡河。
不料,澭河水突然大漲,而楚國人并不知道這個情況。部隊在經過澭河的時候依然照著原來作的標記渡河。加上又是夜間,結果,士兵、馬匹大批地進入深水、漩渦,使楚軍措手不及。他們被湍急的澭河水攪得人仰馬翻、驚駭不已。漆黑中,澭水里人喊馬嘶、一片混亂,簡直像數不清的房屋在倒塌一般。就這樣,楚國軍隊被淹死1000多人,僥幸沒死的也無法前進,只好無功而返。
先前,楚國人在設置標記的時候,當然是正確的。如果河水不漲,他們是可以依照標記渡河的。可是后來,情況變了,由于河水暴漲,水位升高了許多,而楚國人在不了解變化的情況下仍按原來的線路渡河,當然只能慘敗。
情況是在不斷變化的,人的認識也應該隨著客觀情況的發展變化而變化。人們必須隨時根據新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否則就會吃虧、跌跤。
齊桓公見鬼
春秋時代,齊國的國君齊桓公有一次在沼澤地里打獵,由齊相管仲親自為其駕車。突然間,桓公看見了一個鬼?他趕緊握著管仲的手,驚魂未定地問:“仲父你看到什么了嗎?”
管仲如實相告:“我什么也沒有看到。”
齊桓公回宮以后,嚇得丟魂失魄,從此就病倒了,竟至幾天臥床不起。這時,有個名叫皇子告敖的讀書人,主動求見桓公,對他說:“這是您自己傷害了自己的身體,鬼怎么能傷害得了您呢?一個人的體內如果產生了怒氣并且郁結起來,那么他的魂魄就會游離于體外而使人精神恍惚;怒氣上升而不下降,人就會愛發脾氣;怒氣下降而不上升,人就會發生健忘;而如果這股怒氣不上不下,恰好郁結在身體的正中,它就會傷害心臟,這時人就要生病了。”
齊桓公聽后,不禁半信半疑地問道:“那么,到底世間有沒有鬼呢?”
皇子告敖肯定地回答:“有的!室內有鬼名叫履,灶房有鬼叫做髻(ji)。院子里的糞土堆上,有個叫雷霆的鬼住在那里;在東北方的墻腳下,時常有倍阿鮭(gui)蠪(long)一類的鬼出沒其間;在西北方的墻腳下,則有泆(yi)陽鬼安家;水中的鬼叫罔(wang)象,丘陵的鬼叫峷(xin),山上的鬼叫夔(kui),原野上的鬼叫彷徨,而沼澤地里的鬼則叫委蛇(weiyi)。”
齊桓公趕緊追問:“那委蛇是怎樣的形狀呢?”
皇子告敖形容說:“委蛇嘛,像車轂(gu)那么大,像車轅那么長,穿著紫衣裳,戴著紅帽子。委蛇特別不喜歡雷車發出的隆隆聲響,一聽到這種聲音就會抱頭而立。誰如果能見到委蛇,那就是將要成為霸主的一種先兆!”
齊桓公聽了這一席話,頓時笑逐顏開。他興奮地說:“我所見到的'正是你說的這種委蛇呀!”于是,他趕緊重整衣冠,與皇子告敖對坐交談。還不到一天的時間,齊桓公的病就不知不覺地好了。
俗話說:“疑心生暗鬼。”齊桓公見鬼是一種心理病態,皇子告敖用心理治療的方法,去滿足齊桓公的心理需要,使他的病不治而愈,這個故事是令人深思的。
扁鵲說病
春秋時期有一位名醫,人們都叫他扁鵲。他醫術高明,經常出入宮廷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鵲巡診去見蔡桓公。禮畢,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細心觀察其面容,然后說道:“我發現君王的皮膚有病。您應及時治療,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為然地說:“我一點病也沒有,用不著什么治療。”扁鵲走后,桓公不高興地說:“醫生總愛在沒有病的人身上顯能,以便把別人健康的身體說成是被醫治好的。我不信這一套。”
10天以后,扁鵲第二次去見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臉色之后說:“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療,病情還會加重。”桓公不信這話。扁鵲走了以后,他對“病情正在加重”的說法深感不快。
又過了10天,扁鵲第三次去見桓公。他看了看桓公,說道:“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趕緊醫治,病情將會惡化。”桓公仍不相信。他對“病情變壞”的說法更加反感。
照舊又隔了10天,扁鵲第四次去見桓公。兩人剛一見面,扁鵲扭頭就走。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這次扁鵲不說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鵲問原因。扁鵲說:“一開始桓公皮膚患病,用湯藥清洗、火熱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針刺術可以攻克;后來桓公的病患至腸胃,服草藥湯劑還有療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間醫術就無能為力了。得這種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殺大權在閻王爺手中。我若再說自己精通醫道,手到病除,必將遭來禍害。”
5天過后,桓公渾身疼痛難忍。他看到情況不妙,主動要求找扁鵲來治病。派去找扁鵲的人回來后說:“扁鵲已逃往秦國去了。”桓公這時后悔莫及。他掙扎著在痛苦中死去。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對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會上的一切壞事,都不能諱疾忌醫,而應防微杜漸,正視問題,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決。否則,等到病入膏肓,釀成大禍之后,將會無藥可救。
桔子老虎
一棵桔子樹上結滿了桔子。一個黃澄澄,個兒大大的,充滿水分的桔子,看到同伴相繼被人摘走,很是傷心。她哭著對桔子樹說:“媽媽,難道我們桔子就該被人們吃掉嗎?”
“是的,孩子,我們生來就是為他人帶來美好生活的。你身上的籽粒落入泥土,又將培育出新的生命。”
“不,媽媽,我不愿被人隨意摘取,我不愿為他人而活著,我要成為一個讓人敬畏的老虎。”
“孩子,那不是我們桔子該做的。”
“不嘛。”大桔子一跳,離開樹跳到地上。也真怪,大桔子不但沒有摔壞身體,而且一落地便像氣吹的一樣,身體不斷地脹大,脹大,把圓圓的桔子拉長了,皮上顯出花紋,前面鉆出一個頭,后面露出一條尾巴來。哈,大桔子竟然變成一只大老虎—一一只桔子老虎啦!
桔子老虎非常高興,她告別媽媽,決定到各地去旅行,去顯示一下桔子老虎的威風。她翻過一座山岡,看見一棵樹下趴著一只小羊。她決定要嚇一嚇他,如果可能就咬上他幾口,體會一下強者的滋味。
她正要撲過去的時候,卻發現一只大灰狼愉偷地逼近小羊。桔子老虎見了,忙喊道:“小羊,小心大灰狼!”因為她雖然變了老虎,還有一順桔子樣的甜甜的心啊!
小羊一驚,扭頭要跑,大灰狼一個前撲,用爪狠狠地捏住小羊。桔子老虎怕大灰狼把小羊吃掉,就毫不遲疑地躥出來,對著大灰狼嘆道:“大灰狼,快放開他,看我不撕碎你!”
大灰狼一愣,眼見一只斑斕猛虎向自己撲來,不由得心里發顫。雖然舍不得眼前肥嫩的小羊,可也不愿被這只老虎撕碎呀,他猶豫一下,只好丟下小羊逃走。
面對桔子老虎,小羊驚恐地說道:“虎大王,我媽媽得了重病,想吃桔子,等我找到桔子再吃我吧。”
桔子老虎看看可憐的小羊,被他愛媽媽的行動所感動,甜甜的心又起作用了。她安慰小羊道:“你媽媽想吃桔子,我給你一瓣吧。”說著,她便撕開自己的桔子肚皮,掰下一瓣桔子,遞給小羊說,“去吧,找你媽媽去吧。”
小羊感激地說:“你真是一只好老虎呀!”
桔子老虎笑笑,繼續向前趕路。
她蹚過一條小溪,看見一只白兔子攙著一只灰兔子。桔子老虎心里很得意,哈哈,兔子是最膽小的,我一出現,一定會把他們嚇得屁滾尿流的。她那要讓別人敬畏自己的念頭又在作怪了1
“喂,小兔子呀,別跑,讓你虎大王嘗嘗兔子肉吧!”她高聲嚇唬道。
她存心想看看這兩只兔子跪地求饒或夾著尾巴逃走的狼狽相。不想,那灰兔子推推白兔子:“你快逃跑吧!”白兔子卻鎮靜地說:“不,我不能扔下你不管!”
桔子老虎迷惑不解:“你這兔子為什么不逃走,難道不怕死嗎?”
白兔子從容地說,“我的朋友受傷了,我不能丟下他,自己逃命。”,桔子老虎見了,甜甜的心又起作用了。她想,他倆都把死留給自己,把生讓給朋友,是對好兔子,我何必再嚇他們呢?就改換口氣說:“我是跟你們鬧著玩的,我是一只有桔子甜心的好老虎,你們有什么需要我幫助的嗎?”
四指的距離
一日朝畢,皇帝阿克巴給群臣出了一道智力測試題:誰能用最多三個字來告訴他真理和謬誤的區別。
大臣伯博伸出四個手指頭,說道:“四指。”
四指的距離“四指?”皇帝和其他的大臣一樣,露出疑惑的表情。
“是的,陛下。這‘四指’就是真理與謬誤之間的區別。”
伯博道:“眼見為實,只有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才可算真;耳聽為虛,耳朵聽來的東西多半是假,常常是無稽之談。”
皇帝贊嘆:“不錯,人人都長了一雙眼睛,就是要去明辨是非,甄別真偽。可是,這與你說的‘四指’有什么關系呢?”
伯博笑道:“陛下,這‘四指’正是眼睛到耳朵的距離。”
用眼睛還是用耳朵,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認知方法;“四指”距離雖短,卻是庸人與智者的分野。
烏吉“養”賊
東漢時期,有個叫烏吉的農夫,種了一大塊地甜瓜。到收獲季節時,滾圓香甜的瓜招來了一伙賊。這伙賊非常狡猾,他們經常趁烏吉打盹的時候偷。
烏吉“養”賊烏吉實在沒轍,就索性不去看瓜了。不光如此,他還做了一個讓所有人匪夷所思的舉動,每天傍晚他都摘了幾個頂大的甜瓜放在地頭,等賊夜里來將它們拿走。從此,這伙賊偷瓜更方便了,連地都不要下的,拿一只麻袋將地頭的大甜瓜直接裝走就是了。
村人都以為烏吉被偷怕了,你不防賊就罷了,也不能養賊啊?烏吉淡淡一笑,說:“你們都只看到一步棋啊,我這樣做是為了讓自己的損失降低到最小。如果我不把瓜摘好放在地頭,那些偷瓜賊就要自己下地摘,因為畢竟是偷竊,就必須爭分奪秒,心理素質再好也會有一點手忙腳亂,這樣他們不但偷了我的瓜,每一次還踩壞了不少瓜。現在我把瓜摘好放在地頭,就減少了不少損失。”村人一聽,頓時覺得烏吉的做法不僅不愚蠢可笑,反而充滿了智慧。
后來更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在烏吉“養賊”后不久,賊們不知道是礙于臉面,還是被烏吉的舉動所觸動,或者是領悟到什么,不再來偷瓜了。
烏吉“養賊”看似無稽可笑,實則充滿應變智慧。當我們對身邊的丑惡行為實在無力改變時,也不妨運用烏吉的這種欲擒故縱的策略,將自己的損失降低到最小。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八則
【官船破舊】
瓤里子從京城返回故鄉,相國叫總管代為送行,并吩咐道:“要坐船,盡可選擇官船。”
瓤里子來到江邊,總管卻沒來。靠岸的大小船只擠擠挨挨,哪是官船,哪是私船,毫無標志,難以選定。
后來總管來了,瓤里子便問:“哪些是官船?”
總管說:“凡是蓬破的,櫓斷的,布帆上有洞洞的,都是官船。”
【祝鮑論狗】
衛靈公生彌子暇的氣,鞭打他后把他趕了出去。彌子暇很害怕,一連三天不敢上朝。衛靈公問祝鮑道:“彌子暇怨恨我嗎?”
祝鮑說:“沒有的事兒。”
靈公又問:“為什么呢?”
祝鮑又道:“您沒見過狗嗎?狗是依賴人生活的,主人發怒打它,它嚎叫著逃開了,等到想吃食的時候,又畏畏縮縮地跑上前來,忘記了曾經挨打的事,彌子暇,就是您的一條狗,一天失去了您的歡心,就會一天沒有食吃。哪敢怨恨您呢!”
衛靈公道:“說得是!”
【望稻旱熟】
梧丘的一個農夫,以種稻為生,每年要儲存些陳稻谷,新的沒到口,不敢把陳的吃光。
一天早上,來到田里,看到稻子已抽穗,而且顆粒飽滿,就高興地說:“新稻谷快下來了!”于是打開囤子,拿出陳稻谷,跟家里人放開肚子吃起來。
陳的眼看要吃光,而新的還沒熟,心里老是埋怨稻子熟得慢。他跟兒子、妻子輪番地前去觀望,把稻田踩成了路,稻子卻更青了。
【子僑陷友】
西郭子僑和公孫詭隨、涉虛一起改裝出行。夜里,番過鄰家的墻頭。鄰人很厭惡,就在他們跳墻往來的地方挖上了坑,并且設為廁所。
一天夜里,他們又去跳墻。西郭子僑先掉進了茅坑,他一聲不吭,反而招呼詭隨,詭隨也跟著跌進了茅坑。詭隨剛想呼告涉虛,子僑趕緊捂住他的嘴說:“別吱聲。”
一會兒,涉虛跳下也掉進了茅坑,子僑這才對公孫詭隨說:“我是想使他不要笑話我們。”
【假龍真龍】
有人誤把穿山甲當龍獻給了商陵君,商陵君很高興,問他吃什么,那人說,“螞蟻。”商陵君派人喂養它。
有人說:“這不是龍,是穿山甲。”商陵君大怒,鞭打他一頓。從此,再無人敢說真話,都順商陵君意,把它看作神物。商陵君去觀“龍”,“龍”卷縮成球體,很快又伸展開,手下人假裝驚異樣,稱贊“龍”的`神奇。商陵君更加高興,把它搬進宮來飼養。
夜里,它打洞逃走了。手下人報告說,“‘龍’真是剛強有力,居然打穿磚石跑掉了!”商陵君察看痕跡,很感惋惜。養了螞蟻等候著,期待“龍”返回。
幾天后,雷電大作,真龍出現。商陵君以為所養的“龍”回來了,讓人擺上螞蟻,等候著它。龍發了怒,用雷電擊毀了宮殿,商陵君也震死了。
【一家成仙】
粵地有個采藥人,采到了一株毒菌,又大又好看,光彩四射。他高興地帶回家;對妻子孩兒說:“這就是所說的‘神芝’,吃了可以成仙。我聽說,成仙要有緣分,天不隨便賜予別人。別人找總找不到,而我卻得到了,大概我將要成仙啦!”于是,沐浴吃素三天,然后煮了這株菌。剛下咽就死了。
兒子說:“我聽說得道成仙的人,一定要為遺棄形骸,而一般世人都為形骸拖累,所以難以成仙。現在,我父親已脫去形骸,成仙而去,并不是死掉了。”說完吃那余下的菌,也“成仙”了。家中其他人都來吃,吃的人沒有不中毒的,結果都“成仙”了。
【火虎無別】
東甌人把“火”稱作“虎”,說“火”和“虎”沒有什么差別。這個國家都用茅草蓋屋,因此時有火災,老百姓都為此而感到苦惱。
有個商人到晉國去聽說有位馮婦,善捉虎,所居之地,虎已絕跡。商人回國后,就把此事報告君主,東甌君聽說馮婦能滅“火”(虎),即命使者帶好馬、美玉和綢緞等許多厚禮去晉國聘馮婦。馮婦來到,國君親自迎接,當作上等貴賓相待。
第二天,市上起火,國都的人趕來告訴馮婦,馮婦卷起袖子,跟著趕往出事地點到處找虎,找不到。眼看火就要蔓延到宮殿。眾人把馮婦擁到火勢最閃的地方,馮婦就這樣被活活燒死了,于是,那商人因欺君之罪被判決,而馮婦至死也不明白自己是為什么而死的。
【王門有狗】
楚王問陳軫(戰國時縱橫家)道:“我對待賢士,夠盡心的了。然而天下的賢士,卻不肯聚來,這是為什么呢?”
陳軫說:“我年輕時,到過燕國,寄住在燕市的客舍里。那里前后有許多客店,其中東邊的那家最好、但去的客人稀少,有時整天不來一人。打聽一下緣故,原來是東邊那家有惡狗,聽見人聲就出來咬人,現在您的宮門前,莫不是也有‘惡狗’吧?”
寓言故事八則
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情節高度凝練的故事中得到揭示。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寓言故事八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松樹和楊樹
路旁有兩棵小樹,一棵是松樹,一棵是楊樹。
人們從它們身旁走過時,總要議論一番:“嗬!這棵小松樹長粗壯挺直,將來一定能長成棟梁。瞧那棵小楊樹彎彎曲曲的,準成不了才。”聽這話,小松樹心里甜絲絲的,神氣得直搖晃,好像真的長成了棟梁似的。而小楊樹雖然很難過,但它不灰心,想方設法克服自己的不足,下定決心往上長。
一天,林業工人來了,要給它們修枝整杈。小松樹立刻皺起了眉:“我長得多好,還用得著修理?”小楊樹央求道,“快給我修修,讓我長得好些!”小松樹身上的枝條一根也沒讓動,而小楊樹卻讓林業工人細心地修理了一番。
轉眼間夏天到了,小松樹和小楊樹身上都長滿了蟲子,生了病。啄木鳥大夫飛來了,要給它們動手術,捉蟲治病。
小松樹嚇得哆哆嗦嗦:“我怕,我不治。”啄木鳥嘆了口氣,搖了搖頭飛走了。
小楊樹挺直了身子說:“我不怕,快來給我治病。”于是啄木鳥大夫把它身上的蟲子消滅的一干二凈。
小楊樹的病很快就好了,身子不斷往上竄,長得更加茂盛……數年后,成了棟梁。而小松樹身上的蟲子越來越多,病情一天天加重,樹葉枯黃,漸漸地撐不住了,終于低下了頭。
篇二:烏鴉喝水后傳
話說,自從當年烏鴉憑著自己的智慧喝到瓶子里的水這件事傳開后,所有的動物都稱贊烏鴉聰明,于是,烏鴉開始驕傲起來,對其它的動物都不屑一顧。
時光飛逝,烏鴉慢慢的變老了,還有了一個烏鴉兒子。這天,父子倆出門找水喝。可是,找了關于也沒有找到水。于是,父子倆準備回家,就在這時,它們發現路上有半瓶水,中間插著一根吸管。父子倆喜出望外,急忙飛過去喝水。它們發現水太少,喝不到。這時,小烏鴉飛過去叼住吸管開始喝水。突然,老烏鴉將小烏鴉一把拉開,氣沖沖地說:“笨蛋,難道你忘了我以前是怎么喝到水的嗎?”說完,便開始抓著小石頭往瓶子里扔,就在老烏鴉累得滿頭大汗并快要成功的時候,突然,一下沒砸準,石頭打在了瓶口的邊緣,瓶子被打倒了,水也都灑了。父子倆只好垂頭喪氣地回家了。
這件事傳開后,動物們都說老烏鴉年紀大了,但還總是用老眼光看事情,連用吸管喝水的道理都不知道。老烏鴉聽到后,覺得很慚愧,于是,它決定發奮圖強,跟上新時代的發展。看,老烏鴉現在正在學習呢!
篇三:小豬搬西瓜
夏天到了,太陽像個大火球似的,把大地曬得滾燙滾燙的。
豬媽媽對小豬說:“小豬啊,你到田里看一看我們的西瓜長得怎么樣了?”小豬高興地說:“好吧!”
小豬來到來瓜地里,看見一個個西瓜躺在那兒,好像一個個披著綠衣裳的胖娃娃。小豬自言自語地說:“那么多西瓜又大又圓一定成熟了,我要帶一個給媽媽吃。”說著它連忙抱起一個西瓜,誰知西瓜太重了,“啪”的一聲,西瓜被摔在了地上,鮮紅的瓜肉碎了一地。小豬心疼得急出了眼淚來。這時它看見狗熊開著車經過。它想車輪是圓的,西瓜也是圓的呀!小豬一拍腦門,想出了一個絕好的主意。它又摘了一個,像滾輪胎一樣,輕輕松松地把西瓜滾回了家。
小豬和媽媽一起把西瓜切開來美美地吃了一頓。小豬覺得今天自己摘的西瓜格外甜!
篇四:驕傲的小兔子
在美麗無邊的大森林里,居住著各種各樣的動物。
有一次,小兔在跑步比賽中獲了獎,它非常得意,就在門上掛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跑步大王”。
一天,豹、梅花鹿路過小兔家,看著小兔家門上掛了一塊“跑步大王”的牌子,覺得小兔子有點不知道天高地厚,順便給他一個教訓,就來找小兔比百米跑,小兔不知道它們的厲害,漫不經心地想:我是跑步大王,怎么會跑不過他們兩個呢?比賽開始了,小兔先沖了出去,還想著:我比你們快多了。不一會兒,豹和梅花鹿就飛速超了上來,小兔想再加快速度,但就是快不起來,豹和梅花鹿把小兔落在身后。比賽結束了,小兔是最后一名,他羞愧地對豹和梅花鹿說:“對不起,當初我不應該那么驕傲。”豹說:“你能改正就好,不能太驕傲了,你要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小兔走到家門口,便把那塊木牌摘了下來。
從此,小兔不再驕傲,對待別人都很謙虛、禮貌。
篇五:公雞與狐貍
一個紅日東升地大早晨,公雞到野外去找食。狐貍老遠就看見它。狡猾地狐貍立刻躺在路上裝摸做樣地死。心想:“只要公雞一走到我跟前,我猛撲上去,不用追趕,不費力氣就能吃到雞肉。”
公雞當然不知道這一切,他一邊走,一邊找食吃,當他走到離狐貍不遠地地方時,一只小老鼠從路邊地草叢里探出腦袋,小聲地對公雞說,“雞大哥,別在往前走拉!前邊有只狐貍,當心被它吃掉!”
“咳!沒事兒!哪是一只死狐貍。”公雞滿不在乎地對老鼠說:“你放心好了,死狐貍吃不老我了。不是死地,是活狐貍!”小老鼠故意大聲說,“如果是死狐貍它地嘴巴應該開地,哪會閉上呀!”
狐貍聽了老鼠地話,趕緊把嘴巴張開。老鼠對公雞說:“雞大哥,你看見了吧!狐貍要是死了,嘴巴為什么還會動呢?”
這時候,公雞才明白,這是狐貍耍地花招。它感激不禁地對小老鼠說:“老鼠兄弟,謝謝你!要不是你,我就上了狐貍得當!”
篇六:森林音樂會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著許多小動物。有啾啾的小鳥,有呱呱的青蛙,有吱吱的小猴子,還有嘶嘶的小馬……它們都有一副好嗓子。
一天,兒童節到了。小貓提出個建議:“兒童節到了,大家搞一個森林音樂會好不好?”大家異口同聲的說:“好!”
小貓伴著熱烈的掌聲走上舞臺,說:“大家好,今天我們首次搞一個音樂會。下面是小鳥演唱,熱烈歡迎!”小鳥飛到舞臺上,啾啾叫起來。那聲音優美動聽。時而婉轉,時而抒情,仿佛把大家帶到了它的歌聲中。接著,小青蛙跳到舞臺上呱呱叫起來。它的.歌聲清脆,令人如喝了酒一樣,陶醉在歌聲中。小馬踏著輕快的步子走上了舞臺,它嘶嘶地叫。如同飛流直瀉的瀑布,似回旋澎湃的潮水。再聽著它那優美的腳步聲,更使人百聽不倦。大象、猴子、獅子……陸續登上舞臺,亮開嗓子,唱起了美妙的歌聲。最后,大家一起走上舞臺,有小狗伴奏:“汪汪!哞哞!汪汪!咩咩!汪汪!啾啾……”它們美妙的歌聲使小花、小草、大樹都紛紛點頭,欣賞著小動物們美妙的歌聲。
小動物們過了一個快樂的兒童節。晚上,小動物們進入夢鄉,而歌聲還在樹林回蕩,好似一首美妙的催眠曲。
篇七:文具盒里的爭吵
在一個夜深人靜地晚上,不知從哪兒傳來一陣吵鬧聲,原來是文具盒里正在發生一場爭吵,它們在爭論誰功勞最大。
鉛筆大哥理直氣壯地說:“你們誰都別跟我吵,我地功勞才是最大,小主人每天拿我寫字做作業,如果沒有我小主人就不能做作業了。”
又矮又胖地橡皮小弟聽到了,氣憤地說:“每次小主人寫錯字都是我挺身而出,把錯別字擦掉所以我地功勞才是最大。”
又長又細地尺子大叔聽到了它們倆地話,氣地直跺腳,指著它們兩個說:“哼我地功勞最大,每一次小主人要做連線題還不是要靠我出馬,沒有我,小主人就畫不了直線。”
吵鬧聲越來越向,把正在熟睡地文具盒爺爺吵醒了,他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們,你們各有各地長處,團結力量大。”
從此以后,文具門又開開心心做好朋友。
篇八:地球與月亮
在浩瀚的銀河系中有一位太陽媽媽。她有五個女兒: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她還有兩個兒子:地球和月亮。
太陽媽媽的女兒長大后,都離開媽媽獨自生活去了。漸漸地,地球和月亮也都長大了。太陽媽媽便對地球和月亮說:“你們已經長大了,也要像姐姐們那樣學會獨立生活。每個姐姐身上都有一件寶物,你們去向她們要吧!”
地球和月亮告別了太陽媽媽后,就去找姐姐們。地球向東走,月亮往西走。
地球走啊走,來到了土星姐姐的家。土星姐姐給了他一大片肥沃的土地,還用不同的泥土捏造出許多生物。接著,地球又到了其他姐姐的家。木星姐姐給了他一大片森林和花草;水星姐姐給了他小溪、湖泊、江河和大海;金星姐姐給了他幾座大山,并告訴他山里有寶藏,要好好開發利用。最后,地球找到了火星姐姐的家,從那里得到了火種,并把剛才從土星姐姐那里拿到的泥土生物烘干,使它們不易變形。地球帶著這五樣寶物,選了一個望得見太陽媽媽的地方住下來,遠遠地繞著太陽媽媽轉,幸福地生活。他為了不讓寶物丟失,還學會了自轉,有了晝夜,并產生了向心力,緊緊吸住寶物。
而月亮呢?他和地球分開以后,因為怕辛苦,只找到了金星姐姐,拿了幾座大山就不愿意再往前走了。所以,直到現在,他身上到處還是一片荒涼,沒有任何的生物。而地球卻不怕辛苦,從姐姐們那兒得到了許多寶物,還擁有了人類朋友,直到現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