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項公民修養守則勵志人生
【第1句】:關注
留意他人的處境。在公眾地方大聲談手機便是沒有關注其它人可能受到騷擾。
評:一些人最喜歡在公共場合幾個人哇啦哇啦說個不停。
【第2句】:肯定他人的存在價值
插隊不單浪費了排隊的人的時間,而且是否定人們的存在,否定往往引發沖突。
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和中國君子之道是相通的。
【第3句】:向好處想
先往人家的好處想,不單令自已的心靈保持純真輕省,亦會影響對方更真誠與您相處。在基督教文化中,有教導說接待陌生人,無意中便接待了天使。我在美國迷路、壞車時經常踫到人們積極協助。
但國人“防人之心不可無”是根深蒂固的,我們對熱情的陌生人會有所顧忌,結果是向人家澆了一盤冷水。其實往好處想不是盲目不設防,只是世上如果好人居多,就不應先假設對方是壞人,結果是大家崩緊神經做人。
【第4句】:聆聽
當我們打斷人家的說話,搶著提出自已的論點時,不單顯示我們不耐煩,而且反映我們有“自戀”傾向,要將水銀燈移到自己頭上。打斷人家說話的一種不顯眼做法,是對人家說話的內容不作響應,然后自說自話。
同事告訴你剛去過云南,你卻未及追問她對云南的感覺,便興高彩烈談你兩年前在云南的游歷和您對云南的觀感。您的目光注視在自己的過去,而不是當下的友人。我們要學習安靜,讓人家有機會說話。關掉電視、手機,不要想著下一個約會的事情,讓自己聆聽別人的觀點和感受,也讓自己逃離自我中心的世界。
評:我經常問同學你真的會聆聽嗎,同學們說會會會,我說但是你們最基本的一條都做不到:不打斷別人的說話。打斷別人的說話其實埋下了爭執的潛意識。所以在眾多公民議事規則中,這是最基本的一條,回應不得法,完全是沒有理解別人的意思的回應。
【第5句】:兼容接納
每個人都樂于被人接納。群體帶給人安全感,甚至生活意義和方向,誰也不想被群體排斥。我們要特別小心不要孤立群體中的小數人,譬如一群人聚會時最好說普通話,不要用方言交談而令其它人在旁邊發呆。留意找一些共同話題讓人人參與,而非只有小圈子有發言權;如果有新朋友加入聚會,應該總結一下之前的討論,讓他易于加入討論;主持會議的人,應盡可能引導所有與會者發言,提高每個人的參與感。
評:請朋友們不要小看這個細節,有時人的孤立情緒就會這樣產生,而孤立會產生落寞,落寞會產生敵對,所以一個公民要善于接納新的朋友,善于調動人們的參與感,公民的點點滴滴成就就在這友善的氣氛中討論行動。
【第6句】:言調溫和
深思熟慮、言調溫和是公民修養的.核心。我們不要低估語言的力量,它可以建立也可以摧毀聽者的自我。善良的說話令身邊的人生活在喜樂之中。有時,要懂得在陳述自己的觀點后,讓對方有說話的機會。
要控制聲量,大聲說話令人受驚,窒息對話。爭論時要以事論事,不要攻擊對方的種族、國藉、性別或其它與論題無關的私人生活。
“你們女人就是這樣不講邏輯……”、“你們北方人就是那樣不設實際……”都是不能接受。
即使意見分歧,亦要把對方視為有血有肉的人,而非只是一個要被徹底打倒的謬誤。想一想對方為何會接受這樣的理念,有助于平心靜氣、化解分歧。
必須尊重對方,不要把人的弱點作為取笑的對象、不要貶低人家的成就。用語言踐踏人家是想抬高自己,是嫉妒,是自卑感作祟。
【第7句】:不在背后說閑話
如果您經常以中性或正面的方式談論他人,人們便放心坦誠地與您交往而不用擔心您會在背后蜚短流長。您控制您的舌頭,換來更多真誠的關系。
評:國人之所以有這么多辦公室政治原因也在此。對于一些朋友,應當背后贊譽,私室規過。當然對公共人物的評論有時例外。
【第8句】:接納和給予贊賞
不要吝嗇贊美,它令對方心情愉快,亦令自己有正面的人生觀。但贊美必須出于真誠,否則變成花言巧語。要注意在工作地方不能隨便贊美同事的外形,目不轉睛盯著女同事亦會惹來反感。
評:在我們這個社會為什么有這么多怨婦、怨男,我們不善于調節心情,也同時小氣贊美。如果我們選擇對它人的贊美,我們的心態也會更加陽光。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也更易感恩。
【第9句】:尊重他人意愿
無論您的提議是出自最良好的愿望,人家說“不”,就不應強求。有時人家為了保護我們的自尊,用種種間接的方式向我們說“不”,我們應該領情,而非因為人家未有明言,便窮追不舍。
為什么我們不愿意面對人家的拒絕?因為我們還像小孩一樣自我中心,希望世界按著我們的喜好運轉。有時是因為我們自信心太低,覺得人家拒絕我的好意,便是把我全盤否定。
【第10句】:尊重他人意見
是否真能做到這一點,便要看我們采取怎樣的方式與人爭論。有幾個要點應該注意:
即使您只是有保留地接受對方的觀點,亦不應全面否定他人的主要論點:“我同意一般來說您的觀點是對的,但在一些情況下……”即使您不同意對方觀點,亦無需認為對方是全不合理的:“您的想法的確有其說服力,但是……”容許自己有改變看法的空間:“我現在還未被您說服,或者我對這問題還是了解不夠。”明白有些事情是見仁見智:“您說得沒錯,但如果換一個角度看這事情……”。討論問題時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意見看為一種觀點,而非絕對的真理。容許有異議的空間,甚至應主動征求參與者發表意見。
評:有時你有道理,但表達方式至關重要,千萬不要以為對親近的人就可以放言無忌,不用敬語,我們經常看到朋友,親人之間的反目,美好的夫妻因日常的磨擦而失去愛意,正在于此。
【第11句】:身體護理
好好打理自己的身體是對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干凈而沒有異味的身體和頭發、指甲不藏污納垢、干凈的牙齒和清新的口氣,令您在公共生活中,無論在公交車、地鐵、或者與人討論時更有自信,亦令人更愿意與您交往。
我們亦要注意身體發出的聲音:打噴嚏、打呵欠、倒胃氣、放屁都會令人感到不適,應該用手帕遮掩或者躲入洗手間處理。
【第12句】:遷就他人
【第13句】:表達自己
過度遷就他人而失卻自我對精神健康有害,適當時候要表達自己的意愿和意見,拒絕過度的要求。
評:在我們的父母輩,女性常被要求隱忍,為他人的犧牲,結果造成了眾多婦女的不幸,遷就他人,但并不是說沒有自己的主體意識,這是公民的底線。也是與中國婦道傳統的不同之處。
【第14句】:保持安靜
燥音帶來精神緊張、高血壓、失聰,我們有責任留意自己制造的聲浪是否騷擾他人。
評:這是為什么我們出國時發現國外社會上是如此安靜,大家用輕語柔聲交往的原因。請降我們的大嗓門吧。
【第15句】:尊重他人的時間
守時是對他人時間的尊重,遲到便應設法通知對方,到達后必須向各人道歉。
評:每次上課,我不會提前十秒鐘講述,也不會拖十秒的堂,每個人的時間是屬于自己的。中國老板喜歡讓員工下班后還做工作。在美國不少報社,到了點,總編,記者是非常準時下班的。
【第16句】:尊重他人的空間
不要擠擁他人、讓人們先離開一個空間才進去。
【第17句】:真誠道歉
評:國人愛面子,稍有地位的人總是很難道歉,有時道歉了,背后還想著因沒了面子而報復。
【第18句】:避開私人問題
除非彼此已進入朋友關系,在公共生活中避免詢問人家的年齡、婚姻狀況、為何不生孩子、看醫生、做了甚么手術、收入和消費情況等。對某些國家的人來說,詳細詢問他人政治取向,或者宗教信仰,可能視為侵犯隱私。
【第19句】:好好接侍訪客
評:你真的會好好接待訪客嗎,有多少中國人是只會接待貴客而不愿接待普通的客人、沒有權勢的客人。你只要看看公務員接待民眾的態度就知道我們離公民社會有多遠。
【第20句】:做一個為他人設想的訪客
【第21句】:不要隨便要人行方便
特別是當那件事會為第三者帶來不便或者違反紀律,我們便陷他人于不義。
評:這一點中國往往很難做到,走后門,拉關系,有時我們覺得別人幫點忙是手到擒來,但有時,在中國雙重道德標準下,很可能為公務員埋下了禍根。
【第22句】:不要只懂批評
與其咀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人生悲喜交集,每天有得有失,在乎我們選擇以何種態度觀之。不斷投訴叫自己亦叫身邊人疲累。翟評:不好意思,這也是我常犯的毛病,做為職業習慣,我們常對不公平言辭激烈,有時會態度單一。
【第23句】:接納和提出建設性的批評
批評是嚴肅的事情,批評之前應確定自己是想解決問題而非藉此侮辱、操控、或報復對方。弄清楚問題所在、能否自控情緒、是否適當的時空作出批評等。
忠言逆耳,批評令我們直面一些自己無法或不愿意面對的問題。但如果批評是無理取鬧,便要學習如何斷然否認,卻又不會流于互相謾罵。
評:學會批評是公民最基本的素質。學會不讓批評互傷感情或上升為謾罵需要有理解人性的藝術。
【第24句】:愛護環境和仁慈對待動物
【第25句】:不要推御責任,怪罪他人
評:我們能否負起自己的責任,是消滅奴性的最要一部分,在我們的社會中經常看到一些機構中人人不負責任,在國企中尤多。
上述一些守則顯然有其產生的文化背景,中國人對一些行為闡釋可能和美國人不同最重要的是掌握這些風度、謙讓等守規最終是要表達一種“覺醒”,是對他人的存在和需要的一種關切,自然懂得用文明方式去過公共生活。
公民文明守則
建設文明城市,靠你我他,那么,今天,CN人才公文網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公民文明守則,供大家閱讀參考。
公民文明守則1
(一)文明市民公約
一要愛國守法,不要違法亂紀;
二要愛情市容,不要亂設攤棚;
三要講究衛生,不要亂貼亂扔;
四要維護交通,不要亂行亂停;
五要愛護花木,不要毀草傷林;
六要移風易俗,不要鋪張迷信;
七要言行有禮,不要粗痞斗狠;
八要敬業守信,不要失職失誠;
九要團結互助,不要冷漠無情。
(二)公務員行為規范
政治堅定,忠于國家;
勤政為民,依法行政;
務實創新,清正廉潔;
團結協作,品行端正。
(三)乘客文明守則
排隊乘車購票,自覺遵守規程;
司乘互相尊重,老弱人人關心;
講究社會公德,言行舉止文明;
愛護公共設施,保持車(站)內衛生。
(四)游客文明守則
購票人館人園,游覽有序有情;
愛護文物生物,遵守園館章程;
保持環境整潔,不要亂吐亂扔;
聽從管理指揮,娛樂安全文明。
(五)顧客文明守則
購物認真有序,貨款當面點清;
維權依規依法,舉止禮貌文明;
尊重員工勞動,愛護店貌店容;
不帶危險物品,共保店堂安寧。
(六)觀眾文明守則
憑票入場就座,遵守場院規程;
衣冠大方整潔,舉止禮貌文明。
適時鼓掌喝彩,營造愉悅氣氛;
自覺維護秩序,確保安靜衛生。
(七)機動車駕駛員文明守則
車況車容良好,車技精益求精;
遵守交通規則,絕不亂行亂停;
關心老弱婦幼,行車禮貌文明;
服從交警指揮,安全正點運行。
(八)社區居民文明守則
愛護花草樹木,搞好環境衛生;
家庭團結和睦,鄰里互助關心;
遵守規章公約,生活健康文明;
關愛公共設施,共保社區安寧。
(九)村民文明守則
愛國守法愛村,保護田土山林;
家庭互尊互愛,鄰里團結關心;
辦事移風易俗,生活健康文明;
遵守村規民約,爭當明星村民;
勤勞科學致富,共創農村繁榮。
(十)服務行業員工文明守則
堅持工作標準,做到掛牌上崗;
講究職業道德,兌現承諾服務;
文明禮貌待客,服務優質誠信;
顧客評價滿意,“窗口”越擦越亮。
公民文明守則2
每個市民都要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守法紀、尚美德,說話辦事、言行舉止文明禮貌,人際關系友善和諧。對市民文明行為的具體要求有:
【第1句】:遵守公共場所道德:
(1)在公共場所,不亂扔雜物、不隨地吐痰,不損壞花草樹木、不吵架、不斗毆等;
(2)在設有禁煙標志的公共場所,不違禁吸煙;
(3)在影劇院、圖書館、紀念館、博物館、會場等場所,注意保持安靜、文明,共同維護良好的秩序,不大聲喧嘩、不污言穢語,不嬉戲吵鬧;
(4)文明上網。
【第2句】:文明出行,維護良好的交通秩序:
(1)車輛、行人要各行其道;
(2)駕駛車輛不闖紅燈,不違章超車、掉頭、占道行車、停放,不酒后駕車;行走不亂穿馬路、不闖紅燈、不翻越隔離設施;
(3)做到排隊候車,依次上、下車,不插隊,不擁擠。
【第3句】:愛護公共設施:
(1)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注意愛護公用電話、郵箱、報欄、座椅、窨井等公共設施,精心保護,不在公共設施上亂涂亂畫,不故意弄臟、損壞公共設施,確保公共設施功能完好,能正常使用;
(2)不違章占道經營,做好門前三包(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
【第4句】:維護良好的'人際互助:
(1)在公共場所,積極主動為老、弱、病、殘、孕及懷抱嬰兒者讓座;
(2)對待外來人員,要友善熱情,耐心回答陌生人的問詢;
(3)在公共場所,要主動幫助殘、弱、老等其他需要幫助的人;
(4)積極參加社會志愿服務活動。
公民道德修養作文
道德修養,是智力最高的證明。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公民道德修養作文,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篇一:公民道德修養作文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就曾寫道:“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這就說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所以以德取人才是根本,以德服人才是硬道理。一個人在茫茫人海中走路,難免要摔倒,可是能爬起來繼續走也是一位有德之人。
可有些人就問了什么是道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政治家說: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詩人說:道德是半懸在頭頂上的一柄利劍。
哲學家說:道德是愿者魚兒上鉤。社會學家說:道德是公路旁的警示牌,人,好好走路;司機,好好開車。法官說:道德是調整…………規范的總和。我說;道德是面鏡子,不但照己,還可照人。但關鍵是照己。由此可看出,道德的概念在每個人的心里都是不同的,可它們都是對的,所以要想知道道德是什么,還得自己去感悟,去理解。
那我們應該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呢?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做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如果我們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那么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荀子有句話說的好;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所以說人要一步一個腳印,要善于由大及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
說了這么多,那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應該怎么做呢?在學校,我們一樣要講文明、講道德。在學校,我們不能在樓道里追跑打鬧。如果樓道里有許多的同學,那必然會撞到其他的同學。在學校,我們還應該節約用水、用電。上操之前,應先把燈關掉。見了老師就向老師問好,這些都是在學校應該做的。
在家里,要尊敬父母。在家中,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這能幫家人減輕一些負擔。如果父母叫你拿杯水,拿個東西這種小事應盡自己全力去做。古人有許多尊敬長輩的事。比如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順父母。冬天,他用自己身體將父母的枕席溫暖后再請父母安寢。在家尊敬父母也是一種有道德的表現。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質,我們要捍衛道德,宣傳道德,實踐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篇二:公民道德修養作文
生命是短促的,只有美德能將它流傳到遙遠的后世。——莎士比亞
很久以前,有一個哲人,他淵博不俗,心中充滿了智慧,但很少幫助人,也不喜歡在他人困難時給予他人幫助,所以村中很少有人和他交往。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來到寺院中投宿,寺中的主持盛情地招待了他,哲人在寺院中找到了一份閑適,整天在院中踱來踱去翻經書。后來哲人告辭,想游學去,臨走之際,在包袱中發現了一張主持留的'字條,上面寫著:你滿腹經綸,這是事實,可你卻不曾像其他香客一樣幫助我打掃寺院,哲人看后慚愧至極,從此他四處施善,幫助他人,逐漸成為了一個品德高尚、德高望重的人。
在今天,我們和從前的哲人一樣,只重視學識,忽視了道德。我們的眼中,知識不多,就是愚昧:可沒有道德修養就是卑俗。或許知識是我們的頭腦,外表,道德就是我們的肢干。我們用道德處理世事,用“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信念處世,以和藹寬容的態度待人接物,我們用知識武裝頭腦,用“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信念學習,以融會貫通的精神去理解。殊不知,道德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只有道德與智慧交織重疊在我們的身邊,才能更有涵養,才能使道德揮發得淋漓盡致。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從遙遠的孔子到今天的勞模,從古老的《道德經》到現在的道德教育,時代在變,但道德從未改變,它約束著我們,成為了人生的第一準則,仁、義、孝、忠依然是人們追求的“完美”。道德下,我們拚棄損人利己之事,道德下,我們鄙視不忠不義之人。一個有道德的人是珍惜名譽的,用一個高尚的舉動博取社會的青睞;一個有道德的人,既然索取社會就要回報社會;一個有道德的人,只需平和而又正確的處世而不是傖俗的去展示自己的卑劣。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吧,智慧左右,讓道德煥發出人性的光輝,演繹完美的人生!
修養鑄人生
修養是一盆火,融化了結冰的心;
修養是一杯酒,溫馨了陌生的人;
修養是一陣春風,吹綠了人生的季節;
修養是一道陽光,照亮了前進的路。
一顆純凈的修養之心,是一泓清泉,它涵養著人類文明最純凈的思想;一顆美麗的修養之心是一朵蓓蕾,它將吐露出一個生意盎然的春天;一顆繽紛的修養之心,是一片云霧,它牽引出的是彩霞滿天……
那么,何為修養F修養以形形色色的個體呈現于蕓蕓眾生中。有修養之人,苦淋于狂風暴雨之中,但他眼中并不是苦澀的淚水,而是美麗的彩虹;有修養之人,攀援于峭壁之上,他心中沒有一失足粉身碎骨的畏懼,有的只是對頂峰奇景映日輝煌的渴望;有修養之人,獨行于漫天風沙的大漠里,而他的視野中不是露于荒野的白骨,而是通向綠州的路標……修養,是雨中人的彩虹,是攀援者的渴望,是跋涉者的路標……修養,留給臨逝前一個無怨無悔的微笑,贈于今人一個矢志不渝的追求。這就是修養,一座輝煌燦燦的金橋,一端是現實的.此岸,一端是理想的彼岸。只有修養在,才能涉驚濤履平川,攀高峰,一往無前!.[Page]
李太白在貴妃捧硯,力士脫鞋的官場虛華之后,依然有著“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坦蕩偉岸之修養;杜甫在官場落敗,仍能站于人格的高度去審視那些曾經排擠他的政客之流,高呼“歸去亦無風雨亦無情”之修養;而受時代的限制,一些人常常不得志;江州司馬,淪落大涯,淚濕青衫;蘇軾赤壁巖下高呼“人生如夢”;陸放翁臨終低吟“萬事空”;秋瑾女士獄中慨嘆“秋風秋雨愁煞人”;更有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豪放修養。他們不甘平庸,不甘平凡,因此,修養使他們的精神閃光,人生輝煌。
魯迅在“叫喊于生人中,既無贊同又無反對”的黑暗社會中,毅然決然地發出“救救孩子”的呼喊,這是先驅者的崇高修養;毛澤東少小離家卻“心系天下”,“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何等氣度!只有這樣的人,才配高歌“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可見,修養是一面鏡子,可映出人格的高下;修養是一柄雙刃劍,用以利眾則萬事可成,利己則毀譽終身。棄燕雀之小修養,揚鴻鵠之高翔,乃今天我們肩負之重任啊!
吾本庸人,世俗不堪?我們缺少的只是一顆有修養的心啊1讓修養作為我們人生航船的發動機,攜著我們向人生制高點全速進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