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學習西遷精神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學生學習西遷精神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學生學習西遷精神心得體會1
12月3日下午,我校在多功能廳中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專題報告會——“紅色基因我傳承理想信念伴我行”。這場關于“西遷精神”的專題報告會使我了解到我們這個富足的年代所了解不到的事情。會上,胡奈賽教授用生動形象、簡潔但又詳細的語言給我們描繪出了那時的景象。
1955年初,朝鮮戰爭雖已結束,但國際形勢仍然緊張。中美之間相互對峙,相互沒有接觸。并且當時正值國內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開始,作為鞏固后方布局,西部地區特別是西安地區的工業建設將有重大發展,在此背景下,國務院決定交大“內遷西安”。于是,交大在西安爭分奪秒的校園基本建設活動,由此展開。
胡奈賽教授說:“交大的成功,不單單是交大自己的`功勞。”正當在西安要建設起西安交通大學的時候,月已臨近十一月,夜間的溫度最低達到零下十五度。就是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西安市政府緊急集結了兩千五百名工人師傅在此作業,晚上,工人師傅們就睡在自己簡陋的工棚里,躺在由草所鋪成的墊子。但是工人師傅們毫無怨言,保證著每天的工作質量,如期完成建設,使得西安交通大學如期開課。
西安交通大學是現在的雙一流大學,這所大學所獲得的成就,離不開全體師生的艱苦創業。其中很多教師拋棄家產毅然投身于西部的建設當中。遷校初期,朱城教授已患上了肝炎,于是他把黑板放到了自己的宿舍,每日廢寢忘食,籌建工程力學專業、編寫教材與講義,還在多地講學,最終成為我國工程力學專業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但是,也是因為積勞成疾,朱城教授年僅38歲就離開了人世。但是!“西遷”一定是一個正確的決定!他不光為國家的物質奠定了基礎,還為我們這些后人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愛國不是選擇題。我們要為我們的國家獻出我們的力量,我們要有艱苦創業的精神,將我校“白楊精神”與“西遷精神”相結合,使自己成為扎根在西部的一棵白楊樹,為人民、社會、國家做出我們應做的貢獻。
中學生學習西遷精神心得體會2
今天有幸參加了西安交大的講座,令我感觸頗深。
八旬的胡奈賽教授放映著幻燈片,精神矍鑠地向大家娓娓道來這個偉大的故事。交通大學西遷,是一次響應祖國號召、跨越大半個中國的“行軍”。1956年,面對“交大西遷”的戰略部署,師生們義無反顧登上列車,從繁華的黃浦江畔奔赴千里之外的黃土地。不到半年,6000多名交大人匯聚西安;僅一年多,新校園從麥田中拔地而起。此后,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為祖國西部的科技高地,累計培養大學生【第23句】:6萬余名,投身西部建設者達10萬人之眾。
那時候搬遷過程異常艱苦,但是師生們都努力克服了。他們一邊搬遷、一邊上課,做到搬遷學習兩不誤。當然類似交大這樣的遷徙故事絕非個例。“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是當年一代人的集體選擇。為“備戰備荒”,數以千萬計的建設者奔赴“三線”地區,內地工業產值的比重顯著上升;為開墾戍邊,百萬“知青”向人跡罕至的東北荒原進發,“北大荒”變成“北大倉”;為研發“兩彈一星”,一大批科技精英隱姓埋名扎根茫茫戈壁,“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終于石破天驚蘑菇云沖天而起……軍人、農民、知識青年、科學家,他們的身份或許不同,但都投身時代洪流,去往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用青春書寫了那段中國人篳路藍縷、艱苦卓絕的奮斗史。
祖國大地的滄桑巨變印證著建設者的豐功偉績,亦是一座永恒的精神紀念館。把個人得失放在國家利益后面,把個人選擇融于國家需要之中,其實是一種自主選擇。這種選擇,鑒照著對祖國的深情大愛、對時代的如火熱忱,永遠在民族的精神星空中熠熠生輝。雖然,西遷故事距今已遠,但西遷精神絕不能丟。
眺望前路,讓我們傳承好“西遷精神”,將個人的奮斗步伐深深刻印在國家發展歷程之中,建功立業、再創榮光!
我愛你,美麗的遷西
我的家鄉遷西是一座美麗富饒的縣城。這里有風景優美的景忠山、寬闊的中心廣場和西山公園,景色美不勝收。
景忠山自然風景優美,以峭拔綺麗名聞遐邇。那高聳的危崖、蔽日的蒼松、飄渺的霧嵐、幽僻的巖洞,似天然的詩篇,流淌的畫卷,充滿了美麗與神奇。時而霧截山腰,時而霧落峰頭,時而霞光盡染。共1872級臺階,似云梯、彩練,由峰巔直瀉山底,氣勢壯觀。山間奇石、仙洞、幽谷遍布,登高臨攀,猶若天上人間,不愧為“京東第一名岫”。山上野生植物資源多達80余種,森林覆蓋率為98%,樹種以松樹為最,僅200年以上的古松就有2000多株。另有鳥類20余種。在這里,初春山花爛漫,盛夏綠林成蔭,深秋層林盡染,寒冬銀裝素裹,一年四季皆是景!株株古松立于懸崖峭壁之上,造型獨特;條條峽谷,險峻幽深;塊塊峰石,似人似物逼真入化。此山危巖崢嶸,峽谷清幽,云霧飄渺,當年康熙皇帝登臨此山后,有感而發,御筆題下“靈山秀色,”“天下名山”。景忠山風景如畫,可是個旅游的好地方。每逢休息日,人們便三五成群地來到這里休閑、度假。踩著數不勝數的臺階,登上山頂,漫步在高高的景忠山之上,沐浴著金色的陽光,真是舒服極了。每年農歷四月十八和十月十五,這里都將舉行規模盛大的傳統廟會。屆時,各地的游客蜂擁而至,各路商賈云集,香客如潮,歌舞、評劇、馬戲、皮影、花會等民間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熱鬧非凡。
中心廣場上,每天晚上都播放著動感的音樂。一些愛好舞蹈的中老年人就隨著音樂跳起歡快的舞蹈;有時幾個調皮的小孩兒也來湊湊熱鬧。一些喜歡滑輪滑的大哥哥姐姐們也不甘示弱,他們用飛快轉動的輪子來展示嫻熟的技藝,滑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還有一個剛剛學會走路的嬰兒,跌跌撞撞,步履蹣跚,在媽媽的'幫助下緩緩前行……
西山公園在遷西縣的西邊,又依山而建,所以得名:西山公園。走進西山公園,路旁有各式各樣的青翠欲滴的花草樹木,往北走,就看見了通上山頂的小徑。順著小徑往上走,就來到了西山山頂。從山頂向下看遷西,一排排高樓大廈林立在西山左側,車水馬龍的汽車在筆直的柏油馬路上徐徐開過……好一幅城市美景!
你要問我為什么我的家鄉這么美?我要自豪地告訴你:因為黨的政策好!
我愛我的家鄉——遷西。
我愛美麗的遷西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愛美麗的遷西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愛美麗的遷西作文1
我是個地地道道的遷西人,從小在那里生長。別說我夸自己的家鄉,我們那里的景色還真不賴。光是一處風景名勝——青山關,就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去年春天,我和爸爸去了一次,真不愧是中國的長城啊!
我和爸爸坐著汽車來到了青山關,這一路上,山溪緩緩流淌,溪水亮得能照出人影。兩岸的樹十分挺拔。沒一會兒,便到了那兒。
剛進去,里面的美景就把我驚呆了,原來我的家鄉有這樣的地方。盡是樹,一棵棵的樹搞到挺拔,有松樹、杏樹、柏樹等。最迷人的便是那杏樹,樹上繁花似錦。有粉紅的、白的。粉紅色的花一朵朵盛開,掛滿枝條。真像一位風情萬種的少女。白色的則像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這些樹看樣子有不少年頭,棵棵挺拔。像一個個神采飛揚的青年,有像把總府的士兵守護著青山關。樹很粗,需要好幾個人合抱才能抱起,還裂開了好多口子,這樹一定也經歷了中國人民在抗爭時期同樣的苦難。
爸爸要去青山寺里參拜。我們便踏上了去青山寺的路。石子鋪成的山路,我們一級一級往上走著,兩邊是山,還有河水。這里的溪水更亮,更像鏡子,雖然沒有湖水的碧波萬頃,沒有大海的波瀾壯闊,但同樣讓我著迷。它們緩緩的流著。溪底有好多鵝卵石,有白的,有火紅的,有藍寶石樣的,煞是好看。還有許多小草,綠茵茵的,上面有昨夜的露水。
到了,青山寺里人并不多。有好多和尚在念經,敲木魚。寺廟的房頂是琉璃瓦做的,十分耀眼,引人注目,看上去很光滑。寺里有兩根大柱子,支撐著房頂。有一尊大佛坐在寺廟的殿堂里面,慈眉善目,很是慈祥。參拜完青山寺,接下來便要去爬長城了。
我沒想到爬長城這么累,才爬到半山腰,我已經累得直不起腰了。這時,每一個步子都格外沉重。爸爸對我說:“只有到高處才能看到美景,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快啊!”聽了這話我鼓起勁兒,把腳步放的更快了。我氣喘吁吁地爬到山頂。我眺望著遠方,是一片翠綠色,一座座山連綿起伏,線條極其柔和,就像海上的波浪一樣。望不到盡頭,遠處的山上都是樹,只看得見綠色的枝葉,看不見棕色的樹干,就像綠色的墨水灑在了藍天上。山上的空氣真清新啊!我敞開胸懷,迎接那一陣彌漫著花香的風。這山上百花齊放,各種鮮花爭芳斗艷,都綻放著美麗的花朵。蝴蝶也來湊熱鬧了,披著花衣裳,在風中翩翩起舞。那幅景象真是迷人。
我的家鄉有這樣的景色,這讓我驕傲,讓我自豪。青山關是我們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我愛美麗的遷西!
我愛美麗的遷西作文2
我的家鄉遷西是一座美麗富饒的縣城。這里有風景優美的景忠山、寬闊的中心廣場和西山公園,景色美不勝收。
景忠山自然風景優美,以峭拔綺麗名聞遐邇。那高聳的危崖、蔽日的蒼松、飄渺的霧嵐、幽僻的巖洞,似天然的詩篇,流淌的畫卷,充滿了美麗與神奇。時而霧截山腰,時而霧落峰頭,時而霞光盡染。共1872級臺階,似云梯、彩練,由峰巔直瀉山底,氣勢壯觀。山間奇石、仙洞、幽谷遍布,登高臨攀,猶若天上人間,不愧為“京東第一名岫”。山上野生植物資源多達80余種,森林覆蓋率為98%,樹種以松樹為最,僅200年以上的古松就有20xx多株。另有鳥類20余種。在這里,初春山花爛漫,盛夏綠林成蔭,深秋層林盡染,寒冬銀裝素裹,一年四季皆是景!株株古松立于懸崖峭壁之上,造型獨特;條條峽谷,險峻幽深;塊塊峰石,似人似物逼真入化。此山危巖崢嶸,峽谷清幽,云霧飄渺,當年康熙皇帝登臨此山后,有感而發,御筆題下“靈山秀色,”“天下名山”。景忠山風景如畫,可是個旅游的好地方。每逢休息日,人們便三五成群地來到這里休閑、度假。踩著數不勝數的臺階,登上山頂,漫步在高高的景忠山之上,沐浴著金色的陽光,真是舒服極了。每年農歷四月十八和十月十五,這里都將舉行規模盛大的'傳統廟會。屆時,各地的游客蜂擁而至,各路商賈云集,香客如潮,歌舞、評劇、馬戲、皮影、花會等民間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熱鬧非凡。
中心廣場上,每天晚上都播放著動感的音樂。一些愛好舞蹈的中老年人就隨著音樂跳起歡快的舞蹈;有時幾個調皮的小孩兒也來湊湊熱鬧。一些喜歡滑輪滑的大哥哥姐姐們也不甘示弱,他們用飛快轉動的輪子來展示嫻熟的技藝,滑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還有一個剛剛學會走路的嬰兒,跌跌撞撞,步履蹣跚,在媽媽的幫助下緩緩前行……
西山公園在遷西縣的西邊,又依山而建,所以得名:西山公園。走進西山公園,路旁有各式各樣的青翠欲滴的花草樹木,往北走,就看見了通上山頂的小徑。順著小徑往上走,就來到了西山山頂。從山頂向下看遷西,一排排高樓大廈林立在西山左側,車水馬龍的汽車在筆直的柏油馬路上徐徐開過……好一幅城市美景!
你要問我為什么我的家鄉這么美?我要自豪地告訴你:因為黨的政策好!
我愛我的家鄉——遷西。
美麗遷西寫景作文
在廣褒的中國大地上,有一方圣土——遷西。這里美不勝收,山也飄香,水也飄香。
隨著遷西經濟的發展,鄉村的土路搖身一變,成了條條平坦寬闊的大馬路,改變了“刮風一身土,下雨一身泥”的道路狀況。一輛輛嶄新的汽車在普通農家落戶。
遷西的灤水灣公園建筑別致,景色怡人,岸邊各種野花爭奇斗艷,水面野鴨成群,追逐嬉戲。漁民們在水面上悠閑地劃著船,撒著網。只見一條條大魚閃著銀光在網上跳躍,漁民們的臉上掛滿了笑容。孩子們在水中開心地捉魚捕蝦,玩的不亦樂乎。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素有“京東第一名岫”的'景忠山海拔610米,乃是京東聞名的佛教圣地,景區面積為15平方公里,有四帥殿和三道茶棚等大小景點30余處。這里山巒疊翠,濃蔭遍地,一顆顆高大挺拔的松樹,如守衛景忠山的忠實衛士,屹立于深谷之中,山峰之巔。在云霧籠罩中,山色空漾,虛幻縹緲。令眾多驢友流連忘返。
遷西著名的“水下長城”奇觀,記錄了遷西悠久的歷史。潘家口水庫的自然風光秀麗,水翠如碧玉,它的修建極大緩解了天津人民的用水問題。岸邊山上的栗樹蒼茫蔥郁,被稱為紫玉的板栗,更是遷西一絕,令中外友人贊不絕口。栗樹根部的栗蘑是一種純天然綠色食品,一種可口的食用菌,低熱量,低脂肪,廣受人們歡迎。
詩意山水,畫境栗鄉,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開創更美麗的遷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