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徐志摩的經典文案
導語:徐志摩現代非常具有影響力的詩人,他的經典文案被許多人用來表達內心的情感。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徐志摩的經典文案,歡迎閱讀!
【第1句】:男人什么時候最帥?在他說不愛你的時候,這份魅力,最具毒性,小心為是。
【第2句】:這個微笑,用盡疼痛的力氣;這回釋然,用盡銘記的場地;這場告別,用盡去愛的勇氣;這次哭泣,用盡你愛的表情;因為這--是最后一次愛你。
【第3句】:讓女人念念不忘的是感情,讓男人念念不忘的是感覺。感情隨著時間沉淀,感覺隨著時間消失。終其是不同的物種,所以--誰又能明白誰的深愛,誰又能理解誰的離開。
【第4句】:如果真相是種傷害,請選擇謊言。如果謊言是一種傷害,請選擇沈默。如果沈默是一種傷害,請選擇離開。
【第5句】:分開后,明明只是獨自一人,卻為何依然解脫不了兩個人?--徐志摩
【第6句】:由于我們過于習慣在別人面前戴面具,因此最后導致在自己面前偽裝自己。--徐志摩
【第7句】:幾年后,發現無數的感情不撕自碎,原本都不完整,就不需要撕碎。--徐志摩
【第8句】:我是極空洞的一個窮人,我也是一個極充實的富人--我有的只是愛
【第9句】:永遠不要欺騙女人,因為我們一眼就能看穿。你知道男人和女人,說謊的最大差別在哪里嗎。男人說謊是要讓自己覺得好過,而女人說謊呢是要讓對方好過,我們選擇欺騙,是因為不想傷害深愛的人,我們不是故意的,只是沒有傷害對方的勇氣,所以才隱藏真正的答案。
【第10句】:夕陽西下,是我最想念的時候,對著你在的那個城市,說了一聲:我想你,不知道,你是否聽得到。
【第11句】: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
【第12句】:面對,不一定最難過。孤獨,不一定不快樂。得到,不一定能長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擁有。不要因為寂寞而錯愛,不要因為錯愛而寂寞一生。
【第13句】: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來不去;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里,不增不減;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棄。
【第14句】:愛,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第15句】:我將于茫茫人海尋找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第16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第17句】:你早已成我靈魂的一部,我的影子里有你的影子,我的聲音里有你的聲音,我的心里有你的心;魚不能沒有水,人不能沒有氧氣;我不能沒有你的愛。
【第18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軟泥上的青荇……
【第19句】:愛的出發點不一定是身體,但愛到了身體就到了頂點。
【第20句】:生命薄弱的時候,一封信都不易產出,愈是知心的朋友,信愈不易寫。
【第21句】:我將于茫茫人海尋訪我唯一靈魂的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第22句】:我之甘冒世之不韙,竭全力以爭取,非特求免兇殘之痛苦,實求良善之安頓,求人格之確立,求靈魂之救度耳。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第23句】:你看我活著不能沒有你,不單是身體,我要你的性靈,我要你身體完全的愛我,我也要你的性靈完全化入我的,我要的是你絕對的`全部--因為我獻給你的也是絕對的全部,那才當得……
【第24句】:我沒有別的方法,我就有愛;沒有別的天才,就是愛;沒有別的能力,只是愛;沒有別的動力,只是愛。
【第25句】:愛的出發點不一定是身體,但愛到了身體就到了頂點。
【第26句】:即使命運叫您在得到最后勝利之前碰著了不可躲避的死,我的愛!那時您就死。因為死就是成功,就是勝利。一切有我在,一切有愛在。
【第30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第31句】:友情是愉快,是愛,是再不畏慮,是不再受孤寂的侵凌。
【第32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則向世人宣示:“我之甘冒世之不韙,乃求良心之安頓,人格之獨立。在茫茫人海中,訪我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第33句】:我不僅要愛的肉眼認識我的肉身,我要你的靈眼認識我的靈魂。
【第34句】:我沒有別的方法,我就有愛;沒有別的天才,就是愛;沒有別的能力,只是愛;沒有別的動力,只是愛。
【第35句】:善用其所學,以利導我國家。
【第36句】:眉,我恨不得立刻與你死去,因為只有死可以給我們想望的清靜,相互永遠的占有。眉,我來獻全盤的愛給你,我的身體,我的靈魂,完全是你的,一團火熱的真情,整個兒給你,我……
【第37句】:你看我活著不能沒有你,不單是身體,我要你的性靈,我要你身體完全的愛我,我也要你的性靈完全化入我的,我要的是你絕對的全部--因為我獻給你的也是絕對的全部,那才當得……
【第38句】:堅硬的城市里沒有柔軟的。--徐志摩
【第39句】:我羨慕那時的自己,還有完整的幸福可以撕碎。--徐志摩
【第40句】:記憶的絲線就像一種咒語,在每個日升月落將我纏緊,它提醒我,不能忘記愛過的你,我是記得啊,我記得,所以我和其他人在一起,一笑都覺得愧疚,所以我和別人并肩行走,牽手都覺得沉重,我要怎樣,剪斷絲線,再不作繭自縛。--徐志摩
【第41句】:愛情,生活,不是林黛玉,不會因為憂傷而風情萬種。--徐志摩
【第42句】:輕吟一句情話,執筆一副情畫。--徐志摩
【第43句】:愛是一場催眠,醒來之后你被誰吸了靈。這就是為什么愛過之后,總覺得不僅失去他,也失去了一部分自己。被愛的人總是掌靈者,去愛的人反而失魂。在每段真心付出的感情中,總有一個人獻祭了靈魂,收獲了殘忍。--徐志摩
【第44句】:愛像水墨青花,何懼剎那芳華。--徐志摩
【第45句】:綻放一地情花,覆蓋一片青瓦。--徐志摩
【第46句】:走著走著,就散了,回憶都淡了;看著看著,就累了,星光也暗了;聽著聽著,就醒了,開始埋怨了;回頭發現,你不見了,突然我亂了。
【第47句】:他的世界沒有她,她的世界只有他。世界就是這樣,從來沒有公平可言。這是一場沒有時限的角力戰,誰在乎的越多,就輸的越慘。你會不會忽然的出現,在街角的咖啡店,我會帶著笑臉,和你寒暄,不去說從前,只是寒暄,對你說一句,只是說一句,好久不見。--徐志摩
【第48句】:挽起一面輕紗,看清天邊月牙。--徐志摩
【第49句】:現在,我開始懷念,那個撕碎你信和照片的雨夜。--徐志摩
【第50句】:感情的寂寞,大概在于:愛和解脫--都無法徹底讓女人念念不忘的是感情,讓男人念念不忘的是感覺。感情隨著時間沉淀,感覺隨著時間消失。終其是不同的物種,所以--誰又能明白誰的深愛,誰又能理解誰的離開。--徐志摩
知識擴展:徐志摩的愛情詩特點
若提及愛情詩,徐志摩的愛情詩可謂是有史以來最為人所銘記的一位了,他受過很多的教育,而且有過幾段愛情故事,他豐富的愛情經歷給他的詩也提供了不少的靈感。
徐志摩的詩大多都為愛情詩,徐志摩的愛情詩總是耐人尋味的,他的詩很少用華麗的言語,但也就是平淡樸實的一字一句,卻給人眼前一亮感覺。讀過不少他的愛情詩的人都說他的詩總是深入人心,韻味非凡的,確實是這樣,他善于觀察細小的事物,把自己內心真實的所見所聞所感都通過文字表達出來,不論是聲音,景物,或者是心之所向,都可以滲入人的心靈。他的《偶然》將那種求之不得的心理描述的絲絲入扣。
他靈感的爆發也就是他在外留學的那段時間,他的愛情詩可謂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自己也曾說過,在康橋的那段時間是他最幸福,也是最享受的時光,他在那里遇到了他心儀的女子林徽因,很多人也說徐志摩的詩如此傳神,也一部分也要歸功于她給徐志摩的靈感。但是到了最后徐志摩和陸小曼結婚后,陸小曼的生活習慣惹得徐志摩十分頭疼,接連著徐志摩的創作也變得漸少了。不過徐志摩的詩構思巧妙,而且詩的風格也是靈活多變,給人朗朗上口的感覺,一般文字都不能表達出來的愛情他卻用平淡的文字給人以一種浪漫的情懷,因此有很多人借他的詩來表達對自己心愛之人的追求。
詩人徐志摩的經典詩歌
《起造一座墻》
你我千萬不可褻瀆那一個字,
別忘了在上帝跟前起的誓。
我不僅要你最柔軟的柔情,
蕉衣似的永遠裹著我的心;
我要你的愛有純鋼似的強,
在這流動的生里起造一座墻;
任憑秋風吹盡滿園的黃葉,
任憑白蟻蛀爛千年的畫壁;
就使有一天霹靂震翻了宇宙,——
也震不翻你我“愛墻”內的自由!
《這年頭活著不易》
昨天我冒著大雨到煙霞嶺下訪桂;
南高峰在煙霞中不見,
在一家松茅鋪的屋檐前
我停步,問一個村姑今年
翁家山的桂花有沒有去年開的媚,
那村姑先對著我身上細細的端詳;
活象只羽毛浸癟了的鳥,
我心想,她定覺得蹊蹺,
在這大雨天單身走遠道,
倒來沒來頭的問桂花今年香不香。
“客人,你運氣不好,來得太遲又太早;
這里就是有名的滿家弄,
往年這時候到處香得兇,
這幾天連綿的雨,外加風,
弄得這稀糟,今年的早桂就算完了。”
果然這桂子林也不能給我點子歡喜;
枝上只見焦萎的細蕊,
看著凄凄,唉,無妄的災!
為什么這到處是憔悴?
這年頭活著不易!這年頭活著不易!
西湖,九月
《半夜深巷琵琶》
又被它從睡夢中驚醒,
深夜里的琵琶!
是誰的悲思,
是誰的手指,
像一陣凄風,
像一陣慘雨,
像一陣落花,
在這夜深深時,
在這睡昏昏時,
挑動著緊促的弦索,
亂彈著宮商角徵,
和著這深夜,荒街,
柳梢頭有殘月掛,
阿,半輪的殘月,
像是破碎的'希望他,
他頭戴一頂開花帽,
身上帶著鐵鏈條,
在光陰的道上瘋了似的跳,
瘋了似的笑,
完了,他說,吹糊你的燈,
她在墳墓的那一邊等,
等你去親吻,
等你去親吻,
等你去親吻!
《變與不變》
樹上的葉子說:“這來又變樣兒了,你看,有的是抽心爛,
有的是卷邊焦!”“可不是,”答話的是我自己的心:
它也在冷酷的西風里褪色,凋零。
這時候連翩的明星爬上了樹尖;“看這兒,”
它們仿佛說:“有沒有改變?”
“看這兒,”無形中又發動了一個聲音,
“還不是一樣鮮明?”---插話的是我的魂靈
《翡冷翠的一夜》
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
你也不用管,遲早有那一天;
你愿意記著我,就記著我,
要不然趁早忘了這世界上
有我,省得想起時空著惱,
只當是一個夢,一個幻想;
只當是前天我們見的殘紅,
怯憐憐的在風前抖擻,一瓣,
兩瓣,落地,叫人踩,變泥……
唉,叫人踩,變泥——變了泥倒干凈,
這半死不活的才叫是受罪,
看著寒傖,累贅,叫人白眼——
天呀!你何苦來,你何苦來……
我可忘不了你,那一天你來,
就比如黑暗的前途見了光彩,
你是我的先生,我愛,我的恩人,
你教給我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愛,
你驚醒我的昏迷,償還我的天真。
沒有你我哪知道天是高,草是青?
你摸摸我的心,它這下跳得多快;
再摸我的臉,燒得多焦,虧這夜黑
看不見;愛,我氣都喘不過來了,
別親我了;我受不住這烈火似的活,
這陣子我的靈魂就象是火磚上的
熟鐵,在愛的槌子下,砸,砸,火花
四散的飛灑……我暈了,抱著我,
愛,就讓我在這兒清靜的園內,
閉著眼,死在你的胸前,多美!
頭頂白樹上的風聲,沙沙的,
算是我的喪歌,這一陣清風,
橄欖林里吹來的,帶著石榴花香,
就帶了我的靈魂走,還有那螢火,
多情的殷勤的螢火,有他們照路,
我到了那三環洞的橋上再停步,
聽你在這兒抱著我半暖的身體,
悲聲的叫我,親我,搖我,咂我,……
我就微笑的再跟著清風走,
隨他領著我,天堂,地獄,哪兒都成,
反正丟了這可厭的人生,實現這死
在愛里,這愛中心的死,不強如
五百次的投生?……自私,我知道,
可我也管不著……你伴著我死?
什么,不成雙就不是完全的“愛死”,
要飛升也得兩對翅膀兒打伙,
進了天堂還不一樣的要照顧,
我少不了你,你也不能沒有我;
要是地獄,我單身去你更不放心,
你說地獄不定比這世界文明
(雖則我不信,)象我這嬌嫩的花朵,
難保不再遭風暴,不叫雨打,
那時候我喊你,你也聽不分明,——
那不是求解脫反投進了泥坑,
倒叫冷眼的鬼串通了冷心的人,
笑我的命運,笑你懦怯的粗心?
這話也有理,那叫我怎么辦呢?
活著難,太難就死也不得自由,
我又不愿你為我犧牲你的前程……
唉!你說還是活著等,等那一天!
有那一天嗎?——你在,就是我的信心;
可是天亮你就得走,你真的忍心
丟了我走?我又不能留你,這是命;
但這花,沒陽光曬,沒甘露浸,
不死也不免瓣尖兒焦萎,多可憐!
你不能忘我,愛,除了在你的心里,
我再沒有命;是,我聽你的話,我等,
等鐵樹兒開花我也得耐心等;
愛,你永遠是我頭頂的一顆明星:
要是不幸死了,我就變一個螢火,
在這園里,挨著草根,暗沉沉的飛,
黃昏飛到半夜,半夜飛到天明,
只愿天空不生云,我望得見天
天上那顆不變的大星,那是你,
但愿你為我多放光明,隔著夜,
隔著天,通著戀愛的靈犀一點……
六月十一日,一九二五年翡冷翠山中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詩人徐志摩的生平簡介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曾經用過的筆名: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那么詩人徐志摩的生平簡介是怎樣的?以下僅供參考!
【生平】
徐志摩于1895年1月15日生于錢塘江北岸海寧縣石鎮的一個地主里。當時正值"公車上書"前一年,經濟不景氣,百姓生活困苦。志摩生于一個由封建公商業向新興資產過渡的家庭中,生活還算過得去。其父徐申如,望子成龍心切,希望志摩將來走金融這路,而志摩卻從小立志成為中國的Hamiton,實業救國。志摩的生母錢氏,特別疼愛志摩。志摩從小聰穎,很收人喜愛。志摩的奶奶最疼愛志摩,經常陪伴志摩。
志摩五歲啟蒙。他很聰明,悟性又好,老師稱他"初學聰明超齊輩"。但是志摩不受管束,好發問。在當時社會,長輩比較喜歡乖巧,恬靜的孩子,所以志摩常常挨罵。
六歲到十一歲,志摩從師查氏,隨同其讀四書五經。童年時的志摩是一個好動,好思,好玩,好說的孩子。他對讀書不感興趣,卻熱愛大自然,經常一個去森林探險。他熱愛生活,稱"生活應該是藝術的"。
志摩從小就看到百姓受摧殘的事件,激起他救國就民的決心。他同情百姓的遭遇,立志救百姓于水火。
1907年,12歲的'志摩進入開智學堂。他在開智學堂時期,各科成績優異,常受老師表揚。尤其是他的文章,更受老師稱贊。1909年志摩已最優異的成績畢業,并于第二年進入全省最富盛名的杭州府中。
在杭州府中時,志摩交流廣泛,認識了不少好友,包括郁達夫。志摩成績優異,年年任級長。他最佩服梁啟超,他的文章和思想深受梁啟超的影響。他一心想飛,認為"人生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志摩于1915年畢業于杭州府中。
正當志摩正如饑似渴的在知識海洋中遨游時,一個不幸的消息卻傳到他的耳中。其父愛財心切,要志摩于一位富家千金張幼儀結婚。志摩一時無法接受,然而他又挨不過父母與奶奶的哀求,最終答應了。同年,志摩與幼儀結婚,然而他們本無感情。婚后彼此冷冰冰的。不久志摩便收拾行李,上天津讀大學去了。
1918年夏天,志摩拜梁啟超為師,并在他的鼓勵下,于同年8月14日赴美留學。他進入美國克拉克大學歷史系。后來轉至哥倫比亞大學讀經濟。然而志摩討厭美國的教育制度,于1920年9月24日移去英國,進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志摩去英國本想追隨羅素,而羅素卻去了中國,志摩撲了一場空。他在倫敦時認識了狄更生,并在他的介紹下進入英國劍橋大學。
罹難
1931年11月19日早8:00時,徐志摩搭乘中國航空公司“濟南號”郵政飛機由南京北上,他要參加當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協和小禮堂為外國使者舉辦中國建筑藝術的演講會。當飛機抵達濟南南部黨家莊一帶時,忽然大霧彌漫,難辨航向。機師為尋覓準確航線,只得降低飛行高度,不料飛機撞上開山(現濟南市長清區崮云湖街道辦事處境內),當即墜入山谷,機身起火,機上人員(兩位機師與徐志摩)全部遇難。關于他遇難的原因,除直接原因林徽因外,還與陸小曼遲遲不肯答應北上,以及大霧影響、主機師王貫一前晚準備女兒婚事忙到很晚,飛行時精神太差有關。蔡元培為其寫挽聯: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都是詩,詩的意味滲透了,隨遇自有樂土;乘船可死,驅車可死,斗室生臥也可死,死于飛機偶然者,不必視為畏途。
徐志摩逝世后,新月派為梁實秋、胡適等人所左右,到了1933年6月1日,《新月》出至四卷七期而停刊。在《新月》出版期間不僅刊出新月派成員的著作,其中也有郁達夫、巴金、丁玲、胡也頻等思想傾向進步的作家作品。不過,這已是新月派活動的后期,后期新月派,其成員雖各有差異,就其整個政治傾向而言,卻是日趨反動。但是新月派從事詩歌創作,研討新詩的這條“連索”似乎還沒中斷。
多情詩人徐志摩的愛情故事
出現在徐志摩生命中的女性有三位:
【第1句】:張幼儀
【第2句】:林徽因
【第3句】:陸小曼
所以在徐志摩35年的生命中,曾與三位女性有著斬不斷的情愫。除陸小曼外,還有一位是原配夫人張幼儀,另一位是以無言結局的建筑學家林徽因。
張幼儀出身名門,秀外慧中,1915年在浙江硤石老家奉父母之命和徐志摩結成伉儷。婚后次年,徐志摩出外求學。徐家是江南富商,家里開辦有電燈廠、布廠、裕通錢莊等。知書達理的張幼儀孝敬公婆,幫助公公掌財理家。1921年張幼儀到英國陪讀,和徐志摩度過一段溫馨甜蜜的生活,直到才藝雙絕的林徽音出現在徐志摩的生活里。
徐志摩與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在北大讀書時就相識。那時梁啟超任司法總長,林長民是教育總長,兩人過從甚密。徐志摩是梁啟超的入門弟子,常在梁府見到林長民,并與之結成忘年之交。1921年春,林長民赴英游學,同時送愛女到英國讀書。徐志摩對正值芳年的林徽因一見鐘情,林徽音則要求徐志摩先離了婚再來談他們的情事。但徐張于1922年3月協議離婚后,林徽音不知何故卻悄然隨父回國去了,徐志摩成了孤家寡人。
林徽因不久便與梁啟超之子梁思成相愛,但秉承梁啟超之意,沒有立刻舉行訂婚儀式。梁啟超知道徐志摩還在熱戀著林徽音,深怕兩人重拾舊歡,駁了梁家的面子,同時也怕梁林訂婚給弟子以重擊,因此他要兒子和林徽因雙雙赴美讀書,學成之后再結婚。梁老的'苦心徐志摩自然不曉,為了追求林徽因,他從英國回到國內,但愿望還是落空了。1928年梁林在加拿大結婚。至于林徽音為何和志摩剛一中矢便折翼而返,絕情于志摩后為何又頻頻書信往返?林徽因至死仍三緘其口,這便成了一個解不開的謎。
對徐志摩影響甚大的是陸小曼。小曼聰慧活潑,通音樂、繪畫,且有小說、劇本行世。其父陸寶曾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門生,回國后任賦稅司長達20余年。1920年小曼父母選中曾留學美國西點軍校、時就職于北平警察局的王賡為婿。小曼生性活潑,其夫則嚴謹有度,不茍言笑。徐志摩和陸小曼在北平交際場相識相愛,這段時間正是林徽因芳心已定,徐志摩極度空虛之際。后幾經波折,有情人終成眷屬。有意思的是他倆執意請梁任公證婚,任公說必須讓他在婚禮上行訓斥禮,志摩應允。大庭廣眾之下梁任公罵道:“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方面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致離婚再娶……以后務要痛改前非,重作新人。”盛典舉罷,徐志摩與陸小曼南下定居上海。
新婚后,兩人曾有過一段神仙般的日子,但他們的合歡未能長久。徐志摩離婚再娶,觸怒父親,斷了經濟后援,而陸小曼生活揮霍無度,使志摩入不敷出,狼狽不堪。應老友胡適之邀,徐志摩兼教于北大,賺些外快貼補家用。他托朋友搞到了一張郵政飛機的免票,常在上海、南京、北京間飛來飛去。1931年11月
19日,因林徽因要在北京協和禮堂為外國使節演講中國建筑藝術,徐志摩欲前去捧場,結果飛機失事。死前給志摩沉重一擊的是,小曼認識了一個名叫翁瑞午的越劇小生,兩個人如膠似漆,整日在煙榻上渾渾噩噩地吸煙。徐志摩多次規勸,小曼非但不改,反而大吵大鬧。
徐志摩的遇難敲醒了陸小曼的靈魂。她戒了煙癮,青燈守節,閉門思過,并潛心編成《徐志摩全集》,其中的跋《編就遺文答君心》,可看出其悔恨之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