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國憂民的古詩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憂國憂民的古詩,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第1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清·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第2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烏江》
【第3句】: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辛棄疾《破陣子》
【第4句】: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第5句】: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題臨安邸》
【第6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第7句】: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清·徐錫麟《出塞》
【第8句】: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辛棄疾《南鄉子》
【第9句】: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
【第10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第11句】: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陸游《隴頭水》
【第12句】: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
【第13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第14句】:死去無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陸游《示兒》
【第15句】: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第16句】: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辛棄疾
【第17句】: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宋·陸游《病起書懷》
【第18句】: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岳飛
【第19句】: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第20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第21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清·譚嗣同《獄中題壁》
【第22句】:一寸丹心為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明·于謙《立春日感懷》
【第23句】: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滕王閣序》
【第24句】: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第25句】:十年之功,毀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岳飛
【第26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唐·李百藥《元景安傳》
【第27句】: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
【第28句】:錦繡河山收拾好,萬民盡作主人翁。——《記南征諸將》
【第29句】: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陸游《關山月》
【第30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從軍行》
【第31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步出夏門行》
【第32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第33句】: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陸游《金錯刀行》
【第34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戰國策》
【第35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過若松町》
【第36句】: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夜泊水村》
【第37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第38句】: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秋瑾
【第39句】: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南朝·丘遲《與陳伯之書》
【第40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第41句】: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第42句】: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水龍吟》辛棄疾
【第43句】: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水龍吟》
【第44句】:粉身碎骨尋常事,但愿犧牲報國家。——清·秋瑾《失題》
【第45句】: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
【第46句】:歸來報名主,恢復舊神州。——《送紫巖張先生北伐》
【第47句】: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陸游《關山月》
【第48句】: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南園》
【第49句】: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就義詩》
【第50句】: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梁啟超《讀陸放翁集四首》
【第51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第52句】: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書憤·其一》
【第53句】: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
【第54句】: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書憤》
【第55句】: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貞。——唐·柳宗元《韋道安》
【第56句】:可憐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楊濟翁
【第57句】: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陸游《訴衷情》
【第58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第59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第60句】: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易水歌》
表達憂國憂民的古詩
導語:以下是文學網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表達憂國憂民的古詩,如需知道更多古詩請關注應屆畢業生文學網!
春望
作者: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出塞二首·其一
作者: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過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離騷
作者:陸龜蒙
天問復招魂,無因徹帝閽。豈知千麗句,不敵一讒言。...
泊秦淮
作者: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雪
作者:李嶠
瑞雪驚千里,同云暗九霄。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逐舞花光動,臨歌扇影飄。大周天闕路,今日海神朝。...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作者: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
示兒
作者:韓愈
始我來京師,止攜一束書。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此屋豈為華,于我自有馀。中堂高且新,四時登牢蔬。前榮饌賓親,冠婚之所于。庭內無所有,高樹八九株。有藤婁絡之,春華夏陰敷。東堂坐見山,云風相吹噓。松果連...
白馬篇
作者:李白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斗雞事萬乘,軒蓋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酒后競風采,三杯弄寶刀。殺人如剪草,劇孟同游遨。發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叱咤萬戰場,匈奴盡奔逃。歸來使...
國殤
作者:屈原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
唐代關于憂國憂民的古詩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下面給大家搜集整理了唐代關于憂國憂民的'古詩,歡迎參考學習!
唐代關于憂國憂民的古詩
春望
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死亦足一作:死意足)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登高
唐代: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頻煩一作:頻繁)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雪
唐代:羅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古風二首/憫農二首
唐代: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登樓
唐代: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梁甫一作:梁父)
兵車行
唐代:杜甫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耶娘一作:“爺”)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題北榭碑
唐代: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憂國憂民的古詩文匯編
憂國憂民的'古詩文
【第1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第2句】: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關山月》陸游
【第3句】: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
【第4句】: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清徐錫麟《出塞》
【第5句】: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岳飛
【第6句】: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
【第7句】: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左遷之藍關》
【第8句】: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易水歌》
【第9句】: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
【第10句】: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關山月》陸游
【第11句】: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秋夜將曉出》
【第12句】: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夜泊水村》
【第13句】: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南鄉子》辛棄疾
【第14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第15句】: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宋陸游《病起書懷》
【第16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第17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清譚嗣同《獄中題壁》
【第18句】: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辛棄疾
【第19句】: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金錯刀行》陸游
【第20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第21句】: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永遇樂》辛棄疾
【第22句】: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第23句】:一寸丹心為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明于謙《立春日感懷》
【第24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第25句】:死去無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陸游《示兒》
【第26句】:十年之功,毀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岳飛
【第27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烏江》
【第28句】: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第29句】: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書憤》
【第30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文天祥
【第31句】: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辛棄疾《鷓鴣天》
【第32句】: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金錯刀行》陸游
【第33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過若松町》
【第34句】: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南朝丘遲《與陳伯之書》
【第35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第36句】: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題臨安邸》林升
【第37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唐李百藥《元景安傳》
【第38句】:逆胡未滅心未平,孤劍床頭鏗有聲。——《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陸游
【第39句】: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南園》
【第40句】: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滿江紅》岳飛
【第41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第42句】: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書憤·其一》
【第43句】: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
【第44句】: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貞。——唐柳宗元《韋道安》
【第45句】: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破陣子》辛棄疾
【第46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步出夏門行》
【第47句】: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滕王閣序》
【第48句】: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水龍吟》
【第49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第50句】:錦繡河山收拾好,萬民盡作主人翁。——《記南征諸將》
【第51句】: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十一月四日》
【第52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從軍行》
【第53句】: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訴衷情。——陸游
【第54句】: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就義詩》
【第55句】:“可憐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楊濟翁
【第56句】:“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陸游《隴頭水》
【第57句】: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水龍吟》辛棄疾
【第58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第59句】: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書憤》陸游
【第60句】: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第61句】: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辛棄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