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云朵的詩句
1)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guān)山月》)
2)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3)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4)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5)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6)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7)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8)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杜牧:《山行》)
9)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1) 、晴曉初春日,高心望素云。彩光浮玉輦,紫氣隱元君。(唐陳師穆:《立春日曉望三素云》)
12) 、佇立增遠(yuǎn)意,中峰見孤云。(唐崔何:《東峰亭各賦一物得嶺上云》)
13) 、帝鄉(xiāng)白云起,飛蓋上天衢。(唐董思恭:《詠云》)
14) 、龍似瞿唐會,江依白帝深。(唐杜甫:《云》)
15) 、渡江隨鳥影,擁樹隔猿吟。莫隱高唐去,枯苗待作霖。(唐杜牧:《云》)
16) 、盡日看云首不回,無心都大似無才。可憐光彩一片玉,萬里晴天何處來?(唐杜牧:《云》)
17) 、將比鷺鷥還恐屈,始思?xì)堁┎蝗缍唷G屣L(fēng)相引去更遠(yuǎn),皎潔孤高奈爾何。(唐貫休:《孤云》)
18) 、聚散虛空去復(fù)還,野人閑處倚筇看。不知身是無根物,蔽月遮星作萬端。(唐郭震《云》)
19) 、山頭觸石應(yīng)常在,天際從龍自不歸。(唐韓琮:《云》)
20) 、白云升遠(yuǎn)岫,搖曳入晴空。(唐焦郁:《白云向空盡》)
21) 、有形不累物,無跡去隨風(fēng)。(唐皎然:《南池雜詠五首〃溪云》)
22) 、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fù)重。唐來鵠:《云》)
23) 、大梁白云起,氛氳殊未歇。(唐李嶠《云》)
24) 、碧落從龍起,青山觸石來。(唐李嶠:《云》)
25) 、緩逐煙波起,如妒柳綿飄。故臨飛閣度,欲入回陂銷。(唐李商隱:《齊梁晴云》)
26) 、潭暮隨龍起,河秋壓雁聲。(唐李商隱:《詠云》)
27) 、杳靄祥云起,飄飏翠嶺新。(唐李紳:《山出云》)
28) 、翠樓含曉霧,蓮峰帶晚云。(唐李世民:《賦得含峰云》)
29) 、彩云驚歲晚,繚繞孤山頭。散作五般色,凝為一段愁。(唐李邕:《詠云》)
30) 、陰去為膏澤,晴來媚曉空。(唐李中:《春云》)
31) 、多謝好風(fēng)吹起后,化為甘雨濟(jì)田苗。(唐李中:《夏云》)
32) 、會作五般色,為祥覆紫宸。(唐李中:《云》)
33) 、興云感陰氣,疾足如見機(jī)。(唐劉禹錫:《觀云篇》)
34) 、靈山蓄云彩,紛郁出清晨。(唐陸暢)
35) 、虛虛復(fù)空空,瞬息天地中。假合成此像,吾亦非吾躬。(唐陸憑:《詠浮云》)
36) 、薄彩臨溪散,輕陰帶雨濃。(唐裴澄:《春云》)
37) 、深處臥來真隱逸,上頭行去是神仙。(唐齊己:《看云》)
38) 、水底分明天上云,可憐形影似吾身。(唐齊己:《片云》)
39) 、好雨不雨風(fēng)不風(fēng),徒倚穹蒼作巖險。(唐齊己)
40) 、片云朝出岫,孤色迥難親。(唐沈亞之:《山出云》)
41) 、閑云生葉不生根,常被重重蔽石門。賴有風(fēng)簾能掃蕩,滿山晴日照乾坤。(唐施肩吾:《諷山云》)
42) 、春云春水兩溶溶,倚郭樓臺晚翠濃。(唐韋莊:《春云》)
43) 、云散天邊落照和,關(guān)關(guān)春樹鳥聲多。(唐韋莊:《云散》)
44) 、南北東西似客身,遠(yuǎn)峰高鳥自為鄰。(唐吳融:《云》)
45) 、日西遙望自歸處,盡掛九疑千萬峰。(唐吳商浩:《湘
46)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萬里高。——李白《觀放白鷹二首》
47) 、靜即等閑藏草木,動時頃刻遍乾坤。(唐幸夤遜:《云》)
48) 、漠漠沈沈向夕暉,蒼梧巫峽兩相依。(唐徐夤:《云》)
49) 、日際愁陰生,天涯暮云碧。(唐許康佐:《日暮碧云合》
50) 、來依銀漢一千里,歸傍巫山十二峰。(唐姚合:《詠云》
51) 、瑞云千里映,祥輝四望新。(唐于季子:《詠云》)
52) 、南北各萬里,有云心更閑。(唐于武陵:《孤云》)
53) 、山靜云初吐,霏微觸石新。(唐張復(fù))
54) 、飄零盡日不歸去,點破清光萬里天。(唐鄭準(zhǔn):《云》)
55)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磯》
56)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歐陽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57) 、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屈原《國殤》
58) 、歸鴻聲斷殘云碧。——李清照《菩薩蠻·歸鴻聲斷殘云碧》
59)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賈島《題李凝幽居》
60) 、寂寂聞猿愁,行行見云收。——李白《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
61) 、昨夜秋風(fēng)入漢關(guān),朔云邊月滿西山。——嚴(yán)武《軍城早秋》
62)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杜牧《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
63)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夏完淳《別云間》
64) 、撥云尋古道,倚石聽流泉。——李白《尋雍尊師隱居》
65) 、堆枕烏云墮翠翹。——蔡伸《一剪梅·堆枕烏云墮翠翹》
66) 、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馬戴《落日悵望》
67)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68) 、雨恨云愁,江南依舊稱佳麗。——王禹偁《點絳唇·感興》
69)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李白《聽蜀僧濬彈琴》
70)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辛棄疾《生查子·獨游雨巖》
有關(guān)云朵的經(jīng)典段落
【第1句】:朵朵浮云,越圍越慢,淡淡的云影,逐漸透明。云影輕輕拂過街道,掠過屋頂,遮住人們,仿佛要拭掉墻壁和屋頂上面的污泥塵土,抹掉人們臉上的愁容。
【第2句】:深藍(lán)的天空飛浮著乳白色的云團(tuán),在地面上投下了一塊一塊的云影;一條玉帶般的云霧橫纏著逶迤的群山,使那些露出頭來的青山秀峰像圍上白紗的村姑一般嫵媚動人......
【第3句】:輕渺裊裊的煙云漸漸淡化,陽光拋出了一縷金線,迅速地在樹捎上泛濫開了。陽光終于把鳥兒的翅膀熨貼得舒展了,于是鳥兒鳴叫著飛入高遠(yuǎn)的藍(lán)天,去尋找輕柔潔白的云巢做短暫的小憩了。
【第4句】:置身在陡峭的石梯上,但見從山下的深谷里飄飄悠悠地升上幾股似煙非煙、似氣非氣的云來,既不是一片片,又不是一朵朵,而是一縷縷。并不散開,順著淙淙流淌的山泉,向上裊裊飄來。使游人情不自禁地有了一種悠悠似仙的.感覺。
【第5句】:一縷白云,像輕紗一樣,被晨風(fēng)徐徐吹進(jìn)。從一片松林的梢上飄來,到了吹笛姑娘的頭上停住。似乎留戀,不忍離去。過了一會兒,不知何故,忽然散開,飄飄上升,溶入又深又藍(lán)的天空。
【第6句】:翻騰的烏云,像千百匹脫韁的烈馬,在天池中奔馳、跳躍,有的俯首猛沖,有的昂首嘶叫,有的怒目圓睜,揚起了前蹄,有的揚起鬃毛,甩起了馬尾,蹄一動,踢起了萬朵銀花,尾一掃,揚起了彌天大雪。
【第7句】:一天傍晚,我出外散步,忽然覺得被籠罩在一種奇麗的景色之中。舉目遠(yuǎn)望西邊的天際,我發(fā)現(xiàn)那玫瑰色的云塊在天空徐徐變幻形狀——時而像巨人,時而像雄獅,時而像染了多種色彩的山巒。那多彩的舞劇即將開始。我被這迷人的景象陶醉了。
【第8句】:滾滾的云流翻山而過,直瀉深谷,似流水瀑布,氣勢磅礴,宏偉壯觀。這就是廬山有名的瀑布云。有時,它清涓細(xì)流,翻過小天池山,形成一線,進(jìn)入幽谷。有時它銀絲縷縷。經(jīng)過小天池山的每個山口,形若玉帶抖落而下。有時,它又似奔騰的江河,翻過天山頂,洶涌澎湃,飛流直下,一瀉千尺。
【第9句】:在藍(lán)寶石一樣的天空中,飄浮著雪一樣的云,它們在天空中無憂無慮地飄動,或濃或淡,還不時地變換形態(tài),好像在向你顯示它的一切。有時,白云像一只小白免在向前奔跑,像是有人在追它,不一會兒便融入云群中了,有時像從遠(yuǎn)處翩翩飛來一只白蝴蝶,它一點一點地擴(kuò)大,模糊了,變成一片大云朵。
有關(guān)戰(zhàn)爭的經(jīng)典段落
【第1句】:韓信領(lǐng)兵來到前線,看到蒲坂形勢險要,魏王豹又派有重兵把守,知道要從正面進(jìn)攻很難取勝。經(jīng)過一番研究,他決定采取聲東擊西、避實就虛的戰(zhàn)法。他把漢軍大營隔河設(shè)置在蒲坂對岸,在軍營附近插滿了旌旗,并且把漢軍方面所有的船只都集中到這里來;白天叫士兵們擂鼓吶喊,夜間燈火通明,調(diào)兵遣將忙個不停。表面上,漢軍好像是要從這里渡河,實際上韓信卻把漢軍主力偷偷地向北調(diào)動,選擇夏陽(今陜西省韓城縣南)作為渡河地點。
【第2句】:項羽派蒲將軍率兵晝夜兼程,從三戶津向南渡過漳水,再次打敗秦軍,切斷了章邯的退路。項羽又率主力部隊猛攻,在汗水(漳水支流,在今河北省臨漳縣附近)把秦軍打得大敗。章邯接二連三地遭到失敗,既無援軍,又怕被秦二世和趙高殺害,再次向項羽求降。
【第3句】:漢軍按照韓信的計劃布置完畢,已經(jīng)天色微明了。韓信親自率領(lǐng)漢軍,打著大將的旗號和儀仗,敲起戰(zhàn)鼓,吶喊著向井陘口殺來。陳余看到漢軍發(fā)起了進(jìn)攻,認(rèn)為消滅漢軍的機(jī)會到了,立刻傳令趙軍出擊。趙軍漫山遍野,向漢軍沖來,雙方大戰(zhàn)了很長時間。韓信、張耳假裝戰(zhàn)敗,把旗鼓儀仗都扔掉,向綿蔓水方向后退。趙王歇和陳余看到韓信、張耳后退,誤認(rèn)為漢軍真的打了敗仗,就命令全體趙軍空營而出。十幾萬趙軍一面爭著搶奪戰(zhàn)利品,一面追趕韓信、張耳。
【第4句】:在兩軍相持階段,能否不斷地補給軍糧,會直接關(guān)系到戰(zhàn)爭的勝敗。一天,曹軍的探子偵察到,有幾千輛袁軍的糧車,正往官渡這邊押運過來。押運官韓猛是個有勇無謀的人,打起仗來輕敵少備。荀攸聽到這一情況,便建議曹操派兵去劫奪袁紹的糧車。曹操派部將徐晃和史渙率兵前往,在半路上打跑了韓猛,燒掉了他押送的全部糧車和軍用物資。到了十月,袁紹又派人從河北運來一萬多車軍糧,囤積在大營以北40里的`故市、烏巢(都在今河南省延津縣境內(nèi)),還特派大將淳于瓊帶領(lǐng)一萬人駐在那里保護(hù)。由于上次糧車被燒,沮授這次特別提醒袁紹,要他另派一員戰(zhàn)將率領(lǐng)一部分軍隊駐防在淳于瓊的外側(cè),以防曹軍偷襲。
【第5句】:王邑、王尋拒絕了嚴(yán)尤的建議,決定先破昆陽,再進(jìn)兵宛城。新軍全部兵力42萬人,把一座小小的昆陽城包圍了幾十層。他們在昆陽城外扎下幾百座營盤,真是旌旗蔽野,塵土遮天,擂鼓吶喊的聲音一直傳到幾十里外。王尋、王邑一面命令士兵挖掘地道攻城,一面用沖車猛烈地撞擊城門。漢軍頑強抵抗,新軍沒能把城攻破。王邑又命令士兵推出十多丈高的樓車,靠近城墻。樓車上的士兵居高臨下,對著城中放箭和發(fā)射石塊。新軍的箭和石塊像雨點般地向城里射來。城中的人不能出門行走,老百姓要到井邊汲水,都得背著一塊門板擋住箭石。王尋、王邑更加得意,認(rèn)為攻破昆陽,是早晚之間的事,只須坐等破城的捷報,再不去留心其他事情了。
有關(guān)感恩老師的經(jīng)典段落
【第1句】:啊,有了您,花園才這般艷麗,大地才充滿春意!老師,快推開窗子看吧,這滿園春色,這滿園桃李,都在向您敬禮!如果沒有您思想的滋潤,怎么會綻開那么多美好的靈魂之花?啊,老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誰不在將您贊揚!傳播知識,就是播種希望,播種幸福。
【第2句】:老師,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種者。是您用美的陽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潤,我們的心田才綠草如茵,繁花似錦!您為花的盛開,果的成熟忙碌著,默默地垂著葉的綠蔭!啊,老師,您的精神,永記我心!
【第3句】:老師,您用人類最崇高的感情--愛,播種春天,播種理想,播種力量……用語言播種,用彩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這就是我們敬愛的老師崇高的勞動。
【第4句】:您的愛,太陽一般溫暖,春風(fēng)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愛,比父愛更嚴(yán)峻,比母愛更細(xì)膩,比友愛更純潔。您,老師的愛,天下最偉大,最高潔。
【第5句】:您工作在今朝,卻建設(shè)著祖國的明天;您教學(xué)在課堂,成就卻在祖國的四面八方。老師,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學(xué)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愛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經(jīng)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顆顆珍珠,光彩熠熠。
【第6句】:您是大橋,為我們連接被割斷的山巒,讓我們走向收獲的峰巔;您是青藤,堅韌而修長,指引我們采擷到崖頂?shù)撵`芝和人參。當(dāng)苗兒需要一杯水的時候,絕不送上一桶水;而當(dāng)需要一桶水的時候,也絕不給予一杯水。適時,適量地給予,這是一個好園丁的技藝。我的`老師,這也正是您的教育藝術(shù)。不計辛勤一硯寒,桃熟流丹,李熟技?xì)垼N花容易樹人難。幽谷飛香不一般,詩滿人間,畫滿人間,英才濟(jì)濟(jì)笑開顏。
【第7句】:您像一支蠟燭,雖然細(xì)弱,但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照亮了別人,耗盡了自己。這無私的奉獻(xiàn),令人永志不忘。您講課的語言,悅耳像叮咚的山泉,親切似潺潺的小溪,激越如奔瀉的江流……
【第8句】:是誰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誰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師,您是一位偉大的園丁!看這遍地怒放的鮮花,哪一朵上沒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沒有您的笑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