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詠雪》賞析
《詠雪》是初中語文教材里的一篇文言文,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宋难晕摹对佈焚p析,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這是一則千古佳話,表現了女才子謝道韞杰出的詩歌才華、對事物細致的觀察和具有靈活想象力。
據《晉書·王凝之妻謝氏傳》及《世說新語·言語》篇載,謝安寒雪日嘗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安欣然唱韻,兄子朗及兄女道韞賡歌(詩即如上),安大笑樂。
謝安所樂,在于裙釵不讓須眉,侄女之詩才,更在侄子之上。按謝朗少有文名,《世說新語·言語》篇引《續(xù)晉陽秋》稱他“文義艷發(fā)”,《文學》篇引《中興書》說他“博涉有逸才”。所以叔父出韻起題,侄子即為唱和,正見其才思敏捷也。平心而論,“撒鹽空中”亦不失為一種比方,雪,以其粉白晶瑩飄散而下,謝朗就近取譬,用撤鹽空中擬之,雖不高明,也差可形容了。
然而,聰穎的妹妹并不迷信兄長的才名。她覺得,以鹽擬雪固然不錯,但沒有形容出雪花六瓣,隨風飄舞,紛紛揚揚,無邊無際的根本特征。于是,針對兄長的原句,她作了大膽的修正:“未若柳絮因風起。”
柳絮,作為春時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風而起,飄忽無根,滿天飛舞的特征。晉伍輯之《柳花賦》曾形容:“揚零花而雪飛,或風回而游薄,或霧亂而飆零,野凈穢而同降,物均色而齊明。”謝道韞將此來比擬北風吹起漫天飛雪,堪稱契合無間。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點明當時的“雪驟”之景,而“因風起”更指出它隨風飄舞,漫無邊際的自然特點。(宋代的`賀鑄《青玉案》詞有“滿城風絮”句。)由此較之,雪花柳絮,可謂是異跡而同趣了。如此再看“撒鹽空中”的比方,則未免有局促見肘之誚了。
清人沈德潛說:“事難顯陳,理難言罄,每托物連類以形之。”(《說詩晬語》卷下)比喻是詩歌的基本修辭手法。其要在于貼切傳神,新穎入妙。這正是謝道韞此句高于他兄長的地方。
但是,真正的佳句名句之所以千古流傳,播傳人口,更重要還在于它能通過形象傳達出作者內心的思想感情。謝道韞的這句詩,其佳處不僅在工干設譬,還在于透露出女才子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懷。她將北風飛雪的嚴寒冬景,比作東風吹綿的和煦春色,正表現出女作者開朗樂觀的胸襟以及對美好春光的由衷向往。
據《晉書》本傳,謝道韞的聯句不僅得到她叔父的稱賞,而且還受到在場嘉賓的一致贊許。這次聯句,遂傳為一時佳話,謝道韞從此也贏得了“詠絮才”的美名。后來南朝梁劉孝綽寫過一首《對雪詩》,其中有“桂華殊皎皎,柳絮亦霏霏。詎比咸池曲,飄飖千里飛”。也許是受到謝道韞的啟發(fā)。
須要說明的是,謝道韞的出色聯句。并不是一時之功,剎那靈感,而是有她平時深厚的文學修養(yǎng)作基礎的。《世說新語·言語》篇引《婦人集》稱她“有文才,所著詩、賦、誄,頌傳于世”。可惜絕大部分沒有保存到今天。
詠雪雪文言文翻譯
文言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學文言文教學以閱讀淺易文言文為總目標。。為大家整理的詠雪雪文言文翻譯及講解的資料,供大家學習參考!
詠雪
南北朝:劉義慶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注釋
⑴謝太傅:即謝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晉朝陳郡陽夏(現在河南太康)人。做過吳興太守、侍中、吏部尚書、中護軍等官職。死后追贈為太傅。
⑵內集:家庭聚會。
⑶兒女:子侄輩的年輕一代。
⑷講論文義:講解詩文。
⑸俄而:不久,一會兒。
⑹驟:急(速),緊。
⑺欣然:高興的樣子。
⑻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
⑼胡兒:即謝朗。謝朗,字長度,謝安哥哥的長子。做過東陽太守。
⑽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擬,相比。
⑾未若:不如。
⑿因:憑借。
⒀即:是。
⒁無奕女:即東晉才女謝道韞(yùn)。無奕,就是謝安長兄謝奕,字無奕。
⒂王凝之:字叔平,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二個兒子,曾任左將軍、會稽內史等職。
⒃也:表示判斷的語氣。
譯文
謝太傅在一個寒冷的下雪天召開家庭聚會,跟子侄輩的人講解詩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興地說:“白雪紛紛的樣子像什么?”他哥哥的長子謝郎說:“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與白雪紛紛的樣子相比。”他哥哥的女兒說:“不如比作柳絮隨風起舞。”謝太傅聽了高興得笑了起來。謝道韞就是謝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也是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作品鑒賞
《詠雪》選自《世說新語箋疏》,它言簡意賅地勾勒了疾風驟雪、紛紛揚揚的下雪天,謝家子女即景賦詩詠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輕松和諧的畫面。文章通過神態(tài)描寫和身份補敘,贊賞謝道韞的文學才華。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文章第一句交代詠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個字,涵蓋的內容相當多。東晉的謝氏家族是個赫赫有名的詩禮簪纓之家,為首的是謝太傅即謝安。在這樣的家族里,遇到雪天無法外出,才有“講論文義”的雅興。召集人兼主講人自然是謝安,聽眾是“兒女”們。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全都說到了。接著寫主要事件詠雪。其實是主講人出題考聽眾。主講人何以有此雅興?原來是天氣發(fā)生了變化:“俄而雪驟”,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變成了紛紛揚揚的鵝毛大雪。這使主講人感到很高興,于是“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錄下了兩個:一個是謝朗說的'“撒鹽空中”;另一個是謝道韞說的“柳絮因風起”。主講人對這兩個答案的優(yōu)劣未做評定,只是“大笑樂”而已,十分耐人尋味。作者也沒有表態(tài),卻在最后補充交代了謝道韞的身份,“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欣賞及贊揚謝道韞的才氣。
作者簡介
劉義慶(403~444)是南朝宋著名文學家,字季伯,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宋宗室,武帝時襲封臨川王。官至兗州刺史、都督加開府儀同三司。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喜納文士,其撰筆記小說集《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記敘漢末至東晉士族階層人物的言談軼事,生動形象地反映出當時士族的生活方式與精神面貌。語言精煉、生動傳神,對后世小說影響極大。其中“周處除三害”、“望梅止渴”、“擊鼓罵曹”等故事,成為后世戲曲小說的素材,“新亭對泣”、“子猷獻戴”等也成為后世詩文常用的典故。梁劉孝標作注,旁征博引,為后人所重。另有《幽明錄》,今佚。魯迅《古小說鉤沉》輯其佚文200余條,皆記詭異之事。
《詠雪》文言文練習題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問題。
詠雪
謝太傅
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1.解釋劃線的詞語。
(1)謝太傅寒雪日內集()
(2)撒鹽空中差可擬()
(3)俄而雪驟()
(4)與兒女講論文義()
2.翻譯下面的文案。
(1)白雪紛紛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風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這篇小短文里,作者為我們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氣氛,請談談你的觀點,并用文中的幾個關鍵詞來表明這一觀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兄妹兩人的.比喻哪一個更好呢?清亮出你的觀點,并文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家庭聚會;
(2)差不多可以相比;
(3)不久,一會兒;
(4)指子侄輩
2.(1)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么呢?
(2)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
3.從“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可以看出,作者為我們營造了一種融洽(或“和諧”“歡快”“輕松”等正確說法)家庭氣氛。(意對即可)
4.“略”。(言之成理即可)
詠雪文言文閱讀答案
《詠雪》是南朝文學家劉義慶收錄在《世說新語》中的一段文言散文,始出于東晉謝安與其子侄輩們的一段即興對話。接下來小編搜集了詠雪文言文閱讀答案,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注釋
⑴謝太傅:即謝安(320-385),字安石,晉朝陳郡陽夏(jiǎ)(現河南太康)人。做過吳興太守、侍中、吏部尚書、中護軍等官職。死后追贈為太傅。
⑵內集:家庭聚會。
⑶兒女:子侄輩的年輕一代。
⑷講論文義:談論詩文。
⑸俄而:不久,一會兒。
⑹驟:急(速),緊。
⑺欣然:高興的樣子。
⑻何所似:即“所似何”,賓語前置。像什么。何,疑問代詞,什么;似,像。
⑼胡兒:即謝朗,字長度,謝安哥哥謝據的長子。做過東陽太守。
⑽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擬,相比。
⑾未若:比不上。
⑿因:憑借。
⒀樂:通“悅”,形容高興的樣子。
⒁即:是。大兄無奕女:謝安的哥哥謝無奕的女兒。指謝道韞(yùn),東晉有名的才女。無奕,指謝奕,字無奕。
⒂王凝之:字叔平,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二個兒子,曾任左將軍、會稽內史等職。
閱讀題目
【第1句】:解釋下列加粗詞。
①俄而雪驟_______________
②公欣然曰_______________
③撒鹽空中差可擬_______________
④未若柳絮因風起_______________
【第2句】:翻譯劃線的文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句】:本文寫出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氣氛?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這種氣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句】:下列各組文案,加點詞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白雪紛紛何所似繁花似錦
B、公欣然曰悠然自得
C、與兒女講論文義中華兒女
D、俄而雪驟暴風驟雨
【第5句】:對文章的內容理解和寫法不正確的是()
A、文章結尾補充交代了謝道韞的身份,表明了作者贊賞謝道韞的聰穎和才氣。
B、謝太傅認為后一喻比前一喻好。
C、公大笑中的笑意有諷刺兄子胡兒“撒鹽空中差可擬”不恰當。
D、“柳絮”一喻給人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正如英國大詩人雪萊“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有深刻的`意蘊。
參考答案
【第1句】:①不久,一會兒。②高興的樣子。③相比。④不如,比不上
【第2句】:謝太傅寒雪日舉行家庭聚會,給子侄輩講解詩文。
【第3句】:融洽、歡快、輕松等。從“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可以看出來。
【第4句】:C
【第5句】:B
譯文
謝太傅在一個冬雪紛飛的日子里,把子侄們輩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們一起談論詩文。不一會兒,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長子謝朗說:“跟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另一個哥哥的女兒說:“不如比作柳絮憑借風而起。”謝太傅聽了開心的大笑起來。她(謝道韞)就是謝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