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或課堂是育人的主渠道。課堂是一種有結構的時期,學生在這個時期打算學習知識。教師或導師會在上課時,教導最少一個,甚至更多的學生。課堂的英文單詞“lesson”來自拉丁語“lectio”,代表閱讀和說出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天空課堂感受(通用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天空課堂感受篇1
當航天員們在《天宮課堂》為我們太空授課時,你是否了解過她為夢想付出的努力?他們是名人,他們也只是一個為了夢想而不斷奮斗的普通人,是堅持讓他們的生命變得與眾不同。夢想雖然美麗,但如果沒有堅持的勇氣和行動,那么,那份美麗就只能停留在夢境中,而不會成為如今的現實。
這讓我想起之前在少年宮中學習的那些日子。我很喜歡發明,爸爸雖然支持,但媽媽卻認為“發明不能當飯吃”,不贊成我學發明。我還記得爸爸說:“放心兒子,你想學就學。這是你的夢想,就算一萬個人反對,自己堅持就對了?!卑职值倪@句話和王老師的話真是不謀而合,也讓我學畫的心更加堅定了。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夢想著成為畫家,而付麗娟姐姐卻是擁有一雙飛翔的翅膀。我很佩服她在藍天中勇敢下跳的這份勇氣——因為我恐高。
他們的事跡全都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有夢就動力,有動力夢想才能成功;有夢就要堅持,只有堅持才能成功;有夢就能出彩,只有出彩才算成功。
夢想不會拋棄我們,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拋棄自己。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所以,盡管在實現夢想的旅途中會出現各種磨難,必須經受多重考驗,甚至會讓我們難受得哭泣,會給我們帶來許多疼痛,但是,如果放棄那就什么都沒有了。所以,就算再苦再痛再累,我們一定要堅持。因為,堅持是通向夢想的最好途徑。
我也有自己的夢想——當一名發明家家。雖然這個夢想看起來很可笑,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玩弄發明,認為發明家不外如是。或者有的人認為發明家只是多余的,不能與時代接軌,不能創造社會價值,但我并不這么認為。
我喜歡帶著欣賞的目光、愉悅的心情欣賞那些有用的發明,去了解過去歷史中發生過的事情,去傾聽古人的心聲,去追尋他們所走過的痕跡。這盡管有許多困難要克服,但我會一如既往地堅持,就像他們一樣。
夢想是一片鑰匙,她不能打開所有的鎖,但卻能夠打開屬于我們自己的鎖。但有個問題,這片鑰匙可能需要我們自己去打磨,打磨得更適合打開夢想的鎖。沒有經過雕琢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所以,我的朋友,就讓夢想雕琢我們的人生,就讓夢想帶領我們走向成功吧!
如果想要放棄,請握緊手中的鑰匙,堅定自己的信念——我一定要打開那把鎖!
天空課堂感受篇2
今天我上了一節此生中最寶貴的課——天宮課堂。寶貴之處在哪呢?這堂課是由目前在中國空間站工作的三名偉大的宇航員:翟志剛,葉光富,王亞平講解的。他們代表著中國航天頂端的科研工作者,在工作之余與我們遙遠連線直播并在距離地球400公里以外的空間站進行實驗,教給我了許多有意思的科學物理知識和現象。
太空授課的內容主要包括: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場景,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人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象。我最感興趣的是人體運動實驗,航天員葉光富向我們展示了如何在微重力的太空進行轉體運動,不僅幽默風趣,而且還告訴我們角動量的物理知識,也就是描述物體轉動的物理量。還有許多實驗非常有趣,耐人尋味,傳播了載人航天知識。我對變幻莫測的太空許多的疑惑都被解開,拓寬了我的知識面,科普了航天知識,為以后的科學物理學習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這堂課對我的影響和意義非常大,中國航天從之前的一窮二白到現在已成為世界一流之列,靠的是科學家,科研工作者,宇航員等從事與航天事業的人們一路披荊斬棘的共同堅持與付出。中國一代代航天人為了祖國崇高的航天事業勇于奉獻,擔當時代重任,不負人民期望,追逐夢想不斷進步的精神讓我頗有感觸,我懂得了要不斷追夢,堅持自己的理想信念,把握住機會,努力學習,長大后在祖國和社會需要的崗位上做貢獻,讓祖國屹立于世界之巔峰。
天空課堂感受篇3
空中課堂,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摸索、適應。這種有別于面對面的教學,剛開始,
大家還都不是很適應。課堂上也存在一些小問題,雖然目前的網絡已經比較快了,旦是空中課堂上還是會有一定數據延遲,如果需要和學生互動,要適應這種略微慢半拍的節奏。就是在線的直播課堂,上課的感受也真實的課堂有很大的差距,這個需要自己去適應這種新的上課節奏,大約需要兩到三節課的時間。講課的過程中適當留白,稍微停頓一下讓學生完成筆記和思考,或者等數據傳輸來完成學生對你的反饋,要不你一直講不僅學生跟不上節奏,這樣學生也會特別的趕,沒有思考的空間。對于學生來說,就需要更好的自制力,嚴格的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來安排自己的一天,擁有更多的自主時間,如何讓這些時間有效利用吧,就要好好安排一番了。
兩周多的空中課堂,讓我們都已經逐漸適應了這種方式,—堂課,看似短短的
十幾分鐘,但我們有可能會為了幾分鐘的微課花費一整天的時間,會為了幾道小練習而反復的琢磨,雖是線上教學,但我們依然堅捋研討,磨課試課,爭取讓一堂短短的課變得有質量且高效。
線上教學確實是線下教學的有力補充我相信在未來我會更好地利用線上教學
方式,讓線上和線下相輔相成。當下,面對疫情,我認為作為教師,好好備課,上好網絡直播課,充實學生的學習生活,就是在履行自己的另一份防疫責任。希望此次的疫情早日結束,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下一篇:[新版澳元錯別字]錯別字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