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閱讀名言警句
讀書是一種最美麗的享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熱愛讀書,能讓你獲益匪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熱愛閱讀名言警句,歡迎大家閱讀!
熱愛閱讀名言警句(一)
【第1句】:善讀者日攻,日掃。攻則直透重圍,掃則了無一物。
【第2句】:讀書時,我愿在每一個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條真理面前停留一樣。
【第3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第4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第5句】: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愚昧是達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障礙,也就是人生發展的障礙。
【第6句】:愛看書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即課外書……譬如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學的,偏看看科學書,看看別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這樣子,對于別人,別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第7句】:讀死書是害己,一開口就害人;但不讀書也并不見得好。
【第8句】: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第9句】: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第10句】:書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禪堂。
【第11句】:讀書破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
【第12句】:讀書就應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
【第13句】:好書是偉大心靈的富貴血脈。——彌爾頓
【第14句】: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第15句】: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
【第16句】: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第17句】:書是逆境中的慰藉。
【第18句】: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第19句】:知識有如人體血液一樣的寶貴。人缺少了血液,身體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識,頭腦就要枯竭。
【第20句】: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咽,終不知味也。
【第21句】:書是面包——高爾基說:我撲在書籍上,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
【第22句】:我們自動的讀書,即嗜好的讀書,請教別人是大抵無用,只好先行泛覽,然后抉擇而入于自己所愛的較專門一門或幾門;但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現實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
【第23句】: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來應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益也。
【第24句】: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臧克家
【第25句】: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同時也不可能有什么鑒別力。——赫爾岑
熱愛閱讀名言警句(二)
【第1句】: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造。——吳晗
【第2句】: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第3句】: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孔丘
【第4句】:任何時候我也不會滿足,越是多讀書,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滿足,越感到自己知識貧乏。——馬克思
【第5句】:讀一書,增一智。
【第6句】: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第7句】:勞動是知識的源泉;知識是生活的指南。
【第8句】:讀書無嗜好,就能盡其多。不先泛覽群書,則會無所適從或失之偏好,廣然后深,博然后專。——魯迅
【第9句】:欲速是讀書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綿密不間斷,不在不速也。——陸瓏
【第10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第11句】: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莎士比亞
【第12句】:在所閱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他一切統統拋掉,就是拋掉使頭腦負擔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點的一切。——愛因斯坦
【第13句】:讀書而不能運用,則所讀書等于廢紙。——華盛頓
【第14句】: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第15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第16句】: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第17句】: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鄭玄
【第18句】:樹不修,長不直;人不學,沒知識。
【第19句】: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高爾基
【第20句】: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第21句】:寶劍不磨要生銹;人不學習要落后。
【第22句】:知識,主要是靠主動"抓"出來的,不是靠"教"出來的。——錢三強
【第23句】: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第24句】: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仿佛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爾泰
【第25句】:書讀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但當你讀書而思考越多的時候,你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爾泰
【第26句】:讀書有三種方法:一種是讀而不懂,另一種是既讀也懂,還有一種是讀而懂得書上所沒有的東西。——克尼雅日寧
【第27句】:造燭求明,讀書求理。
【第28句】:用寶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識充實自己。
【第29句】: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第30句】: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