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詩詞選
溫庭筠的詩辭藻華麗,濃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下面和小編一起賞析一下溫庭筠詩詞選!
溫庭筠詩詞選
卷五百七十五
卷575_1「雞鳴埭曲」溫庭筠
南朝天子射雉時,銀河耿耿星參差。銅壺漏斷夢初覺,
寶馬塵高人未知。魚躍蓮東蕩宮沼,濛濛御柳懸棲鳥。
紅妝萬戶鏡中春,碧樹一聲天下曉。盤踞勢窮三百年,
朱方殺氣成愁煙。彗星拂地浪連海,戰鼓渡江塵漲天。
繡龍畫雉填宮井,野火風驅燒九鼎。殿巢江燕砌生蒿,
十二金人霜炯炯。芊綿平綠臺城基,暖色春容荒古陂。
寧知玉樹后庭曲,留待野棠如雪枝。
卷575_2「織錦詞」溫庭筠
丁東細漏侵瓊瑟,影轉高梧月初出。簇簌金梭萬縷紅,
鴛鴦艷錦初成匹。錦中百結皆同心,蕊亂云盤相間深。
此意欲傳傳不得,玫瑰作柱朱弦琴。為君裁破合歡被,
星斗迢迢共千里。象尺熏爐未覺秋,碧池已有新蓮子。
卷575_3「夜宴謠」溫庭筠
長釵墜發雙蜻蜓,碧盡山斜開畫屏。虬須公子五侯客,
一飲千鐘如建瓴。鸞咽姹唱圓無節,眉斂湘煙袖回雪。
清夜恩情四座同,莫令溝水東西別。亭亭蠟淚香珠殘,
暗露曉風羅幕寒。飄飖戟帶儼相次,二十四枝龍畫竿。
裂管縈弦共繁曲,芳樽細浪傾春醁.高樓客散杏花多,
脈脈新蟾如瞪目。
卷575_4「蓮浦謠」溫庭筠
鳴橈軋軋溪溶溶,廢綠平煙吳苑東。水清蓮媚兩相向,
鏡里見愁愁更紅。白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風浪。
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圓亦搖蕩。
卷575_5「郭處士擊甌歌」溫庭筠
佶栗金虬石潭古,勺陂瀲滟幽修語。湘君寶馬上神云,
碎佩叢鈴滿煙雨。吾聞三十六宮花離離,軟風吹春星斗稀。
玉晨冷磬破昏夢,天露未干香著衣。蘭釵委墜垂云發,
小響丁當逐回雪。晴碧煙滋重疊山,羅屏半掩桃花月。
太平天子駐云車,龍爐勃郁雙蟠拏。宮中近臣抱扇立,
侍女低鬟落翠花。亂珠觸續正跳蕩,傾頭不覺金烏斜。
我亦為君長嘆息,緘情遠寄愁無色。莫沾香夢綠楊絲。
千里春風正無力。
卷575_6「遐水謠」溫庭筠
天兵九月渡遐水,馬踏沙鳴驚雁起。殺氣空高萬里情,
塞寒如箭傷眸子。狼煙堡上霜漫漫,枯葉號風天地干。
犀帶鼠裘無暖色,清光炯冷黃金鞍。虜塵如霧昏亭障,
隴首年年漢飛將。麟閣無名期未歸,樓中思婦徒相望。
卷575_7「曉仙謠」溫庭筠
玉妃喚月歸海宮,月色澹白涵春空。銀河欲轉星靨靨,
碧浪疊山埋早紅。宮花有露如新淚,小苑叢叢入寒翠。
綺閣空傳唱漏聲,網軒未辨凌云字。遙遙珠帳連湘煙,
鶴扇如霜金骨仙。碧簫曲盡彩霞動,下視九州皆悄然。
秦王女騎紅尾鳳,半空回首晨雞弄。霧蓋狂塵億兆家,
世人猶作牽情夢。
卷575_8「錦城曲」溫庭筠
蜀山攢黛留晴雪,簝筍蕨芽縈九折。江風吹巧剪霞綃,
花上千枝杜鵑血。杜鵑飛入巖下叢,夜叫思歸山月中。
巴水漾情情不盡,文君織得春機紅。怨魄未歸芳草死,
江頭學種相思子。樹成寄與望鄉人,白帝荒城五千里。
卷575_9「生禖屏風歌」溫庭筠
玉墀暗接昆侖井,井上無人金索冷。畫壁陰森九子堂,
階前細月鋪花影。繡屏銀鴨香蓊蒙,天上夢歸花繞叢。
宜男漫作后庭草,不似櫻桃千子紅。
卷575_10「嘲春風」溫庭筠
春風何處好,別殿饒芳草。苒裊轉鸞旗,萎蕤吹雉葆。
揚芳歷九門,澹蕩入蘭蓀。爭奈白團扇,時時偷主恩。
卷575_11「舞衣曲」溫庭筠
藕腸纖縷抽輕春,煙機漠漠嬌娥嚬。金梭淅瀝透空薄,
剪落交刀吹斷云。張家公子夜聞雨,夜向蘭堂思楚舞。
蟬衫麟帶壓愁香,偷得鶯簧鎖金縷。管含蘭氣嬌語悲,
胡槽雪腕鴛鴦絲。芙蓉力弱應難定,楊柳風多不自持,
回嚬笑語西窗客,星斗寥寥波脈脈。不逐秦王卷象床,
滿樓明月梨花白。
卷575_12「張靜婉采蓮歌」溫庭筠
蘭膏墜發紅玉春,燕釵拖頸拋盤云。城邊楊柳向嬌晚,
門前溝水波粼粼。麒麟公子朝天客,珂馬珰珰度春陌。
掌中無力舞衣輕,剪斷鮫綃破春碧。抱月飄煙一尺腰,
麝臍龍髓憐嬌嬈,秋羅拂水碎光動,露重花多香不銷。
鸂鶒交交塘水滿,綠芒如粟蓮莖短。一夜西風送雨來,
粉痕零落愁紅淺。船頭折藕絲暗牽,藕根蓮子相留連。
郎心似月月未缺,十五十六清光圓。
卷575_13「湘宮人歌」溫庭筠
池塘芳草濕,夜半東風起。生綠畫羅屏,金壺貯春水。
黃粉楚宮人,芳花玉刻鱗。娟娟照棋燭,不語兩含嚬。
卷575_14「黃曇子歌」溫庭筠
參差綠蒲短,搖艷云塘滿。紅瀲蕩融融,鶯翁鸂鶒暖。
萋芊小成路,馬上修蛾懶。羅衫裊回風,點粉金鸝卵。
卷575_15「觱篥歌(李相妓人吹)」溫庭筠
蠟煙如纛新蟾滿,門外平沙草芽短。黑頭丞相九天歸。
夜聽飛瓊吹朔管。情遠氣調蘭蕙薰,天香瑞彩含絪缊。
皓然纖指都揭血,日暖碧霄無片云。含商咀徵雙幽咽,
軟縠疏羅共蕭屑。不盡長圓疊翠愁,柳風吹破澄潭月。
鳴梭淅瀝金絲蕊,恨語殷勤隴頭水。漢將營前萬里沙,
更深一一霜鴻起。十二樓前花正繁,交枝簇蒂連壁門。
景陽宮女正愁絕,莫使此聲催斷魂。
卷575_16「照影曲」溫庭筠
景陽妝罷瓊窗暖,欲照澄明香步懶。橋上衣多抱彩云,
金鱗不動春塘滿。黃印額山輕為塵,翠鱗紅稚俱含嚬。
桃花百媚如欲語,曾為無雙今兩身。
卷575_17「拂舞詞(一作公無渡河)」溫庭筠
黃河怒浪連天來,大響谹谹如殷雷。龍伯驅風不敢上,
百川噴雪高崔嵬。二十三弦何太哀,請公勿渡立徘徊。
下有狂蛟鋸為尾,裂帆截棹磨霜齒。神椎鑿石塞神潭,
白馬zazb赤塵起。公乎躍馬揚玉鞭,滅沒高蹄日千里。卷575_5「太液池歌」溫庭筠
腥鮮龍氣連清防,花風漾漾吹細光。疊瀾不定照天井,
倒影蕩搖晴翠長。平碧淺春生綠塘,云容雨態連青蒼。
夜深銀漢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
卷575_6「雉場歌」溫庭筠
茭葉萋萋接煙曙,雞鳴埭上梨花露。彩仗鏘鏘已合圍,
繡翎白頸遙相妒。雕尾扇張金縷高,碎鈴素拂驪駒豪。
綠場紅跡未相接,箭發銅牙傷彩毛。麥隴桑陰小山晚,
六虬歸去凝笳遠。城頭卻望幾含情,青畝春蕪連石苑。
卷575_7「雍臺歌」溫庭筠
太子池南樓百尺,入窗新樹疏簾隔。黃金鋪首畫鉤陳,
羽葆停幢拂交戟。盤紆闌楯臨高臺,帳殿臨流鸞扇開。
早雁驚鳴細波起,映花鹵簿龍飛回。
卷575_8「吳苑行」溫庭筠
錦雉雙飛梅結子,平春遠綠窗中起。吳江澹畫水連空,
三尺屏風隔千里。小苑有門紅扇開,天絲舞蝶共徘徊。
綺戶雕楹長若此,韶光歲歲如歸來。
卷575_9「常林歡歌」溫庭筠
宜城酒熟花覆橋,沙晴綠鴨鳴咬咬。秾桑繞舍麥如尾,
幽軋鳴機雙燕巢。馬聲特特荊門道,蠻水揚光色如草。
錦薦金爐夢正長,東家咿喔雞鳴早。
卷575_10「塞寒行」溫庭筠
燕弓弦勁霜封瓦,樸簌寒雕睇平野,一點黃塵起雁喧,
白龍堆下千蹄馬。河源怒濁風如刀,剪斷朔云天更高。
晚出榆關逐征北,驚沙飛迸沖貂袍。心許凌煙名不滅,
年年錦字傷離別。彩毫一畫竟何榮,空使青樓淚成血。
卷575_11「湖陰詞」溫庭筠
祖龍黃須珊瑚鞭,鐵驄金面青連錢。虎髯拔劍欲成夢,
日壓賊營如血鮮。海旗風急驚眠起,甲重光搖照湖水。
蒼黃追騎塵外歸,森索妖星陣前死。五陵愁碧春萋萋,
霸川玉馬空中嘶。羽書如電入青瑣,雪腕如槌催畫鞞.
白虬天子金煌铓,高臨帝座回龍章。吳波不動楚山晚,
花壓闌干春晝長。
卷575_12「蔣侯神歌」溫庭筠
楚神鐵馬金鳴珂,夜動蛟潭生素波。商風刮水報西帝,
廟前古樹蟠白蛇。吳王赤斧斫云陣,畫堂列壁叢霜刃。
巫娥傳意托悲絲,鐸語瑯瑯理雙鬢。湘煙刷翠湘山斜,
東方日出飛神鴉。青云自有黑龍子,潘妃莫結丁香花。
卷575_13「漢皇迎春詞」溫庭筠
春草芊芊晴掃煙,宮城大錦紅殷鮮。海日初融照仙掌,
淮王小隊纓鈴響。獵獵東風焰赤旗,畫神金甲蔥龍網。
鉅公步輦迎句芒,復道掃塵燕彗長。豹尾竿前趙飛燕,
柳風吹盡眉間黃。碧草含情杏花喜,上林鶯囀游絲起。
寶馬搖環萬騎歸,恩光暗入簾櫳里。
卷五百七十六
卷576_1「蘭塘詞」溫庭筠
塘水汪汪鳧唼喋,憶上江南木蘭楫。繡頸金須蕩倒光,
團團皺綠雞頭葉。露凝荷卷珠凈圓,紫菱刺短浮根纏。
小姑歸晚紅妝淺,鏡里芙蓉照水鮮。東溝潏潏勞回首,
欲寄一杯瓊液酒。知道無郎卻有情,長教月照相思柳。
品讀《溫庭筠詩詞選》
第一首·夢江南
梳洗罷,
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
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賞析】
此詞寫一女子登樓遠眺、盼望歸人的情景,表現了她從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腸斷”的感情。
這是一首小令,只有二十七個字。“詞之難于令曲,如詩之難于絕句”,“一句一字閑不得”(《白香詞譜箋》)。起句“梳洗罷”,看似平平,“語不驚人”。但這三個字內容豐富,給讀者留了許多想像的余地。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來的洗臉梳頭,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婦),在特定條件(準備迎接久別的愛人歸來)下,一種特定情緒(喜悅和激動)的反映。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常以“爐薰闔不用,鏡匣上塵生。綺羅失常色,金翠暗無精”之類的描寫來表現思婦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本篇用法有所不同,離別的痛苦,相思的寂寞,孤獨的日子似乎就要過去,或者說她希望中的美好日子似乎就要來到,于是,臨鏡梳妝,顧影自憐,著意修飾一番。結果是熱烈的希望之火遇到冰冷的現實,帶來了深一層的失望和更大的精神痛苦,重新又要回到“明鏡不治”“首如飛蓬”的苦境中去。這三個字,把這個女子獨居的環境,深藏內心的感情變化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生動地表現出來了嗎?
接著,出現了一幅廣闊、多彩的藝術畫面:“獨倚望江樓。”江為背景,樓為主體,焦點是獨倚的人。這時的女子,感情是復雜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情緒是變化的。初登樓時的興奮喜悅,久等不至的焦急,還有對往日的深沉追懷……這里,一個“獨”字用得很傳神。“獨”字,既無色澤,又無音響,卻意味深長。這不是戀人昵昵情語的“互倚”,也不是一群人嘰嘰喳喳的“共倚”,透過這無語獨倚的畫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一幅美人憑欄遠眺圖,卻是“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的“離情正苦”。把人、景、情聯系起來,畫面上就有了盛妝女子和美麗江景調和在一起的斑斕色彩,有了人物感情變化和江水流動的交融。
“過盡千帆皆不是”,是全詞感情上的大轉折。這句和起句的歡快情緒形成對照,鮮明而強烈;又和“獨倚望江樓”的空寂焦急相連結,承上而啟下。船盡江空,人何以堪!希望落空,幻想破滅,這時映入她眼簾的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落日流水本是沒有生命的無情物,但在此時此地的思婦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這是她的痛苦心境移情于自然物而產生的一種聯想類比。斜陽欲落未落,對失望女子含情脈脈,不忍離去,悄悄收著余暉;不盡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無語流去。它像一組電影鏡頭:一位著意修飾的女子,倚樓凝眸煙波浩淼的江水,等待久別不歸的愛人,從日出到日落,由希望變失望,把這個女子的不幸,表現得多么動人。
至此,景物的描繪,感情的.抒發,氣氛的烘托,都已成熟,最后彈出了全曲的最強音:“腸斷白蘋洲。”“末句最當留意,有余不盡之意始佳。”和全詞“不露痕跡”相較,末句點出主題似太直,但在感情的高潮中結句,仍有“有余不盡之意”。白蘋洲在何處?俞平伯先生說,不要“過于落實,似泛說較好”,(俞平伯《唐宋詞選釋》),這是極為深刻的見解。但在本篇的藝術描寫中,應該是江中確有白洲在的,不是比喻、想像,也不是泛指,而是實寫。獨倚望江樓,一眼就可看到此洲,但那時盼人心切,只顧看船而不見有洲了。千帆過盡,斜暉脈脈,江洲依舊,不見所思,能不腸斷!
詞是注重作家主觀抒情的藝術形式。這首小令,情真意切,生動自然,沒有矯飾之態和違心之語。詞中出現的樓頭、船帆、斜暉、江水、小洲,這些互不相干的客觀存在物,思婦的由盼郎歸來的喜悅到“腸斷白蘋洲”的痛苦失望,這些人物感情神態的復雜變化,作家經過精巧的藝術構思,使之成為渾然一體的藝術形象。作家的思想感情像一座橋梁,把這些景物、人物聯系了起來,而且滲透到了景物描繪和人物活動之中,成了有機的藝術整體,使冰冷的樓、帆、水、洲好像有了溫度,有了血肉生命,變得含情脈脈;使分散孤立的風景點,融合成了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藝術畫面;使人物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的心理活動完美統一地顯示出來。這正是現實生活中的思婦的怨和恨,血和淚,深深地感動了作家;在這些似乎平靜的字句中,跳動著作家真摯熱烈的心。
這首小令,像一幅清麗的山水小軸,畫面上的江水沒有奔騰不息的波濤,發出的只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嘆息,連落日的余暉,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盤旋著一股無名的愁悶和難以排遣的怨恨。還有那臨江的樓頭,點點的船帆,悠悠的流水,遠遠的小洲,都惹人遐想和耐人尋味,有著一種美的情趣,一種情景交融的意境。這首小令,看似不動聲色,輕描淡寫中醞釀著熾熱的感情,而且宛轉起伏,頓挫有致,于不用力處看出“重筆”。
思婦題材寫的人很多,可說是個“熱門題材”,但這首小令,不落俗套,很有特色。這也是個軟題材,但這首小令不是軟綿綿的,情調積極、健康、樸素。在有著綺靡側艷“花間”氣的溫詞中,這首小令可說是情真意切,清麗自然,別具一格的精品。
第二首·五律·商山早行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賞析】
這首詩之所以為人們所傳誦,是因為它通過鮮明的藝術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會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現“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強。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經叮叮當當,響起了車馬的鈴鐸聲,旅客們套馬、駕車之類的許多活動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講自己,但也適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時難”。在封建社會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難、人情澆薄等許多原因,往往安土重遷,怯于遠行。“客行悲故鄉”這句詩,很能夠引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
【第3句】:四兩句,歷來膾炙人口。梅堯臣曾經對歐陽修說:最好的詩,應該“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歐陽修請他舉例說明,他便舉出這兩句和賈島的“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并反問道:“道路辛苦,羈旅愁思,豈不見于言外乎?”(《六一詩話》)李東陽在《懷麓堂詩話》中進一步分析說:“‘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人但知其能道羈愁野況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閑字,止提掇出緊關物色字樣,而音韻鏗鏘,意象具足,始為難得。若強排硬疊,不論其字面之清濁,音韻之諧舛,而云我能寫景用事,豈可哉!”“音韻鏗鏘”,“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詩的必備條件。李東陽把這兩點作為“不用一二閑字,止提掇緊關物色字樣”的從屬條件提出,很可以說明這兩句詩的藝術特色。所謂“閑字”,指的是名詞以外的各種詞;所謂“提掇緊關物色字樣”,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詞的選擇和組合。這兩句詩可分解為代表十種景物的十個名詞: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雖然在詩句里,“雞聲”、“茅店”、“人跡”、“板橋”都結合為“定語加中心詞”的“偏正詞組”,但由于作定語的都是名詞,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詞的具體感。例如“雞聲”一詞,“雞”和“聲”結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喚起引頸長鳴的視覺形象。“茅店”、“人跡”、“板橋”,也與此相類似。
古時旅客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詩人既然寫的是早行,那么雞聲和月,就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而茅店又是山區有特征性的景物。“雞聲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聽見雞聲就爬起來看天色,看見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裝,起身趕路等許多內容,都有聲有色地表現出來了。
同樣,對于早行者來說,板橋、霜和霜上的人跡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雞報曉、殘月未落之時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經是“人跡板橋霜”,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這兩句純用名詞組成的詩句,寫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確實稱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葉落山路,枳花照驛墻”兩句,寫的是剛上路的景色。商縣、洛南一帶,枳樹、槲樹很多。槲樹的葉片很大,冬天雖干枯,卻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樹枝將發嫩芽的時候,才紛紛脫落。而這時候,枳樹的白花已在開放。因為天還沒有大亮,驛墻旁邊的白色枳花,就比較顯眼,所以用了個“照”字。可以看出,詩人始終沒有忘記“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詩人想起了昨夜在夢中出現的故鄉景色:“鳧雁滿回塘”。春天來了,故鄉杜陵,回塘水暖,鳧雁自得其樂;而自己,卻離家日遠,在茅店里歇腳,在山路上奔波。“杜陵夢”,補出了夜間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與“客行悲故鄉”首尾照應,互相補充;而夢中的故鄉景色與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鮮明的對照。眼里看的是“槲葉落山路”,心里想的是“鳧雁滿回塘”。“早行”之景與“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現。
第三首·七律·利洲南渡
澹然空水對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
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
數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
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
【賞析】
利州屬山南西道,治所在今四川廣元縣,嘉陵江流經該縣西北面。這首詩是溫庭筠行旅此地渡江時所作。
詩人來到了嘉陵江畔,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開闊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而動,夕陽映照在水中,閃爍不定;起伏彎曲的江島和岸上青翠的山嵐在斜暉的籠罩下,一片蒼茫。這一聯寫江景,交待了行程的地點和時間:日暮時江邊渡口。因為詩寫的就是渡江情景,所以首聯從此著筆,起的非常自然。
頷聯緊承上聯,寫人馬急欲渡江的情形:渡船正浮江而去,人渡馬也渡,船到江心,馬兒揚鬃長鳴,好像聲音出于波浪之上;未渡的人(包括詩人自己)歇息在岸邊的柳蔭下,等待著渡船從彼岸返回。
這兩聯所寫景物都是詩人待渡時岸邊所見,由遠而近,由江中而岸上,由靜而動,井然有序。
接下來,頸聯寫渡江,船過沙灘,驚散了草叢中成群的鷗鳥;回望岸上,江田萬頃,一只白鷺在自由自在地飛翔。這一聯巧用數量詞,不但屬對工穩,而且深化了詩境。群鷗棲息沙草之間,可見天時向晚,飛鳥歸巢,所以萬頃江田之上只有一鷺飛翔。這幅色彩鮮明的畫面強烈地渲染了江邊的清曠和寂靜。后來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中有“爭渡,爭渡,驚起一灘歐鷺”的詞句,其境界正與此聯上句所展示的畫面相類似,而下句江田白鷺的空闊悠深和王維的“漠漠水田飛白鷺”(《積雨輞川莊作》)更是神韻同出。
前面三聯描繪了一幅寧靜而充滿生機的利州南渡圖,作為餬口四方,疲于奔走的詩人摹然置身于這樣的環境,不能不觸景生情,遐想聯翩。所以尾聯偶然興起了欲學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愿望。
范蠡,字少伯,春秋時楚國人,為越大夫,從越王勾踐二十余年,助勾踐滅吳國后,辭官乘舟而去,泛于五湖,莫知所終。五湖,指太湖和它附近的幾個湖,這里泛指江湖。忘機,舊謂鷗鷺忘機,這里有雙關意,指心愿淡泊,與人無爭。這兩句是說:如今誰能懂得乘一葉扁舟去追尋范蠡的足跡,逍遙于江湖煙水中而忘機一切俗念呢?言外之意,自己便有淡泊遺世,忘卻機心之志,也沒有人能夠理會。
溫庭筠一生政治上很失意,不僅屢次應試不中,而且因為語言多犯忌諱,開罪了皇帝和宰相(宣宗和令狐绹),長被擯抑,只好到處流轉,做一個落泊才子。他的詩中曾有“自笑謾懷經濟策,不將心事許煙霞”(《郊居秋日有懷一二知己》)的自負與自嘲,這里卻浩然有歸隱之志,實際上是失意后的無奈之語。“獨忘機”,其實并不能忘機。
這一點和范蠡也是共通的。范蠡是因越王勾踐難共安樂才辭官隱遁的。所以,兩個人都可謂是極有機心的人。
這首詩描寫行旅在利州南渡時的所見所感,景物描寫江中,岸上交遞著墨,層次分明,色彩清麗,靜中有動,栩栩如生,特別是頸聯,是被人們傳誦的寫景名句。最后觸景興感,自然真切。
全詩八句,無不與“水”相關,但清雋而不堆砌。在章法上,此詩別具一格,不落俗套。按照律詩的一般規律,前后四聯,起承轉合,各有所歸。此詩前三聯卻遞相承接,景物描寫得很充分,意境幽遠淡雅。尾聯由寫景轉而遐思,但仍從“舟”、“水”絻結,以致轉中有合,脈絡依然清晰完整。有人說,溫庭筠的以山水、行旅為題材的詩多感慨深切,氣韻清澈,以這首詩來看,確有道理。
溫庭筠簡介
在封建時代,一個讀書人即便有最好的文才,也得不到重用是一件讓人惋惜的事。下面是詩人溫庭筠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詩人簡介】
溫庭筠(約812—約866),本名岐,藝名庭筠,字飛卿,漢族,唐代并州祁縣(今山西省晉中市祁縣)人,晚唐時期詩人、詞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后裔。出生于沒落貴族家庭,多次考進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為放浪。他曾任隨縣和方城縣尉,官至國子監助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監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濃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有《花間集》遺存。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其詞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詞的文采和聲情。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
【詩人故事】
唐時,溫庭筠,字飛卿,舊名岐。當時和詩人李商隱齊名,被人們稱為“溫李”。他擅長小賦,才思敏捷,用詞綺艷美麗。每次考試,按規定韻作賦,他只需要叉八次手而八韻作成,速度很快。他經常為鄰座的考生代作文章,人們送他外號“救數人”。由于他不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所以受到一些有身分的人的輕視。李義山對他說:“我近來作了一聯,‘遠比趙公,三十六軍宰輔‘,沒有得到偶句。”溫庭筠說:“你怎么不對’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書‘?”唐宣宗曾寫有“金步搖”的文案,未能對出下句。收進士們對,溫庭筠以“玉條脫”對上了,宣宗很贊賞。又有一藥名“白頭翁”,溫庭筠以“蒼耳子”為對,這樣類似情況很多。宣宗愛唱《菩薩蠻》詞,丞相令狐绹叫溫庭筠代他撰詞,并告訴溫不要泄露此事。溫庭均卻把這事說了,因此令狐绹便疏遠了他。溫庭筠也說過“中書省內坐將軍”,是譏諷宰相沒學問。宣宗喜歡微服出行,有一次遇上了溫庭均。溫不認識皇帝,很傲慢地追問皇上說:“你是長史司馬之流的大官嗎?”皇帝說:"不是。"“溫又問:"那你是大參簿尉之類的吧?""皇上說:"不是。"因此把溫庭筠貶為坊城尉?;实墼谠t書中說:”讀書人應以德為重,文章為末。你這樣的人,品德不可取,文章再好也是彌補不上的。”溫庭筠負有不羈之才,沒有得到機遇用他,最后竟流落而死。豳國公杜悰從西川調到淮海,溫庭筠到了韋曲的林亭,寫了一首詩:
卓氏爐前金線柳,隨家堤畔錦帆風。
貪為兩地行霖雨,不見池蓮照水紅。
豳公看到后,賞他絹布一千匹。吳興的沈徽說:“溫庭筠曾在江淮一帶當過老師,因此改名庭筠。每年科舉考試時,他常為人代作文章。”侍郎沈詢主持的.一次考試中,為溫庭筠單設了一個座位,不和其他考生相鄰。第二天,在簾前請溫庭筠說:“以前那些應舉考試的人,都是托你代作詩文,我這次的考場上,沒有人托你吧。希望你自我勉勵吧。”把溫庭筠打發走了。從此以后,溫更加不得意。
累身豈止干皇帝
在封建時代,一個讀書人即便有最好的文才,若接連不斷地得罪了上級,那他青云直上的希冀恐怕就會被無聲無息地取消了。這可真是令人深感悲哀的事情。
晚唐時期的著名詩詞作家溫庭筠,①就是這樣的一個“代表”。他少年時期便已天才雄贍,詞氣英發,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寫成數萬字的文章,卻絲毫不覺得費力。他只要把手交叉著調弄了八次,一首聲情并茂的七律詩便出來了。但只是很可惜,他在考場里的出色表現只能當“槍手”而代人捉刀——這大概就是當今社會里常說的代考者的“發軔”吧,而他自己卻始終是那么不如意。只是他的文名委實太大了,以至于連愛好寫詩的宣宗皇帝,因想不出拿什么來對“金步搖”時,遂想要讓這個還考不取進士的溫庭筠來對;溫當即就對以“玉條脫”,②宣宗也不得不佩服他這敏捷的才思了。針對“白頭翁”,溫庭筠就來個“蒼耳子”;這對仗也極工穩,所以自然又引來了人們的一片贊嘆之聲。
而溫卻是一個性格放蕩不羈的人,為此,他給自己后來的生活添了許多麻煩。在一個冬日里,天色比較陰暗,愛好微服出行的宣宗跟溫庭筠在一個旅館里湊巧遇上了,但他倆當時互不認識;溫比較傲慢,而且還帶有戲謔的口吻問宣宗:“您不就是當司馬、長史之類的官嗎?”在得到否認后,溫又繼續問詢:“那么,您莫非就是那些縣尉、主簿之類的人吧?”對溫所涉的一眾小官,宣宗只得說道:“皆非也!”回宮后,宣宗心里實在覺得不痛快,遂命令宰相把溫貶謫到了方城當縣尉去。為此,給他送行的一群詩友都為之深深嘆息;在大家為這次送行所做的詩里,詩人紀唐夫的七律詩是寫得最好的,其詩云:
何事明時泣玉頻,長安不見杏園春。
鳳凰詔下雖沾命,鸚鵡才高卻累身。
且盡綠醹銷積恨,莫辭黃綬拂行塵。
方城若比長沙路,猶隔千山與萬津。③
事實上,溫庭筠在冒犯皇帝被貶謫到遠方任小官之前,他還得罪過時任宰相的令狐绹,致使他受到疏遠,導致他的仕途尤其蹭蹬不堪。
當時,宣宗愛好聽那些漂亮的宮女歌唱《菩薩蠻》詞,但文墨有限的名宦之子、宰相令狐绹便把這事兒交給了溫辦理。溫把詞寫好并讓令狐呈獻給皇帝后,當即就得到了贊賞。令狐原本吩咐過溫不要把這代作詞的實情“捅”出去,結果溫還是給捅了出去。這樣一來,覺得自己的老臉無處可擱的令狐绹不覺大怒,從而就疏遠了溫;使溫在考進士時受盡磨折。但溫畢竟是很有才華的,后來令狐仍向他咨詢一些事情。誰知溫又慢條斯理地拿令狐開玩笑,說大人所要解決的問題,在《南華經》里便可找到;要知道,它并不是什么冷僻的書嘛,所以相公在治理國家大事之余,也不妨多看看些書。這話更是惹惱了令狐绹,從而他就不再理會溫了。所以溫在詩里就寫有“因知此恨人多積,悔讀《南華》第二篇”的文案,④用來表明他自己的深沉慨嘆,但于事卻已無補了。
到了懿宗咸通七年(866年),仕途上略微有些起色的溫庭筠,出任選拔秀才的主考官。由于自身深受進士考試的一再打擊,所以他對那些貧寒家庭出身的讀書人很能照顧,極力予以薦拔。但他的官也就僅僅做到國子助教而已,后來他卻又不幸流落而死。⑤這可真要令人為之灑上一掬同情之淚了!
按:①此據《舊唐書》等,而《新唐書》作“溫廷筠”;至于《北夢瑣言》則又作“溫庭云”。②此據《北夢瑣言》卷四,而《唐才子傳》及《中國文學家大辭典》等則以為溫跟令狐绹之間事,恐非是。③醹,《唐詩紀事》作“醽”,可從。路,汲古閣本作“遠”,可從。而“沾”一作“沾”,實同。又,累,去聲。④胡震亨《唐音癸簽》則以為此詩句屬溫哭其亡友之作,原作“終知此恨難消遣,辜負《南華》第二篇。”俟再詳考之。⑤互參本書《登第憑誰憐下第》。
【相關作品】
冬夜寄溫飛卿
魚玄機《冬夜寄溫飛卿》
苦思搜詩燈下吟,不眠長夜怕寒衾。
滿庭木葉愁風起,透幌紗窗惜月沈。
疏散未閑終遂愿,盛衰空見本來心。
幽棲莫定梧桐處,暮雀啾啾空繞林。
溫庭筠資料
溫庭筠的詞富有裝飾的.效果,以濃艷見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溫庭筠資料,一起來看一下吧。
溫庭筠(yún),又做溫庭云(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漢族,太原祁縣(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
溫庭筠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溫庭筠介紹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后裔。出生于沒落貴族家庭,多次考進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為放浪。他曾任隨縣和方城縣尉,官至國子監(jiàn)助教。
《新唐書》與《舊唐書》均有傳。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著名詩人一樣,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外地度過的。據考,溫庭筠幼時已隨家客居江淮,后定居于鄠縣(今陜西戶縣)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嘗自稱為杜陵游客。相貌奇丑,人稱“溫鐘馗”。早年苦心學文,年輕時即以詞賦兼工,才思敏捷知名。晚唐考試律賦,八韻一篇。據說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韻,八叉八韻即告完稿,時人亦稱為“溫八叉”、“溫八吟”。
性喜譏刺權貴,多觸忌諱;又不受羈束,縱酒放浪。因此得罪權貴,屢試不第,一生坎坷,終身潦倒。唐宣宗朝試宏辭,溫庭筠代人作賦,因擾亂科場,貶為隋縣尉。后襄陽刺史署為巡官,授檢校員外郎,不久離開襄陽,客于江陵。唐懿宗時曾任方城尉,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詩詞兼工。其詩詞工于體物,有聲調色彩之美。詩辭藻華麗,多寫個人遭際,于時政亦有所反映,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氣韻清新,猶存風骨。詞多寫女子閨情,風格秾艷精巧,清新明快,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稱為花間鼻祖?,F存詞數量在唐人中最多,大都收入《花間集》。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輯有《溫庭筠詩集》《金荃詞》。另著有傳奇小說集《乾巽子》,原本不傳,《太平廣記》引錄甚多。
溫庭筠代表作品精選
商山早行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照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望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菩薩蠻
夜來皓月才當午,重簾悄悄無人語。深處麝煙長,臥時留薄妝。
當年還自惜,往事那堪憶?;对旅鳉?,錦衾知曉寒。
南歌子
手里金鸚鵡,胸前繡鳳凰。
偷眼暗形相。不如從嫁與,作鴛鴦。
女冠子
霞帔云發,鈿鏡仙容似雪。
畫愁眉。遮語回輕扇,含羞下繡帷。
玉樓相望久,花洞恨來遲。
早晚乘鸞去,莫相遺。
溫庭筠經典名句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商山早行》
羅幕翠簾初卷,鏡中花一枝。《定西番》
洛陽愁絕,楊柳花飄雪?!肚迤綐贰?/p>
鳳帳鴛被徒熏,寂寞花鎖千門。《清平樂》
寒玉簪秋水,輕紗卷碧煙。《女冠子》
楚山無限鳥飛遲,蘭棹空傷別離?!逗訛^神》
溫庭筠名言
【第1句】: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絲。
【第2句】: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第3句】: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翠鈿金壓臉,寂寞香閨掩。人遠淚闌干,燕飛春又殘。
【第4句】:湖上,閑望。雨瀟瀟,煙浦花橋路遙。謝娘翠蛾愁不銷。終朝,夢魂迷晚潮。
【第5句】:星斗稀,鐘鼓歇,簾外曉鶯殘月。蘭露重,柳風斜,滿庭堆落花。虛閣上,倚闌望,還似去年惆悵。春欲暮,思無窮,舊歡如夢中。
【第6句】:鐵馬云雕共絕塵,柳營高壓漢宮春。天清殺氣屯關右,夜半妖星照渭濱。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象床寶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
【第7句】:玉樓明月長相思,柳絲經梟娜春無力。
【第8句】: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輕。
【第9句】: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第10句】:蕩子天涯歸棹遠。春已晚,鶯語空腸斷。
【第11句】:雨后卻斜陽,杏花零落香。
【第12句】:杏花含露團香雪,綠楊陌上多離別。
【第13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第14句】:不學楊白花,朝朝淚如雨。
【第15句】: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第16句】:千古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第17句】:搖搖弱柳黃鸝啼,芳草無情人自迷。
【第18句】:柳絲長,桃葉小,深院斷無人到。紅日淡,綠煙輕,流鶯三兩聲。雪香濃,檀暈少,枕上臥枝花好。春思重,曉妝遲,尋思殘夢時。
【第19句】: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