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名言名句摘錄
【第1句】: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第2句】:莫等閉,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第3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書》
【第4句】: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第5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
【第6句】: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第7句】: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
【第8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第9句】: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王安石
【第10句】: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劉禹錫
【第11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第12句】: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爭報恩》
【第13句】: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第14句】: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
【第15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
【第16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老子
【第17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
【第18句】: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第19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第20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第21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第22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
【第23句】: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第24句】: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第25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
【第26句】: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后漢書
【第27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第28句】: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漢書
【第29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第30句】: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
【第31句】:山不厭高,水不厭深。——曹操
【第32句】: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羅大京
【第33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
【第34句】: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后漢書》
【第35句】: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第36句】: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第37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第38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第39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
【第40句】: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屈原
【第41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第42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第43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第44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第45句】: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羅梅坡
【第46句】: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游
【第47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第48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第49句】: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
【第50句】: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第51句】: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
【第52句】: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國策》
【第53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第54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第55句】: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第56句】:生也有涯,知智也無涯。——莊子
【第57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
【第58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第59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司馬遷
【第60句】: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第61句】: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
【第62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劉禹錫
【第63句】: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
【第64句】: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第65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
【第66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第67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第68句】: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
【第69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
【第70句】: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第71句】: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周易》
【第72句】: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魯迅
莊子名言名句摘錄25則
【第1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莊子·知北游》
【第2句】:“凡人心險于山川,難于知天。”《莊子·雜篇·列御寇》
【第3句】:“忘其肝膽,遺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事之業,是謂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外篇·達生》
【第4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莊子·讓王》
【第5句】:“不樂壽,不哀夭,不榮通,不丑窮,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為已處顯。顯則明。萬物一府,死生同狀。”《莊子·外篇·天地》
【第6句】: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游》
【第7句】: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山木》
【第8句】:鳳兮鳳兮,何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無道,圣人生焉。《莊子?人間世》
【第9句】: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莊子·盜跖》
【第10句】: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莊子·田子方》
【第11句】: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送賷。吾葬具豈不備邪?《莊子·列御寇》
【第12句】: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游者也。《莊子·列御寇》
【第13句】: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師》
【第14句】: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胠篋》
【第15句】:故曰,夫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刻意》
【第16句】: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圣人貴精。《刻意》
【第17句】:喪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謂之倒置之民。《刻意》
【第18句】:髑髏曰:“死,無君于上,無臣于下;亦無四時之事,從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至樂》
【第19句】: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外物》
【第20句】: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莊子·讓王》
【第21句】: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秋水》
【第22句】:同類相從,同聲相應,固天理也。《莊子·漁父》
【第23句】:節飲食以養胃,多讀書以養膽。
【第24句】:謀無主則困,事無備則廢。
【第25句】: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漁夫》
和莊子有關的名言名句
【第1句】: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第2句】: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第3句】:見笑于大方之家。
【第4句】:《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
【第5句】: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第6句】: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爭之器也。
【第7句】: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
【第8句】: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第9句】:鳥獸不厭高,魚鱉不厭深。
【第10句】:無所逃于天地之間。
【第11句】:兩喜必多溢美之言,兩怒必多溢惡之言。
【第12句】: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
【第13句】: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第14句】:無遷令無勸成。
【第15句】: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第16句】: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官為賢。
【第17句】:德有所長,形有所忘。
【第18句】:若白駒之過隙。
【第19句】: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人卒雖眾,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無為也,天德而已矣。
【第20句】:刀刃若新發于硎。
【第21句】:鑒明則塵垢不止。
【第22句】:形莫若就心莫若和,意有所至愛有所亡。
【第23句】:不知其所以然。
【第24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第25句】: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無用之用
【第26句】: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
【第27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第28句】:得魚而忘荃,得意而忘言。
【第29句】:逐萬物而不還。
【第30句】:化腐朽為神奇。
【第31句】: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
【第32句】: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第33句】:福輕乎羽,莫之知載。
【第34句】:相啕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第35句】:喪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謂之倒置之民。
【第36句】: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第37句】: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第38句】: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游者也。
【第39句】: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第40句】:蓋之如天,容之如地。
【第41句】:仁義之端,是非之途。
【第42句】: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第43句】:悲樂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過;好惡者,心之失。
【第44句】:道隱于小成,言隱于榮華。
【第45句】: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第46句】:魯酒薄而邯鄲圍。
【第47句】:故跖之徒問于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第48句】: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第49句】:大而無當,往而不返。
【第50句】:遁天倍情,忘其所受。
【第51句】: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第52句】:存己而后存人。
【第53句】:忿設無由,巧言偏辭。
【第54句】:游于羿之彀中。
【第55句】: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第56句】:水行莫如用舟,而陸行莫如用車。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陸,則沒世不行尋常。
【第57句】:德蕩乎名知出乎爭。
【第58句】: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圣人貴精。
【第59句】: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第60句】: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
【第61句】: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第62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第63句】: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無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
【第64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第65句】: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第66句】:寡不道以歡成有德者能之。
【第67句】: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第68句】:天地一指,萬物一馬。
【第69句】:丘山積卑而為高,江河合水而為大。
【第70句】:忘其肝膽,遺其耳目。
【第71句】:何謂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與人道也,相去遠矣,不可不察也。
【第72句】:螳螂之怒臂以當車軼,則必不勝任矣。
【第73句】:知足者不以利自累。
【第74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第75句】: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送賷。吾葬具豈不備邪?
【第76句】:至人無已,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第77句】:生有涯而知無涯。
【第78句】:人之貌有與也。
【第79句】:相噓以濕。相濡以沫。
【第80句】: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
【第81句】: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
【第82句】:以管窺天,以錐刺地。
【第83句】: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
【第84句】:安時處順,哀樂不入,謂之縣解。
【第85句】: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86句】:官知止而神欲行。
【第87句】:臨大難而不懼。
【第88句】:眾人重利,廉士重名。
【第89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第90句】: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
【第91句】:大道不稱,大辯不言。
【第92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莊子名言名句閱讀欣賞
莊子名言名句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且德厚信?,未達人氣;名聞不爭,未達人心。
順始無窮,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
而強以仁義繩墨之言術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惡有其美也,命之曰災人。災人者,人必反災之。若殆為人災夫。
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于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陽,常卒乎陰,泰至則多奇巧;以禮飲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亂,泰至則多奇樂。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汝不知夫養虎者乎?不敢以生物與之,為其殺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與之,為其決之之怒也。時其饑飽,達其怒心。虎之與人異類,而媚養己者,順也;故其殺者,逆也。
方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
上一篇:名人名言長句15字-經典名人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