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對孩子教育的名言
李嘉誠的經典名言之教育篇:
1.每天花半個小時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語,“早上好,請,謝謝,晚安”等等。
3.讓孩子養成愛衛生的好習慣。
4.多聽聽孩子的聲音!——用耐心、用愛心、用開心,心是長著眼睛的!
5.不要為了提醒孩子,而總是揭孩子的傷疤。
6.嚴肅指出孩子的錯誤!
7.不要總對孩子一本正經,要多和孩子一起歡笑:因為笑聲能讓孩子更加熱愛生活;引導孩子積極、輕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給孩子講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9.不要把當年未曾實現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想讓孩子去實現。
10.關愛孩子但適當時候適當的懲罰也是需要的,不要護孩子的短。
11.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講道理,有時適當可以采取一些強硬的措施。
12.結合孩子的表現,每天思考至少一個關于孩子成長的問題。
13.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培養幼兒高雅的審美情趣,注意引導、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兒的情感體驗,是非常有益的。
14.對于幼兒時期的孩子,不要讓他們長時間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親,不利于教育。也許沒有科學道理,但絕對適用。
15.注意培養孩子的善心。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6.教會孩子微笑,微笑面對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對人生。
17.對孩子不要亂許愿,承諾的事情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兌現。
18.要常換位思考!對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長應常換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話,我將會怎樣?
19.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自由,同時給一定的壓力和責任!
20.向孩子說明,他本身已經很可愛了,不用再表現自己。
21.從來不說孩子比別的孩子差。
22.絕不用辱罵來懲罰孩子。
23.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斷尋找值得贊許的東西。
24.不要嚇孩子。以免造成孩子過分膽小、怕事。
25.不要當眾批評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6.不要對孩子過分嚴厲。以免孩子懼怕、害羞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養成面善心惡的性格。
27.不要過分夸獎孩子。以免孩子養成“沽名釣譽”的不良習氣。
28.不要暗示孩子做不良的事。比如,打架一定要打回來、自己的東西不給別的吃、乘車不購票等。
29.讓孩子正確樹立心目中的偶像。
李嘉誠的經典名言之孩子成長篇:
1.給孩子一些私人空間。
2.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和權利。
3.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的伙伴、朋友。
4.讓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燒水煮飯等,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家庭成員中的一分子。
6.為孩子準備一個陳列架,讓他在上面展示自己制作的`物品。
7.認真地對待孩子提出的正經問題和看法。
8.把孩子當作成人一樣,和他平等相處,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
9.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10.記得對孩子說:我愛你,你是我的寶貝!
11.記得經常的親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頭,讓他(她)知道你的愛!
12.隨時關注他(她)的進步,并也讓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進步!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13.多與孩子孩子溝通,了解孩子,與孩子同行。
14.不要給孩子貼上“笨”的標簽。
15.家長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煩惱。
16.要學會真誠地贊美孩子,而不是像對寵物一樣說句“你真聰明”。
17.讓孩子經常有機會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18.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更關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19.先成人再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人,一個健全的人。
20.在生活中創設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過。
21.鼓勵孩子盡量不依賴成年人。
22.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這很重要。
李嘉誠的經典名言之孩子生活篇:
1.給孩子一些錢,讓孩子學會理財。
2.沒有得到孩子的許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記與信件。
3.經常和孩子郊游。
4.睡前給孩子講講故事,讓孩子笑著入睡!
5.給孩子一個主要供他玩耍的房間或者房間的一部分。
6.如果有條件,每天晚飯過后和孩子到戶外散散步。
7.快樂與孩子一起分享!
8.對小家伙開心的笑,并希望他(她)也常笑!
9.幫助孩子與來自不同社會文化階層的孩子正常交往。
10.鼓勵孩子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
11.給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時間和空間。
12.教會孩子騎自行車,游泳,這都是進入社會的一種基本技能。
13.每天早上與孩子相互問候,讓他感受到美好的一天的到來。
14.夫妻實在要吵架,請一定要記住:避開孩子
15.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首先微笑著問他一遍:孩子,你今天快樂嗎?
16.不給他留有太多的物質遺產,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給他一個健康的心理,一個快樂的人生。
17.著重進行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勵志名言)
18.只要與創作塵埃有關,不要責備孩子房間里或者桌面上亂
19.父母對自己的雙親要孝敬有加,讓孩子覺得家中充滿了愛,同時父母也是他們值得學習的榜樣
20.父母之際間要互相謙讓,相互諒解
21.不要太關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免孩子養成以我為中心的壞習慣。
22.不要太親近孩子。讓他與年齡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養成性格孤僻的惡習。
23.不要孩子要啥買啥。讓他知道“勞動與所得、權得與義務”的關系。以免孩子羞成好逸惡勞的許多性格。
24.生活中的困難以及一些家庭大事有時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
25.對孩子的愛要穩定,不要一會兒晴,一會兒陰。
李嘉誠的經典名言之孩子學習篇:
1.和孩子一起讀書,家長可以看看報,一個好的學習伙伴很重要。
2.孩子在家學習,家長切莫搞一些娛樂活動,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很重要。
3.不要逼孩子學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4.不要因為孩子的成績而責罵孩子。
5.不要因為孩子試卷上的低分而認為孩子沒有出息。
6.教他(她)足以帶來成就感的知識:古詩、數字、故事、家務、玩耍、交朋友···
7.教育孩子讀好書、好讀書
8.不要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表示太大的關注,那樣會造成孩子學習緊張,壓力增大。
9.不要把孩子的成績與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沒有自己的責任。
10.孩子的房間要有自己的書桌,書桌上要有幾本自己愛看的書籍,如《格林童話》、《伊索寓言》等。
李嘉誠的經典名言之孩子娛樂篇:
1.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動畫片、一起聽他愛聽的故事等。
2.和孩子一起玩游戲、鍛煉身體。
3.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每天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間。
4.多讓孩子看一些少兒節目:動畫片、益智節目等,少看動作片、連續劇。
5.孩子看電視時,家長們適時地陪他們一起,并且對里面的內容作一些講解與討論。
6.春天可以和孩子騎自行車去郊游,夏天和孩子一起去河邊游泳,秋天則背著鐵鍋和孩子去野炊,冬天一家三口在野地上打雪仗,堆雪人。
7.允許孩子收集各種廢棄物。
8.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要表示歡迎。
9.和孩子下棋,讓孩子知道落子無悔,教育他對自己所做事要負責任,同時下輸了要承認,家長有時也要放手讓孩子贏一兩盤,這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你該告訴孩子的話
(一)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懷,在你一生中,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你的爸爸和你媽媽。對你好的人,你一定要珍惜、感恩。
(二)沒有人是不可代替,沒有東西是必須擁有。看透了這一點,將來就算你失去了世間最愛的一切時,也應該明白,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暫的,今天或許還在浪費著生命,明日會發覺生命已遠離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預期盼望長壽,倒不如早點享受。
(四)愛情只是一種感覺,而這感覺會隨時日、心境而改變。如果你的所謂最愛離開你,請你耐心地等候一下,讓時日慢慢沖洗,讓心靈慢慢沉淀,你的苦就會慢慢淡化。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夸大失戀的悲。
(五)雖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沒有受過很多教育,但并不等于不用功讀書,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學到的知識,就是你擁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無寸鐵,緊記!
(六)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別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對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對你好。你怎樣對人,并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對你,如果看不透這一點,你只會徒添不必要的煩惱。
(八)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力薦」教育心得:李嘉誠為孩子創造的課堂
李嘉誠在教育子女方面是很成功的,他的兩個兒子在商界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大兒子李澤鉅幫助其父親打理家族傳統生意,二兒子李澤楷在新聞媒體、數碼港、電訊盈科等業務上接連取得令人注目的業績,靠自己的奮斗贏得”小超人“的美譽。李嘉誠對孩子的教育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第1句】:做正直的人,要注意考慮對方的利益
做正直的人,李嘉誠的這種思想由來已久。那是1943年的事情,父親剛剛去世,為了安葬父親,李嘉誠含淚去買墳地。賣地給李嘉誠的人,是兩個客家人。李嘉誠將買地錢交給他們,并堅持要求去看地。這兩個人看李嘉誠是個小孩子,以為好欺騙,就將一塊埋有他人尸骨的墳地賣給他,并用客家話商量如何掘開這塊墳地,將他人尸骨弄走。
可是,李嘉誠聽得懂客家話。他震驚地想,世上居然有如此心黑、如此掙錢的人。甚至連死去的人都不放過;想到父親一生光明磊落,即使現在將他安葬在這里,九泉之下的父親也得不到安眠的。
李嘉誠深知這兩個人絕對不會退錢給他。就告訴他們不要掘地了。他另找賣主。這次買地葬父的一番周折,深深地留存在李嘉誠的記憶深處,使他不僅上了一堂關于人生、關于社會真實面目的教育課,而且對于即將走上社會,獨自創業的李嘉誠來說,也是面臨在道義和金錢面前如何抉擇的第一道難題。這促使李嘉誠暗下決心;不管將來創業的道路如何險惡,不管將來生活的'情形如何艱難,一定要做到;在生意上不能坑害人,在生活上樂于助人,做正直的人。
李嘉誠不僅自己堅持做正直的人,而且還著力培養孩子們這種美德。小兒子李澤楷曾說:”我從家父那里學到的東西很多。最主要的是怎樣做一個正直的商人。以及如何正確處理與合伙人的關系。李嘉誠常常教育倆個兒子,要注意考慮對方的利益,不要占任何人的便宜。
【第2句】:注重孩子的文化教育
李嘉誠對孩子的教育開始很早,當李澤鉅和李澤楷【第8句】:九歲時,每當董事局要開會,他們兄弟倆就會坐在專門為他們而設置的小椅子上。進行獨得的商業熏陶。不僅如此,李嘉誠既具有細心又有耐心,總是在會后鼓勵兩兄弟提出不懂的問題,然后認真地進行解答。兩個兒子稱贊父親是最好的商業教授。
當兩個兒子讀完小學和中學后,李嘉誠就將他們送到國外留學深造,從他們自身條件以及能力方面打下堅實基礎。李嘉誠說在西方先進國家留學深造,既可以優先吸納國外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又可以使他們充分運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外面的世界,去增長他們的見識,一如俗語所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家長需知勤力求學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是閉門讀書,根本不認識外面的新生事物,則只是一個書呆子。
【第3句】:教育孩子不要過于計較個人得失
李嘉誠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勤儉節約,不計較個人得失的榜樣。甚至到他成為巨富時,他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十分平淡。克勤克儉、不求奢華、他帶的是廉價的日本表,穿的是十年前的西裝,居住的是三十幾年前的房子。他要求孩子們養成勤儉節約餓習慣,當孩子在美國留學時,鼓勵孩子勤工儉學。李嘉誠教育孩子們,創業之初,重要的是抓緊機會鍛煉自己家,使自己學到真正的商業本領,而不要其計較個人的得失。
【第4句】:給孩子磨礪的機會
為了培養孩子們獨立處事的能力,能更多的積累商業經驗,李嘉誠允許兩個兒子在大學畢業后,各自在加拿大創業一段時間,以證實自己的才華。當兒子李澤鉅在溫哥華發展物業的過程中遇到種種困難時,李嘉誠總是信賴兒子的意見,放手讓他去處理每一個難題。苦盡甘來后,李澤鉅也由此得到了面對各種創業艱辛的信心。
【第5句】:告訴孩子處世哲學
李嘉誠認為,作為企業家,每時每刻都在與人打交道,注意人們怎么想,怎么做,以及做什么都是日常工作中的一種必要。李嘉誠告訴孩子們:“工商guǎnlǐ方面要學西方的科學guǎnlǐ知識,但在個人為人處事方面,則要學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不斷修身養性,以謙虛的態度為人處事,以勤勞、忍耐和永恒的意志作為進取人生的戰略。”
不僅如此李嘉誠還總結出前人的養身之道來教育孩子怎樣重承諾。他說:“如果要取得別人的信任,你就必須重承諾,在作出每一個承諾之前,必須經過詳細地審查和考慮。一經承諾之后,便要負責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難,也要堅守諾言貫徹到底。
在李嘉誠的培養下,兩個兒子都能獨立處理加拿大世界博覽會舊址的龐大發展規劃,以及策劃收購美國哥頓公司”垃圾債卷”等一系列大動作中,都表現出驚人的膽識和靈敏的商業頭腦,李嘉誠曾自豪地說:“即使我不在,憑著他們個人的才干和膽識,都足以各自獨立生活,并且養家糊口,撐起家業。”
日本教育孩子的名言
【第1句】: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
【第2句】:對孩子的行為,五件事中三件夸獎,兩件批評,他定會朝好的方向發展。
【第3句】:與其給他知識,不如讓他感動,與其讓他感動,不如讓他去實踐。
【第4句】:最開始教孩子學習時,一定要為他找到人品好的老師,再有才智,學歷,而人品惡劣的老師,不能做孩子學習的典范。
【第5句】:了解世間之事的人,應該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貪戀酒色與金錢之事。
【第6句】:人過了20歲,父母老師的意見就像過了春天再施的`肥一樣無效。所以矯正孩子的惡習要趁小。
【第7句】:朋友的影響大于父母的影響。因為父母與孩子的年齡性別之差都制約著父母的影響力。而朋友的影響則不受制約,特別是精神上的影響更大。可見,孩子選擇朋友是何等的重要。
【第8句】:愛哭的孩子長得快。小孩哭是一種自我欲望的表現。如果孩子的生命力越強,越健康,他就哭得越厲害。因為哭對他是種運動,哭會使他增進食欲,哭累了會讓他酣睡。
【第9句】:即使挨打,也是父母的棒杖。人生總要在各個階段受到不同的打擊,面對打擊自制力的有無與強弱非常關鍵。從小總是挨打的孩子則從小就習慣了打擊,長大后有力量保持正常精神狀態。
【第10句】:讓所愛的孩子外出旅行。這里的旅行不是觀光,而是離開家鄉到陌生之地工作。人不離開父母的保護,不體會到這種艱辛就得不到錘煉,就更談不上真正的幸福。如果真的愛孩子,就是要讓孩子吃些苦。否則等孩子長大了真的一無所成,再后悔就來不及了。
【第11句】:愛孩子,批兩次,表揚三次,教他五次就會成才。
【第12句】: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孩子可以獨立地生活,保護者可以安心地離開孩子身邊。孩子遇到問題,應讓他自己想想。人的發展就像上臺階,不自己上一個臺階,就無法學會那個階段的東西。
表演為課堂著色作文
語文教學,除了閱讀、理解、體會、品味、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之外,表演也可為課堂著色。一切源于我們怎樣把握語文學科的本質,使得表演環節與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密切結合起來。只要我們深入鉆研教材,善于發現句段和表演的契合點,通過精心設計每節課都能妙趣橫生、有滋有味。
當面對一些不常用的、難以理解的詞語,如果通過表演這種形式直觀呈現出來,孩子們將更易于理解,也一定會讓孩子們印象深刻,甚至成為終生難忘的記憶。教學《數星星的孩子》一課時,針對低年級孩子的認知特點我設計了兩處表演環節,效果非常好,通過表演孩子們學會如何找動詞,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能力。
片段回放:
師:“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誰能做做‘撒’的動作?”
(生興奮并表演)
師:通過表演記住這個字了嗎?
生:‘撒’是扔的意思,所以‘撒’字是‘提手旁’加上‘散’。撒字用的`好,漫天的星星一閃一閃的真美啊!
師:“一個孩子坐在院子里,靠著奶奶,仰起頭,指著天空數星星。一顆,兩顆,一直數到幾百顆。仰起頭是怎樣的,做做動作看。”
(全班孩子高高的仰起頭)
師:老師讀文案,請大家一起做動作吧!我讀文案,孩子們做出“坐、靠、仰、指、數”的動作。
師:從大家的動作中,老師知道你已經理解了動詞的意思,同桌兩個孩子一起讀一讀,演一演,和小張衡一樣一邊數星星,一邊觀察,一邊思考吧!
生:眼都花了。
生:脖子疼。
生:腰都酸了。
生:張衡不怕累、有耐心,只有像他這樣從小愛好天文,長大后刻苦鉆研,才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
(掌聲響起)
適時的調配,興許短短三兩分鐘的課堂表演環節一下子把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給調動起來了,使得整個課堂充滿生機,原本對孩子們來說還比較難理解的詞句,也真切具體地展現在眼前,課堂上恰到好處的表演實實在在能夠幫助孩子們更好的愛上語文。是表演將語言著色,使其更具生命力,更加充實,不再空洞、單調、枯澀、生硬,表演勝過干巴巴的說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