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修身養性的名言
導語: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道德經修身養性的名言,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鑒!
道德經修身養性的名言
【第1句】:凡夫迷失于當下,后悔于過去圣人覺悟于當下,解脫于未來。
【第2句】: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減一分福澤。
【第3句】: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人生至愚惡聞己過。
【第4句】: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第5句】:寡言養氣,寡事養神,寡思養精,寡念養性。
【第6句】: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
【第7句】:誹謗別人,就象含血噴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第8句】: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長者,取禍。不自滿者,受益。不自足者,博聞。
【第9句】: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
【第10句】: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遠憂。
【第11句】: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第12句】:氣是無明火,忍是敵災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孫耕。
【第13句】:是非以不辯為解脫,煩惱以忍辱為智慧,辦事以盡力為有功。
【第14句】:一個人如果不被惡習所染,幸福近矣。
【第15句】:多門之室生風,多言之人生禍。
【第16句】:惡是犁頭,善是泥,善人常被惡人欺,鐵打犁頭年年壞,未見田中換爛泥。
【第17句】:大肚能容,斷卻許多煩惱障,笑容可掬,結成無量歡喜緣。
【第18句】: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第19句】: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第20句】:欲知過去世,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第21句】: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第22句】:“我欲”是貧窮的標志。事能常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第23句】:夢中冥冥有樂趣,覺后空空無大千。
【第24句】:心慈者,壽必長。心刻者,壽必促。
【第25句】: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點,把自己的理性升華到最高點,就是圣人。
【第26句】: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寶殿”。即佛也。
【第27句】:嫉妒別人,仇視異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給別人。
【第28句】:積金遺于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于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于冥冥之中,此乃萬世傳家之寶訓也。
【第29句】: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
【第30句】:處事不必求功,無過便是功。為人不必感德,無怨便是德。
【第31句】:征服世界,并不偉大,一個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第32句】: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第33句】:莫妒他長,妒長,則己終是短。莫護己短,護短,則己終不長。
【第34句】: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第35句】:未必錢多樂便多,財多累己招煩惱。清貧樂道真自在,無牽無掛樂逍遙。
【第36句】:寒山問拾得:世人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我當如何處之?拾得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第37句】:真正的布施,是把煩惱、憂慮、分別、執著、通通放下。
【第38句】:積德為產業,強勝于美宅良田。
【第39句】: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第40句】:做事不必與俗同,亦不宜與俗異。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第41句】: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第42句】: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心宜虛,言宜實,慧宜增,福宜惜,慮不遠,憂亦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