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名言名句摘抄
【第1句】: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孔子)
【第2句】: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
【第3句】: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第4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
【第5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第6句】:當仁,不讓于師。—《論語》
【第7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第8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第9句】: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第10句】: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孔子)
【第11句】: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第12句】:當仁不讓于師。(孔子)
【第13句】: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第14句】: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第15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第16句】: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第17句】: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第18句】: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夸。—《警世通言》
【第19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論語)
【第20句】: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第21句】:識時務者為俊杰。(孔子)
【第22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第23句】: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第24句】: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
【第25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第26句】: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第27句】: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
【第28句】: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第29句】: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孔子)
【第30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
【第31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第32句】:既來之,則安之。(論語)
【第33句】: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第34句】:朝聞道,夕可死矣。(孔子)
【第35句】: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
【第36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顴雀樓》
【第37句】: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第38句】:過而不改,是為過矣。(孔子)
【第39句】:、士可殺不可辱。(孔子)
【第40句】: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第41句】: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荀子)
【第42句】: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第43句】: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孔子)
【第44句】: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孔子)
【第45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第46句】: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第47句】: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第48句】: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第49句】: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
【第50句】: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論語)
【第51句】: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
【第52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第53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孔子)
【第54句】: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第55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劉備語
【第56句】: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第57句】: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孔子)
【第58句】: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杜甫)
【第59句】: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第60句】: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孔子)
【第61句】: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第62句】: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
【第63句】: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第64句】: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第65句】:禮之用,和為貴。(論語)
【第66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
【第67句】:吾日參省吾身。(曾子)
【第68句】: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第69句】: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第70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第71句】: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
【第72句】: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第73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第74句】:三思而后行。—《論語》
【第75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第76句】: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第77句】: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第78句】: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
【第79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第80句】: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第81句】:貧而無怨,富而不驕。(論語)
【第82句】:差以毫厘,謬以千里。(《漢書》)
【第83句】: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第84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
【第85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第86句】:春宵一刻值千金。(蘇軾)
【第87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第88句】: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第89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
【第90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第91句】: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第92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第93句】: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第94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第95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論語)
【第96句】:知恥近乎勇。—《中庸》
【第97句】: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第98句】: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第99句】: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劉勰)
100、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孔子)
10【第1句】: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語》
10【第2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10【第3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孔子)
10【第4句】:吃一塹,長一智。(古諺語)
10【第5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10【第6句】: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10【第7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10【第8句】:損者三樂:樂驕東,樂佚游,樂宴樂,損矣。(孔子)
10【第9句】: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周易》
1【第10句】:聽其言,觀其行。(論語)
1【第11句】: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1【第12句】: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1【第13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
上一篇:和進步有關系的名言-經典名人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