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關于元宵節的詩句
元宵節在中國傳統的文學作品中,充滿了詩情和浪漫。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寫得悵惘徘徊,委婉纏綿。宋朝的.元宵燈會熱鬧非凡,因此在宋代文人筆下,元宵節也呈現出不一樣的浪漫風情。下面是唐代詩人關于元宵節的詩句的內容,歡迎閱讀!
《正月十五夜》
(唐)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詩曰》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唐代詩人關于重陽節的詩句
重陽席上賦白菊【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九日登巴臺【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
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
去年重陽日,漂泊湓城隈。
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臺。
旅鬢尋已白,鄉書久不來。
臨觴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九日題涂溪【唐】白居易
蕃草席鋪楓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賓守,或可重陽更一來。
九日醉吟【唐】白居易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
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
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
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
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
閏九月九日獨飲【唐】白居易
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弦。偶遇閏秋重九日,
東籬獨酌一陶然。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唐】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云。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日登山【唐】李白
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
題輿何俊發,遂結城南期。筑土按響山,俯臨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彈霜絲。自作英王胄,斯樂不可窺。
赤鯉涌琴高,白龜道馮夷。靈仙如仿佛,奠酹遙相知。
古來登高人,今復幾人在。滄洲違宿諾,明日猶可待。
連山似驚波,合沓出溟海。揚袂揮四座,酩酊安所知。
齊歌送清揚,起舞亂參差。賓隨落葉散,帽逐秋風吹。
別后登此臺,愿言長相思。
關于元宵節的詩句
清代元宵熱鬧的場面除各種花燈外,還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龍、火獅等。清代關于元宵節的詩中有不少描繪了這些精彩生動的場景。下面是關于元宵節的.詩句的內容,歡迎閱讀!
生查子·元夕戲陳敬叟
作者:劉克莊
繁燈奪霽華,戲鼓侵明發。物色舊時同,情味中年別。
淺畫鏡中眉,深拜樓西月。人散市聲收,漸入愁時節。
臺城路·上元
作者:納蘭性德
闌珊火樹魚龍舞,望中寶釵樓遠。靺鞨余紅,琉璃剩碧,待囑花歸緩緩。寒輕漏淺。正乍斂煙霏,隕星如箭。舊事驚心,一雙蓮影藕絲斷。
莫恨流年逝水,恨銷殘蝶粉,韶光忒賤。細語吹香,暗塵籠鬢,都逐曉風零亂。闌干敲遍。問簾底纖纖,甚時重見。不解相思,月華今夜滿。
臨江仙·都城元夕
作者:毛滂
聞道長安燈夜好,雕輪寶馬如云。
蓬萊清淺對觚棱。
玉皇開碧落,銀界失黃昏。
誰見江南憔悴客,端憂懶步芳塵。
小屏風畔冷香凝。
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
鷓鴣天·上元啟醮
作者:張孝祥
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深里佩環聲。
驛傳風火龍鸞舞,步入煙霄孔翠迎。
瑤簡重,羽衣輕,金童雙引到通明。
三湘五管同民樂,萬歲千秋與帝齡。
鷓鴣天·建康上元作
作者:趙鼎
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
花弄影,月流輝。水精宮殿五云飛。
分明一覺華胥夢,回首東風淚滿衣。
折桂令·元宵
作者:佚名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
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元宵佳節的詩句
唐代,元宵放燈已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京城“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簇之為花樹”。唐朝詩人崔液便有“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描繪燈月交輝,游人如織,熱鬧非凡的元宵燈會。下面是關于元宵佳節的詩句的內容,歡迎閱讀!
【第1句】: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賴有遺經堪作伴,喜無車馬過相邀。《元夕》作者:王守仁
【第2句】: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燔動黃金地,鐘發琉璃臺。《元夕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隋)隋煬帝
【第3句】: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折桂令·元宵》作者:佚名
【第4句】:《元夕影永冰燈》(清)唐順之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第5句】:闌珊火樹魚龍舞,望中寶釵樓遠。靺鞨余紅,琉璃剩碧,待囑花歸緩緩。《臺城路·上元》作者:納蘭性德
【第6句】: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生查子元夕》(宋)歐陽修
【第7句】:元宵佳節月兒圓,全家團聚過大年。半醉半醒逛街市,偕妻攜子游樂園。千樹霓虹流光轉,萬家燈火照無眠。爆竹聲聲除舊祟,銀花朵朵接財源。魚龍狂舞闌珊處,兒童蹦跳笑聲甜。《元宵夜》作者:秦渝
【第8句】:《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第9句】:聲聲鑼鼓敲,處處慶元宵。春暖天方霽,融和雪正消。城城春意鬧,路路客如潮。美酒留知己,佳賓不待邀。《慶元宵》作者:東方駿
【第10句】:正月十五夜燈(唐)張祜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第11句】:滿城燈市蕩春煙,寶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鰲仙有淚,神山淪沒已三年!《元夕無月》作者:丘逢甲
【第12句】:鬧元宵,月正圓,閩臺同胞心相依,扶老攜幼返故里,了卻兩岸長相思。熱淚盈眶啥滋味?久別重逢分外喜!鬧元宵,煮湯圓,骨肉團聚滿心喜,男女老幼圍桌邊,一家同吃上元丸。搖籃血跡難割離,葉落歸根是正理。《元宵月正圓》閩南歌謠
【第13句】: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十五夜觀燈》(唐)盧照鄰
【第14句】: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元夕影永冰燈》作者:唐順之
【第15句】: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上元夜》作者:崔液
【第16句】: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京都元夕》(元)元好問
【第17句】: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詩曰(宋)姜白石元
【第18句】: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詩曰(宋)姜白石
【第19句】:五光十色花千樹,姹紫嫣紅不夜天。艷艷燈籠高高掛,唯求福祉百萬年。《元宵》作者:颯然
【第20句】: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生查子·元夕》作者:歐陽修
【第21句】: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正月十五夜燈》作者:張祜
【第22句】:聞道長安燈夜好,雕輪寶馬如云。《臨江仙·都城元夕》作者:毛滂
【第23句】: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火闌珊處。《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
【第24句】: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京都元夕》作者:元好問
【第25句】:玉潤珠圓春韻濃,聽吟猶睹遠方容。湯團蜜餞甜心里,網下難逢網上逢。《元宵情》作者:江雪濤
【第26句】: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正月十五夜》(唐)蘇道味
【第27句】: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元宵》作者:唐寅
【第28句】:闌珊火樹魚龍舞,望中寶釵樓遠。靺鞨余紅,琉璃剩碧,待囑花歸緩緩。《臺城路·上元》作者:納蘭性德
【第29句】: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折桂令元宵(元)失名
【第30句】: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汴京元夕》(明)李夢陽
上一篇:關于友情的名言佳句-經典名人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