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名言名句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下面我們來看看文言文名言名句,歡迎閱讀借鑒。
【第1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第2句】:扶危周急固為美事。能不自夸,則其德厚矣!
【第3句】: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第4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第5句】: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第6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第7句】: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第8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9句】:義利辯以小心,須嚴一介。是非起于多口,務謹三緘。
【第10句】: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第11句】: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第12句】: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第13句】: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第14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第15句】: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第16句】:事不三思總有敗,人能百忍自無憂。
【第17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第18句】:人亦不可閑慣,閑慣則些小事便不可耐。
【第19句】:善所當為,羞談福報。
【第20句】:清苦固是佳事,然亦不可過,天下豈有薄于待自而能厚于待人者乎?
【第21句】: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第22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23句】: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
【第24句】:疾惡太嚴,當計其所窮。或曰:太嚴便是一惡。
【第25句】: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
【第26句】: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第27句】:君子絕交,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
【第28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第29句】: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第30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第31句】: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第32句】:屈己者,能處眾,好勝者,必遇敵。
【第33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第34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第35句】: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辭水,故能成其深!
【第36句】: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第37句】:人有毀我誚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養其量。
【第38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第39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第40句】:善惡之習,朝夕漸染,易以移人。
【第41句】:人生偉業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第42句】:有一言而傷天地之和,行一事而損終身之福,切須檢點。
【第43句】: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第44句】: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第45句】: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第46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第47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第48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第49句】: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第50句】:稱人之善,雖有過情,不傷厚道。攻人之短,即有實據,終屬澆風。
【第51句】: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第52句】: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第53句】: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第54句】:存一念愛異時便是愛己,有一步進德處勝于進官。
【第55句】:不怨天,不尤人。
【第56句】: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第57句】:為子孫做富貴計者,十敗其九。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
【第58句】:利人乎即為,不利人乎即止。
【第59句】:一念之慈亦足作福,一言之戾亦足傷和,存心不忽微,所造自即于大。
【第60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文言文勵志名言名句
【第1句】: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辭水,故能成其深!
【第2句】:扶危周急固為美事。能不自夸,則其德厚矣!
【第3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第4句】:人生偉業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第5句】: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第6句】:不妄求,則心安,不妄做,則身安。
【第7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第8句】:“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第9句】: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第10句】: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第11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第12句】: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
【第13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第14句】:事不三思總有敗,人能百忍自無憂。
【第15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第16句】:屈己者,能處眾,好勝者,必遇敵。
【第17句】: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第18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
【第19句】: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第20句】: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第21句】: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第22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第23句】: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第24句】:感謝欣賞本文,更多名言警句請關注:關于勵志的.格言人生勵志格言、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第25句】: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第26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第27句】: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第28句】: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第29句】:感謝欣賞本文,更多名言警句請關注:關于勵志的格言人生勵志格言
【第30句】: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文言文的名句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一起來看看文言文的名句,僅供大家參考!謝謝!
文言文名句1
【第1句】: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第2句】: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第3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第4句】: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譯:君子之間的交往,像水一樣的平淡、純凈,這樣的友誼才會持久;往小人之間的交像甜酒一樣的又濃又稠,但不會長久。)
【第5句】: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譯:勤奮好學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惡就是勇的一種表現。)
【第6句】: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第7句】: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第8句】: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第9句】: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第10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譯: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第11句】: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齲——《后漢書》
(譯:人們都認為只有獲取別人的東西才是收獲,卻不知道給予別人也是一種收獲。)
【第12句】: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漢]司馬遷
(譯: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第13句】: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譯: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舉動,小烏鴉有銜食喂母鴉的情義,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順父母。)
【第14句】: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夸。——《警世通言》
(譯:盡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夸耀自己。)
【第15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第16句】: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于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并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第17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并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第18句】: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陳廷焯
(譯:知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身經歷過就不知道它有多難。)
【第19句】: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省世格言》
(譯:飛得慢的鳥兒提早起飛就會比別的鳥兒早飛入樹林,不夠聰明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就可以比別人早成材。)
【第20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
(譯:勤奮是登上知識高峰的一條捷徑,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文言文名句2
【第1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鳳棲梧》
【第2句】: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佚名《詩經·邶風·擊鼓》
【第3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第4句】: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李白《三五七言》
【第5句】: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佚名《鳳求凰·琴歌》
【第6句】: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鄭愁予《賦別》
【第7句】: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李白《三五七言》
【第8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第9句】: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張籍《節婦吟》
【第10句】: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
【第11句】: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啟超《**竹枝詞》
【第12句】: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司馬光《西江月》
【第13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第14句】: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張先《千秋歲》
【第15句】: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第16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二首其一》
【第17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無題》
【第18句】:獸爐沈水煙,翠沼殘花片,一行行寫入相思傳。-張可久《塞鴻秋》
【第19句】: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第20句】: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第21句】: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佚名《詩經·唐風·綢繆》
【第22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長恨歌》
【第23句】: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
【第24句】: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
-曹雪芹《枉凝眉》
【第25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詩經·周南·關雎》
【第26句】: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歐陽修《玉樓春》
【第27句】: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
【第28句】: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卜算子》
【第29句】: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辛棄疾《摸魚兒》
【第30句】: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溫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第31句】: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蘇武《結發為夫妻》
【第32句】:尋好夢,夢難成。況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簾前雨,隔箇窗兒滴到明。
-聶勝瓊《鷓鴣天》
【第33句】: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柳永《晝夜樂》
【第34句】: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李白長相思二首其一》
【第35句】:不要因為也許會改變,就不肯說那句美麗的誓言,不要因為也許會分離,就不敢求一次傾心的相遇。
-席慕蓉《印記》
【第36句】: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范成大《車遙遙篇》
【第37句】: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柳永《雨霖鈴》
【第38句】: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顧敻《訴衷情》
【第39句】: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
【第40句】:忍把千金酬一笑?畢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戀花》
【第41句】: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晏殊《玉樓春》
【第42句】: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終身誤》
【第43句】: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曹雪芹《紅豆詞》
【第44句】: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歐陽修《蝶戀花二首其一》
【第45句】:瘦影自憐秋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馮小青《怨》
【第46句】: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鑄《橫塘路》
文言文名家名句
文言文是相對現今新文化運動之后白話文來講的,古代并無文言文這一說法。接下來小編搜集了文言文名家名句,歡迎查看。
NO.1尖酸語稱快一時,當之者終身怨恨。——《曾國藩》
NO.2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詩經》
NO.3智從學問聰明中自然而生,非可強為,強為之智便成愚詐。——《曾國藩》
NO.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
NO.5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國藩》
NO.6英雄露穎在今朝,一試矛兮一試刀。初出便將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標。——《羅貫中》
NO.7為學,正如撐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緩。——《朱熹》
NO.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道德經》
NO.9著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陰。——《關漢卿》
NO.10冷眼觀人,冷耳聽語,冷情當感,冷心思理。——《洪應明》
NO.11良買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道德經》
NO.12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戰國策》
NO.13富人思來年,窮人想眼前。——《增廣賢文》
NO.14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后如脫兔,敵不及拒。——《孫子兵法》
NO.15人生知足時常足,人老偷閑且是閑。——《增廣賢文》
NO.16讀書不獨是變人氣質,且是能養人精神,蓋是理義收攝。——《曾國藩》
NO.17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增廣賢文》
NO.18不夸妍潔,誰能丑污?——《洪應明》
NO.19怒則氣逆,喜則氣散,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炅則氣泄,寒則氣收。——《李時珍》
NO.20寡言者可以杜忌,寡行者可以藏拙,寡智者可以習靜,寡能者可以節勞。——《曾國藩》
NO.21君子安平,達人知命。——《增廣賢文》
NO.22終身所約,永結為好。琴瑟再御,歲月靜好。——《詩經》
NO.23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鄭板橋》
NO.24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死相公者。”——《張岱》
NO.25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懸弧,焉能鈞三江,終年守菰蒲。——《顧炎武》
NO.26自恨枝無葉,莫怨太陽偏。——《增廣賢文》
NO.27欲仙去越人王冕,當天大雪,赤腳登爐峰,四顧大呼曰:“天地皆白玉合成,使人心膽澄澈,便欲仙去!”——《張岱》
NO.28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顧炎武》
NO.29上盈其志,下務其功;悠悠黃河,吾其濟乎!——《羅貫中》
NO.30自敬,則人敬之;自慢,則人慢之。——《朱熹》
NO.31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增廣賢文》
NO.32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吳承恩》
NO.3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為道。——《道德經》
NO.34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增廣賢文》
NO.3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白居易》
NO.36忍一句,息一怒,饒一著,退一步。——《增廣賢文》
NO.37花開又被風吹落,月皎那堪云霧遮。——《施耐庵》
NO.38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應明》
NO.39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幾與草木同腐乎?——《羅貫中》
NO.40不愛尺壁而重愛寸陰,時難遭而易失也。——《諸葛亮》
NO.41為我盡一杯,與君發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強健,三愿臨老頭,數與君相見。——《白居易》
NO.42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鄭板橋》
NO.43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
NO.44小人知其過,謝之以文;君子知其過,謝之以質。——《馮夢龍》
NO.45人該省事,不該怕事。人該脫俗,不可矯俗。不該順時,不可趨時。——《曾國藩》
NO.46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易經》
NO.47心病還須心藥治,解鈴還需系鈴人。——《曹雪芹》
NO.48吾無過人者,但生平行為,無不可對人言耳。——《司馬光》
NO.49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
NO.50天之所廢,雖貴必賤;天之所興,雖賤比貴。——《馮夢龍》
NO.51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道德經》
NO.52善戰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孫子兵法》
NO.53覺人之詐,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動于色。——《洪應明》
NO.54學得來“一天星斗煥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無人問”。——《王實甫》
NO.55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
NO.56成書在理不在勢,服人以誠不以言。——《蘇軾》
NO.57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湯顯祖》
NO.58節食以去病,少食以延年。——《增廣賢文》
NO.59失敬!失敬!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貌取人,豈不誤了天下賢士!——《馮夢龍》
NO.60消殺得妄心盡,而后真心現。——《洪應明》
NO.61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孫子兵法》
NO.62白日欺人,難逃清夜之鬼報;紅顏失志,空貽皓首之悲傷。——《洪應明》
NO.63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德經》
NO.64立身之道,內剛外柔;肥家之道,上遜下順。不和不可以接物,不嚴不可以馭下。——《曾國藩》
NO.65一苗露水一苗草,一朝天子一朝臣。——《增廣賢文》
上一篇:關于簡單的名言警句-經典名人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