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龍經典名言推薦
古龍經典名言,古龍小說中的經典名言名句
如果一個人已空得如空麻袋一樣,他又怎么能勝?
人從一生下來,就開始在等待。
等待一個結束。
一個死亡的結束。
如果說死亡是結束,那么出生是否是開始?
樹木悲哀嗎?樹木縱然有悲哀,也不是為人所了解的。
樹木從發芽到長大,老去枯死,都是在一個地方,除非有人將它移植,否則樹木自始自終都是在同一個地方生長。
而人就不同了,人可以到處亂跑,可以任意吃自己喜歡吃的東西,玩自己喜歡玩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固然有人總是在做自己所不愿做的事,吃自己所不喜歡吃的東西,但最起碼他還能動,還能走。
樹木呢?
它不喜歡這里的陽光,就可以自己躲起來嗎?
它不喜歡這里的土質,就可以自己找塊好一點的土地嗎?
不能。
所以從人方面來說,樹木是悲哀的,是值得同情的
人在高興的時候不一定會笑,這正如呻吟并不一定是痛苦時才有。
女人是弱者,但母親卻是強者
40歲之前不要對女人講真話,70歲之前不要讓她吃飽
要想牢牢記住一事,倒也并不十分困難,但若想將心中牢記之事永遠忘去,那實是難如登天。只因有些事你本不愿去想--也不該去想,但這些事卻偏偏要在你心中縈繞。有些事你本想早些忘記,但這些事卻偏偏要在你心中留連,甚至連夢魂中都難以忘卻人們若能隨時忘記那些悲痛之事,人間當真不知要增加幾許歡樂。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種人,有的喜歡追憶往事,有的喜歡憧憬未來,但是也有些人認為,老時光并不一定就是好時光,未來的事也不是任何人所能預測的。只有現在最真實,所以一定要好好把握。這種人并不是沒有事值得回憶,只不過通常都不太愿意去想它而已。
往事如煙,舊夢難尋,失去的已經失去了,做錯的已經做錯了,一個人已經應該從其中得到教訓,以何必再去想?再想又有什么用?
這世界上有很多看來極復雜--極秘密的'事,往往都是為了一個很簡單的原因而造成的。
那就是愛。愛能毀滅一切,也能創造一切。
人生既能充滿了愛,我們為什么一定要苦苦去追尋愛呢?
愛是什么?
是幸福嗎?
自古以來,雨一直是詩人們感傷的代用詞。
在雨中很容易使人想起一些不該想的事,也會使人忘情的說出一些不該說的事
自古以來,恐懼豈非就是痛苦的極限?
痛苦的極限是恐懼,那么恐懼的極限又是什么?
豈非就是不知道?
一個空的人和空麻袋都是站不起來的。
古龍論人性經典名言
【第1句】:在這種地方,財富在人們眼里本算不了什么,但等你財富真正夠多的時候,人們還是會一樣肅然起敬的。
【第2句】:人們對自己買來的東西,總會珍惜些;若是別人送的,就難免要瞧得輕了。
【第3句】:一個人只要還會笑,就不能算是六親不認的人。
【第4句】:就是最丑陋的人,臉上若有了從心底發出的笑容,看起來也會顯得容光煥發,可愛得多。
【第5句】:人總有人性,人性中總有善良的一面,對這一點我們永遠都充滿信心。
【第6句】:只有孤獨已久的人才會有喃喃自語的習慣,只有孤獨的人才會欣賞自己的說話。
【第7句】:喜歡窺探別人隱秘的人,就必定是好惡的小人。
【第8句】:你若想去刺探別人的秘密,就得先準備隨時犧牲自己。
【第9句】:很多人都以為年紀越大的人越謙虛,其實一個人年紀越大,就越不肯服輸,越喜歡聽別人奉承自己。
【第10句】:奉承話若由一個和自己本事差不多的同行嘴里說出來,那更是痛快無比,天下沒有人不喜歡聽的。
【第11句】:名氣有時就像是包袱,名氣越大,包袱越重。
【第12句】:越是平常的東西,有些人卻越是覺得珍貴,這只怕也就是那些天演貴胃們的悲哀。因為他們雖然享盡人間的榮華富貴,但一些平常的人都能享受的樂趣,他們反而永遠也享受不到。
【第13句】:世人大多寧可看重滿口謊話的偽君子,也不肯看重直言無忌的真小人。
【第14句】:若沒有悲天憫人的心腸,又怎配做英雄俠士。
【第15句】:一個人不去耕耘,就想求收獲,是永遠也不會愉快的。
【第16句】:一個對人類如此熱愛的人,絕不會是壞蛋。
【第17句】:有些事情,明明看到了,卻想不通,有些事情,雖然沒有看到,卻能想通其中的來龍去脈。
【第18句】:如果你能完全透徹的了解一個人,這個人對你還有什么威脅?
【第19句】:惡勢力盡管會在一段時期里占著優勢,但是總會出現一些不妥協,不被利誘,不為情感,無視生死恩仇的英雄,出來整頓局面。
【第20句】:英雄絕不會坐在別人的圈套里走不出去。
【第21句】:道和魔的比例也不一樣,道的一尺,可能就是十丈,而魔的一丈,也許只有一寸。
【第22句】:無論你要找什么,只要肯去找的人,才會找得到。
【第23句】:世上本就有很多事都是這樣子的———個發明車輛的人,一定是懶得走路的人。就因為人們不愿吃苦,所以人類的生活才會進步。
【第24句】:“孤獨”,有時本就是種享受,卻又偏偏要讓人想起些不該想的事。
【第25句】:大多傷感的回憶,不僅能令人老,往往也會令人改變。
【第26句】:讓能輸得起的人,輸一點給輸不起的人,這并沒有什么不對。
【第27句】:水中明明有月,你明明可以看到它,可是,等你想去捕捉它時,你不但一定會撲個空,而且可能跌到水里去。
【第28句】:騾子既沒有公的,也沒有母的,騾子只有一種。呆子也只有一種。無論是男呆子也好,女呆子也好,都是呆子。
【第29句】:別人提及自己的長處時,很少人有人能忍得住不追問的。
【第30句】:表面上看來很快樂的人,卻往往會很寂寞。
【第31句】:“貧窮”,豈非寂寞的一種?寂寞豈非總是跟著貧窮而來?
【第32句】:“罵人”,當然不是件值得向別人推薦的`事,卻永遠有它值得存在的理由。無論誰痛痛快快的罵過一個自己痛恨的人之后,總是會覺得全身舒暢,心情愉快的,好像便秘多日腸胃忽然暢通。
【第33句】:你有錢的時候,寂寞總容易打發的,等你囊空如洗時,你才會發現寂寞就像是你自己的影子一樣,用鞭子抽子抽都抽不走。
【第34句】:該忘記的事為什么總是偏偏忘不了?該記得的事為什么總是偏偏想不起?
【第35句】:要想嚇人的人,往往都會先嚇倒自己。
【第36句】:一個人為什么總是要等到最后的一瞬間,才能了解到一些本來早已該了解的事?
【第37句】:言多必失。占盡上風,搶盡攻勢的人,也遲早必有失招的時候。
【第38句】:就因為我已老了,就因為我已過了幾十年乏味的日子,所以我才要趁我活著的時候,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
【第39句】:若是到了真正危險的時候,人類也會變得像野獸一樣,也有了像野獸般的本能和第六感。
【第40句】:能尊敬自己的人,別人也同樣會尊敬他的。
【第41句】:一個人一定要先尊重自己,別人才會尊敬他。
【第42句】:每個人站著的地方,本來都是平等的,只看你肯不肯往上爬。你若站在那里乘風涼,看著別人爬得滿頭大汗,等別人爬上去之后,再說這世界不平等,不公平,那才是真正的不公平。假如每個人都明白這道理,世上就不會有那么多仇恨和痛苦存在。
【第43句】:一個人若已到了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依賴的時候,往往會變得堅強起來的。
【第44句】:不肯學挨打的人,就最好也不要去學打人。你想打人,就得準備挨打。
【第45句】:越簡單的道理,有很多人反而越不能明白。
【第46句】:人們為什么總是要等到幸福已失去了時,才能真正明白幸福是什么?
【第47句】:不論多曲折離奇的事,一說穿了,你就會發現它并不像你想象中那么復雜。
【第48句】:只有會裝糊涂,也肯裝糊涂的人,才是真正最精明,最厲害的。
【第49句】:一個若是連自己都輕視自己,又怎么能期望別人看重你。
【第50句】:有很多人都是這樣子的,只能看得見別人的錯,卻忘了自己的。
【第51句】:但世界上的事往往也很奇怪,不想出名的人,反而偏偏會出名。
【第52句】:我騙了你,他卻騙了我,每個人好像都命中注定要被某一種人騙的。
【第53句】:有月圓的午夜,有很多人都會發現的,有的會動喜心,有的會犯暴行,有的會殺人。
【第54句】:朝朝有日出,今日之約,又僅妨改為明日。朝朝有明日,明日之約,又何妨改為明日之明日。
【第55句】:一個人若是隨時隨地,甚至連吃飯睡覺的時候,都要提防著別人害他,騙他,這種日子自然過得既緊張又有趣,自然過得充滿了刺激。
【第56句】:看來一個人無論在什么時候,都不該太得意的。
【第57句】:聰明人有時的確會自作聰明,弄巧成拙,到頭來雖害了別人,但卻也害了自己。
【第58句】:很多人都以為用兩個臭錢就可能贖罪,這想法豈非太可笑了么?
【第59句】:一個傳奇是怎么造成的?一個英雄是怎么造成的,多少艱辛,多少血淚,多少忍受,多少自制。
【第60句】:雖然血戰也許是大家都明白的,可是忍受和自制恐怕就比較難以了解了。兩個人無冤無仇,卻偏偏恨不得一劍刺穿對方的咽喉,這種事若不是無聊,還有什么事無聊?
【第61句】:葉落歸根,人也總是要成家的。流浪得太久,做一個無拘無束的浪子,雖然也有很多快樂,可是歡樂后的空虛和寂寞,卻是很少有人能忍受的。流浪也是種疾病,就像是癌癥一樣,你想治好它固然不容易,想染上這種病也同樣不容易。
【第62句】:財富并不一定能使人快樂,但至少總比貧窮好得多。
【第63句】:要知道別人的秘密,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先說真話。
【第64句】:如果沒有聽眾,不管你是在說話唱戲還是罵人,都是件很累人很無趣的事。
【第65句】:存在求勝之心,就難免要上當了。
【第66句】:要打贏,就要冷靜。
【第67句】:說謊最初的動機只不過是保護自己,一個人要說過很多次謊之后,才懂得用謊話來保護自己。
【第68句】:豬八戒真的愚蠢嗎?在豬眼中,世上最愚蠢的動物也許是人。
【第69句】:無論你是壞人也好,是孫子也好,只要你能吃得起二十兩銀子一桌的酒席,他們就會像伺候祖宗似的伺候你。開飯鋪的人,大多遵守一個原則:有錢的就是大爺。
【第70句】:虎狼只為了生存才殺人,人卻可以不為什么就殺人,而且據我所知,人殺死的人,要比虎狼殺死的人多得多了。人類為什么總是喜歡獵殺自己的同類?
【第71句】:有時馬的確要比人可愛得多,至少它不會揭破別人的秘密,也不會出賣你。
【第72句】:一個人若是太聰明了,知道的事大多,也許慢慢就會變成瘋子。
【第73句】:同樣的一幅畫,如果由不同的人來處理,結果通常都是不一樣的。因為這世界上有各式各樣不同的人,就算在同樣約處境下,處理同樣的一件事,所用的方法部不會一樣。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在徹底失敗時都會變成困獸。
【第74句】:智者淡然,梟雄冷靜;智者無欲,梟雄無情。對得失之間的把握,都是有分寸的。
【第75句】:一個人若是還能掙扎,還能奮斗,還能抵抗,無論遇著什么事都不可怕。但若只能坐在那里等著,那就太可怕了。只有在這種時候,才能看得出一個人的勇氣。
【第76句】:一個人只要還沒有死,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得忍耐——我總認為這是做人最基本的條件。
【第77句】:世上本就沒有一個人能完全了解另一個人的,無論是夫妻,是兄弟,是朋友都一樣。
【第78句】:人非但沒有權殺死別人,也沒有權殺死自己!世上又有一個人會承認自己是不敢的?這“不愿”兩字,正是“不敢”的最好托詞。
【第79句】:運氣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個人若是每次都能將機會把握住,他的運氣一定永遠都很好。
【第80句】:無論多么可怕的人,你只要懂得如何去降伏他,他就是付的奴隸;無論多可怕的力量,你只要懂得如何去利用它,它也會變得屬于你。
【第81句】:人性的變幻以及深邃,永遠無法言說。
【第82句】:人如果能夠了解了“自己”,就是擁有了永恒的真理。
【第83句】:不管是被時間遺忘,抑或是遺忘了時間,兩者之間都有一個共的特征——不變。
【第84句】:一個人若能多曬曬太陽,就不會做卑鄙無恥的事。無論是誰,在這么可愛的陽光下,都想不出壞主意來的。
【第85句】:人,真是奇怪得很,有時竟寧愿去聽信別人的謠言,而不相信真話。
【第86句】:隨時找機會讓自己笑笑,松弛松弛自己的神經——一個人的神經若是太緊張,遇到了危險的事,就會不知道該怎么應付的。
【第87句】:一個人若想要享受成功,就得先學會如何去接受失敗。
【第88句】:無論多大的勝利,都不會令我喜歡得沖暈了頭的,無論多大的失敗,也不能令我像野狗般地夾著尾巴逃走。
【第89句】:我們蔑視的,只是少數人立下的規矩,這種規矩自然不值得尊敬,而道德和正義,無論任何人也不該輕視。
古龍的爭與讓美文
有一次,古龍和金庸與日本的出版商談論新書出版事宜。古龍發現對方在客氣的外表下總透著一股傲慢,尤其瞧不起中國當代文學。
酒過三巡,對方的酒興漸漸高漲起來,不停地催服務生上清酒。古龍和金庸兩人都有些不勝酒力,開始推辭起來。不料,對方忽然露出了鄙夷的.神色:“你們中國的小說家也不過如此嘛!”
金庸緊張地看著血氣方剛的古龍。讓他沒想到的是,古龍并沒有暴跳如雷,而是走出房間取來三個臉盆擺在大家面前,然后在盆里倒滿清酒,說:“來,用這個,干!”
說著,古龍端起盆,仰頭猛灌起來,日本出版商看得傻了眼。
古龍喝到一半,對方忙跑過來拉住他,說:“古先生,我佩服你!不要再喝了!”
事后,日本出版商再也沒有過傲慢的表現。
金庸問酒醒后的古龍:“真的能喝得下那么多酒嗎?”
古龍一笑道:“當然喝不了,但這個時候事關民族的榮譽,喝不下也要喝。”
隨著古龍名氣的與日俱增,他的小說越來越受歡迎。在利益的驅動下,很多人開始效仿他,甚至有人開始冒充古龍寫小說。
當朋友拿著盜版書找到古龍時,一向爭強好勝的他卻沒有生氣,反而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朋友按捺不住了,問他為什么不追究。
古龍微笑著說:“這本小說,我一看風格就知道是誰寫的。我也非常反感這些抄襲、模仿、盜用筆名的齷齪行為。可我知道這個作者,他的家境非常貧寒,不過是以此來糊口罷了。如果我去舉報他,那他全家人都可能餓肚子。得饒人處且饒人。”朋友聽完他的話,唏噓不已。古龍最后也真的沒有再追究這件事情。
古龍的爭,不是莽夫之爭,而是血性之爭;古龍的讓,不是懦弱退縮,而是心懷博愛,讓人佩服。
人生一世,如蒼鷹翱翔,血性與寬容,就是蒼鷹的兩只翅膀——不爭,不足以立世;不讓,不足以成功。懂得爭與讓的真諦,才讓古龍一生翱翔蒼穹。
古龍的爭與讓的美文
有一次,古龍和金庸與日本的出版商談論新書出版事宜。古龍發現對方在客氣的外表下總透著一股傲慢,尤其瞧不起中國當代文學。
酒過三巡,對方的酒興漸漸高漲起來,不停地催服務生上清酒。古龍和金庸兩人都有些不勝酒力,開始推辭起來。不料,對方忽然露出了鄙夷的神色:“你們中國的小說家也不過如此嘛!”
金庸緊張地看著血氣方剛的古龍。讓他沒想到的是,古龍并沒有暴跳如雷,而是走出房間取來三個臉盆擺在大家面前,然后在盆里倒滿清酒,說:“來,用這個,干!”
說著,古龍端起盆,仰頭猛灌起來,日本出版商看得傻了眼。
古龍喝到一半,對方忙跑過來拉住他,說:“古先生,我佩服你!不要再喝了!”
事后,日本出版商再也沒有過傲慢的表現。
金庸問酒醒后的古龍:“真的`能喝得下那么多酒嗎?”
古龍一笑道:“當然喝不了,但這個時候事關民族的榮譽,喝不下也要喝。”
隨著古龍名氣的與日俱增,他的小說越來越受歡迎。在利益的驅動下,很多人開始效仿他,甚至有人開始冒充古龍寫小說。
當朋友拿著盜版書找到古龍時,一向爭強好勝的他卻沒有生氣,反而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朋友按捺不住了,問他為什么不追究。
古龍微笑著說:“這本小說,我一看風格就知道是誰寫的。我也非常反感這些抄襲、模仿、盜用筆名的齷齪行為。可我知道這個作者,他的家境非常貧寒,不過是以此來糊口罷了。如果我去舉報他,那他全家人都可能餓肚子。得饒人處且饒人。”朋友聽完他的話,唏噓不已。古龍最后也真的沒有再追究這件事情。
古龍的爭,不是莽夫之爭,而是血性之爭;古龍的讓,不是懦弱退縮,而是心懷博愛,讓人佩服。
人生一世,如蒼鷹翱翔,血性與寬容,就是蒼鷹的兩只翅膀——不爭,不足以立世;不讓,不足以成功。懂得爭與讓的真諦,才讓古龍一生翱翔蒼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