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品德的名人名言
品格是最難下的定義,但它卻是人生中最具影響而重要的東西。小編收集了關于品德的名人名言,歡迎閱讀。
【第1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備
【第2句】:放蕩功不遂,滿盈身必災。──張詠
【第3句】: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于敵者,謂之驕兵。──魏相
【第4句】: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張衡
【第5句】:不同的品格導致不同的興趣愛好。——西塞羅
【第6句】:人在品格修養上,必須從花朵學得教訓。為什么梔子花普遍為人喜愛,只有一個理由,因為他絕不想玫瑰花般的香味。——佚名
【第7句】:品格和名譽,好象一棵樹的生命和枝葉,樹嘲是否茂盛,全在于地的有無生氣。——華倫
【第8句】:品格是最難下的定義,但它卻是人生中最具影響而重要的`東西。——諺語
【第9句】:有德而富貴者,乘富貴之勢以利物;無德而富貴者,乘富貴之勢以殘身。——胡宏
【第10句】:假如你的品德十分高尚,莫為出身低微而悲傷,薔薇常在荊棘中生長。——薩迪
【第11句】:好說己長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長。──申居鄖
【第12句】:衡量一個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作些什么。——孟德斯鳩
【第13句】: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魏徵
【第14句】:人們以為品德善惡的表露,是出于明顯的行動;卻不知在自己不知不覺之間已泄露出了自己的品格。——愛默生
【第15句】:清白純潔是高尚人格的本質,我們一生沒有惡毒污穢的思想,就是最大的光榮。——佚名
【第16句】:滿盈者,不損何為?慎之!慎之!──朱舜水
【第17句】:謙固美名,過謙者,宜防其詐。──朱熹
【第18句】:有比快樂、藝術、財富、權勢、知識、天才更寶貴的東西值得我們去追求,這極為寶貴的東西就是優秀而純潔的品德。——塞繆爾•斯邁爾斯
【第19句】:對一切事情都喜歡做到準確、嚴格、正規,這些都不愧是高尚心靈所應有的品質。——契訶夫
【第20句】:如果我小心照顧我的品格,我的名聲便會照顧它自己。——模蒂
【第21句】:人之風動一世,在品行,而不在地位;地位雖高,無品行,何得風動一世。——史邁爾
【第22句】:奢則妄取茍取,志氣卑辱;一從儉約,則于人無求,于己無愧,是可以養氣也。──羅大經
【第23句】:虛已者進德之基。──方孝孺
【第24句】: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范曄
【第25句】: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老聃
【第26句】: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羅曼•羅蘭
【第27句】:惟有品德,可以開成功之門,收成功之果。——馬頓
【第28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第29句】:盛滿易為災,謙沖恒受福。──張廷玉
【第30句】:名氣,是世上所有男人跟女人對我的評價;品格是上帝跟天使對我們的認識與了解。——潘恩
【第31句】: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第32句】:你要宣揚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語言,要用你的本來面目。——盧梭
【第33句】:品格可能在重大的時刻中表現出來,但它卻是在無關重要的時刻形成的。——雪萊
【第34句】:一個人的品格不應由他的特殊行動來衡量,而應由他的日常行為來衡量。——愛默生
【第35句】:品格能決定人生,它比天資更重要。——弗•桑德斯
【第36句】: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荀況
【第37句】: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第38句】:土扶可城墻,積德為厚地。──李白
【第39句】: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宋濂
【第40句】:人生至愚是惡聞已過,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申居鄖
【第41句】: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諸葛亮
【第42句】: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劉禹錫
【第43句】:知恥近乎勇。──孔丘
【第44句】:優良的品德是內心真正的財富,而襯顯這品行的是良好的教養。——約翰•洛克
【第45句】:教育家謂稱童品格,決定于二歲至五歲之間,誠然不虛。——羅德曼
【第46句】:寧信其品格,勿信其誓言。——無名氏
【第47句】:才能最好于孤獨中培養;品格最好在世界的洶涌波濤中形成。——歌德
【第48句】:良好品格是人性的最高表現。好的品性不僅是社會的良心,而且是國家的原動力;因為世界主要是被德性統治。——史邁爾
【第49句】:品格如同樹木,名聲如同樹陰。我們常常考慮的是樹陰,卻不知樹木才是根本。——林肯
【第50句】:將拒諫則英雄散,策不從則謀士叛。──黃石公
【第51句】:品格換來品格。慷慨,尤其是還兼有謙虛,就會使人人贏得好感。——歌德
【第52句】:不驕方能師人之長,而自成其學。──譚嗣同
【第53句】:其德薄者其志輕。——禮記
【第54句】:君子憂道不憂貧。──孔丘
【第55句】: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第56句】: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韓非
【第57句】:一個人的真正權勢及錢財的產業,是在他本身之內;不是在乎他的居處、地位、或外在關系,而是在他自己的品格之中。——卑拆
【第58句】: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陽明
【第59句】: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盈,則思江海下百川。──魏徵
【第60句】: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鄒韜奮
【第61句】:職業盡管不同,但天才的品德并無分別。——巴爾扎克
關于品德的作文400字
人是可以變的人的變也是因為你的品德在變,心靈在變,小編收集關于品德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關于品德的作文
當你看到一個誠心誠意的要飯花子的時候,不知你會怎么想?但我知道最多的想法了,有兩種,一是認為他是假的。而二就是這個人太可憐了,不管他是真的家境貧困,還是裝出可憐的樣子,我應該給他一些錢。第二種的人我可以從這件小事看出你是一個好心人,當然你的心里也沒有任何的私心雜念,你的品德是高尚的。
一個人的心靈只有是美的才能活的精彩,無論是成績再好的同學,沒有很好的品德,長大后又有什么用呢?品德不好又怎樣能在社會上有所成就。我很討厭拿成績來比較整個人,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是最受別人歡迎的人。品德的好與壞對于一個人來說是一輩子的事,品德不好的人長大后交不到朋友,小時也不可能交到朋友,到一個新單位時,品德不好誰會要你,北大,清華畢業的品德不好,不也要進監獄嗎?品德應該在每個人的心里都是在最高的。
一個罪人在監獄里明白了自己應該重新做人時,等他出獄了,還是可以成為有成就的人。就要看每一個人的心靈了,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壞人,都是因為心靈已被污染,品德也慢慢變得壞了,一瞬間,你從一個很好的人變成一個壞人,這就是品德,俗話說的好:“做壞人簡單,做好人難。”當你的品德已不好的時候需要別人清化。
人是可以變的人的變也是因為你的品德在變,心靈在變,所以我們要想永遠做一個好人,就應該用美好的品德來占據心中各種私心雜念。
第二篇:關于品德的作文
歌德在萊比錫上大學的時候,愛上了當地的一個姑娘。他愛得很認真,也很沖動,寫了很多首動人的詩篇給那位姑娘,只是那姑娘一點也不領情,對他不理不睬,讓他很痛苦。
歌德和一位知心朋友聊起這件事,朋友非常同情,建議他去德累斯頓城找一位老鞋匠,沒準可以幫助他,讓他知道該怎么做。
歌德真的去了,按照朋友給的地址,找到了老鞋匠。歌德把自己的故事說了說,問老人有什么建議,是不是年輕時候也碰上過類似的事情。
老人笑了,對歌德說:我年輕的時候,就在這里修鞋。在我的鞋攤前,經常會有一個美麗的姑娘經過。她是一個富翁家的女兒,家庭環境好,家教也很好,每次她經過,我的心就會怦怦直跳,覺得整個生活充滿了陽光。只是我們畢竟差距太大,我一直沒敢對她表白,暗戀了她三年。后來,她結婚了,我很是傷心了一段日子。我把這段經歷深埋在心底,并且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她,祝她幸福。后來我也結了婚,日子過得也不錯。一晃幾十年過去了,我還能時不時見到她,只是我們都老啦,孩子的'孩子也都長大了,可真快呀。
“那么,”歌德焦急地問,“您從來就沒有給她表達過一星半點?她知道您對她的暗戀嗎?”
“不知道,我從來沒提起過。”老人慢悠悠地說,“這其實一點都不重要。”“這還不重要?什么才重要呢?”歌德好奇地問。
老人很認真地盯著歌德,一字一句地說:“最重要的事其實就是,你愛著的人很幸福,無論這個幸福,是不是你給她的!”
第三篇:關于品德的作文
外貌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靈美;華麗的外衣并不是真正的美,道德才是最純樸的美。
美在于心靈。一個人如果沒有道德,就如沒有了靈魂,他心中只有仇恨,生活從此而改變;一個人如果擁有了道德,關愛、溫暖、快樂……生活因此而更加完美;人生就如一顆寶石,用道德鑲邊,人生就會更加燦爛奪目,光彩耀人。
美在于心靈。道德在人生旅途中是至關重要的:人生就像是一只船,道德便是船槳,只要擁有道德的人,船就會有前進動力,一步步到達成功的彼岸,到達人生的最巔峰;如果一個人沒有了道德,船也就沒有了前進的動力,最終回到原點,這個人的一生就沒有任何意義;但重新找到它卻很難,就如大海撈針。
小行為,大道德。的確,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就能看出這個人的品質、思想如何,他是怎樣一個人。講道德是一種美,最純樸的美,它會給我們的人生添加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們每一個人都想完美,道德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擁有道德眼前一片晴空;從生活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做起,你會快樂一生,終身受用。
看一個人并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而是看他品質如何、道德如何,這樣的人才會成功,如果再有文化與知識,沒有道德的支撐也是沒有用的。
我們要永遠記住:美在于心靈,道德才是最純樸的美。
第四篇:關于品德的作文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你還有明天;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不再于金錢;如果你失去了品德,那你就徹徹底底的失敗了,因為你失去了人最重要的一樣東西。
品德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是讓人知道生活中主要的人品和道德,讓人變成有追求到的完善的人。
說到道德禮儀,我又想到了一個故事:林肯小時候家里很窮,他就在一家商店當售貨員維持生活,他工作十分認真。一天晚上,林肯在結賬的時候發現多收了客人一分錢。他覺得應該把錢還給對方。于是就告訴商店老板。老板說:“就一分錢,客人不會在乎的,你就自己留著吧!”小林肯卻堅決地說:“雖然只有一分錢,但只要不是我的東西,我就不能拿!!”老板沒辦法,只能讓小林肯去還錢。小林肯只記得那個客人的樣子,并不知道姓名。他邊走邊問,花了兩個小時才找到那位客人,并把錢還給了那位客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道理是:不屬于自己的東西絕對不能拿。當然,在這個世界上的美德多得數不勝數。但是務必要記住:沒有品德你就徹徹底底的失敗了。所以,品德很重要!
關于品德的議論文
議論文論據:品德
如果說人生是一棵大樹,才能是其果實,功業是其枝干花葉,那么道德修養就是它的根本。
若使你的人生枝繁葉戎,花香果碩,你就應加強道德修養。加強道德修養,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
【事實論據】
于謙一身清白
于謙是明代杰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他19歲時寫《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寫詩明志,激勵自己。在他數十年的為官生涯中,蔑視榮華富貴,珍視道德修養。
于謙巡撫河南、山西達19年。當時封疆大吏進京述職,多要向朝中權貴有所饋贈,而于謙每次進京,部是空囊以入。好心人勸他:雖不愿送金銀珠寶攀附權貴,至少總要帶點土特產線香、磨菇、絹帕之類的東西才好。于謙哈哈大笑,舉起雙袖說:我帶有兩袖清風!并就此作七絕一首:手帕磨菇和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于謙可謂一生清白,兩袖清風。
周恩來照鏡自勉
周恩來同志,一生嚴于自律,品德高尚,為世人所景仰。這是他平生注重道德修養的結果。他在青年讀書時代,就在家中大立鏡旁邊,貼著他手書的.警句:面必凈,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莊。每天早晚都走到大鏡面前照一照。縱觀周恩來同志的一生,他就是這樣做的。
溥儒不為名利所動
溥儒,字心畬,著名書畫家,清宮宗室。為人清室。為人清正,不慕權勢,富有民族氣節。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并企圖吞并整個中國,扶植親日勢力,其史溥偉貪圖榮華富貴投入日本帝國主義懷抱。溥儀做了滿洲國皇帝,成了日本刺刀下的傀儡。溥儀為了顯示皇恩浩蕩,下詔書召見宗室,封爵,溥儒當然也在被召之列。可他斷然加以拒絕,隱居于西山為家,連字畫也不賣,周圍的人竟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溥心畬,都把他看做普通家夫。抗戰勝利后,他辭去國民黨的國大代表,拒絕參加政治活動,以賣書畫為生。一生保持清白的人品。
【理論論據】
【第1句】:君子以反修德。《易經.寒卦》
【第2句】: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孔子家語.儒行解》
【第3句】:土無求于世,惟求無愧于世。明.何良俊《語林.語言下》
【第4句】:好名好利,均為失德。宋.俞文豹《吹劍錄.外集》
【第5句】:修身以寡欲為要,行已以恭儉為先。《古今圖書集成.學行典》
【第6句】: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晉.傅玄《傅子.正心篇》
【第7句】: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宋.司馬光《交趾獻奇獸賦》
【第8句】:修身者智之府也,愛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義之符也,恥辱者勇之決也。《漢書.司馬遷傳》
【第9句】:修身不言命,謀道不擇時。唐.元稹《元氏長慶集.酬別致用》
【第10句】:修養的花兒在寂靜中開過去,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結實。冰心《春水》
【第11句】:養身者忘家,養志者志身。漢.韓嬰《韓詩外傳》
【第12句】: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禮記.大學》
【第13句】:涵養、窮索,二者不可廢一,如車兩輪,如鳥兩翼。宋.朱熹《朱子語類輯略》
【第14句】:修身以為弓,嬌思以為矢,立義以為的。奠而后發,發必中矣。漢.楊雄《法言.修身篇》
【第15句】:用道德的示范來造就一個人,顯然比用法律來約束一個人更有成效。希臘諺語
關于品德的議論文論據大全
事實論據
于謙一身清白
于謙是明代杰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他19歲時寫(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寫詩明志,激勵自己。在他數十年的為官生涯中,蔑視榮華富貴,珍視道德修養。
于謙巡撫河南、山西達19年。當時封疆大吏進京述職,多要向朝中權貴有所饋贈,而于謙每次進京,部是“空囊以入”。好心人勸他:“雖不愿送金銀珠寶攀附權貴,至少總要帶點土特產線香、磨菇、絹帕之類的東西才好。”于謙哈哈大笑,舉起雙袖說:“我帶有兩袖清風!”并就此作七絕一首:“手帕磨菇和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于謙可謂一生清白,兩袖清風。
周恩來照鏡自勉
周恩來同志,一生嚴于自律,品德高尚,為世人所景仰。這是他平生注重道德修養的.結果。他在青年讀書時代,就在家中大立鏡旁邊,貼著他手書的警句:“面必凈,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莊。”每天早晚都走到大鏡面前照一照。縱觀周恩來同志的一生,他就是這樣做的。
溥儒不為名利所動
溥儒,字心畬,著名書畫家,清宮宗室。為人清室。為人清正,不慕權勢,富有民族氣節。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并企圖吞并整個中國,扶植親日勢力,其史溥偉貪圖榮華富貴投入日本帝國主義懷抱。溥儀做了滿洲國皇帝,成了日本刺刀下的傀儡。溥儀為了顯示“皇恩浩蕩”,下詔書召見宗室,封爵,溥儒當然也在被召之列。可他斷然加以拒絕,隱居于西山為家,連字畫也不賣,周圍的人竟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溥心畬,都把他看做普通家夫。抗戰勝利后,他辭去xx黨的國大代表,拒絕參加政治活動,以賣書畫為生。一生保持清白的人品。
理論論據
【第1句】:君子以反修德。(易經.寒卦)
【第2句】: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孔子家語.儒行解)
【第3句】:土無求于世,惟求無愧于世。明.何良俊(語林.語言下)
【第4句】:好名好利,均為失德。宋.俞文豹(吹劍錄.外集)
【第5句】:修身以寡欲為要,行已以恭儉為先。(古今圖書集成.學行典)
【第6句】: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晉.傅玄(傅子.正心篇)
【第7句】: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宋.司馬光(交趾獻奇獸賦)
【第8句】:修身者智之府也,愛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義之符也,恥辱者勇之決也。(漢書.司馬遷傳)
【第9句】:修身不言命,謀道不擇時。唐.元稹(元氏長慶集.酬別致用)
【第10句】:修養的花兒在寂靜中開過去,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結實。冰心(春水)
【第11句】:養身者忘家,養志者志身。漢.韓嬰(韓詩外傳)
【第12句】: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禮記.大學)
【第13句】:涵養、窮索,二者不可廢一,如車兩輪,如鳥兩翼。宋.朱熹(朱子語類輯略)
【第14句】:修身以為弓,嬌思以為矢,立義以為的。奠而后發,發必中矣。漢.楊雄(法言.修身篇)
【第15句】:用道德的示范來造就一個人,顯然比用法律來約束一個人更有成效。希臘諺語
【第16句】:養身莫過于養性,養性莫過于養德。中國諺語
【第17句】:君子懷德,小人懷寶。中國諺語
【第18句】: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荊(左傳.哀公元年)
【第19句】: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資治通鑒.周紀)
【第20句】:才智英敏者宜以問學攝其操,氣節激昂者當以德性融其偏明.洪應祖(菜根談.修省)
【第21句】:止謗莫如修身。漢.徐干(中論.虛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