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常用名人名言素材積累「修養篇」
修養,指人的綜合素質;道家的修煉養性等。有關名人修養名言,歡迎大家一起來借鑒一下!
中考常用名人名言素材積累1
【第1句】:何以止謗,曰無辯,辯愈力,則謗者愈巧。——清·申涵光《荊園進語》
【第2句】:堅信自己和自己的力量,這是件大好事,尤其是建立在牢固的知識和經驗基礎上的;自信,但如果沒有這一點,它就有變為高傲自大和無根據地過分自恃的危險。——伏龍芝
【第3句】:除了人類和蝗蟲,很少有一種動物能在觀光一個地區時把它弄得亂七八糟。——馬長山著《思路花語》
【第4句】: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第5句】: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陶淵明
【第6句】: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陶鑄
【第7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第8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備
【第9句】: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
【第10句】: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后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后才戰勝生活。——汪國真
【第11句】: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第12句】: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蘇軾
【第13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論語》
【第14句】:習慣之鏈的力量很弱,因而往往感覺不到,但一當感覺到了,它已是牢不可摧的`了。——不要養成壞習慣
【第15句】:一個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習慣而變得愚昧無知和粗野無禮,甚至粗野到慘無人道的程度。
【第16句】:房子是應該經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了灰塵;臉是應該經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
【第17句】:最為賢明的生活方式是蔑視時代的習慣,同時又一點也不違反它地生活著。
【第18句】:凡建立功業,以立品為始基。從來有學問而能擔當大事業者,無不先從品行上立定腳跟。
【第19句】:以冰霜之操自勵,則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則德日廣大。——弘一大師。
【第20句】:以修養對待修養還不是真正的修養;以修養對待無修養才是真正的修養。
【第21句】:修養,不是說不會發脾氣,而是說不會輕易發脾氣。不會發脾氣的人不一定是有修養的人,動不動就發脾氣的人,則是缺乏修養的人。
【第22句】:一個在人生中欲有所成的人,必得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否則,他不是毀在鮮花中,便是毀在流言中。
中考常用名人名言素材積累2
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唐)柳宗元
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宋)朱熹
修身處世,一誠之外更無余事。——(明)朱之瑜
大人不華,君子務實。——(漢)王符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明)王守仁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宋)包拯
君子處其實,不處其華;治其內,不治其外。——(明)張居正
《大學》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誠意而已。——(宋)朱熹
心輕萬事如鴻毛。——(唐)李欣
過而不改,是謂過也。——(春秋)孔丘
閉心自慎,終不失過。——(戰國)屈原
功被天下,守之以讓。——(戰國)荀況
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呂氏春秋》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晉書》
人誰無過,當容其改。——《新唐書》
居心要寬,持身要嚴。——(清)申居鄖
但改吾過,毋議人非。——(清)陳確
居幽思遠,居安思危。——書摘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春秋)孔丘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無門關》
百年養不足,一日毀有余。——(宋)王安石
嘉賞未嘗喜,抑挫未嘗懼。——(宋)朱熹
含容終有益,任意是生災。——(明)馮夢龍
先眾人而為,后眾人而言。——(明)呂坤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春秋)孔丘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春秋)孔丘
人皆知滌其器,而莫知滌其心。——《傅子·附錄》
心如大地者明,行如繩墨者彰。——(漢)劉向
喜不可縱有罪,怒不可戳無辜。——(晉)陳壽
責人而不責己,名為掛榜圣賢。——(清)金纓
蘭芳不厭谷幽,君子不為名修。——《養正遺規》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增廣賢文》
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增廣賢文》
怒宜實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格言聯璧》
處事須留余地;責善切戒盡言。——《格言聯璧》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不自滿者受益,不自是者博聞。——《格言聯璧》
目之見也借于照,心之智也借于理。——《呂氏春秋》(漢)王克
以人之長補己短,以人之厚補己薄。——(漢)劉向
聞人之謗當自修,聞人之譽當自懼。——(明)胡居仁
將軍額頭跑得馬,宰相肚里好撐船。——書摘
爽口食多偏生病,快心事過恐生殃。——《增廣賢文》
事當快意處須轉;言到快意時須住。——《格言聯璧》
2022關于修養的中考作文素材積累
(一)名人名言
【第1句】:大丈夫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大學》
【第2句】: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孔丘
【第3句】:志不強者智不達。——墨翟
【第4句】: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第5句】: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陶淵明
【第6句】: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陶鑄
【第7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第8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備
【第9句】: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
【第10句】: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后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后才戰勝生活。——汪國真
【第11句】: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第12句】: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蘇軾
【第13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論語》
(二)妙語集錦
【第14句】:習慣之鏈的力量很弱,因而往往感覺不到,但一當感覺到了,它已是牢不可摧的了。
【第15句】:一個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習慣而變得愚昧無知和粗野無禮,甚至粗野到慘無人道的程度。
【第16句】:房子是應該經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了灰塵;臉是應該經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
【第17句】:最為賢明的生活方式是蔑視時代的習慣,同時又一點也不違反它地生活著。
【第18句】:凡建立功業,以立品為始基。從來有學問而能擔當大事業者,無不先從品行上立定腳跟。
【第19句】:以冰霜之操自勵,則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則德日廣大。——弘一大師。
【第20句】:以修養對待修養還不是真正的修養;以修養對待無修養才是真正的修養。
【第21句】:修養,不是說不會發脾氣,而是說不會輕易發脾氣。不會發脾氣的人不一定是有修養的人,動不動就發脾氣的人,則是缺乏修養的人。
【第22句】:一個在人生中欲有所成的人,必得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否則,他不是毀在鮮花中,便是毀在流言中。
【第23句】:何以止謗,曰無辯,辯愈力,則謗者愈巧。——清?申涵光《荊園進語》
【第24句】:堅信自己和自己的力量,這是件大好事,尤其是建立在牢固的知識和經驗基礎上的;自信,但如果沒有這一點,它就有變為高傲自大和無根據地過分自恃的.危險。——伏龍芝
【第25句】:除了人類和蝗蟲,很少有一種動物能在觀光一個地區時把它弄得亂七八糟。
——馬長山著《思路花語》
【第26句】:學習是一個人的真正看家本領,是人的第一特點,第一長處,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學習的結果,學習的恩澤。——著名作家王蒙論學習
(三)事例類
名人事例
福特的修養
美國有個“福特公司”,創始人是福特,他大學畢業后,去一家汽車公司應聘。和他同應聘的三四個人都比他學歷高,當前面幾個人面試之后,他覺得自己沒有什么希望了。但既來之,則安之。他敲門走進了董事長辦公室,一進辦公室,他發現門口地上有一張紙,彎腰撿了起來,發現是一張漬紙,便順手把它扔進了廢紙簍里。然后才直到董事長的辦公桌前,說:“我是來應聘的福特。”董事長說:“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們錄用了。”福特驚訝地說:“董事長,我覺得前幾位都比我好,你怎么把我錄用了?”董事長說:“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確學歷比你高,且儀表堂堂,但是他們眼睛只能看見大事,而看不見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見小事,我認為能看見小事的人,將來自然看到大事,一個只能看見大事的人,他會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會成功的。所以,我才錄用你。”福特就這樣進了這個公司,這個公司不久就揚名天下,福特把這個公司改為“福特公司”,也相應改變了整個美國國民經濟狀況,使美國汽車產業在世界占據鰲頭,這就是今天“美國福特公司”的創始人福特。大家說,這張廢紙重要不重要?看見小事的人能看見大事,但只能“看見”大事的人,不一定能看見小事,這是很重要的教訓。
2022中考寫作素材:修養篇
導語:修養,不是說不會發脾氣,而是說不會輕易發脾氣。不會發脾氣的人不一定是有修養的人,動不動就發脾氣的人,則是缺乏修養的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作文素材,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
言語類
(一)名人名言
【第1句】:大丈夫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大學》
【第2句】: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孔丘
【第3句】:志不強者智不達。——墨翟
【第4句】: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第5句】: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陶淵明
【第6句】: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陶鑄
【第7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第8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備
【第9句】: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
【第10句】: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后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后才戰勝生活。——汪國真
【第11句】: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第12句】: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蘇軾
【第13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論語》
【第14句】:習慣之鏈的力量很弱,因而往往感覺不到,但一當感覺到了,它已是牢不可摧的了。——不要養成壞習慣
【第15句】:一個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習慣而變得愚昧無知和粗野無禮,甚至粗野到慘無人道的程度。
【第16句】:房子是應該經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了灰塵;臉是應該經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
【第17句】:最為賢明的生活方式是蔑視時代的習慣,同時又一點也不違反它地生活著。
【第18句】:凡建立功業,以立品為始基。從來有學問而能擔當大事業者,無不先從品行上立定腳跟。
【第19句】:以冰霜之操自勵,則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則德日廣大。——弘一大師。
【第20句】:以修養對待修養還不是真正的修養;以修養對待無修養才是真正的修養。
【第21句】:修養,不是說不會發脾氣,而是說不會輕易發脾氣。不會發脾氣的人不一定是有修養的人,動不動就發脾氣的人,則是缺乏修養的人。
【第22句】:一個在人生中欲有所成的人,必得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否則,他不是毀在鮮花中,便是毀在流言中。
【第23句】:何以止謗,曰無辯,辯愈力,則謗者愈巧。——清·申涵光《荊園進語》
【第24句】:堅信自己和自己的力量,這是件大好事,尤其是建立在牢固的知識和經驗基礎上的;自信,但如果沒有這一點,它就有變為高傲自大和無根據地過分自恃的危險。——伏龍芝
【第25句】:除了人類和蝗蟲,很少有一種動物能在觀光一個地區時把它弄得亂七八糟。——馬長山著《思路花語》
【第26句】:學習是一個人的真正看家本領,是人的第一特點,第一長處,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學習的結果,學習的`恩澤。——著名作家王蒙論
事例類
福特的修養
美國有個“福特公司”,創始人是福特,他大學畢業后,去一家汽車公司應聘。和他同應聘的三四個人都比他學歷高,當前面幾個人面試之后,他覺得自己沒有什么希望了。但既來之,則安之。他敲門走進了董事長辦公室,一進辦公室,他發現門口上有一張紙,彎腰撿了起來,發現是一張漬紙,便順手把它扔進了廢紙簍里。然后才直到董事長的辦公桌前,說:“我是來應聘的福特。”事長說:“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們錄用了。”福特驚訝地說:“董事長,我覺得前幾位都比我好,你怎么把我錄用了?”董事長說:“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確學歷比你高,且儀表堂堂,但是他們眼睛只能看見大事,而看不見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見小事,我認為能看見小事的人,將來自然看到大事,一個只能看見大事的人,他會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會成功的。所以,我才錄用你。”福特就這樣進了這個公司,這個公司不久就揚名天下,福特把這個公司改為“福特公司”,也相應改變了整個美國國民經濟狀況,使美國汽車產業在世界占據鰲頭,這就是今天“美國福特公司”的創始人福特。大家說,這張廢紙重要不重要?看見小事的人能看見大事,但只能”看見”大事的人,不一定能看見小事,這是很重要的教訓。
[點撥]一張紙決定一個人的命運,這雖然有其偶然性,但這也是必然的,一個人的修養可以對他成功與否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運用此素材時要注意,通過一個人的細微動作來展現其修養,固然有偶然因素,但也有其自身的修養必然決定的,所以,福特的成功不是靠運氣,而是有其自身素質決定的。
[適用話題]“以小見大”、“細節決定命運”等。
麥卡錫的“雪茄”
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人們發現坐在前排的美國傳媒巨頭ABC副總裁麥卡錫突然蹲下身子,鉆到了桌子底下。大家目瞪口呆,不知道這位大亨為什么會在大庭廣眾之下做出如此有損形象的事情。
不一會兒,他從桌子底下鉆了出來,揚揚手中的雪茄,平靜地說:“對不起,我的雪茄掉到桌子底下了,母親告訴過我,應該愛惜自己的每一分錢。”
麥卡錫是億萬富翁,照理說,應該不會理睬這根掉在地上的雪茄,但他卻給了我們意想不到的答案。
[點撥]這是一種財富修養,這種修養正是他們創造巨大財富的源泉所在。
[適用話題]“珍惜”、“儉樸”、“自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