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書法的名人名言
【第1句】: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一不可以為書。——劉熙栽《藝概》
【第2句】: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態,不可掩也,言有辯訥,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書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蘇軾《書論》
【第3句】:喜即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即氣郁而字斂,樂則字平而字麗。情有重輕,則字之斂舒險麗,亦有深淺,變化無窮。——陳繹曾《翰林要訣》
【第4句】:故書也者,心學也;寫字者,寫志也。——劉熙載《藝概》
【第5句】: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米芾
【第6句】: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第7句】:筆下龍蛇似有神。——張懷謹
【第8句】:或寄以騁縱橫之志,或托以散郁結之懷。雖至貴不能抑其高,雖妙算不能量其力。——張懷謹
【第9句】:字不可重筆,話不可亂傳。
【第10句】: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張彥遠
【第11句】:且其浩浩落落之懷,一皆寓于筆墨之際,所謂品高,韻自勝焉。——張沅《石濤畫文案》
【第12句】: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丑,在于心手。——張彥遠《法書要錄》
【第13句】: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書雖幸免薄濁,亦但為他人寫照而已。——劉熙載《藝概》
【第14句】:夫人靈于萬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發,蘊之為道德,顯之為經綸,樹之為勛猷,立之為節操,宣之為文章,運之為字跡。——項穆《書法雅言》
【第15句】:無聲之音,無形之相。——張懷謹
【第16句】: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李嗣真
【第17句】:夫書稟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筆勢》
【第18句】: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揚雄《法言》
【第19句】:古人論書云: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是書之法,學者習之,故當熟之于手,必先修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書之于手,如是而為書焉。——《書法三味》
【第20句】:學術經論,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動悉邪。柳公權曰:心正則筆正。——項穆《書法雅言》
【第21句】:云鶴游天,群鴻戲海。
【第22句】:字無百日功。
【第23句】:筆禿千管,墨磨萬錠。——蘇軾
【第24句】: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于妙。心神不正,書則欹斜;志氣不和,字則顛仆。——虞世南《筆髓論》
【第25句】:手與神運,藝從心得。其志一于書,軒冕不能移,貧賤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終其身。——朱文長《續書斷》
【第26句】:正書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閑圣道也。——項穆《書法雅言》
【第27句】: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劉熙載《藝概》
【第28句】:龍跳天門,虎臥鳳閣。
【第29句】:覽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論之中,理俗儒之諍。——趙壹《非草書》
【第30句】:夫書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務也。雖其為道,賢不肖皆可學,然賢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豈以不肖者能之而賢者遽棄之不事哉!——朱文長《續書斷》
【第31句】: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孫過庭《書譜》
【第32句】:書畫清高,首重人品,品節既優,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松年《頤園畫論》
【第33句】:拳要打,字要練。
【第34句】:揮毫落筆如云煙。——杜甫
【第35句】:字怕練,馬怕騎。
【第36句】:書法不過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關頭。品高者,一點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臨池心解》
【第37句】:玄妙之意,出于物類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間;豈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測。——張懷謹
【第38句】: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劉熙載《藝概》
【第39句】:凡善書畫者,未有不品學兼長,居官更講政績聲名,所以后世貴重。——松年《頤園論畫》
【第40句】:龍威虎振,劍拔弩張。——袁昂
【第41句】:書肇于自然。——蔡邕
【第42句】:寫字如畫狗,越描越丑。
【第43句】: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
【第44句】: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第45句】:時時只見龍蛇走。——李白
【第46句】: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韓渥
【第47句】: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風節著者,代不乏人。論世者,慕其人,益重其書,書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臨池心解》
【第48句】: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孫過庭
【第49句】: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項穆《書法雅言》
【第50句】:婉若銀鉤,源若驚鸞。——索靖()
【第51句】: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柳公權
【第52句】: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張懷聲
【第53句】: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關于書法的作文2022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關于書法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書法的作文一:
當清晨的第一縷斜陽射出光芒,鋪開一張宣紙,研好一硯新墨,帶著一份激情,我,走進了這翰墨流香的書法世界,這樣的時刻,真好。
所有的字體中,我鐘愛顏體。記得我最先學的便是顏真卿的《多寶塔碑》。他的字,是有風骨的,兼具“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瀟灑閑散與“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的深沉開闊。楷字像人佇立,草字像人奔跑。我愛上了顏真卿的楷字,走起來橫平豎直,大氣磅礴,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而氣勢足,骨力勁道而氣概凜然。臨摹顏真卿的作品讓我感到了心胸開闊,每一筆精到極致,而后埋鋒而下,不留一絲尖銳,每一筆都富有生機,提頓之間盡顯滄桑。這讓我聯想到了李白的名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同。”每每飽蘸濃墨,懸腕握筆,我胸巾都豪氣萬丈。
我最愛用楷書寫“癡”字。“癡”字有萬般解釋。我鐘愛這字的深度,迷到深處便成了癡。我最擅長用“連絲”來表現一個字的內涵,下筆要輕,也要自然,這便是“連絲”的精髓。筆尖運行之處要有包羅萬象、生生不息的跳躍感,這也是“癡”字的真諦。愛一件事,愛到如癡如醉,該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王羲之為寫一個“之”字染黑了一池清水,那是何等執著的境界!
我愛這世界,愛這馨香美麗的翰墨世界。書法,這經歷千年歷史考驗的一個使者,翩然舞在這人世間,它穿越千古的塵埃,浸潤萬里文化長河,倩影搖曳,墨影流香。每次提筆,心中都積蓄著萬千情感,唯有將胸中郁結之氣盡情揮灑于紙上,才能穿越時空的阻隔,與歷史上的書法大家進行心靈的對談。歲月沉沉流走,逝去了紙張的柔軟,留下了淡淡的墨香。書法,將我的心靈沖洗得一塵不染。我的靈魂中銘刻下了中華最燦爛的文化之一——書法。
在翰墨流香的世界里,寫著寫著,就醉了……
關于書法的作文二:
有人說,圖像所傳達的信息最為直觀,文字所包含的意蘊最為豐富。而書法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將這兩者自然地融合了起來。我從小就被書法獨特的魅力所吸引,她自然也成了我的最愛。
最愛在萬籟俱寂時讀帖。夜深入靜,耳根清靜得沒有一絲聲響,床頭放一杯熱氣騰騰的香茗,水中輕盈舞動的茶葉散發出淡雅而清新的香氣。手捧一本心儀的字帖,或篆或隸,或行或楷。心開始與古人神交交。我愛看那隨意自然的布局,高低錯落,又不失整齊劃一之感;我愛看那靈動自如的筆法,潑辣老練,又不失優雅古拙之風;我愛看那變化多端的墨色,枯濕濃淡,又不失自然和諧之趣。透過一幅幅作品,我的眼前出現了一位位書法宗師,看王羲之在蘭亭飲酒作序,看顏真卿在侄兒墓前老淚縱橫,看蘇軾在寒食節他鄉思親人……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一切于點畫間表露無遺。遨游帖海,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和深深的感慨。
最愛在平心靜氣時磨墨。看墨塊在墨池中一圈一圈地滑動,我總是浮想聯翩。有時,我會認為是一條小魚在戲水,水面漾開了一層漣漪;有時又會認為是一顆運動迅疾的行星,繞著恒星不停地轉動。當然,最有趣的還是那墨色的變化了——從一開始的平淡如水到后來的厚重如油,心境也隨之不斷升華。我始終認為,磨墨時那種不驕不躁、怡然自得的心境,是任何其他活動所無法企及的。
最愛在心煩意亂時疾書。當心靈被各種各樣的壓力與焦灼填滿,我就會攤開宣紙抖腕揮毫,讓筆鋒似尖刀一般切入,像龍蛇一樣游走。看墨跡的曲折變幻,聽筆與紙摩擦時的低吟淺唱,身心在瞬間便會感到無比的愜意與輕松。亦可耐心地折上格子,屏氣凝神,一筆一畫,享受手腕騰挪的快感,感受筆鋒翻覆的意趣,將微妙的細節展現得淋漓盡致。心靈隨著筆的提按漸至平靜,一切的不快也早已灰飛煙滅。
書法藝術博大精沈,在她面前我無疑僅是滄海一粟。但我相信,憑著我對她的這份摯愛,我的書法之路會愈走愈寬。
關于書法的作文三:
記得我6歲的一天,母親帶我來到書畫學校報名。老師讓我試著寫一下,我像拿臘筆似的抓起了毛筆,還弄得滿手都是墨。
那時的我很調皮,用母親的話說“沒有一秒鐘能坐得住的”,才寫不到五分鐘,就開始搞小動作了。但看見大家都在埋頭練習,我不好意思地又拿起筆來。又過了不得五分鐘,我又探頭去看看鄰桌的小朋友;一會兒又故意用毛筆在自己的衣褲、桌椅上亂畫;一會兒又把盛墨的碟子打翻了……
一年級的時候,我參加了學校的書法班,可是我依然很粗心很調皮,雖然悟性高,進步快,可是每次寫完書法回家總是臟兮兮的。
在學校書法班,我很快過了“正”字和“永”字關。母親告訴我書法是我國古代文化精髓,能修心養性,對我的將來很有幫助,于是我在黃老師家繼續學書法。一個學期過去了,我不但沒有耽誤功課(利用周六周日和晚上做),書法也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
當我完成了兩幅作品后,開始覺得練書法有些乏味,提不起興趣,練習時總走神。幸虧老師及時發現,給我換了一種新字體——張遷碑。我突然覺得很有新鮮感,又很有挑戰性,而且這種字體也適合我,筆畫粗厚大氣。我越寫越投入,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獲得了“全國少兒書畫大賽”二等獎。
這就是我學書法的故事,讓我懂得了只有付出才有收獲,我一定會繼續練下去的。
關于書法的作文四: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爸媽提議讓我去練書法。我早以看見過書法家龍飛鳳舞的字體。如今,竟有這么好的.機會,我怎能不好好珍惜呢?我連忙滿心歡喜的點了點頭。
第二天來到學校走進了書法班,看到了有眾多的學生坐在教室里,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法練好。隨后,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師走進了教室,先教了我們書法的要領,并發下書法用品,讓我們自己練習。我起初寫的字很難看,就像幾只蚯蚓攪和在一起,我十分沮喪。同桌安慰我:“沒事的,你看,我寫的和你一樣,我們加油練吧。”“好!”我對他說。我重新拾回了信心,努力練了起來。一天下來,我練得腰酸背痛手抽筋了。
回到家里,我的自信心徹底被擊垮了,書包扔到沙發上,大聲嚷嚷:“我不學了,實在太難了,我怎么連都不可能成為書法家的,并且枯燥無味。父親說:“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廢,況且沒有人是能夠一步升天的,都是要付出辛勤的汗水的。”我想:是呀,如果能一步升天的話,豈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成了書法家了嗎?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練習書法也是一樣,需要的是不懈的努力和毅力。想到這兒,我又開始練書法了。
是啊,沒有什么是能夠一步升天的。學什么都需要不懈的努力和毅力。在這個暑假,我的書法又進步了許多。
關于書法的作文五:
我喜歡練書法,喜歡練字,曾經想放棄,但經過父親的教誨,讓我堅持多年。
記得三年級的時候,父親教我寫毛筆字,我興奮極了!父親鋪開宣紙,擺好硯臺,倒出墨汁。父親首先教我怎樣握毛筆,大拇指、食指、中指抓住筆,用無名指和小拇指把毛筆頂住。寫字的時候,手腕不動,肩膀動。在父親的指導下,我很快就學會了握毛筆的姿勢。
接著,父親便叫我寫基本筆畫,父親首先教我寫一橫,止不耐煩了。我拿著毛筆蘸上墨水在紙上寫起來,誰知毛筆不聽話,像小孩子一樣。一橫寫過去,中間大,兩頭小,像一條小泥鰍。我就像被放氣的氣球,泄氣了。我噘起嘴巴說:“父親,我不想練毛筆字,寫毛筆實在是太難了。”父親,看看我的樣子說:“小熊撅起嘴真可愛。”“爸,你在說誰呀?”“是你呀”“我?”我疑惑不解德地說。我突然好像又明白了。我立刻跑到鏡子看看自己的樣子,不由自主得笑了起來,父親親切地對我說:“孩子,遇到困難不要放棄,要堅持下去。”“嗯”我又重新鼓起勇氣繼續練習。
后來,在父親的指導下,我一次比一次進步了,每次練習我都能得到父親的表揚和鼓勵。
艱辛的日子總會過去的。一轉眼,我已經是六年級了,我的書法水平一天比一天提高。現在,我的書法常常受到老師的贊揚,同學們向我投來羨慕的目光。我心里甜滋滋的。
現在,書法已經成為了我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練書法雖然很辛苦,但它鍛煉了我堅持不懈的意志,給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
關于書法教案
關于書法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目字旁和酉字旁的造字規律,結構原則。
2.根據所學偏旁的'變化規律,寫好課本例字。
教學重點、難點:
同學們在寫目字旁這個筆畫時,能夠做到目字旁內部的短橫收筆處與橫折的折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1句】:導入
1.檢查課前準備情況。
2.進入新課題。
【第2句】:講授新知識
1.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是:目字旁、酉字旁。并示范兩個字。提示:“目”字做左偏旁時,形態窄長,“目”中的短橫均勻分布。
2.教師示范書寫“睜”,邊寫邊講解書寫要領。
3.學生在方格本上用鋼筆書寫“睜、睡、瞪”三個字各四遍,體會結構特點。(放音樂)。
4.教師巡視輔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5.講評優秀作業,鼓勵大家刻苦學習,課余時間應主動安排書寫練習。
第二課時
【第1句】:自主學習酉字旁
1.學生讀文中說明性文字,觀察例字。
2.學生演示由幾名同學上臺演示“配、酸”。
3.引入:全班同學開始寫這幾個字,四個小組進行比賽,看哪個組的代表寫得最好。注意觀察,隨即在書本上描紅出該字。
4.修正:由同桌上臺再寫一次同樣的字。
【第5句】:比較:全班同學來看一看,比一比,兩個同樣的,哪個寫得好,為什么?
【第2句】:學生評價
【第3句】:課堂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第4句】:總結:
1.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2.希望同學們課后多加練習。
關于學書法的作文
當我們從鉛筆字換成鋼筆字時,想要寫一手好字,就要多練習硬筆書法或者毛筆字,可以提升自己的字體美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關于學書法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學書法的作文(1)
新學期,學校里開設了許多拓展課。這些課堂就像一個個舞臺,散發著召喚之光,使我想站上去發出屬于我的光彩。可惜我發現自己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天賦,也沒有什么引以為傲的特長。我該怎么辦,對了,挑選一門好好地學一學。
到底學什么呢?經過一番思考,我決定學一學書法。平時看到好友許志輝能寫一手好字,我可是十分羨慕的。
沒想到,上了幾節課后,覺得不斷地握筆練習實在枯燥了,簡直要磨平了我的耐心。越這樣想心里越煩躁,好想難受地喊出聲:“好無聊,好沒勁啊!書法難道真的不適合我嗎?”
再看看自己的字,硬筆書法寫得歪七扭八,軟筆書法更是寫得橫筆像條蟲,豎畫像尾巴。這讓我心里有了想放棄的念頭。
接下來的幾天,我的心里一直回蕩著兩個聲音:“堅持下來!”“放棄吧!”這兩句話一直在天平秤的兩端,天平兩側忽上忽下,我始終下不了決定。
沒想到,好友許志輝的一番話鼓勵了我,他對我說:“李浩冉,沒想到,才練了這么短的時間,你的字就進步了不少。我可是學了好幾年呢!”剎那間,天平的一側緩緩落下,我的心中有了決定——我要繼續練下去,為了建造自己的'舞臺,為了能在上面大放光彩!
我在心里對自己說,盡管現在做得并不好,但經過不懈努力,未來一定會成功的!
關于學書法的作文(2)
在我上幼兒園大班時,媽媽就把我送進書法班學習了。
最初,我學的是鉛筆。我寫的筆劃總是歪歪扭扭。橫寫得像一條小蟲子在紙上爬;豎寫的像一棵長歪了的小樹。羅老師見了,也不批評我,而是一直親切地鼓勵我。在羅老師的鼓勵下,我的字終于寫得有點像樣了。
到了二年級,一些學書法的大哥哥大姐姐們都開始學毛筆了,我見了,也想學。可是,羅老師卻認為我太小了,還不適合學毛筆。我聽了,就躺在地上一邊哭一邊打滾。在我的軟磨硬泡下,羅老師最終還是答應了。就這樣,我開始了我那凹凸不平的學毛筆之路。
剛開始,我連筆都不會拿。羅老師用了兩節課時間,專門用來教我拿筆。我終于學會拿毛筆了,并且拿得又緊又穩。接著,我就開始學寫筆劃,因為我能很好領悟到要點所在,所以才花了四節課就學完了橫、豎、撇、捺、折這五個基本的筆劃。雖然學筆劃之路十分平坦,但并不代表字就很好學……
羅老師所說的“平仰復”“正位”“奇位”,我之前連聽都沒有聽過,更別說聽懂了。一幅作品27個字,而我一個星期最多只能學3個字,而且很多字都只能算是一知半解。我常常因為字寫得太難看,而被羅老師嚴厲地批評。羅老師每次批評我之后,我都會更加努力地練習,爭取下一次寫得更好!
最終,以毛筆為爐,批評為火,汗水為料,練習為基,“焚燒”了五年,最終練就了我現在的一手好字。
關于學書法的作文(3)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愛好。有人喜歡繪畫,有人喜歡唱歌,有人喜歡跳舞,可我卻與他們不同,在這些門藝術當中,只對書法情有獨鐘。
在我上一年級的時候,晚上寫家庭作業,爺爺見了我寫的作業,就說:“寫的這是啥啊?這么那看,撇不像撇,點不像點。要不我明天送你去學書法吧。”我一聽“書法”這個詞眼睛一亮,心想:書法一定很有意思。我爽快的答應了爺爺:“好啊,我明天就去。”
第一天,我來到教書法很有名氣的王老師家,看到那里的學哥學姐們的書法作品都很出色,我也下定決心:我要好好學習書法。老師先教我們拿筆的方式:“用大拇指和食指夾著筆,中指在下面墊著一點兒,這樣是正確的。但是要注意不能把大拇指放在食指上面,這樣是不對的”。每天放學后都去王老師家寫幾行“點,橫,豎,撇,捺”,剛開始學嘛!就沒直接寫字。老師怕我們掌握不好每個字怎樣寫,每個筆畫老師都會在前面寫上一個字頭,如果我們寫的不像,就在老師寫好的上面描,直到描到到達老師的要求為止。
學了幾個月后,我就對書法產生了厭煩感,因為學書法占據了我所有玩的時間,于是我就下定決心:不要再學書法了。我就和爺爺商量:“爺爺,我可不可以不去學書法了?別人都可以玩,而我卻不可以。”爺爺摸摸我的頭,說:“嵐嵐,這是你自己的愛好,你學到了,可是他們沒學到,你不就比別人高一等嗎?好好想想吧。”我又想了想,終于想通了:我這么喜歡書法,我才不敢落在別人后面呢!
從那以后,我更加努力學習書法。上四年級了,我參加了學校舉行的書法比賽,可惜我只得了第二名。從那以后,我每天堅持練字,描字帖,并從中體驗快樂。
在學書法的道路上我明白了做什么事不能半途而廢,要堅持到最后,成功就屬于你。
上一篇:1到6年級必背名言-經典名人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