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是中國的母親河,流淌在中華大地上,它是世界第三大河流,也是中國最長的河流。長江自古以來就被譽為“天塹”、“龍脈”,因其雄偉壯觀的氣勢和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而享有盛名。
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寫下了這樣一首《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首詩將長江兩岸的草木、山川、歷史與人情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其中,“遠芳侵古道”更是形象地表現出了長江兩岸山水秀美的景色。
明代文學家徐霞客在《游記》中寫到:“洪波萬里來,奔涌如虎豹;猿啼山更幽,風急竹聲小?!彼谩昂椴ㄈf里”形容了長江的壯闊氣勢,用“風急竹聲小”描繪了長江兩岸的自然風光。
古代文人墨客們也曾在他們的詩歌中留下了許多贊美長江的名言。漢代杜牧曾寫道:“巨流溝壑狀,山勢斷層平。春色潭底見,清淺帶花明?!边@首詩描繪了春天長江清澈而富有生機的景象。
唐代王之渙也曾寫下了《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彪m然這首詩并非直接贊美長江,但其中“黃河入海流”的描述依舊展現出了中國偉大河流所擁有的恢弘氣勢。
當代著名的作家余華在他的小說《活著》中也寫到:“我就像一只船,在茫茫大海上飄蕩。我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也不知道會遇到什么樣的風浪和挑戰。但是我相信,在這條無垠的大河里,我一定能夠找到自己的歸宿?!边@段文字將長江比喻為無垠的大海,表達了對祖國母親河的熱愛之情。
長江是中國文化和歷史的重要象征,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在長江兩岸留下了美麗動人、氣勢磅礴的詩篇名句。這些贊美長江的詩句或名言記錄了長江在歷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和長江兩岸壯美景致,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對這條偉大河流深深地感恩和熱愛之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