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名言
《楞嚴經》是佛家大乘經典之一,它包含了很多至今仍被廣泛傳頌的名言警句。這些名言警句不僅在佛教信仰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也深受人們喜歡和推崇。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其中幾條經典的名言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這是《楞嚴經》中最為著名的一句話了。它告訴我們,心靈的歸宿并不需要依賴于任何外在因素,而是可以通過內心的自我覺悟來實現。“菩提”代表著佛教中的大徹大悟,“無樹”則表示沒有所依附之物,“明鏡”則指心靈清晰明亮。因此,這句話意味著只要我們能夠認清自己內心最真實、最純粹的本質,并保持內心清明如鏡,則可以達到超越一切境界、得到真正解脫的目標。
“唯心者無境,唯物者無源”
這句話體現了佛教思想中的一種基本觀點,即“因緣起相”。它告訴我們,萬物的存在都是有原因和條件的,沒有任何一個事物是獨立存在的。在佛教中,心靈被視作萬法之源,而外在世界則是由心靈所構造出來的幻象。因此,“唯心者無境”指的是只有內心才是真正存在、具有價值的;而“唯物者無源”則表明外在世界只是心靈投射出來的虛妄幻象。
“若欲除諸惡業,當從口起”
這句話強調了言行對于一個人修行道路上極為重要的影響。它告訴我們,要想消除自己身上所有不良習慣和罪惡行為,則必須從最基本、最常見、也最容易被忽視的語言使用上入手。因為口頭表達往往反映出一個人內心狀態和品德水平。如果我們能夠時刻注意自己說話方式和語言內容,并選擇用正面、積極、善良、理性等具有建設性質的語言與他人交流,則可以逐漸改變自己的內心狀態,從而達到消除罪惡行為的目標。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句話是《楞嚴經》中非常富有啟示性的一句話。它告訴我們,當我們在修行道路上追求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和解脫時,不能依賴于任何一個外在因素或境界。只有把心靈完全放空、擺脫世間萬物的束縛,才能夠真正地超越一切限制和局限,實現徹底的自我覺醒和解脫。
結語
以上就是幾條由《楞嚴經》傳下來的名言警句。這些名言雖然都來源于佛教思想,但它們所包含的智慧卻是深入人心、具有普遍意義的。如果我們能夠認真思考并將其中的啟示付諸實踐,則必將會在實現精神自由、提升品德境界等方面取得更多成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