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千里長棚——沒個不散的筵席】(歇)長棚:舊時送人上路時為設宴餞行而搭建的棚子;富貴人家辦婚喪等事,也常搭設很長的棚子,宴請賓客。本指筵席總有完了的時候;轉喻人有聚就有散,不可能永遠聚在一起。也作千里長篷——也沒個不散的筵席。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
【第2句】:生產并結束戀情的地方——婦產醫院
【第3句】:毒蛇爬竹竿——絞(狡)滑(猾)
【第4句】:吃點心抹醬油——不對味;不是味兒
【第5句】:唱戲不拉胡琴——干嚎
【第6句】:魔術師的道具——盡是秘密
【第7句】:茶館里的買賣——滴水不漏;點滴不漏
【第8句】:馬背上耍雜技——藝高膽大
【第9句】:皮球上扎一刀——泄氣;硬不起來
【第10句】:近視眼看告示——迫在眉睫
【第11句】:舉重場上比高低——斤斤計較
【第12句】: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第13句】:腦門上抹黃連——苦到頭了
【第14句】:耳朵上掛板子——打聽打聽
【第15句】:大船離港——外行(航)
【第16句】:燈草打人——軟弱無力
【第17句】:新娘子蒙頭——不給面子
【第18句】:急性子喝熱粥——燙嘴
【第19句】:高梁地里種玉米——秋后見高低
【第20句】:搬起碾子砸磨盤——石打石(實打實)
【第21句】:【腳底蓮花——步步升】(歇)升:諧“生”。指連連升官。
【第22句】:【下雨不打傘——淋著】(歇)1淋:諧“輪”。指按次序輪到了。2淋:諧“臨”。指事情落到身上。
【第23句】:借他的韁繩拴他的驢——將計就計
【第24句】:菜鍋里炒鵝卵石——不進油鹽
【第25句】:媽媽又催爸爸去要王叔叔欠的錢了。“急啥呢?人不死,債不爛。”爸爸不緊不慢地說,“他現在不也是駝背上山——前(錢)緊嗎?”(吉林·前郭)
【第26句】:不會喝酒伴醉漢——強奉陪
【第27句】:【老和尚念經——過一天算一天】(歇)指得過且過,敷衍地過日子。
【第28句】:剜肉補瘡——顧此失彼
【第29句】:劉備三請諸葛亮——凈找明白人
【第30句】:耗子掉進書箱里——咬文嚼字
【第31句】:傷風鼻孔塞——似通非通
【第32句】:敲著飯碗討吃的——窮得叮當響
【第33句】:吃了豹子膽——什么也不怕
【第34句】:老母豬吃稻草——橫豎不是味
【第35句】:【打鐵的拆爐——散火】(歇)火:諧“伙”。指團體、組織等解散。
【第36句】:割麥刮大風——亂了鋪(譜)
【第37句】:棒槌灌米湯——滴水不進
【第38句】:壁上的地圖——江河雖多沒有水
【第39句】:濕身滾進石灰堆——難得脫身
【第40句】:象的牙,駱駝的峰——生成的骨頭長成的肉
【第41句】:【老狗砍掉尾巴——裝羊】(歇)羊:諧“樣”。指裝模作樣,欺騙人。
【第42句】:【搟面杖抹油——光棍一條】(歇)指單身漢一個。
【第43句】:掉進面缸里的老鼠——翻白眼
【第44句】:大熱天捧個爛西瓜——吃又吃不得,扔又舍不得
【第45句】:吃霸王飯給劉邦干事——不是真心
【第46句】:小偷拍照——賊相
【第47句】:吃炒面哼小曲——含糊其辭;含含糊糊
【第48句】:牛角尖對牛角尖——尖對尖(奸對奸)
【第49句】:肚餓不論芥和麥——饑不擇食
【第50句】:【驢糞球兒——面前光】(歇)驢糞球兒:驢子的糞便,呈球形,里面是食物經消化后排泄的渣滓,而外表很光滑。形容表里不一,外表好看而實際不行或很壞。常含責罵意。也作驢糞球兒——外面光。驢糞蛋子——外面光。驢糞蛋——皮兒光。
【第51句】:臨上花轎才纏腳——先前干啥哩
【第52句】:生吞蜈蚣——撓心
【第53句】:【五花八門】“五花八門”一語,多用來比喻花樣繁多,變化多端。它源出兩說。一說“五花八門”是古代戰術中變幻多端的陣勢:“五花”即五行陣;“八門”則是八門陣。五行陣是古代根據五行排布的戰陣。八門陣也稱八卦陣。這個陣勢,原來是按照八卦的次第列為陣勢的。但是,八八可變為六十四卦,常使對方軍隊陷入迷離莫辨之中。相傳春秋時期的孫武、孫臏最早運用八卦陣。后來,三國時的諸葛亮又將八卦陣改變成八陣圖。二說認為“五花八門”指從事十三種行業的人。“五花”是:金菊花——賣茶的女人;木棉花——上街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青樓上的歌女;火棘花——玩雜耍的人;牽牛花——挑夫。八門是:一門巾——算命占卦者;二門皮——賣草藥者;三門彩——變戲法者;四門掛——江湖賣藝者;五門平——說書評彈者;六門團——街頭賣唱者;七門調——搭篷扎紙者;八門聊——高臺唱戲者。這時的“五花八門”已經包含了社會上的許多行業,泛指各行各業的繁雜和眾多。隨著時代的發展,“五花八門”擴展到其他各種事物。
【第54句】:甘草心——甜中有苦
【第55句】:飛機離跑道——沒轍
【第56句】:林黛玉看《西廂》——入神
【第57句】:【貓見了魚——真想求葷】(歇)葷:諧“婚”。指真的想求婚。
【第58句】:太平間抬出的人——不行了
【第59句】:蜀道上青天——難上難
【第60句】:出了土的陶俑——總算見了天日
【第61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此語的意思是同類的物種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此語出自《周易·系辭上》。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著名的學者叫淳于髡,他博學多才,能言善辯,被任命為齊國的大夫。齊宣王喜歡招賢納士,于是讓淳于髡舉薦人才。淳于髡一天之內接連向齊宣王推薦了七位賢能之士。齊宣王很驚訝,就問淳于髡說:“寡人聽說,人才是很難得的,如果一千年之內能找到一位賢人,那賢人就好像多得肩并肩站著一樣;如果一百年能出現一個圣人,那圣人就像腳跟挨著腳跟來到一樣,現在,你一天之內就推薦了七個賢士,那賢士不是太多了?”淳于髡回答說:“大王此言差矣。要知道,同類的鳥兒總是聚在一起飛翔,同類的野獸總是聚在一起行動。人們要找柴胡、桔梗這類藥材,如果到水澤洼地去找,恐怕永遠也找不到;要是到梁文山的背面去找,那就可以成車地找到,這是因為天下同類的事物,總是要相聚在一起的。我淳于髡大致也算個賢士,所以讓我舉薦賢士,就如同在黃河里取水,在燧石里取火一樣容易,我還要給您再推薦一些賢士,何止這七個!”這句話是至理名言,當年,革命青年冒著生命危險從全國各地跋山涉水涌向革命中心——延安。延安聚集著一大批國家的棟梁之才。
【第62句】:叫林黛玉掄板斧——強人所難
【第63句】:【男僧寺對著女僧寺——沒事也有事】(歇)男僧:和尚。女僧:尼姑。指身處是非之地,即使沒事也會招惹嫌疑。
【第64句】:嗑瓜子嗑出蝦米來——碰到好仁(人)
【第65句】:半空蕩秋千——不落實
【第66句】:【吃了扁擔——橫了腸子】(歇)指橫下心不顧一切地去做某事。
【第67句】:人頭上砸核桃——欺人太甚;太欺負人
【第68句】:麻雀跟著蝙蝠飛——白熬夜
【第69句】:鐵板上的鉚釘——沒跑
【第70句】:【蛤蟆墊桌腿兒——死挨】(歇)挨:忍受。指死命承受某種巨大壓力,或勉強承擔難以勝任的重負。
【第71句】:孔明彈琴——玩的是空城計
【第72句】:吃咸魚蘸醬——多余
【第73句】:【月亮底下打燈籠——空掛明】(歇)空:本指空中,轉指虛而不實。明:諧“名”。指只掛個虛名。
【第74句】:太陽底下點燈——多余
【第75句】:壁上掛魁星——鬼話(畫)
【第76句】:機關槍打炮彈——不對口徑
【第77句】:砍木吃橘子——不顧根本
【第78句】:【蘧伯玉帶籠頭——牽牽君子】(歇)蘧伯玉:名瑗,春秋時期衛國人,衛大夫史鰌知道他是難得的賢人,曾多次向衛靈公推薦。籠頭:套在騾馬等牲口頭上的皮條或繩索,用來系牽牲口的韁繩。牽牽:諧“謙謙”,形容謙遜。指謙虛謹慎、彬彬有禮的人。
【第79句】:【城隍廟的鼓槌——一對】(歇)本指鼓槌成對,轉指青年男女相般配。也指人品、能力等相當。
【第80句】:【和尚哭丈母——多攬這層閑】(歇)攬:兜攬,拉到自己身上。和尚不結婚,沒有岳母。指多管閑事。
【第81句】:大年初一沒月亮——年年一樣
【第82句】:【喝了蜜——嘴甜】(歇)嘴:本指嘴巴,轉指說話。甜:本指味道甜美,轉指使人感到愉快、舒適。指人嘴上說得動聽。常含譏諷意味。
【第83句】:太陽落坡月上山——周而復始;接連不斷
【第84句】:【搶風揚谷——秕者先行】(歇)搶風:迎風,頂風。秕:子粒不飽滿。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倒占了先。
【第85句】:木匠打鐵——改行
【第86句】:蝙蝠身上插雞毛——你是個什么鳥
【第87句】:【婆娘做鞋——一針一線往前錐】(歇)錐:諧“追”。指一點一點地深入追問。
【第88句】:我去姥姥家吃飯,姥姥說:“今天我們做魚吃。”從來不做飯的舅舅說:“今天我給你們來個老鼠掀簾子——露一手。”(河南·焦作)
【第89句】:老鼠集合——愉糧大隊
【第90句】:考試不用筆——口述
【第91句】:背起娃娃進當鋪——(把你)當人
【第92句】:世界上最深最難的一門學問——做人
【第93句】:【老和尚的木魚兒——天生挨揍的貨】(歇)木魚兒:僧尼念經或化緣時敲打的響器,用木頭鏤空制成。貨:本指貨物、東西,轉指人(罵人的話)。指沒有出息,生來就是挨打挨批的人。含責罵意。也作老和尚的木魚兒——挨敲打的木頭疙瘩。老和尚的木魚兒——該著挨敲。
【第94句】:黃蜂找窩——亂嗡嗡
【第95句】:門旮旯吹喇叭——名(鳴)聲在外
【第96句】:火焰駒上路——日行千里
【第97句】:盲驢拉磨——瞎轉圈
【第98句】:【被窩里放屁——獨吞】(歇)譏諷人獨占財物或好處。也作“蒙被子放屁——獨吞”。
【第99句】:【踩小板凳兒糊險道神——差著一帽頭子】(歇)險道神:即險道神將,舊時出殯時紙糊的開路神。險道神身長,制作時,踩在小板凳上還夠不著頭部。指相差一大截。也作“踩著板凳糊險道神——還差著一帽頭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