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我們現(xiàn)在還沒有認(rèn)識到自己就是佛,不相信自己是佛。認(rèn)識不到,就是迷,就是凡夫。當(dāng)你相信了自己是佛,承認(rèn)了自己是佛,沒有絲毫的懷疑,你就成佛了。
【第2句】:所有的人都受死神控制,所有的人歸宿都是死亡。你不知道來路和去路,也看不見兩者的盡頭,悲傷也徒然。《經(jīng)集》第三品,第八章《箭經(jīng)》
【第3句】:【禪心佛語】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yīng)如是生清凈心,不應(yīng)住色生心,不應(yīng)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
【第4句】:【佛心禪語】不高興是生心眼啦。意像皮球似的,有針鼻大小的眼,就漏氣了。性是本,意是根,是萬事萬物的根。根就像雨似的,天雨本來無心,可是酸梨得了必酸,甘草得了必甜,志在天地之間,也像那雨似一樣。
【第5句】:【距離產(chǎn)生美】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jīng)·蒹葭》)☆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jié)成霜。意中人兒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給愛情留點空間,這樣愛情之樹才能呼吸到新鮮空氣,開出芬芳的花朵。
【第6句】:【禪語人生】爭者是技,不爭者是藝。所謂不爭,是善于吃小虧也。工作如此,生活如此,放到家庭,也是這樣的道理。
【第7句】:【禪心佛語】慧者須臾頃,親近于智人,能速解達(dá)摩,如第三者嘗湯味。愚人不覺知,與自仇敵行;造作諸惡業(yè),受定眾苦果。
【第8句】:讓別人舒服,你就是經(jīng)營者;別人讓你舒服,你就是消費者;想要優(yōu)秀,你要接受挑戰(zhàn);想要盡快優(yōu)秀,就要尋找挑戰(zhàn);敢聽真話,需要勇氣;敢說真話,需要魄力;與其想成為什么樣的人物,不如磨練自己做一個努力的人。
【第9句】:【禪心佛語】人生有了遠(yuǎn)方也就有了追求的高度,人生一旦有了追求,遠(yuǎn)方也就不再遙遠(yuǎn)。一個人最可怕的是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人生沒有所有權(quán),只有生命的使用權(quán)。人生最大的價值就是懂得付出。被人需要的感覺才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第10句】:困難是磨刀石,善良是指路燈,心懷人間真善美,奉獻(xiàn)他人寬心胸,人生道路越走越暢通。拼搏付出吧,真愛無悔,大愛共鳴。
【第11句】:【禪語人生】只考慮現(xiàn)在的人,和懷有夢想的人,即使做相同的事,意義也完全不一樣。說出你的夢想吧,你的夢想。
【第12句】:【禪語人生】在世間法上,所謂的無欲,起碼要做到三點:第一點,對于名聞利養(yǎng)要看得破、放得下;第二點,在五欲的煩惱中,要把握得住、要站立得穩(wěn)當(dāng);第三點,在眷屬上也要能擺得開。
【第13句】:【一日禪語】許多人能在逆境中忍辱負(fù)重、刻苦自勵,卻未必能處順境。“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言行舉止失了分寸,災(zāi)難禍害很快就會隨之而至。失意時要忍,事事順利、飛黃騰達(dá)時也要修“忍辱”行。
【第14句】:【禪心佛語】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須參善知識,切須苦求,令心會解。
【第15句】:【禪心佛語】為什么邪見的罪業(yè)有那么嚴(yán)重呢?唯識宗認(rèn)為,在眾生的阿賴耶識中,儲藏了許多善惡的種子。一旦我們的心里生起了邪見,這些邪見就會摧毀所有善法種子的力量,從此以后,相續(xù)中的所有善種或者善根都會因此而間斷。
【第16句】:人生差不多就是這樣一個飯局,你既要跟相悅的人推杯,也要和厭見的人換盞。一頓飯吃下去,你可以領(lǐng)受一顆心,也可以見識一副嘴臉。吃到最后,你還能在這個言不由衷的筵席上熱鬧和歡笑,就是你承載世界的能力。
【第17句】:【禪語人生】以圣賢為竿,以道德為線,以仁慈為鉤,以利為餌,以四海為池,以禪定為椅,以萬民為魚,何愁功業(yè)不成乎。
【第18句】:人生亦應(yīng)如此,在生活強迫我們付出慘痛的代價以前,主動放棄局部利益而保全整體利益是最明智的選擇。智者日:“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quán)取其重。”
【第19句】:人的高貴并不是由身份地位簡單標(biāo)識的,一個遇到一點小事就驚慌失措的人,哪怕貴為國王,也會被人瞧不起;反之,一個遇到任何事都不慌不忙的人,無論地位多么低賤,都讓人不敢輕視。
【第20句】:【禪心佛語】紅塵中,一個舍不得,耽誤了多少人;佛法中,一句無所得,難倒了多少人。只不過,舍亦無所舍,得亦無所得。佛說:「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緣來是你,緣去是空,世間多少紛擾事,浮華落盡總隨風(fēng)。
【第21句】:【禪心佛語】沒有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良好的心態(tài),困惑就會像病魔一樣被不時的干擾著······心態(tài)好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達(dá)觀大度,坦然面對,知足常樂。因此,生活過得輕松愜意,快樂幸福。
【第22句】:【佛語悟道】從一中可以了解無數(shù),從無數(shù)中可以了解一,明白了它們之間是互相聯(lián)系、互相生起的道理,就能夠做到無所畏懼了。
【第23句】:無論我們做什么事,隨時隨地都可以得到禪定。當(dāng)我們依這樣的禪定而有了覺性時,內(nèi)心就不會再有迷惑。而這個沒有迷惑的心,就會有智慧如實地看待各種事物,這就是所謂的覺悟。
【第24句】:【禪語人生】因為奉信一句:沒有回頭路可以行走。在四方的生存里求取生活。在風(fēng)里哭過,亦在雨里笑過。得到過太多的陌生與熟悉的朋友們的幫助,成長著。
【第25句】:佛家禪語:眾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荊棘,手被劃破。禪師:荊棘習(xí)慣依附別物,你卻依附它,當(dāng)然自討苦吃,別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第26句】:【禪語人生】要感謝欺騙你的人,是他增長了你的智慧;要感謝傷害你的人,是他磨煉了你的心志;要感謝藐視你的人,是他覺醒了你的自尊;要感謝遺棄你的人,是他鍛煉了你的獨立。
【第27句】:能寂靜意故名人,以五趣中能寂靜意無如人者。故契經(jīng)說:人有三事勝于諸天:一勇猛,二憶念,三梵行。《大毗婆沙論》卷一百七十二
【第28句】:時至今日,則須依于全般佛陀真理而適應(yīng)全世界人類時機,更抉擇以前各時域佛法中之精要,綜合而整理之。(民國)太虛《人生佛教》
【第29句】:【禪心佛語】為人一定要用心,即使資質(zhì)愚鈍、反應(yīng)遲緩,只要從身邊簡單的事物用心觀照,自然真理入心,就能體會身心內(nèi)外的道理,這也就是“一理通,萬理徹”。
【第30句】:【禪心佛語】人生順境時,切記收斂;人生得意時,切記看談;人生逆境時,切記忍耐;人生失意時,切記隨緣;心情不好時,當(dāng)需涵養(yǎng);心情愉悅時,當(dāng)需沉潛;靜,是一種休息,更是一種修行。
【第31句】:【禪心佛語】釣魚,逸事也,尚持生殺之柄;弈棋,清興也,且動戰(zhàn)爭之心。可見喜事不如省事之為適,多能不如無能之全真。
【第32句】:【禪心佛語】如果你想擁有你從未有過的東西,那么你必須去做你從未做過的事情。一個人能走多遠(yuǎn),要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yōu)秀,要看他有誰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誰相伴。
【第33句】:【禪心佛語】忍辱,不同于奴顏婢膝的諂媚、屈辱和喪失人格,而是高尚難能的功夫,唯大智慧、大度量的人才能做到。
【第34句】:人生想得透徹一點,沒有一件東西可以永遠(yuǎn)與我們?yōu)榘椤T儆H愛的人、再多的財物,也終有離別聚散的時候。所以,又有什么東西舍不7得呢?
【第35句】:生活有朝氣,活得暢暢快快,工作講求效率,做得踏踏實實。以愛心待人,以磊落的心胸接物,則人生到處充滿了真善美。稻穗結(jié)得越飽滿,越往下垂,一個人越有成就,越虛懷若谷。
【第36句】:有情眾生,累在一個“情”字,天若有情天亦老。就讓我們斬絕一切情思,呆呆地念佛吧,“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何其輕松自在。
【第37句】:真誠是人際交往的最基本要求,所有人際交往的手段、技巧都應(yīng)該建立在真誠交往的基礎(chǔ)之上。爾虞我詐的欺騙和虛偽的敷衍都是對人際關(guān)系的褻讀。真誠不是寫在臉上的,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偽裝出來的真誠比真正的欺騙更令人討厭。
【第38句】:【禪心佛語】假如,你正為某件外在事物所苦,事實上,使你痛苦的,并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你對這件事物的觀感。
【第39句】:【圣經(jīng)文案】287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經(jīng)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羅1:17)
【第40句】:快樂就像閑暇時的一杯茶,品的是一份安逸,喝下去的是舒心。幸福就是饑渴時潤心的一杯清水,喝下去的是平淡,贏取的是感激。生活就是這樣你少了一份挑剔,你就多了一份心安,多了一份理解,就贏得一份默契。
【第41句】:如果你珍愛生命,請你修養(yǎng)自己的心靈。人總有一天會走到生命的終點,金錢最終會散盡,一切都如過眼云煙,只有精神才能長存世間,所以人生的追求應(yīng)該是一種境界的追求。
【第42句】:若不以心生心,則心心入空,念念歸靜,從一佛國至一佛國。若以心生心,則心心不靜,念念歸動,從一地獄歷一地獄。——《達(dá)摩大師悟性論》
【第43句】:當(dāng)我們沒有能力無法改變環(huán)境的時候,那就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來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要求。古德教誡我們: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他的福報就有多大,他的事業(yè)就有多大。可以從現(xiàn)實意義中體悟:量大福大,福大量大!
【第44句】:【佛心禪語】般若要用、要觀照,才有自在;般若要行,行深般若,才能照見五蘊緣生無自性的空理。般若要深觀、要深行,才能在它的指導(dǎo)下度一切苦厄。
【第45句】:生活的禪法就在于對于別人的寬宥與對自己的拯救,也是對人格的一種洞察與對生活的一種信心,生活的全部也就證明了生命的主體,人生意義的追問,不是向外的追求,而是一種內(nèi)心的回歸,它是一種誠實與善意的人文情懷。
【第46句】:與別人和諧相處,會使這個世界很好地接納你,使你在這個世界里生活得自在和快樂。一個人在和諧的環(huán)境里行走,就像在順風(fēng)順?biāo)慕行写苋菀走_(dá)到你的理想碼頭。
【第47句】:【禪語人生】我不知道自己面對死亡時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態(tài),但我想我是定然不能平靜的,此生,我還有很多的夢想沒來得及現(xiàn)實,此生,我還有很多的感悟沒有體會,此生,我還有很多執(zhí)著無法懷釋,此生,我真的還放不下。
【第48句】:【佛家禪語】錢財,如果妥當(dāng)使用,能讓我們邁向幸福;如果使用不當(dāng),會讓我們趨向痛苦。財乃一切善與惡的媒介,具有愛心與智慧之人,能善用錢財;自私與愚昧之人,則會使用不當(dāng)。
【第49句】:【禪心佛語】唐太宗所以被稱為明君,就因為能善用不同政見的賢臣;齊桓公因為能用敵方的管仲,所以有九合諸候,一匡天下的美譽。如果人們真能做到“萬花齊放,千鳥爭鳴”,就必然建成美好的人間。
【第50句】:【禪心佛語】人類的基本真理是愛和信,但是,人類卻深陷于種種問題中,生活得越來越復(fù)雜,也越來越偏離這兩條簡單的真理。
【第51句】:【禪心佛語】生命中有許多經(jīng)驗是無始以來的積累,而這些經(jīng)驗又會影響著未來的生命,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業(yè)力。
【第52句】:面對痛苦和不幸,只需記住一句話:一切都會過去的!人生一世,應(yīng)求一份自然本真活著究竟為什么?佛日: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一《金剛經(jīng)》
【第53句】:【禪心佛語】行道不可出本位,若是離開本位,不但勞而無功,反而有過。什么是本位呢?就是人的本分,“素位而行”,就可以成道。
【第54句】:一經(jīng)在手,心開悟解;一門深入,心神自定。參禪不如行禪,坐禪不如悟禪。話多傷氣,念多傷神。志向高大的人,須向低處求道。萬物須冬藏,能人要潛藏。心想天地,不如無心一事。
【第55句】:身外之物如“火”。天寒地凍時,近火雖可取暖,但太靠近卻很危險;若看不開、放不下,猶如手拿燒紅熱鐵,必然被燙傷。世間名利又好比白雪,看起來很美,喝起來也很清涼,但握久了手也會凍傷。
【第56句】:【禪心佛語】從這則公案來看,佛像實際承載的是真正的佛陀住世的意義,所以需要如法。它是解脫道所系,如果不如法,很有可能讓我們走向解脫道的反面。
【第57句】:為善福隨,履惡禍追,響之應(yīng)聲,善惡如音。非天龍鬼神所為,非先靈所為,造之者心,成身口矣。《佛說自愛經(jīng)》
【第58句】:【禪心佛語】身滅道成。亦如甲折樹。生此業(yè)報身,念念無常,無一定法,但隨念修之;亦不得厭生死,亦不得愛生死;但念念之中,不得妄想;則生證有余涅槃,死入無生法忍。
【第59句】:人生是什么,世間有煩惱,頭上有有青天,兩眼一睜忙到天黑,因為人生需要做些什么,也就不必要再埋怨什么,不要忘記自己是個快樂的青年,活一顆心,悟一些緣。
【第60句】:【禪語人生】一個信仰佛教的人,最重要的是把握自己的心,駕馭自己的心。唯有用心去體會佛法,將佛法用諸于平常生活,這種生活才是最幸福、最快樂的。
【第61句】:【圣經(jīng)文案】321但愿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圣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15:13)
【第62句】:【禪心佛語】人生的質(zhì)量,在于你寬恕的速度,和忘記的數(shù)量。生活的方式?jīng)Q定了你人生的幸福值,經(jīng)得起命運的涮,也習(xí)慣于故事的苦,更要學(xué)會刷新幸福。
【第63句】:【禪心佛語】如果僅為身心的平衡,而來學(xué)坐禪的人,學(xué)完第一階段,大概就覺得夠了。可是有很多的學(xué)生,經(jīng)過了第一階段,尚不夠滿足,有的學(xué)生根本也是為了第二階段的目的而來學(xué)禪的。
【第64句】:【禪心佛語】如實,是因書中的應(yīng)答啐啄并不在提供答案,它只在提醒你,“回眸處,滿目青山”,你能返觀自照,生命自有一轉(zhuǎn)。而禪者那不離生活、超越生活又回歸生活的種種也就在你眼前。
【第65句】:【佛心禪語】不在意,最終體現(xiàn)的是一種修養(yǎng),一種高貴的人格,一種人生的大智慧,那些凡事都與人計較的人,自以為很聰明,其實是以小聰明,干大蠢事。而不在意,乃是不爭之爭、無為之為,大智若愚,其樂無窮。
【第66句】:觀照時間的本質(zhì):時間即財富時間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貴的,金錢買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而且屬于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
【第67句】:才華洋溢的人,一方面很容易達(dá)到目的,很快就獲得世俗的滿足;另一方面,卻因所求沒有止境,不易尋得內(nèi)在的圓滿,才華反而成了自苦的根源。
【第68句】:有些人遭受打擊和困苦,依然挺身直行,有些人卻從此一蹶不振。堅持走下去的人可能會遭受更多苦難,然而也必定擁有更多收獲。苦難能錘煉出更具韌性的生命力,當(dāng)一個人直面苦難時,便能受苦而不覺苦。
【第69句】:【禪語人生】眼前,你越來越遠(yuǎn),騙自己,讓你更遠(yuǎn)一點,這么遲鈍的我,可能有點懦弱,讓你選逃脫,也許這樣沒錯,忘記所有經(jīng)過,寧愿在痛苦中受折磨,要把回憶,慢慢的遺落。
【第70句】:身閑為富,心閑為貴。身有傲骨,胸?zé)o傲氣。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生不更名,死不改姓。生不認(rèn)魂,死不認(rèn)尸。生男好聽,生女好命。生有壯志,死無雜念。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圣賢言語,雅俗并集。
【第71句】:【禪語人生】于是,七萬七千位僧人就在洛日山安居,三藏法師也將僧眾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有天,他覺得應(yīng)該下山為僧眾化緣,讓僧眾過得更好一些,因此便著衣持缽下山。
【第72句】:【禪語人生】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yè),一定要有一個好命格(基礎(chǔ)),一個好運勢(機遇),好風(fēng)水(環(huán)境),好名號(名正言順),多讀書(文化內(nèi)涵)。還應(yīng)具有超人的膽量、超人的智慧和良好的機遇。
【第73句】:第一善知識,能呵責(zé)過患者是。如譽我,非上師也。此為要門口訣。(古印度)阿底峽四、勝進(jìn)心·出離心·菩提心
【第74句】:【禪心佛語】人生修養(yǎng)四句真言:閑中不放過,忙處有受用;暗中不欺隱,明處有受用;靜中不落空,動處有受用;動中不妄練,靜處有受用。
【第75句】:【佛心禪語】三寶加持的陽光下成長的我,由于獲得恩德善知識的正確引導(dǎo),堅定地認(rèn)知心中本來具足愛心的明燈與智慧的光明,再也不怕生命的夜路,也不畏輪回的黑暗。
【第76句】:【禪心佛語】根據(jù)佛教哲學(xué),世間并無永恒不變而與物質(zhì)對立的精神,可以被視為“自我”、“靈魂”或“個我”者。
【第77句】:【佛心禪語】如果我們能把握到每一刻的當(dāng)下,且保持覺醒、珍惜擁有,并以感恩之心去善待周圍的一切的話,幸福在我們的身邊,快樂在我們的心間,成就在我們的掌中。
【第78句】:【禪心佛語】咖啡苦與甜,不在于怎么攪拌,而在于是否放糖;一段傷痛,不在于怎么忘記,而在于是否有勇氣重新開始。
【第79句】:聰明的人,凡事都往好處想,以歡喜的心想歡喜的事,自然成就歡喜的人生;愚癡的人,凡事都朝壞處想,越想越苦,終成煩惱的人生。世間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間。我們的想法可以想出地獄,也可以想出天堂。
【第80句】:枯有枯的道理,榮有榮的理由,并無好壞之分,好或不好只是個人根據(jù)主觀感受作出的評判。事無好壞,唯人揀擇,就像紅塵中的我們,每一天的起臥作息皆順其自然,饑來張口困來眠,看似平常,卻正是人生的無限風(fēng)光。
【第81句】:用一種豁達(dá)觀察生活,不是用眼淚來描述生活,就算對命運懷一種慈悲,那就讓命運活一場智慧的簡潔,一個能夠快樂的人,才能活出一種快樂的風(fēng)格。善待自己活著的每一天,請君看看東流水,就知人間別離遠(yuǎn)。
【第82句】:【禪語人生】心取地獄,心取餓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凡諸形貌,皆心所為,能伏心者,最為多力。吾與心斗,其劫無數(shù);今乃得佛,獨步三界。
【第83句】:【禪心佛語】明知自己的目標(biāo)固然可貴,但更可貴的是為了成就目標(biāo)而堅持不懈的精神。同時一旦知道了自己的所為偏離了目標(biāo),便要立刻改正。
【第84句】:當(dāng)無我的信念深植在一個人的內(nèi)心時(當(dāng)一個人深信無我的真理時),他便可因而達(dá)到寧靜、沉著和更泰然自若的境地。——《佛陀的格言》
【第85句】:快樂由心而生,心由事而定,事由人來做。快樂是一種陶醉,它來自你的努力,得失之間也有無窮的樂趣,關(guān)鍵事看你怎么去體會。
【第86句】:只要心中的燈火不曾熄滅,即使道路再崎嶇難行,那片光明也會孜孜引路,令你如愿而歸!如果找到了心靈的方向,你可要牢牢守住,怎樣都不要放棄。
【第87句】:眾生在修行之時要學(xué)會以豁達(dá)的心胸待人處事,不以人之犯己而動氣,以祥和慈悲的態(tài)度面對一切事、一切人,如此,就能夠在世事面前如流水一樣,可方可圓、順其自然,過幸福的人生。
【第88句】:從事力不能及的事情,與眾人結(jié)仇,與力士相爭,偏信女人,結(jié)交壞人,五者都是加速自滅的原因。《薩迦格言》
【第89句】:【禪心佛語】惡傳染惡,善傳染善。所以,請你們保持微笑。當(dāng)我們大家都保持微笑的時候,周圍的世界就像一面明亮的鏡子,也保持著微笑,正對著我們。
【第90句】:【佛心禪語】不要總覺得自己長得很丑、智商太低、生活會一直窮困下去,因為如果你這樣感覺,那么這些就會成為事實,跟你如影隨形。相反,你應(yīng)該對未來充滿希望和自信,于是乎,你就會發(fā)現(xiàn)它真的如你期待的那樣了。
【第91句】:【禪心佛語】佛說梵行是與這種見解無關(guān)的。不論一個人對這個問題的見解如何,世間實有生、老、壞、死、憂、戚、哀、痛、苦惱。
【第92句】:人生難得一知己,若是紅顏,那將是怎樣的絢麗多姿?她淡淡地從你的身邊經(jīng)過,淺淺地回眸,足以讓你此生難忘,再放她不下。用不著朝朝暮暮,也無所謂長相廝守。
【第93句】:【禪心佛語】生命有無限深度,你我都是塵埃。再大的快樂,你只是一粒塵埃。再大的不快樂,你還是一粒塵埃。不管是快樂還是不快樂,日子都會在眼睛的一睜一閉中過去,所以還是做一粒快樂的塵埃吧,別太為難自己。
【第94句】:【佛心禪語】善行絲毫積累終會圓滿,惡業(yè)點點去除終會清凈,煩惱時刻對治終會解脫,修行日日增上終會成就。
【第95句】:若自能舍己樂,但為一切眾生故行善法,是名上人,與一切眾生異故。若但為眾生故行善法,眾生未成就,自利則為具足。(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九十五
【第96句】:【禪心佛語】盡無盡。為二性空故,見聞無生是盡,盡者諸漏盡。無盡者,于無生體中,具恒沙妙用,隨事應(yīng)現(xiàn),悉皆具足,與本體中亦無損減,是名無盡。
【第97句】:不炫耀,因為不自卑。不花心,因為不缺愛。人性就是這樣,自卑才炫耀,缺愛才花心。招搖的人,除了證明內(nèi)心虛弱,說明不了任何東西。
【第98句】:【佛心禪語】很多時候購物并非是我們真的需要,而是一種攀比心、炫耀的心、購物欲在做怪。東西只有少才會知道什么是珍貴、也懂得珍惜。人是因為內(nèi)心沒有建立崇高的理想,內(nèi)心才進(jìn)來了許多垃圾
【第99句】:【禪心佛語】人生因為有了苦難而變得更加輝煌。風(fēng)雨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人的一生難免磕磕碰碰,曲曲折折,功成名就那一天并非最燦爛完美的一天,而是從苦難與挫折中轉(zhuǎn)向人生的挑戰(zhàn),勇敢直面苦難與挫折邁步前進(jìn)的那一天。
上一篇:說到心坎的文案文案青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