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趕腳的騎驢——圖個眼前快活:一時的快活
【第2句】:水桶當喇叭——大吹
【第3句】:【狐貍扮觀音,扮來扮去還是狐貍精】釋義:觀音:觀世音,佛教菩薩之一,佛教徒認為是慈悲的化身,救苦救難之神。又叫觀自在、觀音大士。比喻喬裝打扮掩蓋不了真相。例句:直筒子柳飛霞也憋不住地嘀咕:“是呀,有人說頭人女兒變好了變乖了,可是真是假,難講。反正我看她,覺得總像是:狐貍扮觀音,扮來扮去還是狐貍精!阿燦,你說哩?”
【第4句】:【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則俗語的意思是形容身為其事的人反而糊涂,猶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它源自宋歐陽修《新唐書·元澹傳》:“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何所謂疑而不申列?” 這段話是唐朝的大臣魏光上書唐玄宗,要求把唐初名相魏征整理修訂過的《類禮》(即《禮記》列為經(jīng)書,也就是作為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玄宗當即表示同意,并命元澹等仔細校閱一下,再加上注解。不料,右丞相張說對此提出不同看法。他說,現(xiàn)在的《禮記》,是西漢戴圣編纂的本子,使到現(xiàn)在近千年;再說東漢的鄭玄也已加了注解,已經(jīng)成為經(jīng)書,有什么必要改用魏征的本子呢?玄宗覺得說的也有道理,便改變了主意。但元澹認為,本子應該改換一下。為此,他寫了一篇題為《釋疑》的文章表明自己的觀點。《釋疑》是采用主客對話的形式寫成的。先是客人問:“《禮記》這部經(jīng)典著作,戴圣編纂、鄭玄加注的本子與魏征修訂的本子相比,究竟哪個好呢?” 主人回答說:“戴圣編纂的本子從西漢起到現(xiàn)在經(jīng)過了許多人的修訂、注解,互相矛盾之處很多,魏征正是考慮到這些因素而重新修訂,誰會想到那些墨守成規(guī)的人會反對!” 客人聽后點點頭說:“是啊,就像下棋樣,下的人反倒糊涂,旁觀者卻看得很清楚。” 原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是指下棋,圍觀者清,確實如此。
【第5句】:豺狼披羊皮——蒙騙獵人
【第6句】:【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技藝要堅持練習,不堅持就要荒廢。 《北京短篇小說選》:“你也得好好練,干咱們這一行,總得拳 不離手,曲不離口才行。”
【第7句】:【出一身冷汗】形容人驚恐。王安憶《文革軼事》:“有時 候,這些畫面還會出現(xiàn)在她的夢境里,真的一樣,她不由驚 出一身冷汗。”
【第8句】:【把別人棺材抬到自家家里哭】(慣)比喻把別人的事攬到自己身上,替別人吃苦頭。 也作“把別人家的棺材拉在自己門口哭”。
【第9句】:我在四處尋找我的鋼筆。媽媽問我:“什么丟了,打破了腦袋地找?”(湖南·保靖)
【第10句】:【把送殯的埋在墳里】好心受連累。高云覽《小城春秋》: “好意給你找個臺階,你倒把送殯的埋在墳里!”
【第11句】:【鵝子石塞床腳——不穩(wěn)】(歇)鵝子石:即鵝卵石,一種表面光滑的卵石。本指用鵝卵石墊床腳不穩(wěn)固,轉(zhuǎn)指事情不穩(wěn)妥。
【第12句】:卡車的拖斗——老落后;落后了
【第13句】:鐵軌上的火車——走得正行得直
【第14句】:電線桿上吊暖壺——高水平(瓶);水平(瓶)高
【第15句】:壁上的春牛——離(犁)不得
【第16句】:【虎毒不食子】見“大蟲惡殺不吃兒”。
【第17句】:下午放學后,媽媽讓我到雞窩里收雞蛋,我端著一瓢又白又大的雞蛋向媽媽報喜說:“今天真多啊!共二十一個。”媽媽說:“是啊,交了二月半,是個雞都下蛋。”(湖北·鐘祥)
【第18句】:一輪紅日出東方——正大光明
【第19句】:螢火蟲打架——明對明
【第20句】:【沒吃鮮魚口不腥,沒做壞事心不驚】(諺)不吃魚,嘴上就不會沾上腥味;不做虧心事,自然就不會心驚肉跳。指人不做虧心事,就會心安理得。 也作“不吃魚,口不腥”。
【第21句】:【貓養(yǎng)的狗不親】釋義:誰生的孩子誰喜歡。例句:她一點也不害羞地說:“……貓養(yǎng)的狗不親!我坐娘家就要引我們鐵蛋,他雖說九歲,生日遲,和八歲一樣。……”
【第22句】:去年夏天,家家都在曬小麥,天突然下起雨來。爸爸急忙幫張爺爺收麥子,結(jié)果自家的麥子淋了雨。媽媽在一旁難過地抹著眼淚,爸爸安慰媽媽:“你哭什么?老天淋濕老天曬。老天爺這會兒都雨過天晴了,你還陰著個臉下小雨啊!”(山東·龍口)
【第23句】:【扎空槍】(慣)比喻辦事落空。
【第24句】:【文有文才,武有武藝】文武全才。劉紹棠《二度梅》:“你要 是文有文才,武有武藝,花枝兒似的姑娘擠破了門。”
【第25句】:【萬夫不當之勇】(慣)萬夫:萬人,泛指眾多的人。當:抵擋,阻擋。形容人武藝高強,極其勇猛。
【第26句】:【老鴰野雀旺處飛】比喻人投奔興旺之處。類似的:雀兒 只揀旺處飛/蜜蜂只揀旺花飛/鳥向亮處飛。姚雪垠《李自 成》:“俗話說:老鴰野雀旺處飛。如今他看見咱們困在此 地,有翅難展,他自然要另打主意,不肯回來。”
【第27句】:【叫你上坡,你偏下河】謂不知好歹,不聽勸說,不肯上進。 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wǎng)》:“你咋窩囊到這份兒上!我叫 你上坡,你偏下河,我讓你抓雞,你偏逮鵝。”
【第28句】:【鋸了嘴的葫蘆】釋義:葫蘆本不響,鋸了“嘴”就更不會響了。比喻說不出話或無話可說。例句:至于他爺爺及方必開兩個,到了此時,都變成“鋸了嘴的葫蘆”,只有執(zhí)壺斟酒,舉箸讓菜,并無可以插得嘴的地方,所以也只好默默無言。
【第29句】:荷花出水——顯高低
【第30句】:錯把泥胎當真佛——迷心作怪(迷信作怪)
【第31句】:【三行鼻涕兩行淚】(慣)形容哭得很傷心。 也作三行鼻涕,兩行眼淚。 三行鼻涕二串淚。
【第32句】:【甩袖子】(慣)形容什么也不管不顧。
【第33句】:豺狼朝著羊群笑——用心歹毒
【第34句】:【占著茅坑不拉屎】占住職位,不做工作,妨礙別人。或 說:蹲坑不拉屎。成語:尸位素餐。王蒙《相見時難》:“有好 幾個占著茅坑不拉屎的干部,從他沒有來以前就說調(diào)走,可 就是調(diào)不走。”
【第35句】:太陽落坡月上山——周而復始;接連不斷
【第36句】:【想當然】“想當然”指做事沒有根據(jù),不加考證,只憑主觀想象。這種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太普遍了。 “想當然”源自《后漢書·孔融傳》。東漢末年,曹操與袁紹共爭天下。有一次,曹操打了勝仗,長子曹丕私自將袁紹的兒媳甄氏納為妾。孔融聽說后寫信給曹操,提到武王曾把紂王的妃子賜給弟弟周公旦。曹操沒有領(lǐng)會到孔融是在諷刺自己,便問此事出自何典,孔融隨口答道:“以今度之,想當然耳。”意思是以今之事,想起當年。名人一句話,形成一個詞。楷模“楷模”指榜樣、模范。“楷模”一詞源于兩種樹木,據(jù)《資治通鑒》卷五十五記載,東漢時期的太學生中廣泛流傳有“天下楷模李元禮”這樣的說法。北宋人陳奕在其所編著的《履齋示兒編》一書的卷十三中說:“孔子冢上生楷,周公冢上生模,故后世人以為楷模。”
【第37句】:一次吃午飯,媽媽讓我多吃豆腐,我不想吃。媽媽說:“魚生火,肉生痰,豆腐青菜保平安。多吃豆腐好處多著呢!”(河南·許昌)
【第38句】:【賊偷一更,防賊一夜】(諺)指賊人作案是在短時間內(nèi)的,但提高警惕防賊卻需要長期不懈。 也作“賊偷一更,防賊一宿”。一宿:一整夜。
【第39句】:【五毒】“五毒”現(xiàn)在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種有毒的動物。比喻大惡之人,如說某某五毒俱全。其原意并非如此,指五種主治外傷的藥性猛烈之藥,其源出《周禮·天官》。據(jù)《周禮·天官》載:“凡療傷,以五毒攻之。”這里的“五毒”指石膽、丹砂、雄黃、礬石、慈石這五種藥材,其中石膽主金創(chuàng)、諸邪毒氣;丹砂主身體五臟百病;雄黃主鼠痿;慈石主麻痹風濕。所謂“五毒”并不是每種藥材都有劇毒,但是五種藥材通過加工之后合成,其藥性就極其酷烈,有救人性命的功效,屬良藥。其實,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也可人藥,以毒攻毒,救人性命。舊五毒新五毒皆是良藥,殊途同歸,異曲同工。
【第40句】:【胡蘿卜就燒酒,仗個干脆】釋義:比喻做事情干脆利落。例句:這正是件迅雷不及掩耳的事情。說句外話,叫做:“胡蘿卜就燒酒,仗個干脆。”
【第41句】:【處家人情,非錢不行】(諺)安排家計生活,支應往來人情,無法離開錢財。指生活中錢財不可缺少。
【第42句】:【親幫親,鄰幫鄰】(諺)指親戚、鄰里之間關(guān)系緊密,有事定要相互幫助。也泛指有親密關(guān)系的人們,凡事都會彼此關(guān)照。 也作親幫親,鄰幫鄰,和尚顧的是出家人。 親幫親,鄰幫鄰,土地爺幫的是灶爺神。
【第43句】:【開弓沒有回頭箭】(諺)比喻事情既然已經(jīng)啟動,就要一直做下去,絕不能反悔停頓。 也作“開弓難收回頭箭”。難收:無法收住。
【第44句】:老鼠投的胎——尖嘴巴
【第45句】:【亂離的人,不如太平的狗】見“寧作治世犬,莫作亂離人”。
【第46句】:【八字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諺)八字衙門:舊時官署衙門的門墻呈八字形。舊時進衙門打官司全憑花錢,沒錢即使再有理也打不贏官司。指過去的衙門是只認錢不認理的。 也作天下衙門朝南開,有理沒錢進不來。 衙門口,向南開,有理沒錢是白來。
【第47句】:飛機上作報告——空話連篇
【第48句】:【跟著龍王吃賀雨】(慣)賀雨:指舊時人們向龍王求雨時擺上的供品。比喻跟著有權(quán)有勢的人沾光得好處。
【第49句】:【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還有一個一字之差的反版:“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卻截然相反,這是怎么回事呢?看看它的來龍去脈、發(fā)展變化就清楚了。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源自元代馬致遠《漢宮秋》一折:“教他受苦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無毒不丈夫”在元代用例很多。那么,它是怎樣由“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變成“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的呢?儒家認為,謙謙君子應該“溫良恭儉讓”,應該“己所不欲,先施于人”。而“無毒不丈夫”這一俗語顯然與儒家的君子標準相抵觸。產(chǎn)生這樣反叛儒家道德準則的俗語是需要有一定的社會思想文化基礎(chǔ)的,而元代平民社會中便具有這種基礎(chǔ),因此“無毒不丈夫”這個俗語能夠得以生存并被廣泛使用。后來人們用正統(tǒng)的儒家道德觀念去改造這個俗語,結(jié)果是“毒”通過同音替換的方式被曲解為“度”,為了與“度”對偶,“恨”被換作“量”,“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訛變?yōu)椤傲啃》蔷樱瑹o度不丈夫”。但由于“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生命力太強大,影響太深,結(jié)果形成了流傳至今的“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應該有肚量,有志氣有作為的人該狠毒時就要狠毒,像電視連續(xù)劇《水滸傳》主題歌唱的那樣“該出手時就出手”。經(jīng)過改造的“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境界雖高,使用率卻遠不如“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原因是高處不勝寒。
【第50句】:千口唾沫淹死人。
【第51句】:老貓教虎——留一手
【第52句】:【黃連水里泡苦瓜】釋義:把苦瓜泡在黃連水里。比喻苦上加苦。例句:龍北斗嘆息道:“這哪里是你一家的事?來這里的人,哪一個沒有一段苦事,誰不是黃連水里泡苦瓜的?但我不相信世道總是這個樣兒。”
【第53句】:兵隨將領(lǐng)草隨風。
【第54句】:【地里選瓜,越選越差】選擇時百般挑剔,最后反而選了一 個差的。地,也說:田。海外聶華苓《珊珊你在哪兒》:“誰叫 她年輕的時候田里選瓜,越選越差!到老了就亂抓了。她 那男人比她年輕二十歲,年輕二十歲呀!”
【第55句】:星期天,我也想炒個菜露一手,可媽媽卻怕我炒壞了,不答應。爸爸在一旁說:“不是撐船手,不來弄竹竿。他有心學學,就讓他試試!”(江蘇·丹陽)
【第56句】:【人未傷心不得死,花殘葉落是根枯】(諺)指人如果沒傷害到心臟,還不至于死去,就像花根未枯,花瓣花葉不會凋落一樣。
【第57句】:【小爐匠跟著行香的走——鎖碎一浪蕩】(歇)小爐匠:修鎖焗鍋的匠人。行香:古代禮拜神佛的一種儀式,齋主抱著香爐巡行道場及街市。鎖碎:諧“瑣碎”。指人說話瑣碎,沒有條理。含有譏諷意味。
【第58句】:一網(wǎng)打盡天下魚——想得到辦不到
【第59句】:【順著蔓摸瓜】釋義:比喻沿著發(fā)現(xiàn)的線索追究下去。例句:二愣說:“咱順著蔓摸瓜唄。”
【第60句】:【蘇湖熟,天下足】(諺)蘇湖:蘇州和湖州。蘇州、湖州糧食要是豐產(chǎn),全國就不愁沒飯吃了。指蘇州、湖州素有“國家糧倉”之稱。
【第61句】:【肉饅首打狗——有去無來】(歇)饅首:饅頭。本指狗咬走饅頭再不回頭,轉(zhuǎn)指人一走再不回來,或回不來(多指死去)。也指東西拿出去再也收不回來。 也作肉饅頭打狗——有去無回。 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頭。 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第62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釋義:傷害別人的想法不該有,但是防備別人傷害的警惕性必須有。說明對人不可輕信。例句:“她家出身清白成分好,來往干部多,要是叫她拿著了我們母女的什么話把兒,可是要命的哩!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你要記住呵!”
【第63句】:【籮里揀瓜——揀得眼花】(歇)指可供選擇的對象太多,使人眼花繚亂,拿不定主意該選哪個。
【第64句】:【活到老,學到老】只要活著,就不能停止學習。強調(diào)學習 的重要。此句后面還可接:還有三件學不到。古語:學而不 已,闔棺乃止(見《韓詩外傳》)。老舍《茶館》:“要不怎么說, 人要活到老學到老呢!我還得多學!”
【第65句】:【軟刀子殺人】用和緩的方式害人。賈平凹《廢都》:“你要 離婚你就明說,別拿了這軟刀子殺我!”
【第66句】:魯達當和尚——半路出家
【第67句】:【眼睛一睜,忙到熄燈】終日忙碌。《文匯報》( 1987,5,29): “我們現(xiàn)在有不少廠長、經(jīng)理都是眼睛一睜,忙到熄燈。這 樣一來,用什么時間思考呢?”
【第68句】:看到好吃懶做的小叔,爺爺?shù)臍饩筒淮蛞惶巵恚骸澳阊剑觳粫曼S金雨,地不會結(jié)金蘋果,吹牛打不了糧食,說謊填不飽肚子,再不好好干可咋辦啊?”(浙江·溫州)
【第69句】:【堵得住黃鱔洞,塞不了狐貍窩】(諺)黃鱔(shan):鱔魚,身體像蛇而無鱗,生活在水邊泥洞里。指人能堵住黃鱔的泥洞,卻很難堵住以狡猾著稱的狐貍的窩。比喻貪污腐化、營私舞弊的門路極多,要制止非常不容易。
【第70句】:【東西耳朵南北聽】指聽錯了話,以自己所想,理解別人所 說。李準《龍馬精神》:“唉!東西耳朵南北聽。我說的是立 什么業(yè),你想的是立什么業(yè)?”
【第71句】:【冬至無霜,碓杵無糠】釋義:碓杵:搗糧用具。冬至日不見霜,來年要遭災荒。例句:冬至日無霜,主來歲荒歉。諺云:“冬至無霜,碓杵無糠。”
【第72句】:【 前言不搭后語】語言雜亂無章,前后聯(lián)系不上,形容慌 亂,或不善言談。成語:語無倫次。古華《浮屠嶺》:“王斷掌 嘴笨舌笨,前言不搭后語的,樣子有點傻。”
【第73句】:【買一個饒一個】(慣)饒:另外添加。比喻懲罰某人,連帶也懲罰了另一人。
【第74句】:【狗咬挎籃的,賊搶有錢的】釋義:挎籃的:指挎著籃子討飯的人。即乞丐。比喻壞人專門欺壓窮人。例句:天保沒好氣地答道:“安定!‘狗咬挎籃的,賊搶有錢的’,一點不假!我這沒逃跑的也還活著。”
【第75句】:【年年有儲存,荒年不慌人】(諺)指年年都儲備糧食,縱然遇到災荒年景,心也不慌。也指平時在錢財上有積存,遇到困難時就不會受制。
【第76句】:【男兒有淚不輕彈】(諺)男子漢不輕易在人前落淚。指剛強男兒即使有傷心事,也不在人前表現(xiàn)軟弱。
【第77句】:【小姐】“小姐”現(xiàn)在一般指未婚女子。《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是:“對未婚女子的一種尊稱,多用于外交場合”。然而“小姐”這個稱呼原非美稱,更沒有尊敬的意思。據(jù)清代學者趙翼《陔余叢考》稱:宋時閨閣女稱小娘子,而小姐乃賤者之稱。又據(jù)錢惟演《玉堂逢辰錄》中說:小姐之稱起于茶酒宮人韓小姐,是宮婢人名也。而蘇東坡則有《成伯席上贈妓人小姐》詩,可見,宋代妓女也稱“小姐”。小姐作為尊稱,始于明代,當時朱有敦《元宮詞》中有“簾前三寸弓鞋露,知是腰腰小姐來”的詩句。從此便把“小姐”作為深閨女子的代稱了。不過,當今黃、賭、毒又沉渣泛起,人們又習稱“三陪女”為小姐了,弄得正經(jīng)的“小姐”一詞名聲掃地,良家閨秀避之不及,歷史兜了個圈又回到原地。
【第78句】:【病老虎的爪子還能搭死健牛呢】釋義:比喻任何時候不能小看、輕視強大者。例句:哦,哦,老弟,八路總歸是八路,莫看他們?nèi)松伲质莻枺±匣⒌淖ψ舆€能搭死健牛呢!
【第79句】:【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慣)比喻夸大其詞,把小事渲染成大事。 也作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一尺水十丈波。
【第80句】:【說話為空,落筆為實】字據(jù)可以作為憑證。相關(guān)的:口說 無憑,眼見為證。賀敬之等《白毛女》:“好啦,說話為空,落 筆為實,來,按個手印吧。”
【第81句】:【工作好干,伙計難共】(諺)伙計:合伙共事的人。做好工作不難,處理好合伙人之間的關(guān)系不容易。指協(xié)調(diào)好工作中的人際關(guān)系是做好工作的關(guān)鍵。
【第82句】:【打狗要用擒虎力】(諺)比喻降伏一般敵人,也要使出對付強敵的手段,絲毫不能輕敵。
【第83句】:針對社會上有些人愛吃野味兒的現(xiàn)象,外婆說:“吃盡美味還是鹽,穿盡綾羅還是棉。”(四川·忠縣)
【第84句】:【雙日不著單日著】不是雙日就是單日,謂逃避不了。明 代《水滸》:“賊老咬蟲,不要慌!我不看宋押司面皮,教你這 屋里粉碎!教你雙日不著單日著,我不結(jié)果了你,不姓唐。”
【第85句】:姨父來我家閑談,一扯就是大半夜。爸爸送走姨父后說:“真是的,屁股沉得像座山,一坐就是大半天。”(河北·邢臺)
【第86句】:兔子的尾巴——長不了
【第87句】:【吧】“吧”字在中文中只是個語氣助詞,無意。但這里講的“吧”,卻是個名詞,多指一些小生意的處所。 “吧”字是個外來音譯詞,音譯英文ba了時用了“吧”稱“酒吧”,使得“吧”字有了新意。不過英文的ba了只指賣酒的地方。想不到構(gòu)詞功能強大的現(xiàn)代漢語將“吧”大大發(fā)展了,“吧”如雨后春筍般遍布天南海北,走在城鄉(xiāng)大街小巷,“吧”堪和“店”、“鋪”比,什么“網(wǎng)吧”、“話吧”、“茶吧”、“氧吧”,好山好水的大自然也冠以“天然氧吧”之稱。老外們走進中國“吧”,會奇怪地攤開雙手驚訝不已,慨嘆洋吧中國化的再創(chuàng)造。
【第88句】:【 手不能提籃,肩不能擔擔】不會從事體力勞動。語序亦可 換置。老舍《離婚》:“您說叫他改行吧,他又手不能提籃,肩 不能擔擔,作個小買賣都不會,這不是眼看著挨餓嗎?”
【第89句】:【外頭吹牛,里頭漏油】(慣)比喻內(nèi)部問題已很嚴重,卻還在外面吹牛皮說大話。
【第90句】:【插杠子】釋義:兩人抬東西,第三人拿杠子插進去。比喻事情有局外人插手干擾。例句:再說家,仍是我當,不許你亂插杠子。
【第91句】:篩子里的米粒——無孔不入
【第92句】:干魚給貓當枕頭——過不了夜
【第93句】:【哪邊炕熱往哪邊擠】(慣)指人鉆營取巧,哪兒有好處就往哪兒鉆。
【第94句】:【酒怕牛肉飯怕魚】(諺)指最好的下酒菜是牛肉,最好的就飯菜是魚肉。
【第95句】:嘴巴上掛油瓶——油嘴滑舌
【第96句】:【捉到強盜連夜解】解,押送。借指事情不能耽擱,須得趕 快解決。張恨水《金粉世家》:“提到強盜連夜解嗎?怎么一 風似的把我拖進來了?”
【第97句】:【八個人也抬不走一個“理”字】(諺)理:公理。指凡事只要遵循公理,任憑他人多勢眾也不能改動。
【第98句】:韭菜煮豆腐——青(清)二白
【第99句】:星期天我去姥姥家,想走小路,可媽媽卻說:“大路雖然沒有小路近,可小路坑坑洼洼的,不好騎車。俗話說‘寧走十里遠,不走一里喘’,你還是走大路的好。”(河南·寧陵)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