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十年九不收】經常鬧災,莊稼沒有收成。西戎《一個年輕 人》:“咱這里是什么土地,十年九不收,有機器抵什么用?”
【第2句】:【人要實心,火要空心】見“火心要虛,人心要實”。
【第3句】:【恩將恩報,仇將仇報】(諺)人有恩惠于我,我定當用恩惠去報答他。指有恩報恩,有仇報仇,這才是恩怨分明的大丈夫作風。
【第4句】:【撿得一根針,帶掉一斤鐵】(慣)指因貪圖小便宜而失去更多的東西。
【第5句】:【殺人不見血】不留痕跡,暗地里害人。明代《醒世恒言》: “那李林甫混名叫做李貓兒,平昔不知壞了多少大臣,乃是 殺人不見血的劊子手。”
【第6句】:【君子不跟牛使氣】(諺)指有道德修養的人,不會去和那些執拗無知的人爭高論低,一般見識。 也作“君子不跟牛斗力”。
【第7句】:【草莽出英雄】(諺)草莽:草叢,指民間。指英才往往產生于民眾。
【第8句】:口咬鐵釘——講硬話
【第9句】:爸爸干活不小心,手劃破了點皮,又是吃藥又是抹藥。媽媽看見了說:“你真是猴子屁股當瘡治。”(甘肅·臨夏)
【第10句】:閻王爺講故事——鬼話連篇
【第11句】:【走大道怕水,走小路怕鬼】(慣)形容膽小怕事,顧慮重重。
【第12句】:【姑爺進門,小雞沒魂】釋義:姑爺到家里來,小雞就要被殺吃了。指岳家對女婿總是盛情款待。例句:常言說,“姑爺進門,小雞沒魂。”姚家貴婿及其隨員坐定之后,麻子大嬸吩咐女兒拿煙沏茶。
【第13句】:鉆了空子的魚——漏網
【第14句】:【吃飯防噎,走路防跌】提高警惕,小心預防。明代《水滸》: “只要提防他便了。豈不聞古人言:吃飯防噎,走路防跌。”
【第15句】:瓜好吃不在大小,人健康不在胖瘦。
【第16句】:【對待失意人,別說得意事】(諺)面對事不遂心或者倒運的人,不要談說稱心如意的事。指說話要看對象,不要觸及別人的痛處,惹人生厭。
【第17句】:三張紙畫個鼻子——面子大
【第18句】:【抓不住頭發揪耳朵】(慣)比喻胡亂抓人頂罪。
【第19句】:【打蛇不死反為仇】釋義:比喻制伏不了對方,反而成了仇敵。例句:何朗沉吟著說:“打蛇不死反為仇!”石亮問:“你是怕不成功么?”
【第20句】:路上,小兵不解地問他媽媽:“媽媽,你怎么知道我在書店呢?”他媽媽點著他的鼻尖說:“自己養的兒子知道小名兒嘛!”(安徽·安慶)
【第21句】:【城墻上跑馬——難掉頭】(歇)本指難以掉轉馬頭往回跑,轉指面臨困境,難以退縮或走回頭路。
【第22句】:【揪尾巴】(慣)比喻抓住致命的要害或證據。 也作“揪尾巴根子”。
【第23句】:【井里蛤蟆沒見過多大的天】謂知識少,見識淺,眼光短。 成語:坐井觀天、井底之蛙。清代《醒世姻緣傳》:“所以連青 州府城門也沒得出來走一步,真是井底蛤蟆沒見什么天 日。”
【第24句】:【一年二年,與佛齊肩;三年四年,佛在一邊】(諺)敬佛的人,開始對佛尊敬,一兩年后把佛看得和自己并肩高,三四年后就把佛拋到一邊了。指人的立志很難持久,時間越長越懈怠。
【第25句】:【螞蟻撼大樹】(慣)撼:搖動。諷刺人不自量力。
【第26句】:【鵝食盆里不用鴨插嘴】(諺)指鵝吃食的盆里,容不得鴨插進嘴來吃食。比喻人各有各的所得,不能任由別人去搶奪。
【第27句】:蝙蝠觀陣——哪邊勝站哪邊
【第28句】:拿針眼當煙筒——小氣
【第29句】:【老和尚不撞鐘——得不的一聲】(歇)撞鐘:打鐘。得不的:巴不得。指好不容易盼望到一句話,正合自己的心意。
【第30句】:【京劇】“京劇”是中國的國劇,是國粹。它源于徽劇和漢劇。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大壽,召集全國各地著名的戲班進京賀演。壽慶之后,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的精彩演出受到喜愛,繼續留京獻藝。1830年,湖北楚調(漢劇)也進入北京,漢劇和徽劇出于同源,因而時常合班演出。漢劇是西皮調的唱腔,徽劇以二黃調為主,這兩種腔調同臺演出,取長補短,并不斷汲取當時流人北京的秦腔、弋腔和昆曲等戲曲的精華部分,同時又根據觀眾的要求和北京的語言特點,創造南北觀眾都能接收的戲劇語言——韻白。這樣京劇便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由當初的“皮黃”改稱“京劇”。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到同治、光緒年間(1862年-1908年),京劇已經在全國盛行開來。京劇藝術比其他劇種更突出了戲曲集中、概括、夸張的特點,形成了念、唱、做、打一套完整體系和統一風格,表演時具有鮮明的色彩和強烈的節奏感。京劇形成的初期,老生最受重視,出現了“老生三杰”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后來又出現“老生新三杰”譚鑫培、汪秋芬、孫菊仙。到了民初,旦角的地位開始變得重要了,出現了“四大名旦”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各行當都有了自己的代表人物,并形成了京劇流派。
【第31句】:【以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諺)要想改變貧窮現狀,發財致富,務農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經商。 指迅速致富的途徑是經商。
【第32句】:【羅漢請觀音——客少主人多】(歇)羅漢:佛教稱斷絕了一切嗜欲、解脫了煩惱,應受人供奉的尊者,我國寺廟中供奉的有十六尊、十八尊、五百尊、八百尊之分。觀音:南海觀世音菩薩。指主體比客體還多。
【第33句】:【被窩里放屁——自己臭自己】(歇)指自己作踐自己,使自己受到損害。
【第34句】:【移樹無時,莫教樹知】(諺)移栽樹木并沒有一定的時間,只要不讓樹木感覺到就行。指移樹最要緊的是不傷根須,不去原土。
【第35句】:媽媽愛說愛笑,瀟灑樂觀;爸爸終日悶悶不樂,寡言少語。一天,奶奶勸爸爸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常喜常樂,勝吃良藥;遇難不愁,健康長壽!”(新疆·拜城)
【第36句】:【種菜如繡花】釋義:種菜要細致,多下工夫。例句:種菜是細致活兒,“種菜如繡花”;認真干起來也很累人,就勞動量說,“一畝園十畝田”。
【第37句】:鏡子里的影子——空虛
【第38句】:叔叔領回工資后,大吃大喝的,不幾天就把錢揮霍掉了。奶奶數落他:“老鼠還有三天余糧呢!花錢可不能大手大腳的,要知道,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周一世窮。”(江蘇·江都)
【第39句】:【一個老鴰叫,一個老鴰應】指互相配合,互相呼應。或說: 上山老鴰叫得好,下山老鴰應得好。成語:一唱一和。古華 《相思樹女子客家》:“每逢他倆講話,就像唱雙簧,一個老鴰 叫,一個老鴰應。”
【第40句】:【不怕官,只怕管】釋義:大官不可怕,怕的是頂頭上司來管。例句:他今日發跡,得做殿帥府太尉,正待要報仇,我不想正屬他管。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俺如何與他急得?
【第41句】:【寧可玉碎,不能瓦全】(諺)寧愿作為美玉被擊得粉碎,也不作為瓦片而被保護得完好。比喻有氣節的人,寧可忠貞而死,絕不茍且偷生。 也作寧為玉碎,不作瓦全。 寧甘玉碎,必不瓦全。
【第42句】:【遮不得風,擋不得雨】(慣)比喻沒有用處,不頂事。
【第43句】:【柴米夫妻,酒肉朋友】(諺)有柴有米,夫妻間才能安然度日;有酒有肉,朋友間自可你來我往。指人際關系,必須有物質條件作基礎才能建立。 也作“酒肉朋友,柴米夫妻”。
【第44句】:【久經大海難為水】釋義:見過大世面,小事情不放在眼里。此句是元稹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 的變體。例句:“我也不會讓你們嚇住!我馬之悅是久經大海難為水的人,比你們厲害的人我經的多了!”
【第45句】:【發高調】見“唱高調”。
【第46句】:【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釋義:謂八月十五云頭遮住月亮,來年正月十五就會下雪。例句:農諺日:“月牙兒仰,糧食長;月牙兒歪,糧食衰。”又日“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鄉人之占驗也。然亦有應與不應。
【第47句】:【為五斗米折腰】(慣)折腰:彎腰向人鞠躬。原指為了微薄的俸祿而侍奉上司,后也指為了些許小利而向人低頭。
【第48句】:【兒行千里母擔憂】釋義:兒女出門在外,母親總是惦念他們。例句:“嗯!常言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啊!你娘雖說死了,還有我,還有你姐姐哩!心上牽你,孩子!”
【第49句】:【人怕出名豬怕壯】(諺)豬肥壯了,就要上屠場被宰殺;人出了名,就會招來嫉妒,惹來麻煩甚至不測。指名人往往更不易做人,得處處小心。 也作人怕出名豬怕肥。 人怕出名,樹怕冒尖。
【第50句】:【人到事中迷】(諺)指人在事件變故中最容易陷入迷惘,亟需旁人提醒。 也作人到事中迷,就怕沒人提。 人到事中迷,就怕不聽勸。 人在事中迷,只要有人提。
【第51句】:【鷹犬、爪牙】“鷹犬”、“爪牙”用來指匪首或反動集團的黨羽或幫兇。 “鷹犬”、“爪牙”本義是褒義詞,鷹犬表示為主忠誠,爪牙則意指國之利器。飛將軍李廣一次闖了禍,上書向武帝請罪,武帝回答說:“將軍者,國之爪牙也。”此外,禁衛軍的將官又稱作“爪牙官”,比喻他們就像鳥獸的爪牙一樣,是保護自我的主要手段。東漢陳龜,被任為度遼將軍,前去抵御邊患,臨行前上疏,自稱“馳騁邊陲,展鷹犬之用。”袁紹向獻帝上疏,稱“臣頗有一介之節,可責以鷹犬之功”等等,都是自表忠心的。后來,鷹犬、爪牙逐漸演變成反面的詞匯,變成了壞人的幫兇。
【第52句】:【 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腳表示堅決鎮壓。巴金《探索 集》:“他們將我‘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腳’,要叫我.永世不 得翻身’。”
【第53句】:【石頭也焐熱了】形容熱情感人。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 網》:“你的心就是塊石頭,我也該把它焐熱了;就是生鐵,我 也該把它化成汁兒了!”
【第54句】:【見怪不怪,其怪自敗】遇到怪異之事,無須自相驚擾。清 代《紅樓夢》:“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不用砍他,隨他去就是 了。”
【第55句】:【又要尿炕,又要睡干床】自己不學好,不爭氣,還要過舒服 日子。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你尿了炕,還想睡干 床,誰叫你去耍錢了!”
【第56句】:躲過野牛碰上虎——個更比一個兇
【第57句】:東街的皮五好吃懶做,整天東游西逛,喜歡說大話。他見左鄰右舍陸續地建起了樓房,就對朋友夸口說:“我也要建樓房了。”這句話正好被他老婆聽見了。他老婆白了他一眼說:“家有黃金外有秤,左右鄰居天天稱。你有多少別人還能不知道?可別再夸口說大話了。”(江蘇·南莫)
【第58句】:【長處掏,短處捏】(慣)形容人貪婪吝嗇,處處占便宜。
【第59句】:【親不親,鄰不鄰】(慣)指與親人、鄰居關系都不好。 也作“親人不親,近人不近”。
【第60句】:鬼兒爺拍胸口——沒心沒肺
【第61句】:【老鼠上房——不是發大水,就是下大雨】(歇)比喻將有大的事件發生。
【第62句】:【訂婚戒指】世界上第一個把戒指用作訂婚信物的人是奧地利王麥士米尼。 1477年,麥士米尼在一次公開場合認識了一位叫做瑪麗的公主。她的美麗容貌和優雅的舉止使麥士米尼為之傾倒。麥士米尼雖然知道瑪麗早已許婚當時的法國王儲,但是為了贏得她的愛情,他命人專門打造了一枚珍貴的鉆石戒指,送給瑪麗。面對這只精雕細刻、閃閃發光的鉆戒和麥士米尼的熱烈追求,瑪麗終于改變了初衷,與麥士米尼幸福地結合了。從此,以鉆石戒指作為訂婚信物,便成了西方人士的一種傳統。西風東漸,我國小青年訂婚也是必送戒指。
【第63句】:【二而一,一而二】(慣)指看似是兩個問題,其實是一回事。
【第64句】:【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謂活受罪。或說:求生不得,求死無 門。香港金庸《射雕英雄傳》:“若是落入了他們手中,被充 作官妓,那真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了。”
【第65句】:背后捅刀子一暗傷人;暗里傷人
【第66句】:【 見過鬼怕黑受過挫折,老有顧慮。】成語:心有余悸。陳 殘云《香飄四季》:“是呀,見過鬼怕黑,你便斷了這條心吧。”
【第67句】:【敗為寇,成為王】見“成則為王,敗則為虜”。
【第68句】:【 一人傳虛,十人傳實】以訛傳訛,傳的人多了,會使人信以 為真。十,也說:萬。成語:三人成虎。龔昌盛《沉浮》:“傳 說的人添枝加葉大肆渲染,簡直把王老水子描繪成劍俠一 類人物。一人傳虛,萬人傳實,假的也就變成真的了。”
【第69句】:【麻稈打狼,兩頭害怕】謂對立雙方均有顧慮。端木蕻良 《科爾沁旗草原》:“我挨了幾下子打沒有什么,咱們是麻稈 打狼,兩頭害怕,他們打了我,沒有占住理。”
【第70句】:【傷風的鼻涕——甩啦】(歇)指扔了,拋棄了。
【第71句】:【梁山兄弟,越打越親】釋義:《水滸》中描寫的宋時農民起義的英雄人物,在上梁山以前,不少是冤家對頭,經過交戰才結為兄弟。比喻越打關系越親密。例句:吳克良先生,您今后如若犯了皮膚瘙癢癥,可請我們這位“郎中”來給您治治,保證百醫百好,妙手回春,而且送醫上門,義務出診。梁山兄弟,越打越親呀!
【第72句】:【茶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諺)博士:古時指茶坊、酒坊的侍應,此處指從中介紹的角色。花、色:喻女性、女色。舊指男女同桌品茶飲酒,往往容易撮合成色情的勾當。 也作“風流茶說合,酒是色媒人”。 風流:此指男女間的色情。
【第73句】:井水流河里——深遠
【第74句】:玻璃上繡花——白費功夫;白費勁;枉費工
【第75句】:【驢子趕在磨道里,不愿轉也得轉】釋義:磨道:圍繞石磨一周的圈形道。比喻不愿做的事情還非做不可。例句;這坎坷不平的大路小道,這些老是沒多大變化的村莊,我閉上眼睛都能數認上來,跑得實在不愛跑啦。可是沒辦法,像驢子趕在磨道里,不愿轉也得轉呀。
【第76句】:【人生唯有別離苦】(諺)指人生在世,最令人痛苦的是生離死別。 也作人生最苦是離別。 人間最苦處,死別共生離。 人生最苦難堪事,莫過死別與生離。
【第77句】:【喇喇蛄穿大衫——硬稱土紳士】(歇)喇喇蛄:螻蛄的通稱,一種生活在泥土中的害蟲,吃農作物的嫩莖,也作拉拉蛄,也稱螻螻蛄、土狗子。大衫:也叫大褂,身長過膝的中式單衣,舊時紳士或有地位的人常穿。指小人物硬充大人物。常含譏諷意味。
【第78句】:【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諺)海干涸了,還可以見到海底;人至死也難知道他的心是什么樣的。 指認識任何事物都比較容易,惟獨人心難測。
【第79句】:樂隊里的鑼鼓——任人敲打
【第80句】:【黃了】“黃了”這一俗語,專指好事沒有辦成。如對象沒搞成被說成黃了。 “黃了”源自哪里呢?舊時代做生意,開張的那天,門外要貼上“開張大吉”的大紅紙喜報一張。春節休息,正月十六開始營業,開門那天,也要在門外貼上“開市大吉”的大紅紙喜報。相反,如果一家商店經營不善,沒法經營下去了,店鋪關門,就用一張黃紙,寫上“收市大吉”貼在門上。由此,人們就將一家生意的關門,說是“黃了”。久而久之,引申為凡是沒有辦成的好事都可以說“黃了”。壞事沒辦成沒有說“黃了”的。
【第81句】:【天字第一號】(慣)舊時常用《千字文》文句的字來編排序號,“天”是《干字文》首句“天地玄黃”的第一字,“天字第一號”就是第一的意思。后借指最大、最好或最突出、最重要的。
【第82句】:上體育課的時候,老師叫我們多跑幾圈,我們說:“已經淌汗了。”老師說:“淌不好汗,吃不好飯。”(江蘇·東海)
【第83句】:【見苗三分收】(諺)苗:禾苗,秧苗。三分收:三分收成。見到禾苗從土里長出,收成就有幾分希望。 指農作物要緊的是保苗,禾苗成長了,莊稼才能豐收。 也作見苗就有三分收。 有苗三分收。
【第84句】:【好伙計勤算賬】(諺)伙計:商場中合伙經商的人。合作者關系處得再好,也要經常結算賬目。指在錢財上必須做到賬目公開,有透明度。
【第85句】:【老鼠眼看天】(慣)比喻目光狹隘、短淺。
【第86句】:【打旋磨】(慣)旋磨:轉圈推磨。 比喻圍著別人央求、乞憐。
【第87句】:煮熟的鴨子飛上天——怪事一樁;彌天大謊
【第88句】:隔壁王嬸剛把自家的雞趕到門前樹下,正好看見李嬸家的一只母雞死在那兒。她拍著巴掌說:“唉!今天是黃泥掉進褲襠里,不是屎也說不清楚了。”(陜西·隴縣)
【第89句】:【哪一爐香都得燒】處處求人,不能得罪人。西戎《在招待 所的日子里》:“如今辦事,哪一爐香燒不到也不行!”
【第90句】:【見了兔子開槍,見了老虎上香】欺侮弱者,向強者屈服。成 語:欺軟怕硬。臺灣李敖《臭屎·臭屎·堆》:“俗話說:見了兔 子開槍,見了老虎上香。上香行為本是一種迷信的頂禮模 式……堂堂中央大員豈可提倡迷信?”
【第91句】:半夜洗衣月下曬——明是陽來暗是陰
【第92句】:老牛掉到水井里——有勁使不上;踢騰不開
【第93句】:【撥開云霧見青天】(慣)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清除障礙,看到了希望。 也作“撥開烏云見青天”。
【第94句】:【官高必險】(諺)官位高了,必定有風險。舊指權力傾軋,無過官場,官位越高,越成為傾軋的焦點。 也作官高必險,勢大必傾。 官大有險,樹大招風。
【第95句】:【土坷拉絆倒人】謂小事情被忽視,也會出問題。類似的: 泰山絆不倒人,牛橛子絆倒人/絮被上面跌死人。申躍中 《掛紅燈》:“爐灰渣還有放光的時候呢,土坷拉也能絆倒人! 真要是那時候,俺油兒還腥嗎?”
【第96句】:草鞋里面長青草——慌(荒)了手腳
【第97句】:【要取驪龍項下珠,先須打點降龍手】(諺)驪龍:黑色的龍。打點:準備。想要得到驪龍的項珠,先得備好降龍的人才。比喻要干成一件事,首先要找準這方面的人才。
【第98句】:【家私不論尊卑】釋義:家中財產,不論尊卑,人人有份。例句:“自古道‘家私不論尊卑。’母親何不告官申理?原薄憑官府判斷,到無怨心。”
【第99句】:老鼠啃石柱——吃不消
上一篇:經典哲理文案摘抄,讓人無法拒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