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高考作文素材篇一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70分)
俗話說,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俗話又說,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寫作指導】
引語式材料主要指名言警句、新聞調查、詩歌等材料,這些材料主題或顯或隱,要做到審題準確,就要切實讀懂材料的基本感情傾向,借助題目中的.提示語或關鍵詞,寫作時一般不要離開提示語。這類材料的審題突破口有:
①從關鍵句入手。有的材料為突出中心,有時會在材料中設置關鍵句(開頭句、結尾句、對話句、結語句),抓住這些關鍵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準確理解材料。如
20xx年高考廣東卷作文“人們在每一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則是這個作文的關鍵句。
②從分析原因入手。 閱讀材料的因果聯系, 從原因的角度切入立意, 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③從作者的情感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敘述、說明或評論某個事物時,明顯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傾向,可以從此入手審題立意。
④從辨析關系入手。事物間的關系主要有因果關系、依存關系、主次關系、取舍關系和條件關系等。辨析這些關系,有利于審題立意。
【文題解析】本題是兩句俗語,且意思相反。考生要抓住前一句中的,“人不敬”與“己不正”,顯然落腳點是“己不正”上。所以可以從,“自律”“正直”“道德”等方面來立意。后一句,強調人言可畏,考生可以從“堅持自我”角度立意,也可談對“人言”的看法。本題也可聯系兩句,綜合考慮來作文。
高考作文素材篇二
深刻,是指作文的見解深刻。議論性文章是說理透徹,論點深刻;記敘性文章是形象生動,思想深刻。高考作文鼓勵見解深刻,并且是鼓勵多種多樣,或是深入本質,或是揭示原因,或是說明結果,或是指出規律,或是預見發展,或是抓住要害,或是給人啟發,等等。“詩外有詩,方是好詩;詞外有詞,方是好詞。”詩詞如此,文章亦是如此。好的文章應有所興寄,否則一望到底,則清如開水,淡而無味。
要善于感悟。法國偉大的雕塑家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許多同學在觀看同一個景物時,有的靈感頓生,有的卻一片茫然;在經歷同一件事情時,有的百感交集,有的卻無動于中;在面臨同一個題目時,有的思如泉涌,有的卻木然無知:這就是感悟的差異。感悟能力強的人,耳聰目明,時時留心,處處在意,遇事敏感,善于發現生活的美,善于激發心中的情,寫作富有“靈性”;感悟能力弱的人,聽而不聞,視而不見,萬事不感興趣,一切無所用心,遇事遲鈍,沒有感慨,沒有激情,沒有見解,自然就會視寫作為畏途。
如果想寫出認識深刻的的文章來,就要“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要做到深思,就必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個別到一般),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要辯證分析,自己觀點具有啟發作用。
材料豐富,是指內容豐富,這應當包括閱讀積累、生活積累、審美積累等多個方面。平時積累多、考場上自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樣,高考作文內容往往會呈現一種“豐富”的狀態。議論性說明性文章,材料豐富就是旁征博引,理論引證、事實例子、類比事例、數字資料等等都比較多而確切有力。形象豐滿主要是指記敘性文章(包括散文、故事和小小說等),形象豐滿或是人物形象肖像、心理、語言、行動等描寫比較齊全,人物豐滿生動;或是敘事具體完整,情節曲折有致;或是細節描寫細致逼真,有點有面。意境深遠主要是針對散文、詩歌、小說等文學體裁的,意境深遠就是“意”與“境”融合得很好,或是景物與抒情結合,情景交融;或是象征隱喻,含意幽遠,或是詩情畫意,言有盡而意無窮。
或是詞語生動善于引用名言,或是句式靈活搖曳多姿,或是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描寫形象,或是文句有意蘊富含哲理,或是構思有意境,讓人回味無窮。這些都是有文采的表現。可以這樣理解,考生在行文中,只要有某一點閃光耀彩的地方,都應該加以肯定和鼓勵,以使他們在通順的基礎上所展示的各種語言風采能夠得到應有的評價。
考生可將對生活的思考,讀書的修養,寫作的本領全面展示給閱卷老師。如將生活的感悟作為文章的主旨,將課外讀到的名言名句、名人故事作為論據寫入文章,將某文獨到的構思“移植”到自己的作文里,將生動活潑、形象風趣的語言模仿到家,等等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問世間“情”為何物?“高山流水”是真誠的友情:“舐犢情深”是本真的親情:“落葉歸根”是鄉土之戀……“情”是生命之“真”,是愛、仁慈、悲憫……是生命之間相互維系的絲線,是生命源頭的汩汩清泉。
寫文章也要想做到“感情真摯”,抒發真情實感,切忌矯揉造作。《莊子漁父》中說:“不精不誠,不能感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具體地說考生要注意以下兩“真”:一是“事真”:這點主要指記敘。事情中往往流露出感情,感情“真”首先需要事情“真”。而真實的事情不僅僅是作者的所見所聞和親身經歷,它還包括作者的所想(要依照題意大膽想像),只要符合來源于生活就可以視為“真”。二是“理真”:這里主要指議論。人們常將“情”與“理”連在一起,稱為“情理”。文章闡述的道理若想說服人、打動人,非有“情”的加入不可。因此,道理“真”有助于感情“真”。只有這樣,“真摯”才能始終“真摯”。
清代詩人、畫家鄭板橋有一幅對聯: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十九世紀英國詩人王爾德說:第一個把美人比成鮮花的人是個天才,第二個把美人比成鮮花的人是個庸才,第三個把美人比成鮮花的人則是個蠢才。要激活自己的創新意識,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深。常中求變,變中求新。”黑格爾也說過:“內容之所以成為內容,即由于它包括成熟的形式在內。”
高考作文在發展等級中設立“有創新”的條目,目的正是想通過一個側面鼓勵學生培養創造性思維。或是見解新穎,或是材料新鮮,或是構思精巧,或是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或是有個性特征。這些方面都是可能蘊涵“創新”因素的地方,在高考作文中凡是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和思路解析的地方,我們就必須給予重視和鼓勵。
古代戲曲理論家李漁在《閑情偶寄》中這樣說過:“變則新,不變則腐;變則活,不變則板。”高中階段的作文訓練也是如此。只有時時處處將創新意識貫徹到寫作中,才有可能寫出內容和形式俱佳的作文。
怎樣才能做到創新呢?重要的就是你比一般人思考得深,琢磨得透,才能從普通的事物中洞見其本質意義。古人說得好:“凡作文發意,第一番來者,陳言也,掃去不用;第二番來者,正語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來者,精語也,方可用之。”這三番意思代表了認識逐步深化、文章漸次深刻的一個過程。
高考作文素材篇三
基礎等級50分
一等(50—41)二等(40—31) 三等(30—21) 四等(20—0)
切合題意 符合題意 基本符合題意 偏離題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確 中心基本明確 中心不明或立意 不當
內容充實 內容較充實 內容單薄 沒什么內容
感情真切 感情真實 感情基本真實 感情虛假
結構嚴謹 結構完整 結構基本完整 結構混亂
語言流暢 語言通順 語言基本通順 語病多
字體工整 字跡清楚 字跡潦草 字跡難辨
符合文體要求 大體符合文體要求 大體符合文體要求 不符合文體要求
發展等級 20分
深刻 豐富 有文采 有創新
1、透過現象深入本質 4、材料豐富 7、語言生動,句式靈活 10、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精巧
2、揭示問題產生問題 5、形象豐滿 8、善于運用修辭手法 11、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
3、觀點具有啟發作用 6、意境深遠 9、文句有意蘊 12、有個性特征
[說明] 1. 基礎等級評分以題意、內容、語言、文體為重點,全面衡量。符合文體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據題意和內容自選的文體的要求。 2. 發展等級評分,依據12個評分點,不求全面,以一點突出者按等評分,直至滿分。 3. 缺題目扣2分;每一個錯別字扣1分,重復不計,扣滿5分為止;不足字數(篇幅在2/3以上),每少50個字扣1分。
4.文章在基本切題的前提下,達到“三基本”(中心基本明確,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要求的,切入分為52。在此基礎上,只要發現有亮點,就應該將分數上浮。
一、關于議論類文章
1.在切合題意的前提下,凡說理表達基本過關、觀點基本突出、材料基本充實的議論類文章,可以按48—52分檔次賦分。
2.凡在“三基本”的某一方面達到較好級別的,賦分可以提高一個檔次,依次類推。
3.對于借助隨筆、雜感甚至雜文樣式表達思想闡發主張的議論類文章,要反復審讀,謹慎賦分。凡那些能夠做到思想深刻、議論風生、縱橫捭闔的特別優秀的文章,要敢于打高分,直至滿分:凡那些只會借助隨筆或雜文寫作形式,而思想蒼白、議論平淡、缺乏層次的文章,不能誤判高分,而只能按一般議論類的文章標準去如實賦分。
4.考慮到議論類文章的立意,多為解釋“提示語”(材料)的文章,因此,凡能采取比較新穎的角度切入“材料”,解說“提示語”的內涵與精神,便可視為有亮點,提高兩個檔次向上給分。
5.由于多數議論類文章偏于簡單舉例且用例較多,因此,凡有如下情景即可視為有亮點,可以在62分向上判:選取比較新穎、生動、有個性的材料作論據,而不是盡人皆知的“通常事例”;所用事例材料能夠有論證層次,并不平面展開,不機械重復,每一例都能顯示一個小論點或層層遞進的。
二、關于記敘類文章
1.在切合題意的前提下,凡敘述表達基本過關、主題基本突出、情節基本完整的記敘類文章,可以按48—52分檔次賦分。
2.凡在表達或主題或故事情節等某一個方面達到較好級別的,賦分可以提高一個檔次,依次類推。凡在某個方面達到優秀級別的,或者構思精巧,或者形象豐滿,或者意境深遠,或者很有個性,或者語言很見功力,可以按63分向上賦分,最優秀的可以達到70分。
3.凡在“三基本”水準向下的文章,也應該依據其表達、主題、情節某一個或幾個方面屬于較差的級別的,依次向下浮動。凡在某一個方面屬于很差級別的,則應該在42分向下浮動。
凡語言表達、記敘能力在低幼層次的文章,最高賦分也不能超過35分。
4.通篇記敘人事或編述故事,視為不著邊際的跑題文章處理,賦分在24分以下,如果無法判定,可提交組長或專家組處理。
5.考慮到多數記敘文章故事情節簡單、缺少內涵,應將考察重點放在如下方面:有機智的構思,有生動的人物,有引人注目的“故事”,有比較濃郁的生活氣息,有令人思考的“余味”。這樣的優秀文章,可以從63分向上給分。
三、注意事項
1.整體上,采用分項評價整體給分的評分方法。也就是說,在閱卷賦分時要從立意、內容、語言、文體或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分項全面考慮,但最后提交的是一個總體分值。
2.注意文體意識。議論類文章,議論的文字必須超過2/3;記敘類文章,記敘的文字必須超過2/3。否則,視為文體不明,給分適當下浮。
3.凡寫成其它文體的,只要不是詩歌,正常評分。違背命題要求,寫成詩歌的,上限不得超過5分。
4.完篇而字數不足,正常打分之后,再扣字數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滿3分為止。明顯未完篇的文章,最高不超過35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數不足分。
5.每3個錯別字扣1分,重復不計,扣滿5分為止。
6.賦分中提及的檔次,通常情況下為3分。
7.確認抄襲,經核查2/3以上文字與已發表作品雷同,最高不超過5分。
8.低幼化的語言、過于寒磣的語言、缺少品位的語言應該在切入分以下。語言形象生動,富有韻味,很有文化底蘊的文章賦分應當上浮。具體說:
記敘類文章在如下幾個方面的亮點要予以特別關注:
有相當精巧的構思;有鮮明的人物形象;有真實感人的生活故事;有鮮明的個性特點;有深遠的意境;有相當的語言表達智慧。
議論類文章在如下幾個方面的亮點要予以特別關注:
有較高的立意;能選取比較新穎、生動、有個性的材料作為事實論據;論證有層次感、立體感;議論語言有邏輯性和文化底蘊。
上一篇:端午節公司活動方案主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