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關于國慶節征文
第一篇
在我的記憶中,國慶活動是極其熱鬧、隆重而又莊嚴、神圣的。舉國上下,普天同慶,載歌載舞。江河大地,紅旗飄飄,張燈結彩。人們以各種方式慶祝母親的生日,歌頌祖國的繁榮昌盛。
小時候,我們都盼著過國慶節。這一天,大家穿著整潔的衣服、排著整齊的隊伍,跟著老師上街游行,一邊走走停停,一邊賣力地振臂高呼口號,或放聲歌唱一曲,一路上吶喊聲、歌唱聲此起彼伏,經久不歇,響徹水鄉大地。就在這樣的節日里,一家一戶要用細長的竹篙當旗桿,將國旗高高地豎在庭院內。旗幟雖小,但金色的五星在鮮紅的旗面映襯下顯得特別惹眼,讓人倍感莊嚴肅穆。整個村莊紅旗獵獵,宣傳標語隨處可見,宛如一片紅色的海洋。像這樣的慶祝活動,大凡步入中年的人都參加過。但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數慶祝建國30周年的那次校園聯歡。
那年秋天,我到一個叫縮蒲蕩的地方讀高中。國慶節那天,學校舉辦了一場聯歡晚會。晚會的策劃者和組織者就是幾位剛畢業分配的新老師,還有我們幾位學生會干部。那幾位中青年老師都是恢復高考后首批考取師專或師范的“天之驕子”,有的已年屆不惑,有的只比我們大幾歲。傍晚時分,教室里燈火通明,喧鬧的鑼鼓聲驅逐了校園往日的寂靜。老校長熱情洋溢的講話,為聯歡晚會拉開了序幕。活動地點共分三個教室,活動節目是每個班級師生自己準備的,既有文藝表演,也有游戲活動,最熱鬧、人氣最旺的還數文藝演出現場,教室內外被圍得水泄不通。即興表演的節目是由擊鼓傳花確定對象,鼓點一停,花球落在誰的手中誰就得來一段。難不倒的只有老師,他們或高歌一曲,或講一個故事,或朗誦一首毛主席詩詞,教室里不時響起一陣陣掌聲、笑聲和喝采聲。直到月升中天,活動才在《歌唱祖國》的大合唱聲中結束。
那次聯歡會,我不僅在歡聲笑語中受到了愛國主義的思想教育,還學習和積累了舉辦聯歡會的一些經驗。后來,我也走上了三尺講臺,在一所鄉村小學任教。每逢國慶,我就模仿那次聯歡會的程式,組織學生搞聯歡活動,居然成了學校的文藝骨干。1984年秋,鎮里要舉辦慶祝建國35周年中小學文藝會演,校長開完會回來就把學校排練文藝節目的擔子交給我來挑。那段日子,我夜晚在昏黃燈下編快板、寫小戲,課余又手把手地教學生唱、念、做、打,既任“編劇”,又當“導演”,還在小淮戲里唱“主角”,忙得不亦樂乎。結果,由我編導演的小淮劇獲得了創作、演出兩個“一等獎”,學校也奪得了全鎮總分第一的好成績……
國慶佳節又一度。我想:盡管人們熱衷于“假日經濟”,但今年的慶祝活動同樣充滿鮮花和歌聲。因為,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就是以這樣的激情,用發自肺腑的歌唱,為母親的生日祝福。這種涌動的激情、傳承的吟唱,不僅僅屬于昨天和今天,還將一直延續到今后的每一天。中國將因擁有這樣的激情和歌聲而更加魅力四射,中國人民會用海納百川的胸懷和富于幻想、勇于開拓創新的精神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面對人民共和國走過的66年的風雨歷程,面對祖國今日如此的欣欣向榮、和諧富裕,面對慶祝方式的與時俱進,怎能不讓人感概萬千?
想到此,我禁不住放聲唱起一首歌,一首幾代人唱過的經久不衰的老歌:“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嘹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第二篇
我出生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很多時候,過去的那些崢嶸歲月對我們這一輩來說就是書上的黑白記憶。一幅老照片,一段模糊的視頻,烽火里的一切繾綣在影像中,定格一瞬間。我在潛意識里一直拒絕著從清末到民初抗日時期的小說、電影,總覺得在那些屈辱的歲月,沉睡的華夏民族里任何個人都幻成了渺小無力的存在,所以以那些時代為背景的故事難免籠罩這一層國仇家恨的陰影。相比較之下,新中國誕生以后的歲月,沒有內外交困,沒有四分五裂,沒有動蕩不安,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國家,即使弱小,也隱隱透著足以依賴安全感。
我的老家在南京邊上,外公小的時候南京城門還有日本兵的把守。每次回老家探親,年邁的外公就會一遍一遍的說起當年的故事,從幼年講到后來參加的抗美援朝。人老了就會回憶過去的事情,于是這些歷史在老人的心里鮮活起來,在遍遍講述中被演繹。前段時間看了一部描述南京大屠殺的影片,不為別的,只是想起在那樣一片殘垣斷壁上建立起來的城市是多么的不容易。如今的南京,是一座漂亮的省城,江蘇經濟文化的中心,散發著六朝古都特有的'風韻。外公總說今天的南京城和記憶里不一樣,很多東西找不到了,但是眉眼里是藏不住的欣慰和高興。
他說,小時候的路很泥濘,下了雨得提著鞋走,有的時候干脆不穿鞋,但是現在路都平整了,以前想都沒想這么多車跑在路上;
他說,自己很小的的時候就出來討生活了,跟著一個點心師傅做早飯賣,家里姊妹七個供養不起,上完小學就沒能再上了,而這個學歷已經是他周圍人家里算不錯的,更多的人,特別是女子,和我外婆一樣,這輩子都無法體會文字的樂趣。現在的孩子苦,但是上學條件和以前比真是天上地下啊;
他說,剛建國那會兒,買什么東西都有指標,得計劃著。比別人家多幾張米票布票都能高興好久。以前的人吃粗糧是沒辦法,從來沒想過有一天吃粗糧也變成一種生活方式、養生之道了。
原來,看著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的成長,也是一種幸福。
對于這六十六年,我心存感激,心存敬佩,心存感動。
我在課堂上看到書上記載著的變遷,從黑白漸漸變成彩色,從模糊的輪廓一點點清晰起來。
我在老人呢喃的歷史里重溫中華大地的浴血而生和蹣跚成長。
我在國際賽場上飄揚起五星紅旗時感受到沸騰的熱血。
我相信,在這樣一個祖國的懷抱下,我將走的更遠更好。
未來,我終于能親身經歷。無數個微小如我的疊加,匯聚成暗涌的力量,推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2022國慶節征文400字
篇1:
金秋十月的今天,我們莆田城也披上了節日的盛裝,來喜迎祖國生日的到來。
清晨,當太陽冉冉升起的那一剎那,市人大前的廣場上,彩旗飛揚,熱氣球在微風中跳著歡快的舞蹈:時而,前后晃動;時而,左右擺動……廣場上聚集了2000多人,在那兒等待那莊嚴的時刻。伴隨著“歌唱祖國”那優美動人的旋律,解放軍雙手拿著那鮮紅的五星紅旗,邁著那矯健的步伐向旗桿走出。在莊嚴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那莊嚴的時刻,便使我回想起曾經所學過的課文(開國大典)時毛主席親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以及當時的熱鬧時的情景。
國慶的到來,打破了莆田城往日的寧靜。市區的中間有一條筆直寬敞而又潔凈的`街道,從東通西,與橫貫東西的街——步行街連接成一條直線,成一個“一”字形。街道和公路兩旁聳立的樓房——商場、服裝店、水果店……商店門口裝著霓虹燈:赤、橙、黃、綠、青、藍、紫……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街上和公路上的汽車在奔馳,像長江里的浪花一樣。步行街上,人山人海,各色各樣的人們來來往往、川流不息……
莆田的圖書城也不例外,在那兒有許多少年兒童在家長的帶領下靜靜的端坐在地毯上,聚精會神的觀看著圖書。那場面,倘若那時的我有照相機的話,一定會將這動人的場面照下來。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是21世紀祖國初升的太陽,祖國大地上一顆耀眼的星辰,是祖國的希望,是民族的驕傲,為了祖國的明天會更好,我們更應該努力奮斗,將來為祖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篇2:
曾幾何時,歷經多少風雨,終于五星紅旗飄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上空。如今,幾十載歲月已逝,五星紅旗伴隨著國歌,迎著朝陽,代表著中國的輝煌,每天在******廣場冉冉升起。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坎坷征途上,有多少人為了辭別苦難的昨天,戎馬倥傯,浴血奮戰,用自己的鮮血描繪祖國的藍圖;又有多少人為了辭別坎坷的今天,用勤勞無私的雙手去呼喚著朝陽,使幾代人的夢想變為現實。幾十年的歲月蹉跎,既有創業的歡樂、奮斗的愉悅,也有命運的悲壯詠嘆,組成了中國歷史上的壯麗史詩。
多少年了,飽經滄桑的祖國依然挺立在世界的東方,依然那么風姿颯颯。祖國,這個字眼包含了多少含義!她是我們的土地,我們的母親,我們的生命。祖國的昨天值得我們沉思,祖國的今天充滿生機。我們只有將個人與祖國的命運緊緊系在一起,才能讓中華文明更輝煌,使祖國的明天更璀璨!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有多少先輩為了祖國的強盛,民族的興榮,前赴后繼,奮斗不懈,作出了可歌可泣的偉大貢獻。而我們這些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生于斯,長于斯,正處于這一繼往開來的時期,要立志做一個無愧于先人,有理想、有作為的一代新青年。為祖國更加燦爛輝煌的未來而奮斗,是歷史賦于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我們要掌握知識,打好基礎,為未來的創業史作準備。
最新2022國慶節征文
時光如流水般逝去,我們偉大的祖國已點燃了她的第66枝生日蠟燭。
風雨中,我們一路走來,有輝煌,也有失落;一路走來,曲折而漫長;但是,一路回顧,一路展望,又讓我們在這特殊的日子里激情澎湃。
“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衰”.
華夏5000年的文明史,創造出無數燦爛的文化,使我們躋身于世界民族的前列。
可是,在1450年之后的540至今,中國,CHINA,沒有,再也沒有出現在這部歷史的畫卷上!
1450年、1840年,相隔390年后,中國的國門終于被外國人用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制造的大炮轟開了!它帶來的是100多年的血和淚。
虎門銷煙揭開了中華兒女反侵略的序幕。
太平天國的旗幟、戊戌變法的驚雷,義和團戰士的大刀、辛亥革命的槍聲,無一不向全世界表明:中華民族不可辱,中國人民不可欺。
五四運動的吶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更似驚雷劃破夜空。從南昌到井岡山、從延安到西柏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終于在1949年,中國人民硬是用小米加步槍結束了一切。
毛澤東在天安門的那一句“中華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我們有了新的開始,新的起點。
這個東方巨人終于又站起來了!
一代偉人,毛澤東,開創了社會主義新時代;鄧小平,喚醒東方經濟巨龍的飛騰;江澤民,推行“三個代表”;胡錦濤,貫徹落實黨員的先進性。每個名字都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沿著黃河與長江的源頭,漂流而下,過壺口,闖關東,走三峽,奔大海。在河西走廊,華北平原,看祖國的富饒與遼闊,看祖國千里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煙花蒼茫,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看祖國繁榮的霓虹燈日夜閃爍,燦若銀河……國慶征文,對祖國的感激溢于言表。
從建國到現在,母親一路陪伴著。母親一直在辛勤地耕耘,也一直在不斷進步,不斷上升,1946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1979年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1982年潛艇從水下向海域發射導彈;2003年載人飛船“神舟五號”載著楊利偉升空了……升到了一個萬人矚目的高度,雖然沒有驚濤駭浪,但有一種排山倒海的氣勢在起伏,有一種雷霆萬鈞的力量在激蕩!
而走到我們的身邊,也正是母親的那雙巧手,使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慶征文,五十多年前那破舊的茅草屋,那戰后的廢墟,那成百萬、上千萬的流浪的人群,處處荒涼,處處蕭條,處處冷清,凜凜的寒風吹著那屋頂上夭折的干草……而幾十年后今天,就在這廢墟上建起了一座座高樓大廈,樓上樓下已不再是幻想,電燈電話信息網絡早已變成了現實,這是母親的勤勞,是母親的慈愛……
五星紅旗在操場上冉冉升起,每個生命都莊嚴起來、神圣起來;激昂、嘹亮的國歌在耳畔響起,這是容納了神州大地百分之百的樂感,她的每一個音節都凝聚著東方民族的骨氣,她的每一個音符都能夠滋生咆哮的力量!此時此刻,我有一種沖動,一種神圣的感覺,一種心潮澎湃,這是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感覺:激動、驕傲、自豪、莊嚴。
一路走來,一路回望,一路感慨,更是一路激情,正如李大釗所說“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正氣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現!華夏神州五千年的雄健國魂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生”。
最新2022年國慶節征文
篇1:
“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叫中國;巨龍腳底下我成長,長成以后是龍的傳人。”
66年,光輝歲月彈指揮間,66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2022年,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她的66歲生日。
那一天陽光明媚,萬里碧空中點綴著幾朵白云,那一天人山人海,每一顆心都激動萬分,那一天在那一刻,一個雄渾的聲音在天安門響了起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日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瞬間,幾百只和平鴿展翅飛向藍天,幾萬萬人雀躍相擁,喜極而泣。那一天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飽經戰爭滄桑與落后苦難的中國人民終于重新站起來了!中國像一只巨龍一樣,以一個大國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東方!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全中國人民心中都有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每一個人都永遠銘記住了這個日子。
猶記得,那時的中國,民生凋敝,經濟嚴重落后,國家事業百廢待興,政府和人民面對一個滿目瘡痍的中國面孔,并沒有畏縮,勇往直前,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恢復了國民經濟,涌現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
走過66年的風風雨雨,經過58年的勵精圖治,我們的祖國巍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中國人民正享受著從未有過的太平盛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船正劈波斬浪,昂首前行!
2022年8月8日,中國在奧運會歷史上邁出了精彩的'一步。舉世矚目的開幕式盛典,讓每一個華夏兒女為之自豪。我也不例外,當開幕式上歷史的畫軸緩緩打開,仿佛把我帶入了一個神秘莫測的時空隧道,去追憶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當一個個精彩絕倫的表演和動感燈光、字幕效果在我眼前閃現,我不由贊嘆中國科技的發達。我不得不豎起大拇指稱贊:“中國!我為你驕傲!”
2022年9月25日,中國在航天歷史上又邁出了嶄新的一步——神七成功飛天。中國第一次有自己的宇航員穿著自己研制的宇航服出艙活動。當我坐在電視機前,看見翟志剛叔叔漫步于太空,用手中的國旗向我們揮手示意時,我為我是中國人感到驕傲。那一刻,我激動地叫道:“中國!好樣的!”
當今之中國,到處充滿勃勃生機,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我會一直將這句話銘記在心,沒有你們的勞動,又哪來現在的我們?
祖國啊,母親!請相信,我們一定不會辜負歷史的重托,新的《中華交響曲》將在我們手中演奏出更精彩更輝煌的樂章!就象李大釗期望的那樣:“讓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正氣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現!讓華夏神州五千年的雄健國魂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生!”
篇2:
平靜的田野里,金燦燦的田野蘊意著今年的五谷豐登。可就在這時,卻來了一群不速之客:螞蚱。它又名蝗蟲,會跟著稻谷顏色的變化而改變自身顏色,在田間啃食莊稼。所以國慶一放假,我和我哥就迫不及待地來到田邊,擼起袖子,挽起褲子,沖進了田野,開始整治“蟲災”。
田野里到處都是蹦跳的螞蚱,顧得了這只,又顧不得那只。不一會,我們就筋疲力盡了。無奈,我和我哥只好坐在田埂上,商量對策。打足精神之后,我們開始分工合作:我指螞蚱的所在,我哥捉螞蚱,捉到的螞蚱由我揪掉彈簧般的腿,然后加以看管。有了具體的方案,螞蚱立馬就認栽了。轉眼,幾只螞蚱就成了我的玩弄之物。我悠然的玩,我哥在田間奮力地捉螞蚱,他慢慢地不服氣了,坐在田埂上,說一定要我一起捉螞蚱。我說不過他,只好一起和他捉螞蚱。
我看準了一只螞蚱,悄悄地走過去,猛然一拍,螞蚱卻跳到了我頭上,我哥喊我別動,一巴掌就打在了我頭上,螞蚱卻又跳到了他的頭上,我為了報復他,猛然一拍,螞蚱卻突然跳到田間,一眨眼,不見了。不過我和我哥的“仇”卻也抵消了。
也許是我心胸太狹窄,上天有心要給我個報應:在我們又再次投入“戰爭”中時,我的腳被“隱藏”起來的土塊絆了一絞,我倒在厚密的稻草上,人沒事,可稻草卻倒了一大片。也許是我的尖叫聲驚動了主人,主人立馬從屋里就出來了,我們轉身就跑,最后躲在一堆雜草里,躲過一劫,可卻被蚊子叮了幾個包。
這次有趣的國慶除蟲記,在我記憶的海洋里從此又多了一道絢麗的光彩!
上一篇:車輛評估師宣傳標語精選5篇
下一篇:愛書護書讀書的標語匯聚7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