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征文荊楚魚糕
俗話說的好,“吃魚不見魚”,說的就是魚糕。因為”糕“與”高“諧音,象征著“步步高升”,是人們心中好運勢的兆頭,所以每到過年的時候,人們都要去超市里買魚糕。魚糕是我們宜都待客的上品,入口香鮮嫩滑,清香可口,營養豐富,老少皆宜,同時擁有上千年的歷史,也是我們這里的一道特色菜,它的制做方法很獨到。這不,天氣逐漸轉涼,也慢慢到了打魚糕的`時段。
幺爹說菜場小販攤上的魚糕總是擺在公路旁賣,灰塵多、尾氣重,更不衛生,便決定自己動手打魚糕。我也樂不思蜀地參與其中。
早早地便陪幺爹到菜場的水產部買了兩條新鮮肥嫩的大草魚、一小塊肥膘肉、一袋生粉和兩板雞蛋。幺爹先把大草魚進行打鱗,宰殺干凈后從背部剖開,剔去脊骨和胸刺,然后從尾部下刀,推去魚皮,洗凈后取下魚頭,再將洗凈的草魚肉切成普通的魚塊大小。然后將肥膘肉以刀成條。
接著就是雞蛋的處理。因為比較簡單,所以幺爹派我一個人單獨完成,我好似接到了像飛船升天般天大的任務,對自己也是信心滿滿。我的任務就是:將雞蛋分成蛋清和蛋黃兩部分,再將蛋黃用手捏融成液狀。接到任務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動起手來,把手洗干凈后,便將雞蛋熟練地一個個敲碎、再將蛋清和蛋黃倒在手上,左一層右一層地用手當過濾器使,把蛋清分到專門乘蛋清的大缽子里,蛋黃裝在另一個缽子里,并摘凈當中的碎蛋殼。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有好幾次我都偷偷地笑出來,想著完工之后的魚糕味道該有多么的鮮美,就不禁把浮想化為動力,努力地繼續工作起來,要知道,雞蛋是魚糕中多么重要的”成員“啊。
處理完雞蛋后,魚糕的準備工作就差不多了,再把分好的蛋清倒入魚肉,并一起制成茸。在古代,人們通常是用石臼和幾十斤的大錘將其搗成茸,然而如今科技的飛躍進步,現在的人們都采用絞肉機把魚肉絞成小丁,再用手細捏成茸的方法,這樣既能減輕人工絞肉的負擔和麻煩,也使肉茸的質量更高,魚糕的口感更好,味道更美味。
魚糕制作到這里就差不多了,這時只要先在蒸屜里鋪上一層桌布,再用沸水加以蒸煮,等到魚糕大致成形的時候,再在魚糕表面抹上一層雞蛋黃,再蒸上一小會兒,最后改刀成塊,并點上一點“胭脂”,美味又營養的魚糕就大功告成了!
吃著“自己做出來”的魚糕,心里就像吃了蜂蜜一樣甜,在制作魚糕的過程中,我自己雖然沒有幫上太多的忙,但我還是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做任何事都要按照步驟一步一步地來,千萬不能著急,任何的成功都是要付出努力的!
荊州魚糕的作文
俗話說的好,“吃魚不見魚”,說的就是魚糕。因為”糕“與”高“諧音,象征著“步步高升”,是人們心中好運勢的兆頭,所以每到過年的時候,人們都要去超市里買魚糕。下面我們來看看荊州魚糕的作文,歡迎閱讀借鑒。
荊州魚糕的作文1
我的家鄉在荊州,它是一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這里不僅有許多的名勝古跡,而且還有很多的特產。其中網,我最喜歡的就是荊州魚糕了。
荊州魚糕的來歷還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傳說故事呢。相傳魚糕為舜帝妃子女英所創。傳說舜帝帶著女英、娥皇二妃南巡,經過荊州時,因路途勞累,娥皇不思茶飯,唯獨想吃鮮魚,可又討厭魚刺,于是聰明又善良的女英為娥皇蒸出了無刺的魚肉糕。娥皇吃后,病情迅速好轉。故魚糕又名“湘妃糕”。從那以后便在荊楚一帶一直流傳至今。
聽媽媽說,在荊州早就有“無魚糕不成席”的民俗。大凡紅白喜事、逢年過節,人們總要吃魚糕。而魚糕在媽媽小的時候并不是能夠經常吃到的稀罕菜,隨著現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魚糕早已成了人們餐桌上的常見菜。
魚糕是由魚和肉制成的,營養豐富,又有魚味,還有肉香。而且,色澤潔白,吃到口里感覺特別滑嫩,因此,倍受人們的喜愛。尤其是我們小朋友,魚糕還為我們省去了剔魚刺的麻煩,讓爸爸媽媽不用擔心。
魚糕有好些吃法,不過,我最喜歡媽媽用魚糕做湯了。一片片被切成小薄片的魚糕,加上幾顆又白又圓的魚丸,湯里還飄著幾片綠綠的青菜,最后還撒上一些香蔥,光是看上去就已經讓人垂涎三尺了。
我愛那故鄉的特產——魚糕,更愛我美麗富饒的家鄉。
荊州魚糕的作文2
俗話說的好,“吃魚不見魚”,說的就是魚糕。因為”糕“與”高“諧音,象征著“步步高升”,是人們心中好運勢的兆頭,所以每到過年的'時候,人們都要去超市里買魚糕。魚糕是我們宜都待客的上品,入口香鮮嫩滑,清香可口,營養豐富,老少皆宜,同時擁有上千年的歷史,也是我們這里的一道特色菜,它的制做方法很獨到。這不,天氣逐漸轉涼,也慢慢到了打魚糕的時段。
幺爹說菜場小販攤上的魚糕總是擺在公路旁賣,灰塵多、尾氣重,更不衛生,便決定自己動手打魚糕。我也樂不思蜀地參與其中。
早早地便陪幺爹到菜場的水產部買了兩條新鮮肥嫩的大草魚、一小塊肥膘肉、一袋生粉和兩板雞蛋。幺爹先把大草魚進行打鱗,宰殺干凈后從背部剖開,剔去脊骨和胸刺,然后從尾部下刀,推去魚皮,洗凈后取下魚頭,再將洗凈的草魚肉切成普通的魚塊大小。然后將肥膘肉以刀成條。
接著就是雞蛋的處理。因為比較簡單,所以幺爹派我一個人單獨完成,我好似接到了像飛船升天般天大的任務,對自己也是信心滿滿。我的任務就是:將雞蛋分成蛋清和蛋黃兩部分,再將蛋黃用手捏融成液狀。接到任務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動起手來,把手洗干凈后,便將雞蛋熟練地一個個敲碎、再將蛋清和蛋黃倒在手上,左一層右一層地用手當過濾器使,把蛋清分到專門乘蛋清的大缽子里,蛋黃裝在另一個缽子里,并摘凈當中的碎蛋殼。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有好幾次我都偷偷地笑出來,想著完工之后的魚糕味道該有多么的鮮美,就不禁把浮想化為動力,努力地繼續工作起來,要知道,雞蛋是魚糕中多么重要的”成員“啊。
處理完雞蛋后,魚糕的準備工作就差不多了,再把分好的蛋清倒入魚肉,并一起制成茸。在古代,人們通常是用石臼和幾十斤的大錘將其搗成茸,然而如今科技的飛躍進步,現在的人們都采用絞肉機把魚肉絞成小丁,再用手細捏成茸的方法,這樣既能減輕人工絞肉的負擔和麻煩,也使肉茸的質量更高,魚糕的口感更好,味道更美味。
魚糕制作到這里就差不多了,這時只要先在蒸屜里鋪上一層桌布,再用沸水加以蒸煮,等到魚糕大致成形的時候,再在魚糕表面抹上一層雞蛋黃,再蒸上一小會兒,最后改刀成塊,并點上一點“胭脂”,美味又營養的魚糕就大功告成了!
吃著“自己做出來”的魚糕,心里就像吃了蜂蜜一樣甜,在制作魚糕的過程中,我自己雖然沒有幫上太多的忙,但我還是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做任何事都要按照步驟一步一步地來,千萬不能著急,任何的成功都是要付出努力的!
我愛家鄉的魚糕作文
說起我的家鄉——湖北公安,那可是有名的魚米之鄉,有太多的特色值得說道。我愛家鄉的一草一木。可作為一個“吃貨”,我對家鄉的特產——魚糕更情有獨鐘。
家鄉有一個風俗,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家家戶戶都要做魚糕,那是飯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做魚糕時那熱火朝天、歡天喜地的熱鬧勁兒絲毫不比過年差。
到了蒸魚糕的那一天,天剛破曉,家里管事的就已經去菜市場挑活蹦亂跳的大草魚了。這種魚個大肉多,用它做出來的魚糕味道最香,口感最好。當然,還得準備新鮮的雞蛋、肥美的豬肉。等備好材料,就提到我家后面那條小河去清洗。河邊談笑聲不斷,有的說他家的魚糕是要放特殊配料的,有的說他家還請了專門蒸魚糕的師傅,一定比別家蒸得好吃。我們小孩子才不會管這些事,反正只等著魚糕出籠品嘗美味。大人談論著,我們便在河邊戲水,比較誰家的魚最大最肥。最后,總是因為都說自家的魚是最棒的而爭得面紅耳赤。大人們也不會像平日那樣呵責阻止,反倒是一邊麻利地洗魚剖魚,一邊笑瞇瞇地看著我們戲耍。直到大人們清洗好,一聲吆喝:“做魚糕去了!”我們立馬停止了斗嘴,歡呼雀躍地跟著父母屁顛屁顛地跑回家去。
爺爺奶奶在家早已將蛋清與蛋黃分開(蒸魚糕不要蛋清,只要蛋黃),等著主料回來,就全家總動員,一起動手做魚糕了。爺爺將魚身上的白肉剔下來,又將肥肉切成丁狀;爸爸雙手掄刀將這些原料剁成肉泥;媽媽不放心似的又將早已洗凈的蒸籠刷了刷;奶奶點燃了爐灶,把鍋里的水燒得咕嚕咕嚕直冒泡;我也閑不住,趕緊拿一把柴遞給奶奶。等爸爸把肉泥剁得揪出一坨丟在清水中能浮起來,就證明肉糜剁好了,是蒸魚糕的最佳時候了。然后把魚肉泥豬肉泥摻在一起均勻地倒在蒸鍋里,鋪成厚約3厘米的.餅,然后蓋上蓋子,加大火力把魚糕蒸熟。我們則靜候美味的魚糕出爐。每家都堅信,自己家蒸出的魚糕是最好吃的。不過實際上,等得最焦急的還數我們這些孩子。要知道,我們都是早上特意不吃早飯,就等著吃魚糕。此刻的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咽著口水,眼巴巴地盯著蒸籠,不停地問道:“應該熟了吧,怎么還不揭籠蓋?”
等魚糕的香味在前屋后院飄散開來,就可以打開籠蓋了。籠蓋剛一打開,嘴饞的我忍不住伸手在籠里揪了一塊,燙得眼淚都出來了,又舍不得丟掉,趕緊放到嘴里,齜牙咧嘴地咽下肚去。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看著我那副模樣,眼淚都笑出來了。奶奶慈祥地撫摸著我的頭,愛憐地說:“看,燙到了吧!魚糕還沒穿龍袍哩,慌什么,待會兒讓你吃個飽。”
所謂的穿龍袍就是將打散的雞蛋黃均勻地涂到魚糕餅上,再蒸個兩三分鐘,雞蛋黃就像一件閃閃發光的龍袍一樣穿在了魚糕身上。
“出籠啦——”蒸魚糕的人故意拉長了聲音,于是,幾個人便將魚糕一籠一籠搬下來,揭開蓋,一股濃郁的香味撲面而來。我們擁到魚糕跟前,圍著端糕的人打轉。爺爺會先給我們小孩子切一塊讓我們解饞,這讓我們都樂得不得了。剛出爐的魚糕亮著誘人的光澤,讓人垂涎欲滴。我們馬上端到房間里分享起來,你塞給我一塊,我塞給你一塊,嘴饞的娃腮幫子撐得鼓鼓的,還不忘雙手各抓一塊,生怕別人給搶光了。屋子里充滿笑聲,彌漫著魚糕的噴香。
家鄉的魚糕,味道真的很美,如果你有機會來我的家鄉,一定記得要嘗一嘗哦!
一提起家鄉的魚糕,那股松軟噴香的感覺又不自覺地在我的味蕾上綻開,都要流口水啦。家鄉的魚糕,我的最愛!
學燒魚寒假作文
我覺得媽媽每次燒的魚都很好吃,我想:“如果我燒的魚和媽媽燒得魚一樣好吃就好了。”我就跟媽媽學燒魚。
“想學什么菜?”媽媽微笑著問。“紅燒魚”我指指奶奶買來養在水桶里的`鯽魚。我叫來了奶奶,將魚剖好,洗干凈,接下來的主角就輪到我了。
我把魚放在案板上,媽媽教我用刀將魚身子上刮幾刀,形成“井”字形。然后抹點鹽待用。
媽媽又讓我到冰箱里取出生姜和大蒜,切好,她告訴我生姜和大蒜可以去除魚腥味。
第一步,將洗干凈的鍋放在煤氣灶上。第二步,把油適量的倒進鍋中。第三步,把準備好了的魚放進鍋里煎,要適時地翻身,免得煎焦。也要小心翻炒時別把魚弄碎。
我把親手做的魚放在桌子上,看著香噴噴的菜,說:“我下一次一定做的更好。”魚不到幾分鐘就被吃完了。我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上一篇:對于銷售業績的標語錦集70條
下一篇:學校學雷鋒日活動方案【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