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井岡山有感500字,快快快
參觀“井岡山”有感“井岡山”在中國大地上,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是一個充滿了紅色情懷的地方。
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以后,毛澤東、朱德等同志先后率領秋收起義等部隊向井岡山進軍,在這里創造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第一次農村革命根據地。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塊紅色土地上進行了建黨、建軍、建校等一系列偉大革命實踐活動,創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揭開了中國革命史的新篇章,使井岡山享有“中國革命搖籃”的盛譽。
乘上列車開始了井岡山朝圣之旅。
經過一夜的舟車勞頓,于2011年8月25日晨到達井岡山,匆匆吃過早飯,坐上汽車上井岡山。
一路上,導游滔滔不絕地講解著南昌起義的革命壯舉和毛主席在井岡山的傳奇故事。
第一個目的地--黃洋界,1928年,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二次圍剿,紅軍取得了革命史上的以少勝多的經典勝利,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入鞏固時期。
今日雖已再聽不到隆隆的炮火聲,但是當年保衛戰中的那尊神勇大炮依舊威風凜凜地矗立在懸崖邊上,還有毛主席所作的詞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個燙金大字鮮明如昨日。
下一站是大井毛澤東舊居,所見屋前毛澤東平時讀書、看報時坐過的大石頭以及屋后毛澤東常在樹下觀看紅軍練兵的兩棵常青樹。
1929年1月底,紅四軍主力三千多人向贛南進軍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留下紅五軍七百多人堅守井岡山。
后來終因敵眾我寡,井岡山失守。
2萬多敵人竄入大小五井,提出“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人要換種”的燒殺口號。
大井村的房屋幾乎全被焚毀。
井岡山人民按原貌修復大井毛澤東同志舊居時,將保存下來的殘墻鑲嵌在新墻中以作歷史的見證,并對屋后兩棵常青樹精心施肥培植,對毛澤東同志坐過的那塊石頭也加以保護,并將其命名為“讀書石”。
舊居旁約10米處一棟民房是朱德、陳毅居住地舊址。
經過一夜的休整后,第二天又陸續參觀了觀龍潭瀑布,接著我們參觀了井岡山博物館。
這里記錄著我黨當年井岡山會師之后的光輝歷程,陳列著我黨當年的一些文件及革命先烈們使用過的物品,尤其是還有當年我們初中語文課《朱德的扁擔》中的那條扁擔。
當年井岡山的革命干部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七十多年過去了,但當年的優良革命傳統、密切聯系群眾的好作風,作為我黨歷史上的一個光輝典范,不僅沒有被歲月的風塵所遮蔽,而且代代相傳,更顯得熠熠生輝。
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我們重溫了入黨誓詞。
作為一名普通的黨員,我們要牢記“人民群眾是我們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這一根本道理。
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
滌蕩心靈的井岡山之旅,不僅讓我們全體黨員領略了井岡山如詩如畫的秀麗風光,更讓我們實地了解了當年革命斗爭的艱辛,堅定了我們對黨的信念,也使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井岡山精神”——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無私奉獻。
“井岡山”是珍貴的精神寶庫,也正是我們這一代人最缺少而急需補充的“營養”。
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精神,井岡山精神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中華民族精神在革命斗爭中的錘煉和升華,是毛澤東、朱德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斗爭中培育的,是由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精神瑰寶,是中國革命精神的源頭。
井岡山精神使我們對什么是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幸福觀、苦樂觀有了新的認識,每一個人的靈魂都被井岡山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深深震撼。
井岡山之行無疑給自己上了一堂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課,井岡山精神激蕩在我們的心中,對黨的信仰更加堅定了。
這正是我們此次紅色之旅的意義所在,她留給我的是永遠的紅色記憶。
革命的優良傳統作文50字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
我們來到了墓前,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的英靈。
站在烈士墓前,我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
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后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拼搏。
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完成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面對你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
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
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
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為祖國奉獻的機會。
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
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
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結合軍訓和軍事理論課程,寫“為什么要接受國防教育“的論文1500字。
。
。
這篇不錯,樓主參考下: ———————————— 盡管已經遠離了金戈鐵馬飲冰河,盡管已經用不著再醉里挑燈看劍,盡管現在我們已經意氣風發走進新時代,可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國家的安危,與當代青年學生的愛國熱情,國防觀念和獻身精神密不可分。
青年學生是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接班人,是國家興旺和繁榮昌盛的希望。
自覺接受國防教育,勇敢地挑起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責任,是歷史賦予當代青年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
國防是一個國家政治穩定的必要條件,是經濟建設的安全保障,是獨立自主地行使外交權的強大后盾,是保證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重要支柱。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美好愿望和宏偉的藍圖,可是戰爭、恐怖的陰影還籠罩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甚至全世界,威脅人類的和平穩定。
我們可愛的人民軍隊擔負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保駕護航的重任。
沒有他們,就不會有和平穩定的發展局面;沒有他們,就不能與霸權主義、與強權斗爭到底;沒有他們,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將無從說起,經濟建設更是一句空話。
孫子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最根本、最長遠的利益是安全利益。
沒有強大的國防,沒有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一切都無從談起。
事實證明,一個國家如果忽視國防建設,居安忘戰、馬放南山,就難以避免戰爭的災禍。
回顧近代百年歷史,全世界幾乎所有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我國,使中華民族慘遭殺戮、備受欺凌,飽嘗了“亡國奴不如喪家犬”的苦難。
大家還記得腐敗清政府被帝國主義列強打敗后被迫割地賠款,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情形嗎
之所以如此,就是當時腐敗的舊政府安于享樂、貪圖享受,軍備廢弛,經不起帝國主義堅船利炮的打擊。
這個教訓值得我們永遠深思和汲取。
由此可見,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強大的國防作后盾,就不能確保國家的安全穩定和領土完整;如果平時不注重加強國防建設,戰時就要吃大虧、倒大霉。
仗可百年不打,國不可一日無防。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等敵人打進家門口,等刺刀架在脖子上,再想起加強國防建設,一切都為之晚矣。
古羅馬國由昌盛到衰亡,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昌盛時期良好的國防到后來疏于防范。
唐太宗時期,中國封建社會達到鼎盛時,余后,天下不太平,各項兵制日益廢弛,到唐玄宗天寶年間以后后患無窮,內亂不止,宋朝輕視武力,終于滅亡。
清朝末“國困,民窮,兵弱”。
導致了喪權辱國的結果,寫下了中國歷史上恥辱的一頁。
圓明園的毀滅,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見證。
21世紀的鐘聲敲響不久,“
【第9句】:11”事件,阿富汗的戰火,中東地區的槍炮聲一次次把人們從夢中震醒。
“隆隆”的炮火證明:人類的永久和平還不能隨著新世紀的到來而到來,當今的世界還不太平,戰爭的硝煙,隨時會再一次漫延。
民族、宗教,領土的爭端還未停歇,霸權主義、強權政治、“臺獨”勢力依然威脅著我國安全。
因此,大力加強國防教育,提高全民的國防觀念,振奮民族精神,激發愛國激情,增加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樹立“居安思?!钡乃枷?,建設強大的國防是時代的要求。
重視國防則國存家安,輕視國防則國破家亡。
這既是歷史的結論,也是現實的呼聲。
當今世界還很不太平,戰爭危險依然存在。
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更加明顯,恐怖活動十分猖獗,局部戰爭連綿不斷,特別是美國退出“反導條約”、巴以對抗升級,給世界又帶來了新的不穩定因素。
從國內形勢看,臺獨分子氣焰囂張,和平統一面臨嚴峻挑戰;民族分裂勢力活動不止。
在這樣嚴峻的國際國內形勢下,戰爭和動亂存在著發生的可能性。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我們要樹立馬克思主義的戰爭觀,切實做到警鐘長鳴,居安思危。
要懂得,只有常備不懈,才能長治久安;只有平時注重加強武裝工作,增強國防實力,才能在關鍵時刻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只有在平時想著打仗、準備戰爭,才能在戰時把握主動、贏得戰爭。
從而,增強國防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深入細致、扎實有效地開展工作,努力實現軍隊和國防建設跨越式發展,為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
鄧小平曾經說過:“青年是我們的希望和我們的將來”,“青年一代的成長,正是我們的事業必定發達的希望所在”。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的建設者、保衛者。
青少年國防觀念的強弱,關系著祖國的千秋能否永固,關系著中華民族能否永遠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因此作為新世紀的莘莘學子的我們,應該把自己的理想和祖國的前途聯系在一起,應緊扣朝代的脈搏,應為祖國美好的明天奮斗。
如果有機會,我將毫不猶豫走進莊嚴的綠色軍營,為國防建設添磚加瓦,在軍營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譜寫自己壯麗的人生篇章。
對于一個國家來說,經濟和軍事,如同一個人的兩條腿,缺一不可。
為了讓戰爭遠離,讓和平永伴,讓國防永遠在我心中
讓國防永遠在中華兒女心中
認真回答,請采納,謝謝
上一篇:關于安全品質的口號聚集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