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合規一句話
為全面推進合規文化建設,在全行營造依法合規經營的良好氛圍,銀行在全行開展了合規箴言征集活動。下面看下都有什么箴言吧。
銀行合規一句話
【第1句】:合規頭腦鑄,做事不糊涂。
【第2句】:建設合規文化,樹立農行形象。
【第3句】:寧繞百丈遠,不冒一步險。
【第4句】:違規違紀違法,害人害己害家。
【第5句】:合規經營,穩健發展。
【第6句】:促經營合規至上,保發展內控為先。
【第7句】:倡合規經營理念,揚穩健發展風帆。
【第8句】:合規是舵手,經營是風帆。
【第9句】:戰略轉型謀發展,內控合規護遠航。
【第10句】:合規記心中,時刻不放松。
【第11句】:打造合規經營品牌,建設人民放心銀行。
【第12句】:不踩踏政策紅線,不逾越風險底線,不觸碰案件高壓線。
【第13句】:合規保護你我他,合規成就幸福家。
【第14句】:合規經營結碩果,違規操作釀禍端。
【第15句】:合規操作每一天,快樂工作多一天。
【第16句】:強化合規執行,實現穩健發展。
【第17句】:興行靠發展,立行靠合規。
【第18句】:違規一瞬間,后悔一輩子。
【第19句】:風險不離口,規章不離手。
【第20句】:合規是安全之本,違規是風險之源。
【第21句】:無論春夏與秋冬,規章制度記心中。
【第22句】:審慎、明辨、認同、執行。
【第23句】:違規出事故,合規保平安。
【第24句】:寶馬配好韁,內控這條“好韁”使“寶馬”不會因為眼前的胡蘿卜而失足。
【第25句】:合規讓風險暴露在陽光下。
【第26句】:差錯是風險點,就像在火藥旁放了火爐,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
【第27句】:人人守規守紀,制度不是兒戲。
【第28句】:建立合規文化,樹立農行形象。
【第29句】:合規是潤物無聲的愛,更是勇往直前的擔當。
【第30句】:沒有文化真可怕,沒有合規更可怕。
【第31句】:合規操作每一天,快樂工作多一天。
【第32句】:操作風險一念間,合規違法兩重天。
【第33句】:注重合規建設,實現穩健發展。
【第34句】:我的安全我負責,他人安全我有責。
【第35句】:合規是一種習慣,慎獨是一種內涵。
【第36句】:合規是立行之本,執行是興行之道。
【第37句】:聰明人用合規保護自己,糊涂人用違規警示他人。
【第38句】:強化風險意識,樹立合規理念。
【第39句】:抓合規、控風險、促轉型、穩發展。
【第40句】:合規先行,步步為贏。
【第41句】:合規是平安的基礎,違規是事故的`禍根。
【第42句】:誠信為本,依法理財。
【第43句】:合規就是防火墻,發展才能響當當。
【第44句】:合規創造價值,合規提升品質。
【第45句】:合規是風險的天然克星。
【第46句】:合規無偏好,規則至上。
【第47句】:合規和效益就像兩只手當效益的拳頭狠狠出擊時合規的拳頭必須有力地護住胸膛。
【第48句】:內控優先,合規至上。
【第49句】:遵章守紀降差錯,合規經營保平安。
【第50句】:守紀守法守規章,合規經營為農行。
【第51句】:發展是大樹,合規是基礎。
【第52句】:平安是福,合規立足。
【第53句】:大海航行靠舵手,安全發展靠合規。
【第54句】:合規是幸福之本,違規是禍患之源。
【第55句】:差錯暗藏事故,合規成就幸福。
【第56句】:排風險,樹合規,經營效益數第一。
【第57句】:有令則行,令禁則止。
【第58句】:合規操作,利人利己;違規違紀,害人害己。
【第59句】:心中有規章,做事不慌張,心中有制度,做事有法度。
【第60句】:合規是安全之本,違規是風險之源。
【第61句】:蟻穴潰千里之堤,合規筑經營大廈。
【第62句】:堅守職業操守,培養合規意識。
【第63句】:我的安全我負責,他人安全我有責。
【第64句】:違規追悔莫及,才知合規珍貴。
【第65句】:合規討論促合規,討論合規促經營。
【第66句】:操作之前多想想,風險控制有保障。
【第67句】:合規在于謹慎,事故多因違章。
【第68句】:強管理基業穩固,講合規永保平安。
【第69句】:遵規守章,不越紅線。
【第70句】:揚合規文化,建最美農行。
【第71句】:一言一行展農行精神,一舉一動踐行合規理念。
【第72句】:合規是合規者的通行證,違規是違規者的墓志銘。
【第73句】:幸福是棵樹,合規是沃土。
【第74句】:全員合規,立行之本。
【第75句】:合規一小步,幸福一大家。
【第76句】:合規是安全之本,違規是風險之源。
【第77句】:遵規鋪出平安路,守紀開出幸福花。
【第78句】:合規為榮,違規為恥。
【第79句】:合規是業務辦理的指明燈。
【第80句】:違規無小事,安全是大事。
【第81句】:內控優先,共筑平安。
【第82句】:違規紅線踩不得,合規操作忘不得。
【第83句】:與其事后追悔莫及,何不事前遵規守紀。
【第84句】:少一時貪念,得一生平安。
【第85句】:支持、服務、監督、促進。
【第86句】:合規是職業護身符。
【第87句】:違規紅線踩不得,僥幸心理有不得,風險底線觸不得。
【第88句】:誠信是人生命脈,合規是企業根基。
【第89句】:合規無小事,處處需留心。
【第90句】:強化合規之行,堅守風險底線。
【第91句】:情深意切魚水情,合規發展一家親。
【第92句】:安全你我他,合規靠大家。
【第93句】:樹立合規,防范風險。
【第94句】:守住制度底線,截住風險根源。
【第95句】:牢記規章制度,四季平安幸福。
【第96句】:合規從我做起。
【第97句】:強化合規經營,推進規范管理。
【第98句】:農行業務頂呱呱,風險合規是一家。
【第99句】:合規操作助夢起航,合規經營穩健行遠。
100、員工是企業合規文化的創造者和實踐者。
10【第1句】:內控合規重如山,人人盡職共分擔。
10【第2句】:珍惜工作崗位,珍愛家庭生活。
10【第3句】:違規只要一小步,風險隨行一大步。
10【第4句】:尊重規則,執行制度,依法經營,合規從業,構建優質金融生態環境。
10【第5句】:規章制度記心間,一年四季保平安。
10【第6句】:誠實守信,勤勉盡職。
10【第7句】:合規發展,穩健行遠。
銀行踐行合規演講朗誦詩歌
這是一個
讓人驚嘆的天平
這是一曲
風雨伴奏的交響
這是一段
刻骨銘心的求證
這是一種
讓銀行家們為之歡呼的舉措
這是銀行合規部門
以人格魅力演繹的時代的精彩
這是我們銀行人用正義和力量鑄就的輝煌
可歌可泣的合規啊
多年的風雨兼程
多年的激情飛揚
那是前無古人的跋涉啊
那是敢問路在何方的正義矯正
抉擇與考驗
被我們一次次正確定格
機遇和挑戰
被我們一次次領獎奪冠
正確與堅守
更是我們淋漓盡致的脊梁
歷史用年輪的閱歷
終于認同了合規部門
我們不用揚鞭自奮蹄的高速度
打造了合規的高度和質量
讓我們
默默開啟溫暖的陽光
重溫那些當初的歲月
依然能聽見春潮涌動的回蕩
讓我們
輕輕放飛愛崗敬業的思緒
撥開那那希望的光輝
仿佛仍在深化改革的潮頭嘩嘩作響
忘不了
那個熟悉而儒雅的背影
怎樣以“紅色融資家”的美譽
挺起了銀行健康發展的脊梁
忘不了
不該做的事
忘不了信用市場操作風險
用正確的力量
矯正正確的團隊
在大潮涌動的工作海洋里率先啟航
久久牽動我們無限的希望
長長托起我們深情的`敬仰
應當說
銀行合規的誕生
本身就是一次發展力量創舉
和一次跨遠的希望
更有
許多第一次的突破
那該是人力的彰顯質的張揚
厚積薄發的啊
在大潮涌動的商海里
一次次書寫嶄新的華章
我們合規人
始終高擎開拓創新的旗幟
以勇氣創造奇跡
用拼搏決勝風浪
以智慧攀登卓越
用信念成就夢想
在成長的征途中
我們收獲的不只是掌聲和獎杯
我們卓越的領導團隊
像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
承載了生命的陽光雨露
支撐著我們的光榮與夢想
讓我們想著勝利更加的奮勇前進
合規在我心中的散文范文
時光苒苒,入行已一年有余,時間的洗禮讓我認識到作為一名農行員工的責任與使命,深知一旦走上農行工作崗位,不僅僅代表個人,也代表著農行的形象,個人的行為關系到農行的利益,肩上不僅僅扛著的是責任,更是一種信任和囑托!
合規是一種責任,是一種意識,是代表一些很小的行為和事,是由許許多多,點點滴滴的有序環節和規定組成。其實,他還是一種習慣,一種在日常工作中慢慢養成的習慣。
曾看過郎咸平的一本書叫《熱點背后》,他講到新加坡的法制化觀念,講到鞭刑,其中有一句話讓我很受觸動,“用嚴刑峻法讓你形成法制化的觀念,這樣才能產生自覺的行為,大家都自覺了,管理成本也就大幅度的降低了”。自覺的行為成為新加坡人的習慣,所以新加坡能成為世界著名的花園城市。
我想,這是對合規重要性的最好的詮釋。銀行經營時刻與風險相伴,更要有自己的“規矩”。銀行的'制度都是用血的教訓和沉痛的代價換來的,在制度執行上不能有半點的僥幸,任何1%的疏忽都可能導致100%的損失,哪怕一次小小的違規都可能帶來終生悔恨。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不可能搞好一個銀行,但可能搞垮一個銀行。巴林銀行倒閉事件就是最好的佐證!由于交易員尼克.里森利用制度的漏洞,違規操作,使這個號稱“英國皇家銀行”的百年老字號轟然倒塌,而里森自己也鋃鐺入獄,可見合規是多么重要,不僅在制度執行上不能打折扣,存僥幸,在制度制定上更不能有半點的草率。
縱觀一些金融案件,一方面有社會不法分子窮兇極惡恣意犯罪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金融行業法律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操作不規范,以及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管理不嚴,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的原因。
有這樣一個很典型的案例:20XX年3月份,河北省邯鄲農業銀行金庫管理員馬向景與任曉峰密謀盜取金庫購買票,中獎后二人平分。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他們就瘋狂盜取現金5100多萬元人民幣。不久后,二人雙雙落網,終審被判死刑,雖然最后罪犯受到了懲罰,而我們苦心經營的農行形象卻毀于一旦,帶來的聲譽風險和形象損失更是難以估量。
可能有的人抱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對一些繁雜制度設置視而不見,對細小的違規操作不以為然,心存僥幸,認為只要工作中無差錯,應付下檢查就萬事大吉了,但是激流暗涌,任何細小的事件都可能成為案件突發的導火線。去年安全防控文件中提到的案例:在某分理處午間值班時間,其中一名柜員上廁所沒有臨時簽退,在旁的另一值班柜員違規操作其終端自授權,向自己銀行賬戶空存數十萬元,直到當晚翻閱錄像才找到作案當事人,幸好及時發現,未造成經濟損失。這個案例給了我們深深的啟示,我們任何的一次看似細小的違規都可能是一次案件發生的開始,每一次漫不經心,每一次麻痹大意,每一次看似輕微的違規都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跌入萬丈深淵!
回想聽到的看到的種種案件,讓我們觸目驚心,一樁樁案件中懺悔的文案沉痛的警示著我們。
“萬金手中過,合規心中留”。這是我們對社會的責任,更是對自己的承諾。作為農行基層的一名柜員,就要嚴格執行制度規定,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從遵章守規做起,檢查每一筆業務是否到位,每次離座是否都簽退,每次下班前是否收好印章款項無遺漏;時刻緊繃合規操作的繩弦。在工作結束時,幕后看似風平浪靜,波瀾不驚,其實時時面對金錢,利益的誘惑,無時無刻都在與思想進行著斗爭。犯罪與正義往往只有一線之隔,事故的發生都在一念之間,只有立足本職、恪盡職守;把“合規操作”作法寶,把“風險防控”作利劍,認真執行制度,才能在利益的岔口,保持清醒的頭腦。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合規文化是一種氛圍,需要每個人去堅守;合規文化是一種立場,需要每個人去堅守;合規文化是一種潮流,需要我們每個人隨潮而動;我相信合規文化定能像綿綿細雨,潤物細無聲,在每位員工的心中生根發芽!
念金剛經的儀規
《金剛經》誦讀時的講究可是不少的,我們要了解清楚。以下是yjbys小編分享的簡單儀規,更多內容請關注文學網。
步驟一:香贊
lúxiāngzhàrèfǎjièméngxūn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
zhūfóhǎihuìxīyáowén
諸佛海會悉遙聞
suíchùjiéxiángyúnchéngyìfāngyīn
隨處結祥云誠意方殷
zhūfóxiànquánshēn
諸佛現全身
nāmóxiāngyúngàipúsàmóhēsà
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步驟二:凈口業真言,凈身業真言
凈意業真言,安土地真言,普供養真言
凈口業真言
wēngxiūlìxiūlìmóhēxiūlìxiūxiūlìsuōhā
嗡修利修利摩訶修利修修利梭哈
凈身業真言
wēngxiūduōlìxiūduōlìxiūmólìxiūmólìsuōhā
嗡修哆利修哆利修摩利修摩利梭哈
凈意業真言
wēngkǒufùrìluōdáhēhèhōng
嗡口縛日啰怛訶賀吽
安土地真言
nāmósānmǎnduōmǔtuónánwēng
南無三滿哆母馱喃嗡
dùlūdùlūdìwěisuōhā
度嚕度嚕地尾梭哈
普供養真言
wēngyēyēnǎngsānpókǒufùfárìluōhōng
嗡耶耶曩三婆口縛伐日啰吽
nánmóběnshīshìjiāmùnífó
南摩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步驟三:奉請八金剛
奉請青除災金剛奉請辟毒金剛
奉請黃隨求金剛奉請白凈水金剛
奉請赤聲火金剛奉請定持災金剛
奉請紫賢金剛奉請大神金剛
步驟四:奉請四菩薩
奉請金剛眷菩薩奉請金剛索菩薩
奉請金剛愛菩薩奉請金剛語菩薩
步驟五:發愿文
稽首三界尊皈依十方佛
我今發宏愿持此金剛經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涂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云何梵
云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
復以何因緣得大堅固力
云何于此經究竟到彼岸
愿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步驟六: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祗園會上佛菩薩(三稱)
步驟七:金剛經原文(略)
步驟八:金剛經咒
那摩把嘎瓦帝,八喇(二合)佳那(二合)八喇密答耶,嗡
那答帝答,依禮悉,依禮悉,米禮悉,米禮悉,彼那陽,
彼那陽。那摩把嘎瓦帝,八喇(二合)達地陽(二合)八
喇(二合)帝,依哩帝,依哩帝,密哩帝,密哩帝,舒哩
帝,舒哩帝,烏舒哩烏舒哩,部育耶,部育耶,莎哈。
步驟九:補缺真言,補缺圓滿真言,普回向真言
補缺真言
nāmóhēluōdánàduōluōyèyēqūluōqūluō
南無喝啰怛那多啰夜耶佉啰佉啰
jùzhùjùzhùmóluōmóluōhǔluōhōnghèhè
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賀賀
sūdánàhōngpōmǒnásuōpóhē
蘇怛那吽潑抹拏娑婆訶
補缺圓滿真言
wēnghūlūhūlūshèyèmùqìshāhē
嗡呼嚕呼嚕社曳穆契莎訶
普回向真言
ǎnsuōmóluōsuōmóluōmǐmónǎng
唵娑摩啰娑摩啰弭摩曩
sàfùhēmóhēzhuójiāluōpóhōng
薩縛訶摩訶斫迦啰嚩吽
步驟十:金剛贊
斷疑生信;絕相超宗;頓忘人法解真空。
般若味重重;四句融通;福德嘆無窮。
南無祗園會上佛菩薩(三稱)
步驟十一:懺悔文,三皈依文,回向偈
懺悔文
弟子某某與累世父母、師長、歷劫冤親債主及法界眾生
從過去世乃至盡未來際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
三皈依文
自皈依佛當愿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愿眾生深入經藏智能如海
自皈依僧當愿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圣眾
回向偈
誦經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諸有情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拓展閱讀:《金剛經》大義
說起《金剛經》,就一定要知道還有那浩瀚的,長達六百卷的《大般若經》。《大般若經》的宣講經過了漫長的二十二年時間,前后在四個地方,分了十六會進行。這段時間在歷史上也被稱作佛陀的二轉*輪時期。“般若”被喻為佛教的三乘之母,是佛教里成就無上佛果的獨特智慧。《金剛經》便是取自于《大般若經》的第九會,第五百七十七卷。
《金剛經》在我國共有六種漢譯本,這些譯者分別是姚秦的鳩摩羅什法師、元魏的菩提流支法師、陳朝的真諦法師、隨朝的笈多法師、唐朝的玄奘法師和唐朝的義凈法師這六位三藏法師。如今流通最廣的,也就是大家經常念誦的,是鳩摩羅什法師的譯本,因為他的翻譯,行文優美流暢,讀起來朗朗上口,所以被廣大信眾所喜愛。
《金剛經》的全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在唐玄奘法師的譯本中還加有“能斷”兩個字,用來比喻般若的堅韌鋒利,勢不可擋。而“金剛”兩個字則比喻般若的堅固永恒,和完美至極。
整部《金剛經》是在慧命須菩提尊者和釋迦牟尼佛的問答對白中展開的。我經過這些年的研讀,發現《金剛經》的義理主要是圍繞著兩條線索而逐層展開的。第一條,我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對須菩提所提問題的直接正面回答,也就是菩薩的用心和行為應該是什么樣的;第二條線索是從側面分析,我們和菩薩、和佛存在著差距,原因何在。
我們先說這第一條線索,既然是對問題的回答,那就讓我們先溫習一下,須菩提尊者到底在一開始問了什么,這很重要。須菩提問的意思是這樣的,因為他看到,諸佛如來非常重視,也經常贊嘆所有的菩薩們,所以,他現在要代表所有聲聞緣覺乘的修行人,包括凡夫的修行人,請求佛陀進一步詳細開示,菩薩的用心和行持究竟有什么樣的與眾不同,這也就是經中所言,“菩薩應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這個核心問題和對它的回答就是整部《金剛經》的'靈魂所在。這個問題前后出現了兩次,分別是在第二分和第十七分中。
緊接著這個問題,釋迦牟尼佛在第三分和第四分中立刻就給予了明確而簡捷的答復。第三分中佛是這樣回答的,“菩薩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無量眾生已,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在第四分又是這樣回答的,“菩薩于法,應無所住行于布施”,“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我們看,第三分和第四分的這兩種方式的回答,其實說到底是一個意思。第三分先說菩薩發起度眾生的無量善行,再說他們無眾生實度的不住于相;第四分則是先說菩薩的不住于相,再說他們同時會行布施等一切善法。由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心不住相和行度眾生的善法這兩大要素的同時具備,是菩薩心和菩薩行的根本特征。換而言之,也只有菩薩才能夠做到,既消滅了一切妄念有相,身口意不再發起任何妄想妄行;同時,他又不會懈怠,而表現出孜孜不倦、馬不停蹄地為度眾生而做著種種善法。
為了進一步說明菩薩的這個特點,我們來把菩薩和其他的修行人之間做一個簡要的對比。先說凡夫修行者,雖然也在遮止惡行,努力地做著各種善法,但是他們并沒有通達無我真義,所以,不論他們是為了得福報,為了高興,還是為了成佛,他們剎那剎那的起心動念都還沒有擺脫受妄念的支配,都還屬于有為法中的修行。
再看聲聞緣覺乘中那些悟了道的圣人,他們通過定慧的修持,證悟了空性,也就是心不住相的另一種說法。但他們了解的空性并不徹底,也只是剛剛好把三界六道、這凡夫生命世界中存在的所有精神和物質現象空掉了,所以,他們可以不來這里投胎了。他們是佛法的受益者,但路還遠遠沒有走完。要知道,小學畢了業和真正考上博士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同樣,出離了六道輪回,和最后的真正成佛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總之,他們是初步地達到了不住相的境界,但卻沒有發起度眾生的善行。可見,還是只有菩薩才會既不住于一切相,又全力以赴地為度眾生而做著一切善法。
除了第三分和第四分,在后面的經文中,佛也重復做了幾次回答。在第十分中有:“須菩提,諸菩薩摩阿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第十四分中有:“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生無所住心。”“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心不住色布施。”“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在第二十三分中有“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些都是圍繞著本經兩次提出的“菩薩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這個根本性的問題而作的正面回答。不難看出,菩薩以通達無我真義在積極地做著紅塵中的度生事業,這便是菩薩心靈的真實寫照。
那么,一開始我們說到《金剛經》還有第二條線索,那就是,我們不能夠像菩薩一樣堪稱佛子,直接成佛,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在第五分中有很關鍵的這樣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可不要小看這一句話呀,這里說的可是見真如來啊!也就是說的真實意義上的成佛啊!那反過來說,如果修不到成佛,那就一定是因為沒有見諸相非相,或者是雖然非了相,但非得不夠徹底。《金剛經》下來的內容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在講這個道理。從第五分到第十分,對我們用全部身心皈依的佛法僧三寶進行了逐次破解。第五分有“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這是破的我們意識中的佛的圓滿身相。第六分中有,“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第七分中有,“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第八分中有,“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這三分都是在破除我們以為的佛法那固有的法相。下來的第九分是破除了聲聞乘中,從須陀洹到阿羅漢的各個圣賢果位的實有存在;第十分是破除了大乘中菩薩果位的實有存在。這兩分都是在破除我們以為實有的僧寶相。至此,由佛法僧三寶構建的圣教體系被駁斥一空。可見,不論是凡是圣,只要有一相留存在心中,都無法得見真如來啊!所以,在這條菩提道上,先依法而行,最后離法所見,方是真見啊!正所謂,無駐足處且駐足,方能得到般若妙趣的真傳啊!
總的來說,《金剛經》中的否定詞語出現了百余次之多,不是“非”字,就是“無”字、“不”字和“否”字。還有“佛說何物,即非何物,是名為何物”,這樣結構的文案共出現了二十多次,也都是圍繞著“諸相非相”這個總的原理而展開的例證說明,而這些非相的假名,則只是佛菩薩們自在游戲于凡夫水月壇場之中的方便罷了。《金剛經》的高妙之處便在于不以高法而自居,任何虛虛實實,有有無無的道理,甚至包括佛法真理的本身,在這里也都沒有了落腳之處,所以才得以深諳三世諸佛那不可思議的深遠意境。
最后,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金剛經》義理的兩條主要線索。第一個是正面回答須菩提所提出的問題,告訴我們菩薩是怎樣用心、生心和修行的;第二個是從側面說,如果不能像菩薩一樣心不住相而行一切救度眾生的善法,那究其原因,還是沒有將破相進行到底,沒有將最后的空相也破掉,所以羅漢們就不能夠天大地大地行動起來,就不能證得十方圓滿清凈的無余涅槃。
上一篇:智慧教育的宣傳口號精選5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