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觀后感匯集
西柏坡,這個冀西山區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不僅風光秀麗,而且水土肥美。據史書記載,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嶺上翠柏蒼郁而得名。1935年,該村一位教書先生將“卜”改為“坡”,又因與“東柏卜”村相對而居,遂改名為“西柏坡村”。她地處華北平原和太行山交匯處,在一片向陽的馬蹄狀山坳里,三面環山,一面環水,西扼太行山,東臨冀中平原,距華北重鎮石家莊僅90公里。交通方便,易守難攻,既適宜危機時刻向山里撤退,順利時又便于向城市進軍。從經濟條件來看,西柏坡村一帶村莊稠密,相距多在1—2公里,且沿滹沱河分布,依山傍水灘地肥美,地寬糧豐,稻麥兩熟。聶榮臻元帥曾這樣說過:“平山縣可稱得上是我們晉察冀邊區的烏克蘭。”較發達的農業經濟,有利于保障軍民的經濟供給,為黨中央駐地提供物質基礎。
作文一:
西柏坡,是一個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壯麗詩篇的圣地,是一個哺育中國共產黨執政后永葆政治本色的搖籃,是一個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課堂。4月26日,我們終于踏上了這片圣地。這是河北省平山縣西部山區的一個小山村,50多年前,一代偉人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在這里縱橫捭闔,運籌帷幄,指揮了震驚中外的三大戰役,迎來了共和國的黎明,她是黨中央進入北平、解放全中國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
在新中國的歷史上,西柏坡是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地方。正是西柏坡見證了中國革命最重要的一個轉折時期,也正是在西柏坡產生了偉大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博大精神,內涵豐富。西柏坡精神體現的是一種非同尋常的歷史必然;包涵著的是與時俱進的進取精神與勇于創新的精神;展現著是實事求是和努力奮斗的優良革命傳統。西柏坡精神產生在一個特殊的革命時期,是被實踐證明過的真理,因此她的生命力是永恒的。在新時代的發展形勢下,我們有必要進一步宣傳和弘揚西柏坡精神。將永葆青春的西柏坡精神的寶貴結晶付諸于現實工作中去,有助于我黨在新形勢下更好的緊密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完成祖國的現代化建設,經受作為執政黨所面臨的各種考驗和挑戰,推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盡管黨中央駐守于西柏坡的時間不長,劉少奇、朱德率領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落戶在這里前后不到兩年,毛澤東轉戰于此也只有短暫的10個月。我們在這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磚壘砌的平房,簡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貧而節儉的生活,但中國共產黨人在這個偏僻的農村卻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偉業,雕刻在中國歷史年輪上的則是閃爍著時代光芒的深刻痕跡。更可貴的,是人們在這里還可以從留存的文字和資料中聽到一些巨人曾經發出過的聲音,就像先輩們諄諄的歷史叮嚀,始終縈繞于耳,久久難以磨滅。
這是一種穿越時空、代代相傳的不朽精神。一張張展板、一件件文物,把千萬名觀眾帶回半個多世紀前的烽火歲月。這是一次薪火相傳的思想接力。西柏坡精神這支熊熊不熄的思想火炬,穿過歷史的云煙,照亮了新世紀中國人的壯麗征程。
“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這就是毛澤東在西柏坡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兩個務必”內容。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們昨天再次感受到了“西柏坡精神”的偉大。
在西柏坡精神紀念館前,在這種莊嚴肅穆的氛圍里,我想得很多,但有一點讓我激動不已,因為‘新中國從這里走來’,在這樣的革命精神紀念地,我們瞻仰的是革命前輩們浴血奮戰的蹤跡。”一個有價值的人,應該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追求。這樣人生的境界才會開闊,對物質的追求才會有正確的方向,也才能創造出具有豐富內涵的人生。
在半個世紀后的今天,面對市場經濟的全新考驗,我們更應該牢記“兩個務必”,永葆革命本色。“兩個務必”,不僅應當成為中國共產黨人永遠保持的優良作風,成為中國共產黨永遠擁有的黨魂,而且應當成為全體中國人民永遠保持的優秀品質,成為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民族之魂。發揚西柏坡精神,牢記“兩個務必”,努力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樹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持和培養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作風。
我堅信,現在人們觀看到的熱情,不會是當下的歷史情景劇,而是用心靈來感受這永遠不會衰竭的精神和新年。現在,我們在克服種種困難熱火朝天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無庸置疑,我們更需要西柏坡精神,通過觀看這次展覽,“兩個務必”歷史的囑咐將在我們的耳畔回響的更加清晰。
西柏坡精神本質上是一種觀念,涉及到思想道德素質方面,弘揚“西柏坡精神”,起到一個內在約束作用。“謙虛謹慎,艱苦奮斗”不僅是建設社會主義的有力武器,也是個人職業發展的必備素質之一,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應該從心底里信奉這樣的價值觀。不管是天才,還是普通人,只有為人謙虛,處事謹慎,才能在一個團隊中不斷加強凝聚力,而艱苦奮斗是做任何事業的基礎,特別是在處于職業生涯的初級階段。在新形勢下,我們對艱苦奮斗的理解應該是一種態度,不是一種生活方式。
制度,起到外在約束的作用,要深刻理解這兩個字。從外部的強制性來約束我們不能腐敗,只能按照我們黨員的標準和條件來實現廉潔奉公。而對于個人而言,制度首先是一種習慣上,形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即是對自己進行一項基礎的制度建設,所謂的個人的職業化進程正是如此。 從宏觀上,現在社會存在的一些問題讓百姓灰心,但我們偉大的黨正在大力抓緊解決,因為這些問題與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不相融。我們提倡“兩個務必”的作風,即是提醒全體黨員注意這方面的問題。但,提倡并不等于能夠解決,所以,這是一項社會的系統工程。
我們知道,歷史因為細節而真實,我認為,參觀展覽一大好處在于能從細節處感知歷史,這些活生生的歷史比從紙面熒屏上得到的更鮮活。新中國的歷史從這里產生,幾雙布鞋,筆墨紙硯,西柏坡會議的桌椅,這些細節都在深刻的提醒我們,這些展品曾經影響著中國的歷史。西柏坡精神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樣,是中國共產黨人經過長期奮斗歷程的精神凝結。不惟如此,也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復活與重興。
作文二:
一進電影院,同學們紛紛議論起來:“這場電影什么時候才開始?”正在同學們一籌莫展的時候,電影院內頓時一片漆黑,電影馬上開始了。
里面講的是:有一個兒童團,團長是核桃哥,一天深夜,他們去森林巡邏,正巧碰上了三個裝成西柏坡村民的日本人。兒童團商量了一下,立即行動。小雞用雞爪抓壞人的臉,小熊鉆在地下把壞人的腳往上頂,小驢利用吸進氣呼出氣的方法把壞人一吹而起,很可惜壞人非常狡猾,并沒有死。兒童團團長挺身而出,要去消滅三個壞人。兒童團團長核桃哥看見有幾架日本飛機在空中飛來飛去,他想起首長爺爺說的那句話:“只要有日本飛機在上可,就得放許多煙花讓他們分不清自國軍。”團長就這樣做了,突然一顆信號彈飛到空中,飛機立刻落出幾十枚炸彈,轟轟幾聲響,飛炸彈頓時變成了灰燼,天空迷霧繚繞。當朋友們知道事情以后,以為團長核桃哥死了,因為他一直沒有回來。
最后,朋友們想念著核桃哥,紅軍叔叔來了,說:“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兩樣禮物,一樣是首長給你們的電報機,還有一樣是核桃哥!大家知道后都興奮極了,歡呼聲此起彼伏,傳向天邊。
到最后,我才知道這個故事是抗日篇,電影里的兒童團顯得非常勇敢和堅強,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作文三:
《西柏坡》這個電影里的角色有:棗花、大金瓜等,還有核桃。他勇敢、堅強、聰明,他有那種為革命而犧牲的偉大精神。還有很多的小動物:順毛驢、小雞一鳳、狗獾阿歡。一鳳能把敵人撓個鼻青臉腫。順毛驢大嘴一張,能吹人一個跟頭。而會打地洞的阿歡更是本領大。這個電影講的是:在西柏坡,兒童團里的小伙伴們的家人都在前線打仗。有一次,他們去看望自己的家人,卻碰到敵人們。他們盡力逃離敵人的追捕,最后,核桃已經做好了自己的決定,他讓小伙伴們都回家。后來,核桃吸引了敵人的注意,成了敵人的目標。核桃為了吸引敵軍的火力,而被炸到了,我的真的好難過,我以為核桃會死。但他在片尾,卻奇跡般的出現了,后來才知道,是阿歡的地洞就幫了大忙!
看完電影,我真的很佩服他們,他們雖然和我們年齡相同,卻能做出這么驚人的壯舉,能有為了革命而犧牲的精神!
在我眼里,西柏坡是一個可愛、可敬的地方,雖然它既偏僻又貧困,但是在這里,發生了許多不平凡的事。西柏坡在新中國歷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地方。西柏坡這個家喻戶曉的革命圣地,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卻是人民解放軍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它成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和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進行戰略大決戰,創新新中國的指揮中心。中國共產黨曾在這里領導了土地改革運動,指揮了三大戰役,召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這里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起點!西柏坡除了偉大的歷史還有偉大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指兩個“敢于”和兩個“務必”。兩個“敢于”體現了革命精神,兩個“務必”體現了積極進取的精神。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們應該把西柏坡精神發揚下去。我們要腳踏實地、認認真真、能吃苦耐勞。我們要學習西柏坡精神,堅韌不拔、堅強不息、奮發向上、百折不撓、謙虛敬慎。除了這些,我們也要用心去愛這個世界,用心去溫暖這個世界,去溫暖那些需要我們需要幫助的人。西柏坡精神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幾十年來,西柏坡精神始終在中國革命事業和建設新中國的事業上有著巨大的作用。我們要學習不畏艱難、百折不撓、任勞任怨的堅強意志,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思想品格。要有腳踏實地、鍥而不舍的毅力。
西柏坡的景色也很美。走進西柏坡,你會看見一片晴朗的天空,會看見一片蔥郁的松柏包圍著一座毛主席在七屆二中全會上講話時的石像,激昂的神態,揚起的手臂,使人想到了革命勝利的愉悅。
在參觀景色的同時,還可以做一些運動。西柏坡的北邊是青山,另外三面都有柏坡湖環繞,大家可以爬山、游泳、釣魚、劃船,痛痛快快玩個夠。
除了運動,還有很多美食呢!西柏坡盛產柿子、黑棗、核桃、杏、花椒、豆類、花生、谷黍、高粱等,另外農家還養著雞蛋,口感很好,深受游客的青睞。
西柏坡要說都說不盡了,總結起來,輝煌的歷史、偉大的精神、美麗的風景、有趣的運動和美味的美食。呵呵!你下次也去參觀參觀吧!
作文四:
今天,我們觀看了一部紅色動畫電影,名叫《西柏坡》。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一群成長在西柏坡的孩子們——核桃、棗花、二蛋、長生、柏坡小子以及大金瓜,他們也想為革命作出貢獻。雖然由于年紀小沒有被批準參軍,但是,滿腔熱血的孩子們沒有放棄,并定下了任務口號“滴滴”,代表著電報聲,更是勝利的象征。棗花的媽媽是共產黨員,在前線,棗花想去前線找媽媽。于是,借此機會,兒童團團長核桃領著棗花就準備上前線了。可是,在路上,一只小動物冒了出來——她是棗花多年來的好朋友,一個“功夫高手”——小雞一鳳。結果,又有兩只小動物冒了出來,一只是擅長挖地道的狗獾阿歡,一只是“神氣”十足的順毛驢。一行人也開始了他們的革命道路,途中意外遇見正在山里尋找西柏坡村的敵人奸細,在得知了敵人打算里外合轟炸西柏坡黨中央指揮所的陰謀。核桃決定立刻返回村子報信。在核桃的帶領下,孩子們穿過銀河洞,翻越柏坡嶺、神龍山,一路勇敢地與追蹤而來的敵人周旋。最后,核桃冒著生命危險為了吸引敵機注意,成了敵人轟炸的目標。
后來,棗花回到核桃原先站的地方,拼命挖土,想找到核桃,卻只找到首長伯伯送核桃的鋼筆。幾天后,核桃還是生死未卜。就在這時,一聲熟悉的“滴滴”聲從遠處傳來,核桃凱旋歸來了!原來,是阿歡挖地道救了他。就如歌詞所唱:“西柏坡的孩子不怕苦、西柏坡的孩子不屈服、西柏坡的孩子最忠誠、西柏坡的孩子成大樹”……
90分鐘的影片,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是當核桃受傷,奮力爬山,順毛驢、一鳳、阿歡跟在后面,就在核桃即將摔下去時,原先聽了核桃他們說話被打動的小動物們,帶來更多小動物撐住了核桃,保護了核桃。于是,一條“火龍”——小動物們個個也都舉著小火把,核桃也舉著火把——浩浩蕩蕩地上山。小動物們能來幫助核桃,不因為什么,只因為核桃那種堅韌、不怕苦、不屈服的精神感動了小動物們。
在生活中不怕苦,在困難中不屈服!西柏坡的孩子們演繹著這樣一種精神。我要向他們學習,做風吹不倒、雷打不動的大樹!
西柏坡觀后感
如果說毒品是“亂世”中的一個危險誘惑,那么緝毒便是尋求心中“江湖”的最好詮釋;正所謂生活在亂世中的我們誰都無法逃出現實的“牢籠”,但我們卻可以有“勇氣”去掙脫“束縛”,去尋找屬于自己的那片“凈土”。
西柏坡觀后感一:
今天,我們來到大影院,觀看電影——西柏坡。
劇中的主角是一個兒童團團長,對抗三個日本人,當然,他有一些厲害的朋友,有會倒吸一口氣吹出臺風的順毛驢,有功夫一流的小風雞,還有會挖地的田鼠。
兒童團團長與三個大壞蛋英勇搏斗,團長領著他的朋友和動物逃到了葫蘆谷,進了一間小屋子,里面有一堆火藥,而三個壞蛋正在步步緊逼,而兒童團團長受了傷,只能在屋子里養傷而壞蛋正在尋找團長和他的朋友否則他們的計劃就落空了。而且如果不在規定的時間炸掉西柏坡他們的司令部就會派出轟炸機直接炸了西柏坡,同時也會炸死自己,兒童團團長和他的朋友知道這件事,所以壞蛋要把他們趕盡殺絕。剛才說到團長他們進了又火藥的房子休息,團長為了爭取養傷時間把白酒倒在傷口上,然后把火藥裝在油桶里,再把油桶布滿整個樹林,然后用一根繩子把油桶都串起來,接著,讓朋友大金瓜點火,只聽“轟”的一聲,把敵人嚇得屁滾尿流。兒童團團長趁這個時候獨自和動物們上山,而三個壞蛋也很快知道了這個秘密,追趕起來,形成了一個追逐戰。一個壞蛋向天空打了一槍竟然是信號彈。信號彈是什么呢?原來信號彈一發出去,總部就會派飛機來炸,只聽“咚咚咚”幾聲響,壞蛋都被炸死了,而團長用田鼠挖地道逃走了。
是不是你也被我的介紹所感動了呢,那就跟我一起去看吧。
西柏坡觀后感二:
燈光聚暗的那刻,熒幕上激昂的前序,撩開了這場西柏坡之戰的`薄紗。雖然我們離那兵荒馬亂已六十年有余了,談論老革命的光輝歷史似乎也不能有身臨其境的徹頭徹尾的深刻,但是此次學校組織的觀看紅色的電影卻讓我們經歷了思想上的洗禮心靈上銘刻。那些忠言警句依舊留在腦海,在未來的路上時刻指導著我,要繼續保持不驕不躁謙虛謹慎的心態,去開創生活去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電影《走出西柏坡》刻畫的是七屆二中全會前后革命戰場上的情景。走進西柏坡,我們看到當時河北天津烽火連天的血腥場面,那是農村轉向城市時戰士們與敵人頑強的對峙抗衡,那是我黨在新中國成立前夕面臨抉擇考驗的辛勞過程。共產黨就是在一場又一場殘酷的戰爭中奮力拼搏奪取勝利的果實,走近歷史,我們不僅感受到了當時革命前輩們的昂揚斗志,戰略智慧,更多的是前車之鑒后事之師,我們從中學到血的教訓,領略了頗多處事道理,對黨的認識也更加深刻了。
電影里印象最深的是臨危不亂關愛百姓忠于愛情的耿濤同志,他與毛主席關系甚好,正值農村轉向城市的階段他被派于接管城市管理工作,可是當時的資本家奸商勾結,百姓苦不堪言。為了保證人民的保暖,他開了先例拿政府的錢給資本家經營工廠。他公私分明,好友馬寶山被糖衣炮彈打到他依據軍紀處分毫不留情,但他有情有義,在馬大哥戴功立罪后替他求情。他和戀人小蘭的愛情值得我們欽佩,即使分開兩地多年見面那瞬間依舊萌動開懷熱淚盈眶,為了人民的利益他置生命于不顧,救人民于危難之中。為人民"焦頭爛額,夜不能寐",可見中國共產黨能有今日輝煌當年該有多少個耿濤的鮮血鋪成啊!他正直爽朗機智穩重,不失為棟梁之才。
再文案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馬寶山,同樣是為國抗戰,他是前線的英雄卻總是粗心大意,當然他的堅韌也是可歌可泣的,與敵人廝殺時不留余力拼死留守陣地,可惜這位意志堅強之夫卻被糖衣炮彈給擊中失去判斷力,急于求成而失去紀律,差點釀成大錯。這也是毛主席同志在七屆二中全會上的警戒之辭來源,不能被敵人所蠱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必須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黨是有紀律有組織的黨,任何人犯錯都要嚴格按照規定執行處分,這在影片中也是有目共睹的。
西柏坡觀后感三:
聽長輩講過西柏坡的故事,但始終沒有機會到此參觀,昨天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同市里工經聯領導同志參觀了西柏坡,感觸極深: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縣西部山區的一個極為普通的小山村。
盡管黨中央駐守于西柏坡的時間不長,劉少奇、朱德率領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落戶在這里前后不到兩年,毛主席轉戰于此也只有短暫的10個月。我們在這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磚壘砌的平房,簡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貧而節儉的生活,但中國共產黨人在這個偏僻的農村卻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偉業,雕刻在中國歷史年輪上的則是閃爍著時代光芒的深刻痕跡。70多年前,一代偉人毛主席和他的戰友們在這里縱橫捭闔,運籌帷幄,指揮了震驚中外的三大戰役,迎來了共和國的黎明,她是黨中央進入北平、解放全中國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這是一片紅色的美麗的讓人深深眷戀的熱士,是和井岡山、遵義、瑞金延安齊名的五大革命歷史紀念地之一,它的名字是早己連同一個偉大的政黨,一個強盛不衰的共和國,震徹寰宇。中國革命從這里開始。
西柏坡的時期,是中國革命的偉大歷史轉折時期,也是我黨民主革命過程中最成功、最輝煌的時期。毛主席同志在西柏坡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了被稱之為西柏坡精神“兩個務必”:“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這兩個務必凝結著深刻的歷史經驗,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展示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它既是對中國共產黨傳統和優良作風的概括和總結,又是中華民族自尊、自信、自強精神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升華。我們現代的領導干部和企事業管理人員實在太需要玄楊老一輩革命家這種精神和光榮傳統。
2023西柏坡電影觀后感
《西柏坡》是一部動畫電影,該片以兒童團員和革命后代挫敗敵人偷襲西柏坡的行動為情節主線,講述了發生在這一革命圣地驚天動地的故事。下面是語文迷小編為大家整理提供的電影觀后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西柏坡電影觀后感一:
在學校的安排下全體師生在階梯教室觀看了電影《西柏坡》,這是一部有關抗日戰爭的影片。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兒童團核桃帶著妹妹棗花和伙伴大金瓜,瞞著大人們偷偷上前線參軍。途中意外遇見正在山里尋找西柏坡村的敵人奸細,得知了敵人打算里應外合轟炸西柏坡黨中央指揮所的陰謀。核桃決定立刻返回村子報信。在核桃的帶領下,孩子們翻山越嶺,與一路追蹤而來的敵人周旋。最終,核桃冒著生命危險,在掩護伙伴們逃脫的同時完成了報信任務。
這部電影使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感受到了當時兒童的勇敢、堅強。那時的人,有危險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人,最后想到的才是自己,這種舍己為人,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的作風,怎能不令人敬佩?有危險的時候都爭著要當掩護,讓他人撤離,這種先人后己,把危險留給自己的性格,怎能不令人仰慕?
電影中最令我感動的部分就是那一幕:核桃讓棗花和大金瓜回村報信,把最安全的任務交給他們,自己引開敵人,把最危險的任務留給自己,況且他的腿上還有傷。敵人的轟炸機要扔炸彈的時候,他又讓動物們逃走,只留下他自己。他用自己的智慧與敵人作斗爭,為同伴爭取了時間,報信的任務完成了,人們都以為核桃犧牲了。幾天后,核桃頭上、胳膊上綁著繃帶回來了,伙伴們都很高興。不久后,新中國成立了,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在西柏坡紀念館里,還留著那支被炸變形的鋼筆。電影結束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的腦海里還回想著那一幕……
作為教師我們要關心熱愛每一位學生,從“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理解孩子,始終把全面關心孩子的成長看作自己的職責,努力放下師長的架子,蹲下身子與學生說話,以寬廣的胸襟熱愛每一個學生,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用尊重、理解、真情善待每一個學生,與他們建立朋友般的友情。無論孩子學習優劣、家境貧富都一樣地教育、關愛。家訪、談心,讓單親家庭的孩子鼓起生活的信心。在生活上,要噓寒問暖,從細節上去關愛學生。公正無私地愛孩子,真誠樸實地與家長溝通,贏得了家長的信任、理解,贏得了孩子的'認同。
西柏坡電影觀后感二:
動畫電影《西柏坡》在6月份上映了,爸爸告訴我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華誕,雖然沒有到電影院去觀看,但是爸爸從電腦上下載后,我是和媽媽一起觀看的,里面的主人公大多都是兒童,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核桃。他作為兒童團團長勇敢、機智、堅強,最讓我敬佩的就是他身上那種為革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偉大精神。
最讓我激動的是故事里面的小動物順毛驢、小雞一鳳、狗獾阿歡等可愛形象,從觀影的效果來看,一點也不次于迪斯尼的卡通動物形象。小雞一鳳是個功夫高手,不僅把阿歡整治得服服帖帖,打起敵人也是絕不“腳軟”,一通“雞爪功”就能把敵人撓個鼻青臉腫,每看到這我都會開心的大笑;順毛驢也不簡單,大嘴酷似“獅吼功”,一口氣能吹人一個跟頭;而會打地洞的狗獾最后更是立了大功。核桃為了吸引敵機注意,成了敵人轟炸的目標。當棗花用力地挖土想找到他的時候,而我那不聽話的眼淚,也在眼睛里打轉了。而核桃卻奇跡般地活了下來,當時,我心里充滿了從未有過的快樂!后來才知道,是阿歡的地洞就幫了大忙!
當我看到核桃受傷的時候,心中隱隱一痛,而當我看到核桃為了吸引敵軍的火力而被炸的時候,我的心真的痛了,是鉆心的痛,我以為核桃會死,但他在片尾,卻奇跡般的出現在大屏幕上,心中那種激動的感覺真是無以言表,想到兒童團和我們年齡相仿的孩子們,能做出這么驚人的壯舉,從我們少年兒童的視角出發,機智勇敢的核桃,善良可愛的棗花,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看完電影,媽媽讓我好好體會這部影片的意義,實際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我已深刻地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格外珍惜!現在我們能做的只有加倍珍惜目前得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繼承革命前輩的光榮傳統,把偉大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麗、更加美好。
西柏坡電影觀后感三:
學校組織我們去看了一部名叫《西柏坡》的電影,我們都興奮不已。
該片以兒童團員和革命后代挫敗敵人偷襲西柏坡的行動為情節主線,講述了發生在這一革命圣地的動人故事。
兒童團團長核桃帶著小妹妹棗花和小伙伴大金瓜,瞞著大人們偷偷上前線參軍。途中意外遇見正在山里尋找西柏坡村的敵人奸細,得知了敵人打算里應外合轟炸西柏坡黨中央指揮所的陰謀。核桃決定立刻返回村子報信。在核桃的帶領下,孩子們穿過銀河洞,翻越柏坡嶺、神龍山,一路與追蹤而來的敵人周旋。最終,核桃冒著生命危險,在掩護伙伴們逃脫的同時完成了報信任務,并和西柏坡兒童團一起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在回來的路上,我不斷地對自己說:“這就是我們中國兒童的風范,我們是多么勇敢,多么機智!”
從清末的被蹂躪到現在的發展蒸蒸日上,是無數的核桃、棗花、大金瓜們用不懈的努力和對祖國的熱愛換來的,不易啊。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也正是由于他們對祖國的熱愛和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勝利。核桃隊長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來和敵人周旋,最后保證了西柏坡和黨組織的安全,也最終實現了中國的解放。
他們多么偉大啊,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這些孩子是領略不到這種苦難和溫馨的。但如果我們生在了那個年代,我們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是逃避?是面對?是堅定,還是背叛?
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像影片里的孩子們那樣勇敢地保衛西柏坡吧。
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像影片里的孩子們那樣堅定地守護西柏坡吧。
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像影片里的孩子們那樣機智地防守西柏坡吧。
我也相信,我的猜測是對的:
看看現在的小皇帝小公主們,再看看那先保衛祖國的孩子們,我怎能不發出這樣的感慨呀!
那些小皇帝和小公主們從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怎能體會到父母的不易?怎能理解大人的心哪!
現在的孩子已經離不開父母的保護和關愛,他們也將永遠依賴著父母生存。
我們要學習影片里的孩子們,他們是那樣的勇敢,那樣的機智,那樣的堅定,這才是中國兒童應有的風范!
關于動畫電影《西柏坡》觀后感600字
影片在塑造一群可愛的兒童軍團的同時,也塑造出許多英勇頑強的小動物們。下面是語文迷為大家整理提供的《西柏坡》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篇一:《西柏坡》觀后感600字
影片講述的是發生在革命圣地西柏坡的動人故事,在這樣簡單、純真的孩童時代,究竟又是為什么核桃是兒童團團長呢?究竟是什么讓孩子們對于革命事業那么憧憬與向往呢?這之間肯定有著微妙的聯系。
核桃有著一個老英雄爺爺,所以事事都懂得比其他人多。核桃受爺爺影響很深,在影片中不難體現。比如從神農山回去西柏坡怎么走、腿部受傷后怎么處理等等,核桃每每解決時都說:“我爺爺說”,可見,核桃的爺爺肯定是位英雄人物,并教育核桃應該從小愛國衛國。自然,核桃的小伙伴們,都十分喜歡核桃。然而我認為,還有一點也是不容忽視的。首長爺爺在影片中的作用。
在影片的敘事中,首長爺爺和核桃爺爺一樣,幾乎都是從核桃口中深入人心的。首長爺爺在棗花生病時表現出的關心,送給核桃那根鋼筆時的愛心,以及最后送給兒童軍團收音機時的開心,這些都是影片中通過無意交代首長,卻恰到好處的借核桃及其身邊的事情表露出來,首長雖未出現,但卻時刻和人民活在一起!
那支鋼筆,也是孩子們期待已久的,那句“只看一眼”就深刻地體現了孩子們對于成為英雄,為國奮戰的渴望,他們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像首長那樣的英雄。那支鋼筆,給核桃帶來了奮戰的動力,給棗花帶來了成功的希望,最后被陳列在紀念館中,影響著后人。收音機也是如此,如果說鋼筆僅僅是帶來希望的話,那么收音機,就是帶來新中國成立的喜悅!
篇二:《西柏坡》觀后感600字
在學校的安排下全體師生在階梯教室觀看了電影《西柏坡》,這是一部有關抗日戰爭的影片。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兒童團核桃帶著妹妹棗花和伙伴大金瓜,瞞著大人們偷偷上前線參軍。途中意外遇見正在山里尋找西柏坡村的敵人奸細,得知了敵人打算里應外合轟炸西柏坡黨中央指揮所的陰謀。核桃決定立刻返回村子報信。在核桃的帶領下,孩子們翻山越嶺,與一路追蹤而來的敵人周旋。最終,核桃冒著生命危險,在掩護伙伴們逃脫的同時完成了報信任務。
這部電影使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感受到了當時兒童的勇敢、堅強。那時的人,有危險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人,最后想到的才是自己,這種舍己為人,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的作風,怎能不令人敬佩?有危險的時候都爭著要當掩護,讓他人撤離,這種先人后己,把危險留給自己的性格,怎能不令人仰慕?
電影中最令我感動的部分就是那一幕:核桃讓棗花和大金瓜回村報信,把最安全的任務交給他們,自己引開敵人,把最危險的任務留給自己,況且他的腿上還有傷。敵人的轟炸機要扔炸彈的時候,他又讓動物們逃走,只留下他自己。他用自己的智慧與敵人作斗爭,為同伴爭取了時間,報信的任務完成了,人們都以為核桃犧牲了。幾天后,核桃頭上、胳膊上綁著繃帶回來了,伙伴們都很高興。不久后,新中國成立了,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在西柏坡紀念館里,還留著那支被炸變形的鋼筆。電影結束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的腦海里還回想著那一幕……
作為教師我們要關心熱愛每一位學生,從“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理解孩子,始終把全面關心孩子的成長看作自己的職責,努力放下師長的架子,蹲下身子與學生說話,以寬廣的胸襟熱愛每一個學生,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用尊重、理解、真情善待每一個學生,與他們建立朋友般的友情。無論孩子學習優劣、家境貧富都一樣地教育、關愛。家訪、談心,讓單親家庭的孩子鼓起生活的信心。在生活上,要噓寒問暖,從細節上去關愛學生。公正無私地愛孩子,真誠樸實地與家長溝通,贏得了家長的信任、理解,贏得了孩子的.認同。
篇三:《西柏坡》觀后感600字
影片伊始,一個叫“核桃”的小男孩就要求要去參軍,這便十分輕松地把核桃的正面人物形象定位于觀眾的心中。核桃,一定是一個正義、勇敢的小男子漢。接著,又以一群童子軍團玩兒游戲來引出一系列的西柏坡童子們。棗花、大金瓜、小柏坡等許多可愛的孩子們的人物形象都在一個游戲中展現出來。發現“地主”大金瓜后,由團長核桃來分配各自任務,這時,棗花的表現就向觀眾展現出“巾幗不讓須眉”那勇敢的一面,不甘于在原地等待“地主”的到來,直至核桃勸說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時才肯同意。游戲最后,“敵人”被抓獲上岸后的第一句話就是:“老是讓我辦地主,不好玩”,可見大金瓜從不僅是不喜歡扮演地主,更是特別期望去扮演一次英雄,去抓地主。而其他的一些小戰士們,也都個個勇猛,聽從團長核桃的指揮,從而很巧妙的凸顯了核桃的領導能力。
影片中,通過一件自行前往前線打仗卻意外在途中碰到真正的敵人這樣一個故事,把這群孩子們的聰明機智、團結友好都完整的展現在觀眾眼前。當核桃受傷后,棗花的成熟氣息也表現出來;當核桃堅持自己去和敵人拼命,命令大金瓜把棗花帶走時,大金瓜的眼中,也流露出對核桃的欽佩之情。
影片結尾,出現了一個同樣名為“核桃”的少先隊員和他的兩個好朋友一起來到西柏坡紀念館。這個少先隊員核桃駐足在紀念物“被炸彎的鋼筆”和“收音機”前,凝視了許久……他是在回憶些什么嗎?或是領悟出了什么……
“天藍藍水彎彎,西柏坡神龍山,山里核桃沉甸甸,樹上棗兒甜又甜……”這是本部影片的片尾曲,這歌中,到底是在唱那西柏坡神龍山的美麗景象,還是在唱那西柏坡神龍山里的可愛的人兒?
上一篇:超市口號大全八個字匯總三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