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森林美文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玩起了“螞蟻森林”,成了其中的一員??偟膩碚f,我覺得螞蟻森林是一個挺好的事。
剛開始的時候,覺得每天比上班打卡還要準時的去收取能量。
但慢慢地有所覺得:螞蟻森林的這種方式真的是好的嗎?
從“螞蟻森林”本身的目的來看,是通過捐助種植梭梭樹,為了防治荒漠化。
在這里面,也有其他的一些好處,比如:可以鍛煉身體(行走捐)、促進經濟發展(各種支付)、大數據的收集和分析……
而對于“收集能量”的一種方式,卻覺得多少有些問題。
對于能量的收集,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收取自己的,一種是收取別人的。
而收取別人的能量,感覺和當年QQ農場里偷菜是一樣的形式。
我在想:不知不覺的,我們的潛意識會不會帶有一種“偷”的概念?
我深知“偷”帶來的影響是多么的可怕,因我曾經歷過。
小時候當我們拿了別人的東西,而沒有跟對方說一聲,父母會跟我們說不要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快把東西給人家還回去。卻很少說隨便“拿”自家的.東西要怎樣、會怎樣。
而我在“偷拿”了家里的財物之后,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挨揍、周圍人的說道,更重要的是思想、行為上的被侵蝕。
偷偷摸摸、欺騙、坐享其成、不勞而獲、投機取巧、愛走捷徑……這些都深深地影響了我的思想和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展示的淋漓盡致,而我卻需要用好幾年的時間才慢慢地將這些東西消磨殆盡。
“百姓日用而不自知,故君子之道鮮矣?!边@句話出自《周易·系辭》上部,這本書應該是孔子看了《周易》之后,專門為它寫的“系辭”,為的是讓后來人對《周易》有更明確地認知,不至于看不懂或走上歧路。
時代是在進步的,思想也該有所取舍,但希望能夠保留最初心中那份天真的寸土。
森林中的螞蟻作文
這天,我又像往常一樣,來到了一個神秘的“國家”,而這“國家”是我最欣賞的“國度”
在這“國度”里,并沒有強壯高大的`人體物體,而是些芝麻大的小螞蟻。我仔細地觀察著這群小螞蟻,不過一會兒,小螞蟻全都跑了出來,排成一列列的,整整齊齊的隊伍,領頭的大螞蟻說話了,我想那一定是國家主席吧!大螞蟻大聲地吼叫著(我的想象),可能是在商議國家大事,我多么想聽聽啊,可惜我不懂他們的語言。
不一會兒,全體村民散會了。我看到的卻是各走各的路,我追隨著一只小螞蟻,不一會兒,小螞蟻就見到了正在彈琴的蟋蟀大哥,它停了下來,蟋蟀也停止了演奏,他們可能在聊天吧!我頓時想起那一篇寓言故事,想著想著,不知什么時候,螞蟻已經不知去向,它也許去找食物去了吧!
我真慶幸我能遇到個這樣的“國度”,如果我能變小,一定要去這個“國度”探險,探索新知識。
與一只螞蟻稱兄道弟美文
很多螞蟻,被踩死在求生的路上。我無法與之同悲,因為我不能確定,人類對于死亡的感傷與它們有何迥異。它們被大面積碾壓,尸骨無存,我不知道,它們是否帶走了屬于自己的夢境。我不知道,它們是否走進了上帝布下的叢林。螞蟻,總是趕在雨的前頭搬家,總是趕在命運之帷拉開之前,微笑或者哭泣。螞蟻,這浮動于地面上的春天的標點,這風雨前頭的預言家,最早感知著土地的冷暖,最早洞悉著不可預知的一切,只是,很多螞蟻,常常被踩死在求生的路上。
大雨來臨,成隊的螞蟻橫在路上,浩浩蕩蕩向另一方向遷徙。它們搖動黑色觸角,在路上傳遞信息,互相擺動觸須,交頭接耳。螞蟻是怕水的,一場大雨,會讓它們全軍覆沒。所以,這些小生靈居然掌握了一種觀天的本領,在一場大雨之前,總能找到藏身之處。當然也有全軍覆沒的時候,那是我兒時的惡作劇。我端來一碗開水,對著成群的螞蟻澆過去,沖得螞蟻們四處潰散,落花流水。那是直到現在,依然令我心驚的罪惡。
我是在懺悔里慢慢喜歡上螞蟻的。螞蟻,像我兒時一起玩耍的伙伴,我令它們心寒,我弄丟了它們,一直試著找回來。
作家解文閣寫過一首詩,叫《小想法》:小到什么程度/才能和螞蟻互稱弟兄/跟它們一起爬樹/奔跑/搬運/小到什么程度/才能被螞蟻抱在懷里……
多么充滿童趣的心!與一只螞蟻結拜,這大概只有詩人才會有的想法吧。而我喜歡得很,當你與一只螞蟻稱兄道弟的時候,你肯定是這個世界上最善良最仁慈的人,你連一只螞蟻都不忍傷害,都懂得去呵護,你還會對你身邊的人,下得了卑劣的手,攻得出暗黑的心嗎?
弘一法師可算是螞蟻的鐵桿兄弟,他每次坐搖椅都要先搖一搖,弟子好奇不免發問,他說擔心椅子腿底下有蟲蟻,搖一搖給它們提個醒,以免傷了它們。臨終時他叮囑弟子五件事,最后一件是:“待七日后再封龕門,然后焚化。遺骸分為兩壇,一送承天寺普同塔,一送開元寺普同塔。在未裝龕以前,不須移動,仍隨舊安臥床上。如已裝入龕,即須移居承天寺。去時將常用之小碗四個帶去,填龕四腳,盛滿以水,以免螞蟻嗅味走上,致焚化時損害螞蟻生命,應須謹慎。再則,既送化身窯后,汝須逐日將填龕小碗之水加滿,為恐水干后,又引起螞蟻嗅味上來故。”
將死之人,仍念念不忘螞蟻,大師的菩薩心腸可謂世間難尋。
古人常用螻蟻來勸人珍惜生命,說螻蟻尚且偷生,何況是萬物之靈的人呢。想想也是,現在的人,哪怕是為了一點點感情上的.事,動不動就去尋死覓活,精神已經退化到連個螞蟻都不如了。“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對于生命的理解與尊重,古人的眼界要比我們開闊,要高遠得多。
做了南柯一夢的那位仁兄,見識了蟻國的一切,與人世并無二致,一場夢經歷了世態炎涼,悲歡離合,唏噓之際,動了歸隱之心,上山做了道士。這也可以稱得上是親近螞蟻的有緣人士了。
我們活著,都是在世間修行。螞蟻,其實是檢驗我們修行程度的一把標尺。從最小的螞蟻身上,我們找得回內心深處的慈悲。
便突發奇想,回頭我也尋個蟻穴,也躺在那邊上,睡個不被擾亂的午覺,看看我自己,能否也做一個著名的流傳千古的白日美夢。
我在書中讀螞蟻美文精選
最近期迷上了關于昆蟲類的書籍,其中最喜歡螞蟻。
螞蟻的種類有很多如,塞頭蟻,采蜜工蟻,收獲蟻這些螞組成了龐大的螞蟻家族。
螞蟻是群居動物,工蟻和蟻后一起交配,蟻后負責產卵,雌工蟻負責照顧幼蟻保護卵和筑巢,雄工蟻負責覓食,有的工蟻有不同的體型,個頭大,頭和牙也發展的快,經常負責戰斗保衛蟻巢,它們有非常明確的分工。螞蟻卵破開后,是乳白色的螞蟻。即瞎又聾,在成長過程中要蛻好幾次皮,然后變成黑螞蟻。
螞蟻的頭上,布滿了短毛,這些短毛可以使它們感覺到周圍溫度,螞蟻的復眼和蜻蜓一樣是由成千上萬的'單眼組成的,使它們看旁邊和后面的物體時不用轉身,覆蓋在腿上的觸毛可以感知化學信息,它們的大顎十分鋒利可以用來舉東西,進食,交換食物和注射蟻酸。
螞蟻是建筑天才,在瑞士群山上,一個林蟻家族,它們的蟻穴面積達到10公頃,并且200百個蟻穴由100千米長的通道相連??棽枷?,顧名思義它們會織“布”,它們用幼蟲分泌的絲線將大小形狀合適的葉子縫紉,做成巢穴再將巢穴用絲線掛在樹上,不過他們必須一星期換一次,避免葉子干枯。筑造蟻穴螞蟻絕對是建筑專家,蟻穴內有許多分室,這些分室各有用處。其中蟻后的最大。在沙漠中有一種螞蟻,建的窩遠看就如一座城堡,有4。5米之高。蟻穴的中心是給蟻后住的。它們的建筑十分牢固,人們可以向它們學很多建筑方面的知識。
螞蟻們十分團結和無私,在大火漫延到它們家時,他們會迅速抱成一團,滾離現場,外層的螞蟻“噼里啪啦”燒焦了,可是它們的尸體仍緊緊抓住里層伙伴,不讓蟻群有過多的犧牲。這比一些著了火,為了逃離而把別人推向火坑的人好多了。
上一篇:志愿者服務征集口號合集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