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華山的詩詞欣賞
華山賦——華山游記
天下華山,人間勝境。雄踞關中,北瞰黃河,南依秦嶺,西望長安,東接中原。奇峰峻嶺,祠廟宮觀,靈泉古洞,趣石秀木,神秘多彩,稱奇中華。
西岳華山,群峰挺秀,壁立千仞,奇險雄偉,汲取日月精華,承接地靈神氣。巨靈劈山,劈山救母,博臺勝棋,吹一簫引鳳,千古神話傳說,萬人爭相傳頌。文人墨客,英雄豪杰,道教大師,天界仙人,鐘愛巍巍華山,真跡長存史冊。
朝陽東峰,萬象森羅。喬松濃蔭,巨檜蔽日,如傘如蓋;松濤起舞,百鳥群飛,如吟如詠。清幽石徑,清風穿林,松濤涌動,此起彼伏,吹談絲竹,敲擊金石,美妙至哉!
落雁南峰,華山元首。南峰絕頂,天近咫尺,星斗可摘,舉目環(huán)視,群山起伏,莽莽蒼蒼。黃河如縷,渭水如絲,大漠如帛,平原如綿,領略華山之高峻,感受華山之雄偉,氣勢博大,如臨天界,如臨浮云。峰南之側,三頂絕唱。落雁居中,松檜居東,孝子居西,如似圈椅,如似巨人。千丈絕壁,直立如削,斷層深壑,膽顫驚魂。落雁峰,松林檜柏,迤邐數里,濃蔭密閉,摩崖題刻,琳瑯滿目,俯拾皆是。“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俯首白云低。”松檜峰,參天巨檜,濃綠喬松,長空棧道,懸空半壁,下臨深淵,驚天之險。“雷雨飛半腹,太陽在其巔。翠微關上近,瀑布林梢懸。”
蓮花西峰,渾然天成。西北之巔,絕崖千丈,刀削鋸截,陡峭巍峨,陽剛挺拔;南崖山脊,石色蒼黛,奇險無比,宛如長龍,天下險道。翠云宮,蓮花洞,劈山救母,巨靈神足,眾多傳說,引人入勝。崖壁題刻,工草隸篆,修身養(yǎng)性,天地之和,如一醉如癡。
云臺北峰,四面懸絕。上冠景云,下通地脈,巍然獨秀,樹木蔥郁,秀氣充盈;神土崖,鐵牛臺,長春石室,老君掛犁,多彩神話,比比皆是。詩仙李白,名詩叫絕。“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云作臺。”
玉女中峰,愛之夢境。林木蔥蘢,奇花異草,環(huán)境清幽。笙簫和鳴,久久不絕,浪漫詩文,令人陶醉。“安得仙人九節(jié)杖,拄到玉女洗頭盤”,“金神法象三千界,玉女明妝十二樓。”
五云峰,五色彩云也。巖壁陡峭,青松成林,風景秀麗,別具一格,深秋季節(jié),松翠楓赤,山花耀目。箭栝峰,離弦箭矢也。高大檜柏,綠意濃濃,通天之門,神秘仙境。神功峰,巍然兀立。怪石嶙峋,灌木叢生,巨石壓頂,方正平一滑,猶如臥碑,隱隱文字,神秘朦朧。三鳳山,峰巒嵯峨,林木蔥郁,秀美若鳳,原始韻味,游覽勝地。三公山,千峰林立,山勢險峻,多姿多彩,道士隱居,神秘莫測。
名人華山,史事頗多。左宗棠,清廷名將也。同治五年,西陲平亂,途徑華山,重修岳廟,祭拜岳神,感動神靈,平定紛爭,大功告成,此乃佳話也。楊虎城,愛國名將也。西安事變,彪炳史冊,困難之境,親臨華山,陶醉其中,興建高塔,乃楊公塔也。楊素,隋朝名將也。生于華麓,少有大志,不拘小節(jié),好學勤讀,博經通史,赫赫戰(zhàn)績,不平一生,終歸華山。王猛,前秦大將也。酷愛兵書,謹重嚴毅,氣度宏遠,隱身華山,前秦苻堅,仰慕大名,奉為大將,功成名就。
趣石秀木,靈泉古洞,祠廟宮觀,秀麗多姿,千奇百怪,精彩絕倫,趣味十足。無根樹,舍身樹,羅帶石,回心石,白龍?zhí)叮鹚鎏斐兀懰伲嬗^,北斗坪,五里關,王母宮……遍布華山,數不勝數。華山之謎,奇景稱覺。五岳謎碑,模糊石刻,雨霧弧光,飛一燕銜表,精妙絕倫,神乎其神。
四季華山,風光各異。暖春時節(jié),雨沛霧薄,鮮花怒放,百鳥朝歌;炎炎夏日,清風陣陣,流泉飛瀑,避暑天堂;金色之秋,天高云淡,紅葉相襯,感嘆萬千;寒冬之際,雪花紛飛,銀裝素裹,玉樹瓊花。
華山之巔,云蒸霞蔚,恍如仙境,暢想無限。英雄豪杰,各顯絕技。舞刀弄劍,彈箏吹笛,飲酒對詩,披星摘月,共享勝境,絕妙至哉!
有關寫華山的詩句
【第1句】:神物亦自閟,風雷護此扃。欲傳山中寶,回策忽已暝。
【第2句】:云起太華山,云山互明滅。東峰始含景,了了見松雪。
【第3句】:蓮華峰下鎖雕梁,此去瑤池地共長。好為麻姑到東海,勸栽黃竹莫栽桑。
【第4句】:荊山已去華山來,日出潼關四扇開。刺史莫辭迎候遠,相公親破蔡州回。
【第5句】:瓊漿豈易挹,毛女非空傳。仿佛仍佇想,幽期如眼前。金天有青廟,松柏隱蒼然。
【第6句】:秀色橫千里,歸云積幾重。欲依毛女岫,初卷少姨峰。蓋影隨征馬,衣香拂臥龍。只應函谷上,真氣日溶溶。
【第7句】:幽深足暮蟬,驚覺石床眠。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邊。壇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鶴過君須看,上頭應有仙。
【第8句】:自入華山居,關東相見疏。瓢中誰寄酒,葉上我留書。巢鳥寒棲盡,潭泉暮凍余。長聞得藥力,此說又何如。
【第9句】:遙知白石室,松柏隱朦朧。月落看心次,云生閉目中。五更鐘隔岳,萬尺水懸空。苔蘚嵌巖所,依稀有徑通。
【第10句】:華山黑影霄崔嵬,金天□□門未開。雨淋鬼火滅不滅,風送神香來不來。墻外素錢飄似雪,殿前陰柏吼如雷。知君暗宰人間事,休把蒼生夢里裁。
【第11句】:碧山長凍地長秋,日夕泉源聒華州。萬戶煙侵關令宅,四時云在使君樓。風驅雷電臨河震,鶴引神仙出月游。峰頂高眠靈藥熟,自無霜雪上人頭。
【第12句】:萬乘華山下,千巖云漢中。靈居雖窅密,睿覽忽玄同。日月臨高掌,神仙仰大風。攢峰勢岌岌,翊輦氣雄雄。揆物知幽贊,銘勛表圣衷。會應陪玉檢,來此告成功。
【第13句】:客路瞻太華,三峰高際天。夏云亙百里,合沓遙相連。雷雨飛半腹,太陽在其巔。翠微關上近,瀑布林梢懸。愛此眾容秀,能令西望偏。徘徊忘暝色,泱漭成陰煙。曾是朝百靈,亦聞會群仙。
【第14句】:委綬來名山,觀奇恣所停。山中若有聞,言此不死庭。遂逢五老人,一謂西岳靈。或聞樵人語,飛去入昴星。授我出云路,蒼然凌石屏。視之有文字,乃古黃庭經。左右長松列,動搖風露零。
【第15句】:上蟠千年枝,陰虬負青冥。下結九秋霰,流膏為茯苓。取之砂石間,異若龜鶴形。況聞秦宮女,華發(fā)變已青。有如上帝心,與我千萬齡。始疑有仙骨,煉魂可永寧。何事逐豪游,飲啄以膻腥。
【第16句】:洪壚作高山,元氣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靈跡露指爪,殺氣見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來托。天資帝王宅,以我為關鑰。能令下國人,一見換神骨。高山固無限,如此方為岳。丈夫無特達,雖貴猶碌碌。
【第17句】:渭水綠溶溶,華山青崇崇。山水一何麗,君子在其中。才與世會合,物隨誠感通。德星降人福,時雨助歲功。化行人無訟,囹圄千日空。政順氣亦和,黍稷三年豐。客自帝城來,驅馬出關東。愛此一郡人,如見太古風。方今天子心,憂人正忡忡。安得天下守,盡得如袁公。
【第18句】:平臺高數尺,臺上結茅茨。東西疏二牖,南北開兩扉。蘆簾前后卷,竹簟當中施。清冷白石枕,疏涼黃葛衣。開衿向風坐,夏日如秋時。嘯傲頗有趣,窺臨不知疲。東窗對華山,三峰碧參差。南檐當渭水,臥見云帆飛。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饑渴,何必慕甘肥。況有好群從,旦夕相追隨。
有關雪的詩詞欣賞
導語:古人關于雪景的詩句既有意境又含蓄優(yōu)美。有關雪的詩詞有哪些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雪的詩詞欣賞,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第1句】:《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第2句】:《梅花》
王安石(宋)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第3句】:《村雪夜坐》
白居易(唐)
南窗背燈坐,風霰暗紛紛。
寂寞深村夜,殘雁雪中聞。
【第4句】:《獨酌》
杜牧(唐)
窗外正風雪,擁爐開酒缸。
何如釣船雨,篷底睡秋江。
【第5句】:《終南望余雪》
祖詠(唐)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第6句】:《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第7句】:《南秦雪》
元稹(唐)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
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
【第8句】:《雪梅》
盧梅坡(宋)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有關端午的詩詞欣賞
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說法甚多,但在詩詞的記載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屈原的身影。
有關端午的詩詞欣賞
菩薩蠻(宋·陳與義)
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漁家傲(宋·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里黃驪時一弄。猶松等閑驚破紗窗夢。
六幺令.天中節(jié)
虎符纏臂,佳節(jié)又端午。
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
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
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吊祭江誦君賦。
感嘆懷王昏聵,悲戚秦吞楚。
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
朝夕新亭對泣,淚竭陵陽處。
汨羅江渚,湘累已逝,惟有萬千斷腸句。
滿江紅.端陽前作
千載悠悠,成習俗,天中端午。
逢佳節(jié),粼粼波上,百舟爭渡。
萬戶家中纏米粽,三閭廟外吟君賦。
祭圣賢,忠義蕩乾坤,傷君去。
奸當道,謠言布;遭放逐,悲難訴。
嘆家亡國破,汨羅歸處。
志潔行廉爭日月,辭微文約傳千古。
子沉江,鶴駕淚淫淫,何其苦。
端午(文秀)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日(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和端午(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已酉端午(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fā)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競渡詩(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fā)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乙卯重五詩陸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七律 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浣溪沙(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拓展閱讀
端午節(jié)的各種別稱
國畫《端陽佳節(jié)》。端陽節(jié)是端午節(jié)的別名之一。也許您還不知道,端午節(jié)是我國所有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別名最多的一個。每一個名稱,都代表了人們對端午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一種獨特理解。
據統(tǒng)計端午節(jié)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jié)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jié)、端五節(jié)、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重午節(jié)、天中節(jié)、夏節(jié)、五月節(jié)、菖節(jié)、蒲節(jié)、龍舟節(jié)、浴蘭節(jié)、粽子節(jié)等等。
端陽節(jié),據《荊楚歲時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jié)”。
重午節(jié),午,屬十二支,農歷五月為午月,【第5句】:午同音,【第5句】:五相重,故端午節(jié)又名“重午節(jié)”或“重五節(jié)”,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jié)”。
天中節(jié),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時,陽重入中天,故稱這一天為“天中節(jié)”。
浴蘭節(jié),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fā)季節(jié),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漢代《大戴禮》云:“午日以蘭湯沐浴”。
解粽節(jié),古人端午吃棕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粽葉的長度、長者為勝的游戲,故又有“解粽節(jié)”之稱。
女兒節(jié),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jié),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tài)極妍。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jié)。”沈榜宛《雜記》載:“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飾小閨女,盡態(tài)極妍。已出嫁之女,亦歸寧簪以榴花,曰女兒節(jié)”。
菖蒲節(jié),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邢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jié)也稱“菖蒲節(jié)”。
上一篇:舞龍隊的名字和口號匯聚5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