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城市道路景觀設計論文篇一
在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在一個充滿變數的社會,在一個追求個性的時代,就整個行業而言,任何單一化的、片面強調某一方面的設計理念或設計方法,最終都將遭到社會的拋棄。但就個體而言,面對激烈的競爭,每一個設計師又不得不追求個性化、專門化的工作方式。因此,就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而言,我們只能“就人論人,就事論事”,絕不能以偏概全,用幾句口號來概括現代園林景觀的整體設計理念。對于同樣的理念,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同一個人,當他面對不同的場地或項目時,也可能會提出不同的設計理念來。此外,隨著現代園林景觀從業人員構成的日趨復雜,各種設計理念層出不窮,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那些主流設計師的理論與實踐,而不要片面地追隨“先鋒”、“前衛”的設計理論,或者只留意那些具有很強視覺沖擊力的作品。總的來說,現代園林景觀的設計理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注重場地的設計理念
尊重場地、因地制宜,尋求與場地和周邊環境密切聯系、形成整體的設計理念,已成為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風景園林師的作用并非在于刻意創新,更多的在于發現,在于用專業的眼光去觀察、去認識場地原有的特性,發現它積極的方面并加以引導。其中,發現與認識的過程也是設計的過程。因此說,最好的設計看上去就像沒有經過設計一樣,只是對場地景觀資源的充分發掘、利用而已。這就要求設計師在對場地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概括出場地的最大特性,以此作為設計的基本出發點。就像“潛能布朗”所說的,每一個場地都有巨大的潛能,要善于發現場地的靈魂。注重空間的設計理念
園林景觀是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由一些景觀元素構成的實體,一是由實體構成的空間。實體比較容易受到關注,而空間往往容易被忽略。尤其是我們目前的設計方法,常常只注重那些硬質實體景物,對軟質實體景物相對忽視,對空間的形態、外延,以及鄰里空間的聯系等等注重不夠,形成各種堆砌景物的設計方法。因此,注重空間結構和景觀格局的塑造,強調空間勝于實體的設計理念,針對視覺空間領域進行整體設計的方法,對我們來說顯得尤其重要。老子在《道德經》中的第十一章說:“??故有之以有利,無之以為用。”也就是說,實體“有”之所以給人帶來物質功利,是因為空虛處“無”起著重要的配合作用。注重時效的設計理念
園林景觀設計與建筑設計最大的區別在于,園林景觀是隨季節和時間變化的,是有生命的,是處在不斷地生長、運動、變化之中的。因此,設計師提出將運動中的花園作為自然持久的作品。所以風景園林師必須認真研究時間性和時效性因素,注重園林景觀隨時間變化的效果,以塑造隨時間延續而可以更新的、穩定的園林景觀。一個園林景觀作品的誕生,就像一個嬰兒出世一樣,他本身的生長、變化過程就能給人們帶來極大的愉悅和滿足。不要期望園林景觀作品一次完成、一步到位,那樣將會失去很多樂趣。注重地域景觀的再現
所謂“地域性”景觀,就是指一個地區自然景觀與歷史文脈的總和,包括它的氣候條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質、動植物資源以及歷史、文化資源和人們的各種活動、行為方式等等。我們所看到的景物或景觀類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與其周圍區域的發展演變相聯系的。園林景觀設計應針對大到一個區域、小到場地周圍的景觀類型和人文條件,營建具有當地特色的園林景觀類型和滿足當地人們活動需求的空間場所。注重簡約的設計理念
“少即是多”,簡約并不是簡單,相反卻是對本質的深度挖掘和坦誠表現。高度概括設計方法和惜墨如金的表現手段,是簡約設計理念的基本要求。簡約的設計理念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設計方法的簡約,要求對設計對象進行認真研究、分析,從而抓住其關鍵性因素,減少細枝末節過多的糾纏,以求少走彎路,以最小的改變取得最大的成效,即事半功倍;二是表現手法的簡約,要求簡明和概括,以最少的元素、景物,表現景觀最主要的特征;三是設計目標的簡約,要求充分了解并順應場地的文脈、肌理、特性,盡量減少對原有景觀的人為干擾,也就是“最小干預”的原則。簡約的理念實際上是要求有的放矢,反對閉門造車的設計方法。注重生態的設計理念
近幾年來,隨著全球保護生態環境的呼聲日益高漲,以及在近鄰德國的影響之下,法國風景園林師逐漸開始注重生態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關于生態,有幾點需要進一步闡述。首先,全球生態環境的惡化問題,不是光靠風景園林師就能夠解決的,園林景觀作品中體現出來的生態理念,更多的是呼吁政府、公眾的關注生態環境,更多的是表明一種姿態;其次,風景園林師提出的生態理念與生態學家、環保組織提出的生態理念還有一定的差別,他們所關注的內容雖有著一定的交叉和融合,但根本上卻具有不同的層面,否則社會就不需要風景園林行業了;最后,如若完全從生態原理出發,設計師往往會陷于極端而難以被社會接納。
法國風景園林師并沒有天天把“生態”掛在嘴邊,呼喊各種“生態”口號,而是努力把生態理念落實在一些具體的設計方法上。生態學的本意,是要求風景園林師要更多地了解生物,認識到所有生物互相依賴的生存方式,將各個生物的生存環境彼此連接在一起。這實際上要求我們具有整體的意識,小心謹慎地對待生物、環境,反對孤立的、盲目的整治行為。不能把生態理念簡單地理解為大量種樹、提高綠量。此外,生態學原理要求我們尊重自然,以自然為師,研究自然的演變規律;要順應自然,減少盲目的人工改造環境,減低園林景觀的養護管理成本;要根據區域的自然環境特點,營建園林景觀類型,避免對原有環境的徹底破壞;要尊重場地中的其他生物的需求;要保護和利用好自然資源,減少能源消耗等等。因此,荒地、原野、廢墟、滲水、再生、節能、野生植物、廢物利用等等,構成園林景觀生態設計理念中的關鍵詞匯。對立統一的設計理念
自然與人工,是貫穿整個園林景觀發展史中的對立統一體,是“以人為本”,還是“以自然為本”,是改造自然,還是順應自然,既是某種園林景觀形式、風格、類型的衡量準則,也是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因地制宜,根據場地狀況和使用要求來決定的,不能片面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一般來說,在城市環境中,應較多地考慮到人工與自然結合,考慮到自然的人工性手法,而隨著離城市環境的遠去,自然的作用在逐漸增強。
園林景觀設計實際上反映出設計者對自然的認識、理解,并通過設計手段加以表現。在各種園林景觀形式中,自然始終是設計的源泉。風景園林師對自然的認識、理解的程度,如何處理自然與人工的關系,是其設計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注重科學的設計理念
園林景觀設計是一門涉及面廣、錯綜復雜的邊緣性學科,與多門學科交叉并受到它們的影響,如生物學、生態學、土壤學、植物學、美學等等。因此,風景園林師應采取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充分研究和了解各個學科特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強調科學的設計方法。
但是,園林景觀設計又是統籌和綜合的技藝,任何一門單一的學科都取代不了園林景觀設計。因此,就某一個項目而言,我們可以重點突出某一學科的特點,但是就整體而言,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特性并不可取。在一個復雜而充滿變動的社會,單一性的景觀設計趨向是難以為繼的。現在這種不分場地、不分環境的強調綠廊、濕地的做法,實際是對生態學的誤解,是在破壞生態環境,也造成園林景觀的單一性和趨同性,最終必將像國際建筑那樣遭到拋棄。注重個性的設計理念
理解和個人情感的投入,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也是園林景觀設計多樣性和豐富性的保證。注重個性的設計理念,并非鼓勵個人剛愎自負或脫離實際的閉門造車,而是強調個人對自然、對社會、對生態、對藝術、對歷史等等的獨特理解、在旅行中的獨特體驗、以及個性化的設計表現手法,強調個人對園林景觀內涵與本質的獨特認識。
城市道路景觀設計論文篇二
江陰中央景觀大道(林蔭大道)一期景觀工程
項目規模:基地總面積41650平方米
設計時間:2023年
項目進展:建設中
設計特色:
1)結合“江陰現代化濱江花園城市”建設,塑造濱江區大氣精致、簡潔現代和人文體驗功能相結合的城市開放空間和東西向景觀橫軸;
2)結合現狀周邊景觀資源、游憩、商業、商住用地功能,強化體驗長廊功能的中央型主題景觀;
3)基于地域文脈,運用隱喻的手法,從景觀要素、活動設施以及游憩項目導入等方面詮釋“水韻”景觀主題。
4)基于國內外優秀景觀案例借鑒,從空間多元化、景觀大氣精致化、道路游憩化等多角度構建林蔭大道的城市交通、林蔭休閑、人文體驗的功能特色;
5)通過對林蔭大道功能和風格的定位,將其打造為具有生態低碳、現代簡潔、藝術人文景觀特征與風格的中央型景觀大道和帶狀城市開發空間。
?
? ?
? ? ? ?
張家港市新涇路綠化景觀設計(蘇虞張至塘橋北環路)項目規模:基地總面積38.8公頃
設計時間:2023年
項目進展:建設中
項目特色:設計旨在提升園林綠化的“科學生態性”和“藝術創新性”,整體采用“生態脈絡,鏈式景觀”的設計理念, 其主要景觀特色如下:1)與黃泗浦綠廊相融相生的多樣生境和植物景觀;2)雨洪管理生態設施具有體系化、景觀化和低碳化特色;3)豐富的水景和島鏈式景觀貫穿全線,景觀形式現代、風格簡約、空間疏朗;4)因地制宜布局的鄉野灌叢,片帶狀貫穿全線,構成別具一格的景觀長鏈;5)衛生吸附與防護植物種類的篩選運用,提高新涇路城市快速干道道路綠化凈化空氣和衛生隔離的功效。
?
?
? ? ? ?
?
?
張家港金港大道景觀提升設計 項目規模:基地總面積21公頃 設計時間:2023年 項目進展:已建成
設計特色:1)從的“單一線性”空間到“島鏈式”空間。改造設計采用“島鏈式”的布局結構,增加道路沿線景觀的起伏感,打破了道路兩側空間原有的平直感與擁堵感,形成疏密有致、開閉有序的韻律空間。2)優化高密度植物群落,建構科學合理的植物群落結構,形成多樣的植物景觀效果。3)從“綠色入城通道”到“多彩迎賓大道”——改造設計適量增加鄉土及彩葉樹種,豐富植物多樣性,形成春花、夏蔭、秋葉的四季景觀。
? ? ? ? ? ?
? ? ?
?
? ?
江陰霞客大道景觀設計
項目規模:基地總面積139公頃 設計時間:2007-2008年 項目進展:已建成
獲獎情況:2009上海市優秀工程設計獎二等獎
設計特色:1)從“通道”走向“廊道”、“線性規劃”走向“立體設計”的設計策略與創新;2)“梯度”控制綠帶的自然度,尊重植物的生長規律,合理控制植物的種植密度,追求工程管護的最小化。
? ?
?
? 合作設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風景園林研究所
太倉城區道路景觀改造設計
項目規模:基地總面積11.9公頃 設計時間:2023--2023年 項目進展:已建成 設計特色:
1)以林蔭化為基礎,強化園藝化特征(鄉土植物+新優品種);
2)以立體化和專類化為重點的多樣綠化形式,增強綠化的人文特征(城市設施園藝化;創新型的立體綠化(空中花園、平臺農田、陽臺園藝); 3)水與綠、綠化與設施的生態化與鄉野化。
?
泰州引江河(濱水帶狀公園)疏港公路綠化景觀設計
項目規模:基地總面積180公頃 設計時間:2009-2011年 項目進展:已建成
獲獎情況:2023上海市優秀工程設計三等獎 設計特色:
1)因“土”制宜、因“價”制宜的設計方法與植物材料選擇;
2)“梯度控制”、“以線串點”的設計手法,構建“路、林、水、坡”相得益彰的生態廊道與人文廊道; 3)應用植草溝、間歇性濕地等雨洪管理技術,合理控制植物種植密度,追求工程管護的減量化。合作設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風景園林研究所
? ?
? ?
? ? ?
泰州溱湖大道景觀改造設計
項目規模:基地總面積11.9公頃
設計時間:2023-2023年 項目進展:已建成
獲獎情況:2023泰州市姜堰區交通運輸局優秀設計獎
設計特色:
1)“因水制宜”,結合溱湖水系,創建生態景觀路;
2)“因地制宜”,結合現有綠化等,創建綠化景觀路;
3)以最少的投入創造最大的景觀效果,實現姜堰第一景觀大道目標。
?
?
城市道路景觀設計論文篇三
一、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主要特點
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主要特點包含3點,即地域性、效益性以及包容性等。
1.1地域性
城市園林景觀在地域性方面存在極為顯著的差異,這一特點不但是園林景觀的一大特色,同時,也是園林景觀固有的一個基本屬性。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南方與北方的植物園林在植物種類等各個方面上存在極大的差別。比如我國北方城市中,在其園林中最為多見的樹種就是落葉樹木;而在我國南方城市中,其園林內的樹種大多數是常綠闊葉樹木,一年四季常青。
1.2效益性
城市園林景觀,不但要具有植物景觀的效益性,同時,還必須包含城市園林建設所必須具備的生態效益。在對城市園林景觀進行設計時,城市園林的效益主要體現在植物的美化、綠化上,這一效益是園林建設所獨有的功能,是其他城市基礎設施所不具備的。作為一門藝術的園林景觀,不但要對人們的生活水平與質量進行有效的改善,同時,還必須將城市的生活特色與文化特點展現出來,所以,城市園林景觀效益的體現,是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工作人員不懈追求的重要內容。
1.3包容性
植物景觀,代表著一個城市的文化與歷史,通過園林設計與植物搭配的方式可以將其展現出來。城市園林景觀的包容性主要表現在園林的幽徑、假山以及多種多樣的植物等方面。將園林景觀的包容性充分、有效的展現出來,且對其包容性進行不斷提升,是展現城市園林特色的關鍵手段。
二、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原則
2.1因景得宜原則
園林景觀設計與建設的基礎就是地形。由于地點與環境條件的不同,園林景觀會進行靈活多變的景物組合,依山靠水,將自然美景都充分利用起來。所以,對園林景點的布置而言,地形的規劃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對城市園林景觀進行設計與規劃時,應該充分考慮地形的因素。
2.2安全原則
城市園林景觀區,是廣大民眾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所以,不論男女老少都會在空閑的時候到景觀區休閑、娛樂。但是園林景觀區同樣隱藏著不安全因素,尤其是對部分弱勢群體而言,極易出現安全性事故。所以,在對城市園林景觀進行設計與規劃的過程中,設計人員必須將安全性充分考慮其中。例如在池塘的邊緣,可以設計具有裝飾性的安全護欄,從而避免人們不慎掉入水中;應該定期對一些玩具或者運動器材進行維修、加固,甚至是更新,以便有效確保居民的安全。
2.3實用原則
我國古代的庭院具有田園氣息,在庭院中通常種植各種草藥或者果樹。然而,不論是庭院還是城市園林景觀區,所種植的植物功能都必須符合多元化的特點,不僅要具備較高的觀賞性,同時,還應該具有實用性,盡量在園林植物種植中實現綠化、美化、香化等。換句話講,就是在城市園林景觀綠化過程中,將植物的各種因素都充分考慮進去,例如花色、葉色、姿態以及體形等,以便保證城市園林景觀周邊綠地中常青,同時,保證植物色相的多樣化,使園林綠地的藝術性得到提高,進而打造出具有審美價值與實用價值的情境。
三、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思路分析
在城市園林的立意布局與景區中不同主題的分配,以及園林的精神功能與物質內容等均展現多元化的美學思想與極為深厚的文化內涵。正是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才使得現代城市園林的發展更加多樣化,對現代城市園林景觀的建設而言,具有極為深遠的啟迪意義。
3.1汲取現代藝術理念,開拓園林景觀的設計思路
人類擁有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為后世子孫的發展留下大量的文化遺產,而人們的思維方式也在現代文明的快速發展中得以轉變。怎樣對各種文化資源進行充分有效的運用,不僅能夠與現代人的審美習慣相符合,同時,還必須具備鮮明的現實意義,這就成為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藝術邏輯方面所急需處理的一個關鍵問題。古典邏輯推動了英國自然風景式園林、意大利臺地園等園林的快速發展,并使其輝煌于全球;假使現代邏輯無法進行本質性的改革,那么就難以推動當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創新與變革。20世紀70年代,著名的園林景觀設計師施瓦茨與沃克等人,在設計理念與思路上都或多或少受極簡主義藝術的影響。現代的園林景觀設計極為繁雜,不只是單一的藝術思潮對其發揮作用;同時,也是由于多樣化的現代藝術思潮的不斷發展,使得不同種類的藝術出現交叉與融合,進而實現藝術的多樣化發展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對其進行清晰的分類,是較為困難的事情。然而城市園林景觀藝術的發展,必須建立在一個基本前提之下,即不僅能夠充分符合現代人多元化的發展要求,同時,還必須與當今的時代精神相符合。
3.2注重現代技術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在對自然景觀的表達方面,人們顯得更加的游刃有余,并且能夠通過先進的技術打造更加優美的園林景觀。將先進技術引入到城市園林景觀的建設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人們用來造景的方法與素材加以改進,同時,也對美學觀念進行有效的更新。通常,古典園林在技術條件方面會受到一定的約束與限制,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景觀的完美表現,不能使景觀的價值充分展現出來。在科學技術革命的推動下,出現大量的先進科學技術,先進技術的發展對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極為有利,同時,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內融入最新的設計素材。所以,先進技術的發展,對城市園林景觀設計領域的創新與改革發揮著極為深遠的作用。通常情況下,不管是古典園林,還是現代園林景觀,其設計靈感均來于自然,自然景觀是不斷更新、不斷改變的。植物的枯榮、四季的交替以及河流的枯竭等,都將推動自然景觀出現明顯改變。但是引入的現代技術因素中,更為重大的意義就是對一系列生態觀念的引進,例如系統觀、平衡觀等。在引進最新觀念的幫助下,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人員對自身的設計觀念進行更新與轉變,將設計作為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且將周邊生態環境的范圍與影響納入考慮的范疇,例如和不同種類的鳥類、昆蟲、動植物等之間的關聯性等,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人員必須對上述因素加以高度重視。
四、結語
城市園林景觀是城市生活環境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構成部分。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與生態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城市園林景觀區內的景觀環境,已經逐漸發展為人們極為關注的內容。人們的生活、學習以及工作等,受優美的自然環境與高質量的人文環境所影響,所以,在進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應該高度重視城市綠色園林的設計、規劃與建設。另外,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人員在對園林景觀加以設計與規劃時,應該摒棄原有的成見,不局限在現有的經驗中,不斷發揮創新精神與創新意識,建設富有城市特色的園林景觀,為人們提供自然、舒適、優美的城市生存環境。
城市道路景觀設計論文篇四
設計思路
我們對貴單位的綠化現狀進行了實地踏勘,和貴單位有關人員進行了溝通,并組織了我方設計、施工人員對綠化現狀進行了分析、整理了思路,現將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概況:(原有)小區主要分為:生活區、科研辦公區兩大區域
二、當前小區綠化存在的不足:
1.缺乏立體、層次綠化,植物品種、色彩單一,栽植凌亂,難以體現人文色彩。
2.過多鋪設綠籬
廣植綠籬不足之處有三點:
a、綠化、養護成本高。
b、對改善空氣質量、降低噪聲污染幫助不大。
c、參與性能差,在沒有大規模栽植綠籬以前,人們可在小區的樹蔭下自在地聊天、娛樂,但到處種植的綠籬卻將人拒之門外,只能觀賞,而不能融合綠色之中。
3.中心綠化帶及休閑廣場尚不能充分發揮休閑娛樂為一體的作用,且可觀性與實用性不強。
4.現有苗圃內植物雜亂,缺乏整體性,導致利用率降低。5.高大喬木過密,致使常年陽光無法直接照射與視線受阻。
依據以上現場踏勘的實際情況,我方組織設計人員對整個生活區及辦公區景觀綠化做出初步的規劃。
一個優秀的小區環境設計,可以全方位地提升整個小區的文化品味,親近自然是人內心本能的渴望,自然的最佳體現就是水與綠色,只有賦予了人文的色彩,景觀園林才有了品味,才能真正鮮活起來,生活亦然。我們結合北方的氣候及貴單位的工作性質做出了初步規劃,現將我方的設計規劃說明如下:
設計主導思想
本次綠化設計主導思想以簡潔、大方、便民、美化環境為主;使綠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輔相成,盡量利用原有的綠化以降低成本,并加入新時代的元素,使環境成為部隊文化的延續。設計特點有:
1.充分發揮綠地效益,滿足人們的不同要求創造一個幽雅的環境,美化環境、陶冶情操,堅持“以人為本”,充分體現現代的生態環保型的設計思想。
2.植物配置以鄉土樹種為主,疏密適當,高低錯落,形成一定的層次感;色彩豐富,主要以常綠樹種作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進行搭配。盡量避免裸露地面,廣泛進行垂直綠化以及各種灌木和草本類花卉加以點綴,使小區達到四季常綠,三季有花。
3.小區之中道路力求通順、流暢、方便、實用。并適當安置園林小品,小品設計力求 在造型、顏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與建筑及單位性質相適應。周圍的綠地不僅可以對小品起到延伸和襯托,又獨立成景,使全區的綠地形成以集中綠地為中心的綠地體系。
4.綠化景觀設計圍繞我部隊文化的內涵,營造出“五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環境,嚴 謹開放的交流環境,催人奮進的工作環境,舒適宜人的休閑環境,和諧統一的生態環境。充分體現出西核研究所的景觀及工作特性。
設計原則
1.“以人為本”,創造舒適宜人的環境,體現人為生態
“人”是景觀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慮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總體布局,要有利于小區工作環境,減少建設中的種種矛盾,提高環境質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2.“以綠為主”,最大限度提高綠視率,體現自然生態 設計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為主,綠地中配置高大喬木、茂密的灌木,營造出令人心曠神怡的環境。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小區景觀設計中,“因地制宜”應是“適地適樹”、“適景適樹”最重要的條件。選擇適生樹種和鄉土樹種,要做到宜樹則樹,宜花則花,宜草則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最經濟、最節約,也能使植物發揮出最大的生態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
縱觀古今中外的環境設計,都以“接近自然,回歸自然”作為設計法則,貫穿于整個設計與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間利用自然、師法自然,尋求人與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間的和諧共處,才能使環境有融于自然之感,達到人和自然的和諧。
具體設計
針對小區環境的現狀特提出如下規劃設計方案:將小區大體劃分如下幾個需重點綠化美化的區域: 1.道路兩側
入口兩側綠化采取有層次的種植,采用留大樹移小樹的方式,將道路兩旁的常青樹與落葉樹合理搭配(干枯的樹直接移除),以改變喬木過密的現狀,使景觀在統一中求變化。同時大面積色葉植物的栽植在豐富植物色彩的同時寓意我們的事業蒸蒸日上。2.生活區住宅樓前后
現樓前樓后植物物種單
一、干枯。我方會在植物配置上,充分考慮該地土壤特點、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以使在不同的季節形成不同的景致,同時形成穩定、自 然的生態植物群落。采用地方特色的廣玉蘭、紫薇、紅葉石楠、黃楊球、龍爪槐、紅葉李、碧桃等做為基調, 重點地帶采用充滿亞熱帶風情的棕櫚點綴。讓小區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綠,處處有景。3.中心綠化帶
中心綠化帶采用再生喬木如桂花、紅葉李、枇杷等,配以灌木和低矮地被植物及景 石,形成立體感強、層次豐富的植物組景作為人們停歇的場地,適當點綴小品設施,合理配置路燈和供人們閑時停歇、奕棋的坐椅等設施。4.辦公樓前院及兩側
辦公樓前院冬青綠籬高度過度,樣式、顏色、過于單一,我方將會以金葉女貞、紅葉小檗等與其混合搭配,通過顏色、高度及造形變化,營造出廣場的活躍感。
兩側雪松與龍柏略顯單調,將其合理配以開花植物,即美觀大方又舒適樸實。5.生活區與新小區之間
道路兩側種植中國槐,形成一道綠色屏障,以國槐挺拔、蒼翠、永不屈服的精神象征我部隊發展前景的廣闊。國槐下種植混播草坪,并且用色葉植物組成鳳舞的圖案點綴其上,配植一些棕櫚、小葉女貞,以增加植物層次上的變化。每到秋季,青翠的棕櫚,紅色的草花,金黃色的銀杏,正是丹黃朱翠為之幻景。6.休閑廣場
運用簡約的設計構圖手法,主要以植物造景為主,搭配適量的流暢園路、體現休閑功能的仿木花架、木質坐凳等,為職工提供休閑散步的地方,使人在閑暇之余養神蓄目、綠林醉心。簡潔的空間形式,既符合現代信息快捷、高效的特點,又蘊含了中國傳統空間的含蓄、寧靜。大量運用植物之間的高低層次、花色對比進行造景。將花架等設施材質進行翻新或新建,迎合整個小區的人文環境氛圍。7.小區人行道 將小區現有磚石路面統一更換為水洗石、透水磚或其它新材質路面,間雜蘑菇石、機刨石等道路石材,原大樹下樹坑篦子統一更換為金屬或石材,美觀園林道路并起到防滑、耐磨的作用。8.儲備苗圃
對儲備苗圃可進行修整改造,使其橫成行,豎成列,可一目了然。對里面的樹種進行合理搭配,高低層次清楚,盡量減少藤本植物,并及時修剪與養護,以免對小區環境衛生造成污染。9.操 場
將操場現有跑道材質調整為塑膠跑道,場地周圍綠化以喬木為主,可選擇枝、葉等觀賞部位隨季節變化比較大,且冠大蔭濃的樹種。使體育場地隨季節而色彩斑斕,少種灌木,以留出較多的空地供活動使用。
在考慮植物配置多樣化的同時,我們大量采用了有益身心的植物品種,例如,雪松(四季常綠、具有防塵、減噪作用),紅瑞木(四季色彩進行變化、殺菌),丁香(清新醒腦的藥用功能),龍柏(防塵、減噪作用),枇杷樹(果形如枇杷,絢麗可愛,防塵,隔音,防火,對有害氣體具有吸收性),小葉女貞球(四季常綠,隔音),石楠(四季常綠,對有害氣體有抗性,隔音,早春嫩葉絳紅,初夏白花點點,秋末累累赤果,艷麗奪目)等等。這樣不僅實現了植物的生態,而且體現了人為的生態。
以上是我們對貴單位綠化工作的一點初步建議,望批評指正。
城市道路景觀設計論文篇五
摘要:城市道路綠化是城市綠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道路作為城市的骨架,是城市系統中容易識別和被人們所關注的系統,道路綠化的形象直接影響著城市的景觀風貌。道路綠化賦予城市線型生機,本文以太原市環湖東路道路景觀為例,探討城市線型生態系統的構建以及道路景觀的設計方法和思路。
關鍵詞: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綠色;生態太原市
環湖東路項目總體綠化景觀設計遵循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體現道路與景觀、人文、生態有機結合的理念。結合上位規劃及現狀提出布局合理、概念新穎的景觀構想,按照“綠化、美化、文化”的建設思路,將人文、自然及新技術融入道路景觀,因地制宜,打造具有晉陽文化特色的高等級道路景觀典范。
1.項目概況
新晉祠路(冶峪溝一蒙山大街)道路位于太原市河西南部地區,它東臨濱河西路,西臨晉陽湖,是晉陽湖片區的一條重要的南北向主干路。新晉祠路南起蒙山大街北至冶峪北街,全長約4.26公里,道路紅線寬50米。標準斷面形式由東向西為:人行道(3米)+非機動車道(4米)+機非分隔帶(2.25米)+機動車道(13.75米)+中央分隔帶(4米)+機動車道(13.75米)+機非分隔帶(2.25米)+非機動車道(4米)+人行道(3米)。本次綠化設計范圍為4米中分帶,兩側各2.25米機非分隔帶以及兩側各1.5米寬行道樹綠帶。道路景觀標準橫斷面周邊規劃主要為商業用地、居住用地、住宅與工建混合用地等,結合上位規劃以及該路段優越的區位及交通條件,該區域將匯集購物、餐飲、娛樂等消費人群,同時吸引、聚集大量市民,成為未來新區人們使用頻率較高的公共空間,為人們提供休息,游憩,康樂等空間。
2.設計思路
2.1發掘當地特色——充分發揮當地自然環境、生態價值以及歷史文化、民風鄉俗等人文價值
2.2引導城市生活——運用景觀設計手法,設計富有創造性的城市景觀風貌,設置城市開放空間,聚集居民休閑游憩。
2.3打造活力景觀——營造若干區域景觀節點,豐富植物四級景觀,活力、康樂元素貫穿設計區域。
3.設計方法
3.1采用“露、透、封、誘”的設計手法,巧妙安排路側植被,突出自然景觀。3.2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既提高道路綠化質量,又要考慮總造價的平衡,力求低的造價,創造出最佳、最美的公路景觀。3.3以植物分段落遮掩而設置“景觀窗”,滿足視覺效果。
4.方案設計
本項目涉及景觀斷面寬度50米,紅線內綠化寬度共11.5米,綠化率達到23%左右,道路西側為晉陽湖公園,景觀條件得天獨厚,通過西側大面積綠地可阻隔來自于機動車行駛帶來的粉塵、噪音、以及其他污染;東側為商住用地,機動車行駛會對東側片區產生一定影響,因此設計中會重點利用路側綠帶,種植抗風、滯塵、吸音等抗性強的高大喬木,并以喬、灌、花、草相結合的多層次立體過濾種植方式阻隔污染同時打造賞心悅目的生態廊道。般情況下,快速路上的機動車1分鐘大約會行駛1400m,而駕駛人員每3分鐘適宜轉換一個視覺形式,以緩解駕駛人緊張的精神狀態,同時也可以防止由于順直路段導致的心理方面的單調感。為使駕駛人員視覺心理特性與景觀設計結合,方案對道路綠化的景觀元素加以組合提煉,形成大體量線性模紋,突出道路景觀主題與地方特色。充分尊重、合理利用現有的自然資源,以“綠色”為基調,“彩色”為點綴,營造生態空間景觀,利用本土植物資源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新區道路景觀,打造優美宜人、低碳環保的道路環境,形成春賞鮮花爛漫,夏觀葉子花紅,秋看彩葉飄落,冬望松柏常青的景觀效果。
4.1標準段綠化景觀設計標準段運用“大手筆、小尺度”的相結合設計手法,景觀處理是“以人為本”,客觀的分析“人”的視覺感受。大手筆,強調微觀多樣并與宏觀控制相結合,創造出綠色、動感的人本道路綠化景觀,且符合步行、騎行等欣賞要求;小尺度,在重點部位配置的點狀景觀組合,烘托氛圍,并結合南北兩側大面積綠化及慢行系統進行總體設計考慮。將灌木綠籬植物可修剪為色塊的表現形式與動態特性的關系運用到道路景觀設計中。以太原市市樹國槐作為行道樹,樹干挺拔,樹冠飽滿,夏季庇蔭冬季落葉;分枝點高度容易控制在2.8m—3.0m之間,可確保行車安全。側分帶,以紫葉小檗與金葉女貞相搭配修剪成曲線造型色塊,榆葉梅、珍珠繡線菊、連翹等灌木形成高低有致,色彩豐富的線形引導。中分帶以丁香最為上木,配合紫葉小檗金葉女貞修剪成籬,運用大尺度的模紋效果形成色彩亮麗,層次豐富的道路景觀。
4.2人行道鋪裝設計
4.2.1多重探究道路功能、環境景觀的因素,根據實地的需要,則要選擇適用的鋪裝材料,如古建筑周邊道路適用古樸、天然形成的石材,園林小徑則適用自然氣息濃厚些的卵石,而道路兩側的人行道、商業街道路則適用人工化地磚的鋪砌。
4.2.2不同的材料、尺度、質感、色彩進行合理搭配,可形成簡潔統一并能突出重點的鋪地圖案。4.2.3硬質鋪砌、軟質景觀的協調統一。鋪地、綠化精巧的結合,彼此的穿插,符合整體環境的需求特征。樹篦子是人行道鋪裝、裝飾的一部分,在對鋪砌景觀中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4.3自動噴灌系統
噴灌是將灌溉水通過噴灌設備組成的噴灌系統或噴灌機組,形成有一定壓力的水,由噴頭噴射到空中,形成細小的水滴,并均勻噴灑在土壤表面,為植物的正常生長提供水分,且可用的一種先進灌水方法。與傳統地面灌水方法相比,該方法具有節水、節能、省工和灌水質量高等優點。一個完整且規范的噴灌系統設備應該包括首部樞紐,噴頭,水源,管網,控制柜等組成。設計合理的噴灌系統在滿足植物需水要求的同時,還可滿足景觀環境效果。精心設計的噴灌系統,通過正確選擇并進行噴點的布置,不僅可滿足綠地需水,而且在灌水時還可形成水動景觀效果,提高植被的利用率和觀賞價值。
4.4雨水收集系統
雨水利用可實現節水、水資源涵養與保護、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水澇、減輕城市排水和處理系統的負荷、減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等目的,而道路雨水收集則是城市雨水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道路雨水利用首先可以保證快速排走路面積水,減少路面滑溜性污染,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其次,道路雨水利用考慮綠地的就地利用,涵養地表水,對不透水性路面進行欲說的收集、處理以及存儲,用作枯水季節的綠化用水。北京位于大陸性季風氣候區,這種氣候的特點決定了將于主要集中在夏季。故雨水的直接利用不能滿足作為唯一水源的要求,應與其他水源互為備用。在雨季收集、處理雨水,當水質達到綠化灌溉標準后存儲,在枯水季節利用,實現以豐補枯,減少綠化對水資源浪費的作用。
5、結論
太原市晉陽湖區具有悠久的人文歷史背景和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在規劃結構中將成為太原城市休閑活動空間的重要節點。新晉祠路西側緊鄰晉陽湖,是構建河西路網格局,服務長風片區、奧體片區及規劃晉陽湖片區的一條重要的南北向主干道。本項目道路綠化,呼應晉陽湖公園,以生態自然為主要設計原則,力求打造舒適宜人并具有晉陽湖片區特色的道路景觀環境,本文從生態、功能、景觀燈多方面對道路綠化設計思路進行探討,以期對城市道路景觀項目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楊維菊,張軒,徐巖巖.道路綠化在城市中的作用及設計原則[j].市政與路橋
[2]馮立光,張金偉.基于動態特性的公路景觀設計方法研究[j].中外公路.[3]林木.城市道路綠地設計原則[j].湖南林業[4]吳文東.道路綠化中的植物配置與綠化形式[j].廣東科技
上一篇:口號團隊凝聚力服務精選三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