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公開課《賣蔬菜》優秀教案
活動目標:
【第1句】:熟悉常見的蔬菜,學習兒歌。
【第2句】:通過買賣活動,嘗試改編兒歌。
活動準備:蔬菜若干
活動組織:
【第1句】:引出活動
教師手拿一袋蔬菜進入教室。
師:今天菜場大開門,小白兔要賣蔬菜了,老師忙著幫忙擺攤呢!教師擺放蔬菜,并一一詢問幼兒其菜名。(按兒歌內容擺放)
【第2句】:談話活動(出示小白兔布偶)
【第1句】:師:小白兔很動腦筋,它還編了一個好聽的兒歌來招攬生意,你們想不想一起來聽一聽啊?(講述兒歌)
【第2句】:師:我們小朋友想不想和小白兔一樣能干啊?我們也來文案看好嗎?(幼兒的講述若有困難,則再來一次)
【第3句】:師:小動物聽到了兒歌,都去買蔬菜了,你們想不想也去買啊?要求:買好后神氣的坐在位子上,我要請能干的小朋友報出菜名。
【第3句】:游戲活動(買賣蔬菜)
【第1句】:師:找人少的地方去買菜,我們是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第2句】:師:哪個能干的.小朋友告訴我,你買到了什么蔬菜?(重復2到3次)
【第3句】:師:誰能把自己買到的蔬菜,也編進小白兔的兒歌里?(若小朋友編不了時,教師自己編一個。重復2到3次)
【第4句】:講評活動
師:小朋友買了這么多的蔬菜,又編了好聽的兒歌,高不高興啊?待會我們去娃娃家把它們燒成好吃的菜,請客人老師吃,ok?
小班主題賣蔬菜教案
活動目標:
【第1句】:熟悉常見的蔬菜,學習兒歌。
【第2句】:通過買賣活動,嘗試改編兒歌。
【第3句】: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第4句】: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第5句】: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蔬菜若干
活動過程:
【第1句】:引出活動
教師手拿一袋蔬菜進入教室。
師:今天菜場大開門,小白兔要賣蔬菜了,老師忙著幫忙擺攤呢!教師擺放蔬菜,并一一詢問幼兒其菜名。(按兒歌內容擺放)
【第2句】:談話活動(出示小白兔布偶)
【第1句】:師:小白兔很動腦筋,它還編了一個好聽的兒歌來招攬生意,你們想不想一起來聽一聽啊?(講述兒歌)
【第2句】:師:我們小朋友想不想和小白兔一樣能干啊?我們也來文案看好嗎?(幼兒的講述若有困難,則再來一次)
【第3句】:師:小動物聽到了兒歌,都去買蔬菜了,你們想不想也去買啊?
要求:買好后神氣的坐在位子上,我要請能干的小朋友報出菜名。
【第3句】:游戲活動(買賣蔬菜)
【第1句】:師:找人少的地方去買菜,我們是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第2句】:師:哪個能干的小朋友告訴我,你買到了什么蔬菜?(重復2到3次)
【第3句】:師:誰能把自己買到的.蔬菜,也編進小白兔的兒歌里?(若小朋友編不了時,教師自己編一個。重復2到3次)
【第4句】:講評活動
師:小朋友買了這么多的蔬菜,又編了好聽的兒歌,高不高興啊?待會我們去娃娃家把它們燒成好吃的菜,請客人老師吃,好嗎?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始終處于寬松、愉快的環境之中,他們興趣高漲,積極主動地學習,真正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充分調動了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培養了幼兒不挑食、不浪費的好習慣。
小班的公開課優秀教案
編寫教案有利于教師弄通教材內容,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教師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小班的公開課優秀教案,僅供參考!
小班的公開課優秀教案:畫一畫自己
【目標預設】
【第1句】:通過觀察,畫出自己臉部的特征及服飾。
【第2句】: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和別人的不同之處。
【重點、難點】
通過觀察認識五官,發現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之處,并把自己的樣子畫出來。
【設計理念】
小班的幼兒年齡小,對事物的觀察能力有限,往往就忽略了對自己的認識,所以我通過讓幼兒們照照小鏡子來仔細看看自己長什么樣,再與別的小朋友比一比,臉上的五官有什么不同,通過對比,加深對自己樣貌的認識,最后進入主要環節,讓幼兒動手畫一畫自己,在畫畫的過程中鞏固認識,畫完之后我讓幼兒猜猜畫上的是誰,這一充滿樂趣的環節可以讓幼兒更感興趣。
【設計思路】
【第1句】:自己與別人在外貌上面的不同。
【第2句】:談談自己和同伴的興趣、愛好等方面的不一樣。
【第3句】:照鏡子觀察自己。
【第4句】: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第5句】:幼兒觀察圖畫,猜猜畫面上畫的是誰?
【活動準備】
【第1句】:水彩筆,白紙,每人一份。
【第2句】:每人一面小鏡子。
【活動過程】
【第1句】:比較自己與別人在外貌上面的不同。
【第1句】:教師提問:你的名字是什么?和別的小朋友一樣嗎?你們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第2句】:請幼兒找朋友,看看兩個人什么地方不一樣。(幼兒自由結伴,與同伴相互比較)
【第2句】:談談自己和同伴的興趣、愛好等方面的不一樣:我們除了長得不一樣,還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小結:我們除了長得不一樣,喜歡的事情也各不相同。
【第3句】:照鏡子觀察自己。
師:下面我請小朋友拿出準備好的'小鏡子,我們一起來照照鏡子,看看自己長的是什么樣的,我們的臉上有什么?你和別的小朋友長的哪里不一樣?
教師鼓勵幼兒仔細觀察自己的五官,徒手跟老師畫一畫自己的樣子。
【第4句】: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師:小朋友們,畫的時候要仔細,把五官畫的大一點,清晰一點,這樣才比較漂亮哦!
【第5句】:幼兒觀察圖畫,猜猜畫面上畫的是誰?
教師拿兩幅幼兒的作品在大家面前展示,并請幼兒猜一猜這副畫是哪位小朋友畫的自己。
邊城公開課優秀教案
第一課時
【第1句】:新課導入:
豆綠清澈的碧溪流水,靜美和樂的茶峒古城,同著生活在其中的各色人等,在那熱烈歡快的鼓點中散發出古樸之美,為我們構建了一幅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圖景。讓我們隨著文學大師沈從文的筆觸,走進這個田園牧歌式的詩意世界——《邊城》。
【第2句】:教學過程:
(一)作者簡介:
沈從文,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縣人。現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學者,京派小說代表人物。代表作:短篇小說《丈夫》、《貴生》、《三三》;中篇小說《邊城》;長篇小說《長河》。
20世紀80年代后,沈從文作為一代文壇巨星方被世界公認,他的文學作品得以重新在國內外出版發行,美國的漢學家所編《中國文學史》中,他的排名僅次于魯迅;曾于1987年、1988年兩度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他的文字是中國文學最美的象征。
(二)寫作背景:
1934年,沈從文回到闊別十多年的湘西故鄉,看慣了大都市爾虞我詐、世態炎涼的作家,重新感受到故鄉人身上保留的那種原始的人性美,也感受到了由于現代文明的侵入,這種原始的人性美行將消失的情景,于是創作了中篇小說《邊城》。
我注意不在領導讀者去桃源旅行,卻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個小城市中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
各人應得的一分哀樂,為人類的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
——沈從文
(三)整體感知:
【第1句】:請人概述故事情節,老師補充完小說整個情節。
在湘西風光秀麗、人情質樸的邊遠小城,生活著靠擺渡為生的祖孫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壯;孫女翠翠十五歲,情竇初開。他們熱情助人,純樸善良。
兩年前在端午節賽龍舟的盛會上,翠翠邂逅當地船總的小兒子儺送并喜歡上了他。儺送的哥哥天保喜歡美麗清純的翠翠,托人求親。
(師補)而地方上的王團總也看上儺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兒嫁給儺送。儺送不要,想娶翠翠為妻,寧愿作個擺渡人。于是兄弟倆相約唱歌求婚,讓翠翠選擇。
天保知道翠翠喜歡儺送之后,為了成全弟弟,外出闖灘,遇意外而死。儺送覺得對哥哥的`死有責任,拋下翠翠出走他鄉。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擔憂,在風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獨地守著渡船,癡心等著儺送歸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第2句】:文章的結構:三又到端午,憶起以往
四兩年以前,初遇二老
五一年以前,初見大老
六觸景生情,思考未來
(四)環境分析:
【第3句】:環境描寫分為什么類別?(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第4句】:請大家用一個字(詞)概說你讀《邊城》后的初步感受是什么?(美、愛、和、靜、哀、樂、)
【第5句】:在本文中“美”體現在哪些方面,它與小說的要素又有什么
關系?(本文中的“美”與小說要素是相對應的關系)風景美(自然環境)
板書:風俗美(端午、中秋、過年)
人親情:祖父—翠翠(天保—儺送)
性愛情:翠翠—儺送情[]
美友情:祖父—老朋友、順順、渡河
商人
【第6句】:探究活動一
內容:探究邊城的風景美、風俗美、人情美。
一組探究風景美
二組探究風俗美
三組探究邊城的人際關系(人情美)
具體過程:
(1)各組同學在文本中把描寫風景的文案,表現風俗活動的文案,體現邊城人際關系的文案分別找出來,做好相應的批注(美在哪里?為什么美?)
(2)同組內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認為批注得好的,寫上“贊”“頂”“薦”等字。
(3)每組做得好的,在全班交流,同學們共同討論。
【第6句】:探究活動二
內容:分角色朗讀,進一步探究邊城的人性美
具體要求:
(1)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分角色朗讀P18從“那人問”到“放肆地笑著,不見了。”儺送和翠翠的對話。
(2)同學們邊聽邊看,評價出誰的角色讀得好一些,誰的角色讀得要差一些,為什么?結合文本文案理由。
理由:翠翠:溫柔多情、含蓄靦腆、聰明乖巧、善解人意
儺送:英俊瀟灑、淳樸善良、幽默大度、樂于助人
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杰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選山地作基礎,用堅硬石頭堆砌它。精致、結實,勻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理想的建筑,這神廟里供奉的是“人性”……
——沈從文在《習作選集代序》
(五)、學生自主探究——小說主旨
【第1句】:提問:美麗而充滿愛的邊城,你認為作者想要表達什么樣的情感?
要求:
【第1句】:學生把作者想要表達情感的關鍵詞寫在本子上。
【第2句】:同學起來展示自己的探究的關鍵詞,全班共同討論。
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沈從文
【第2句】:解題:邊城,即邊地的小城,指遠離城市的邊遠小鎮。從時間、文化上考慮,“邊城”是大城市的腐朽生活和“庸俗小氣自私市儈”的風氣的對立面。它代表了沈從文對其故鄉未完全被現代物質文明摧毀的淳樸民風的懷念。
板書:小說主旨
贊美邊城生活的質樸、純真和人與人之間純潔的愛批判物欲橫流,腐化墮落的現實
呼吁重建民族的品德與人格
綜合板書:
板書:風景美主旨
風俗美
愛情:翠翠—儺送贊美批判呼吁人情美
上一篇:用糖果搭建加油口號匯總8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