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電影《魔獸》觀后感
對鐵桿的魔獸玩家,今年《魔獸》電影的上映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大餐。看完這部電影后你有什么感想呢?
第一篇:《魔獸》觀后感
影院里不如想象熱鬧,稀稀拉拉十幾個人,感覺小學生和上班族各占一半,倒是有幾個好看的妹子,花枝招展活力無限,但是感覺和我這種邊緣人生沒啥交集,就沒去上演綠箭橋段呢。
好好坐下來看電影,本來看著網上評論兩極分化,并沒有想象中那樣鋪天蓋地好評,但是當杜隆坦的大臉第一次出現在眼前,伴隨著低沉的音樂鏡頭慢慢向上推移露出黑暗之門的全貌,成群的獸人大軍鬼叫著沖向艾澤拉斯,這一刻我覺得,這幾十塊肯定會很值的。
電影說實話拍的很好,美術,背景,氣氛渲染,化妝服裝道具什么的,都是一流好萊塢大片水準,就算沒看過魔獸世界的人,應該也會被電影的大氣和奇幻的氛圍征服,獸人角色應該打【第9句】:5分,感覺是電影最大的亮點,將那種野蠻雄壯,非勝即死的獸性表現的淋漓盡致。對比下人類感覺就很弱雞,除了幾個主角,暴風城勇士都是跑龍套的,真虧這些演員早幾個月就去鍛煉肌肉,就是為了能穿上那些華美的盔甲能雄壯一點,但是電影里存在感為0,可惜那身腱子肉,要是讓他們脫光衣服穿上褲衩上演斯巴達肉搏肯定能激起一片尖叫贊美呢。
劇情倒也沒啥硬傷,簡潔鮮明,就是獸人和人類的矛盾沖突,沒玩過游戲也好懂的很,還安排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迦羅娜和追求力量迷失自己的麥迪文兩個角色來帶動劇情發展到高潮,影片想要表達為了自由需要反抗,但是為了力量不能迷失自己的簡單思想,倒是很符合現在的主流價值觀的,這是一種普世的思想理念,雖然中規中矩但是永遠不會過時,簡單好用。
看之前大家都說是情懷大片,其實也不算吧,精良制作,節奏鮮明,氣勢磅礴,這樣的電影已經很好了,要是強行升華主題,帶上反戰觀點去感悟生命,討論哲學♂,反而覺得太矯情了,就像現在這樣,簡單直接,看完酣暢淋漓,很不錯了。
其實我也不是很鐵的魔獸玩家,幾個滿級號都是基友帶著刷本練級玩上來的,把我放在暴風城不看地圖還是會迷路,自己去做任務也經常找不到北,真正對魔獸這個游戲感情并沒有那么深。我玩的很晚,真正投入精力去玩的時候已經不是那個氛圍濃厚,大家廢寢忘食開荒打本的年底了,說起來挺遺憾,真正的.精髓并沒有領悟很多。但是多少還是經歷過一下,對那些玩了10年,有著無數回憶感動的玩家也充滿敬意,現在看到電影依然充滿感慨,內心激動。不管玩過沒玩過的都建議去一下呢,真的可以的,喜歡游戲的就算重溫情懷,沒玩過的也可以試著去感受一下那個氛圍,見識一下當年那個最輝煌最美麗的游戲其中的小小縮影,不會后悔的。
看完,只會也會胡思亂想一些。昨天聽七里香,驚覺這是12年前的歌了,但是那些美好的時候依然歷歷在目,魔獸世界,也是快走過12個寒暑,也就是1紀,這是木星繞太陽轉一圈所需的時間,古已有記載,也是非常值得回味的一個輪回。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可以悄悄回憶青春的年級了。從當初懵懂初戀,到現在依然只身游蕩,期間也經歷過不少唏噓瞬間。以后也算可以給下一代或兩代講講小哥年輕的故事呢。
身邊有不少女生都說喜歡成熟的30歲多男性,覺得這樣是一種可靠和體貼。我覺得這是一種誤區,就像浪漫與一定程度和貧富無關,成熟和責任也應該隨年齡不是簡單的自然增長曲線,真的聽過太多責任與成熟的話題,那些故事大都大同小異,但是大家總是給自己找各種理由,自己不夠好,別人不夠負責,家庭,背景種種差異。起初聽了還想著安慰幾句,說什么總會遇到對的懂你的廢話,但是沒能幸福真的是因為這個嗎,我覺得不盡然,必定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呢。
以前有人說我總是嬉皮笑臉,不夠嚴肅,現在卻有人說我太嚴肅,不夠輕松,想把握其中的尺度真是不好玩呢。
見識少的人總會擔心受怕,會患得患失,會想認識更多,會想要知道真理,但是真的見多了,想通了,會發現無可避免的變得淡漠,會變得因為害怕失去而不去付出,會發現無論怎么保護,身上的純真也會慢慢淡去,換上以前覺得裝逼,并不喜歡的,但是別人覺得成熟深沉的黑,慢慢變那種討厭的大人。
也許在若干年后,我也會變成那些所謂成熟的大叔,開著還看得過去的車,穿上一身精致的皮,帶著諱莫如深的笑容,去聽那些年輕小妹關于人生,關于感情的似曾相識的煩惱,淡淡一笑,沒啥呢,你講的叔都懂,讓叔溫暖你嘛。(是不是很流氓)
但是現在,我依然選擇當個每天浮夸唱歌,跑步,遇到喜歡的妹子就勇敢去搭訕,被拒絕了也自嘲笑笑,大方跑開的不太成熟的人。
看完電影,哼著口哨,穿著白球鞋,興致勃勃的晃在回家的路上,只是回味著電影里迦羅娜的溝溝,想著今天能唱首什么騷歌。
第二篇:《魔獸》觀后感
以前看游戲過場動畫時,常感慨"效果都比得上電影了",現在終于看了魔獸電影了。特效就是那么棒!不過對于劇情,不同的我看法不一。
不玩游戲的我
畫面做的很精細,奇幻生物看起來像獲得一樣。劇情能夠看懂,但是有點兒簡單了,愛情、友情都淺嘗輒止。血腥的戰斗不少,法師的法術效果很好玩。迦羅娜殺死萊恩國王的時候眼淚唰的就留下了。多老的梗啊,但是還是能騙眼淚。
考據黨的我
問題一:半獸人迦羅娜的一般人類血統是從哪兒來的?那時候獸人和人類還沒有接觸吧!
而且獸人和人類應該是有生殖隔離的吧!
PS:外國人非常熱衷的梗,混血兒不同種族本性、審美、歸屬的掙扎。比如說:龍槍編年史里的坦尼斯,星際迷航里的斯波克和混血克林貢……
問題二:游戲里麥迪文和迦羅娜生有一個孩子的吧!
游戲黨的我
經典的艾澤拉斯背景音樂!——要塞默認背景音樂。奧格瑞姆和杜隆坦很耳熟有木有!——奧格瑞瑪和杜隆塔爾的名稱由來。變羊術出場的時候簡直熱淚盈眶!——經常無限變羊的調戲LM小號的邪惡FS飄過。
后續思考:
游戲種族設置必須考慮聯盟和部落的顏值平衡。血精靈給部落帶來了精致之美,之前都是狂野造型——獸人、牛頭人、巨魔和被遺忘者;地精給部落提供了迷你矮子選項,獸人、牛頭人、巨魔都是高個子,被遺忘者和血精靈身高正常;狼人給聯盟帶來了野獸風格,之前的是人類、矮人、侏儒、暗夜精靈和德萊尼。那么,后續電影會為這些種族改陣營嗎?
第三篇:《魔獸》觀后感
因為害怕人多買不到票,所以早上10點商場剛開門就早早趕到了。可到了現場,跟我預計的大相徑庭,現場購票的人零零散散。我由于買不到戰袍也穿了一身黑衣以表部落玩家身份,可現場卻一個穿戰袍的都看不到。倒是進場之后看到幾個白人,大概是美國人吧。我對這邊了解不多,但多少看得出這邊魔獸的氛圍淡薄,之前的想法真是多慮了。不過其實標題提到的首映,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當天凌晨的首映,但實在找不到有凌晨首映的地方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25號公映的第一場來看。最終上座的人數大概就三四十人,偌大一個IMAX廳還是挺空蕩的。大概是玩家不多在加上是工作日的白天吧,有機會選個周末晚上的黃金時間來2刷看看有沒有改善。
好了前戲做了那么多,我知道大家都在想些什么,UP主你倒是說電影啊!本來這文章只是本來的目的就是分享一下本人的觀影感受,以及作為先行者為提醒國內尚未能觀影的大家一些觀影時可以注意的一些要點,還有在盡量不劇透主線劇情的情況下給大家透露一些旁枝末節的東西。當然本人才疏學淺,文筆有限,英文又不是很溜,具體的一些詞句理解可能有誤,若有誤導還請多多包涵。另外觀影感受本來就是很主觀的東西,盡管本人是部落玩家,但還是會盡可能的用中立的角度來評說這個故事的劇情。何況這部電影里面本來也不是講述部落與聯盟的對抗,部落是有,但是是德拉諾七雄領導的舊部落,聯盟更是無從談起,主要是暴風王朝人類的故事。因此大家可以不必太過于擔心觀眾會因為劇情的問題導致聯盟部落玩家太過于分化,當然你在影院大肆嘲諷對面玩家就另當別論了。
2022電影《魔獸》觀后感
影片根據暴雪娛樂網絡游戲《魔獸世界》改編,講述了黑暗之門打開之后,兩個世界的種族為了各自的生存和家園奮起而戰的故事。
《魔獸》觀后感1
《魔獸》是一部合格的奇幻電影。對于普通玩家來說,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在電影院里為自己的情懷和青春買單,我們還能要求什么呢?對于硬核劇情玩家來說,可吐槽的地方太多了:
對獸人文化的臉譜化塑造,對已經很完善的劇情邏輯的粗暴更改。至于對普通觀眾而言,與我一同去的只玩過游戲但不關心劇情的朋友表示看不懂,總結下來的原因大約是導演太想把一個復雜的故事說簡單,又太想把這個故事變成自己的。于是他放棄了暴雪在《最后的守護者》里用電影語言所講的故事,也放棄了與游戲進行更多的溝通。
導演將大量的鏡頭用在無意義的打斗上,也將大量的戲份給予幾乎原創的洛薩與迦羅娜的曖昧戲,不感人也不照顧觀眾的代入感。
臺詞來說的話,有亮點,但在說明問題和推動故事情節的能力上比較薄弱。
因此,綜上原因,這部電影對于普通觀眾來說不是很友好——但有什么關系呢?它是魔獸電影,能看到毀滅之錘在大熒幕上砸人,就已經夠了。
優點
特效很好,尤其是IMAX,比天啟高到不茲道哪里去,比婦聯2高(因為奇幻程度大),被吐槽的鎧甲模型感沒有那么嚴重。
卡加斯和老吼都有出場,雖然沒有臺詞,但老吼的表情和動作很還原
暴風城還原的不錯,尤其是對于用獅鷲飛進飛出的聯盟狗玩家來說
杜隆坦,卡德加,麥迪文的表演很好,杜隆坦的面部表情非常贊,角色塑造高于WOD的杜隆坦不茲道哪里去了
達拉然很美
古爾丹很好,很好,很好(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無論是角色還是表演,完全讓你相信這個就是古爾丹。(以及有些劇透有錯誤,古爾丹并不是大酋長,大酋長仍然是黑手)
獸人的打斗充滿力量感,毀滅之錘的狡詐和力量塑造的很棒
大量對薩爾命運的伏筆
七國代表全體出場,洛丹倫,激流堡,吉爾尼斯,庫爾提拉斯的代表都出現了,當然需要玩家仔細地認一認。最好認的應該是胸口有國徽的吉爾尼斯和激流堡,洛丹倫的代表(疑似)是個官僚式的反派。
缺點
那么下面我就冒天下之大不韙說一些缺點,主要都是單純從電影層面來看的。如果你是天天混鑲金玫瑰那種的硬核劇情玩家可能也會受到影響,但對于普通玩家和觀眾來說,無傷情懷。
敘事節奏頗為混亂,許多劇情推進的理由非常牽強,基本上屬于強行推進
洛薩表演和塑造極差,完全是一個原創角色,四個詞語來形容:玩世不恭,出爾反爾,無大局觀,精蟲上腦。也許導演和編劇覺得這樣能讓他更像一個普通人?但對不起,普通人不會為了沒得手的炮友去坑基友。
與游戲呼應不如想象中的多。魚人倒是出場了,但是更多的時候看不到游戲的內容。與原著劇情的差異大約和冰火小說與劇集的關系差不多吧。
音樂不帶感,鏡頭進入暴風城時音樂只微弱地響了一下。RaminDjwadi基本上沒有在作曲上下太大的功夫,主旋律來回使用,而且很像帝國進行曲+冰火的remix
人類攻擊獸人的鏡頭普遍缺乏打擊感,很多獸人受到的傷害感覺很小,與他們的身形不符,但卻依然倒下了,強行砍瓜切菜。
全篇沒有帶動觀眾的燃點,結尾的戰斗過于小兒科了
對世界的展示過于倉促了,由于給了太多的鏡頭和戲份給角色,沒有營造出身臨其境的感覺,環境更像是背景而不是場景,這和魔獸的宗旨有所差異。
《魔獸》觀后感2
本來早早訂好了票,去別的城市和朋友一起看的,但是前幾天突發胃疼進了醫院,結果是膽結石加胰腺炎,掛了幾天水后回家等安排手術,每天靠止痛藥過日子,跟朋友取消的約會,然后今天一直覺得很不好,覺得無論如何還是一定要看,后來就果斷在自己的城市又訂了一張IMAX的票,磕上雙份止痛藥就瀟灑地出發了,就是辣么任性!
電影太好了……好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首先,電影全程無尿點,全程爆炸!各種能讓粉絲驚呼的鏡頭!那些細致的場景,那些精致的服裝盔甲,我激動得眼淚都要流下來了!我是部落豬,但是當場景第一次進入暴風城,響起那熟悉的音樂(不要問我是怎么知道暴風城背景音樂的……),我還是激動地熱淚盈眶!
之前有點擔心一點就是后期效果太多,看起來跟看游戲CG沒什么區別~~當然了,看獸人那個部分確實有一點點,不過比想象中好很多,人類那邊就不說了,不會有這種問題
故事敘述方面,我個人覺得很清晰明了,即使是完全沒接觸過魔獸的人來看,也完全能看懂~描述的故事不長,這點從片名《Beginning》就能看出來了,所以感覺是有計劃要好好拍很多部了~想想又激動起來了!
全片沒什么我想吐槽的地方~~唯一的`感覺是還要再看好多遍!
我長這么大看的電影不算多,但是這次是唯一一次一直在座位上看到最后最后,完全結束了才走,等彩蛋是其中一個原因了,但是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真的想好好的看完名單,用心去看每一個名字,用心去感謝他們給我帶來那么精彩的電影,用心去感謝他們圓了無數粉絲的夢想!
我實在想不明白之前給低分的人是怎么回事……一開始還以為劇情跳動太快太亂,不熟悉歷史的人會看不懂,但是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其他的就更別說了啊……所以那些一定是瞎子或者聾子~哈哈
到最后文案遺憾吧……
遺憾不是電影,而是本人的觀影感受……我在英國,而且還不在倫敦那種大城市,所以氛圍真的不算太好,門口也沒擺什么宣傳,都是在宣傳那個自殺小分隊的東西,電影院門口擺的雕像居然是特么忍者神龜~然后,更傷心的是,我是一個人去看的……留學黨,你們也懂得,當年的好兄弟們都回國了,而且離別的時候還沒有微信,所以留下聯系方式的沒幾個,最好的朋友也都在國內,說真的,雖然我比國內的朋友們早看到幾天,但是我真的很遺憾沒能在國內那種熱烈的氛圍下去和一眾粉絲一起觀影,一起對影片中出現的各種熟悉場景尖叫,傻笑和落淚……
最后,我相信那些腦殘的低分影評絕對阻止不了魔獸玩家去看這部期待了10年的電影的,在這里,我只是一個獨自看完電影,沒有人可以分享的可憐蟲,上來NGA跟大伙聊聊罷了。
上一次認真寫帖子,貌似還是80年代我們公會首殺25人三龍模式的時候,我寫的DK坦克心得……那會的人,全部都走了…………
2022最新電影小飛的夢想觀后感
夢想如一塊肥沃的土地,只有用心去播種,用心去澆灌才會盛開出夢想之花。看完小飛的夢想后你有什么感觸呢?
第1篇:小飛的夢想觀后感
觀看了電影小飛的夢想讓我想起了馬丁.路德.金說過“如果你的夢想還站立的話,那么沒有人能使你倒下”。
獨自仰望夜空,從古至今,不知多少人面對著浩瀚的夜空,滿天的繁星而放飛夢想,放飛希望、放飛未來。斑斕璀璨的星空又見證了多少偉大夢想的實現,人類就在夢想中一步步從荒蠻走向文明,從過去走向未來……
人類最初的夢想是天真的。
看見鳥兒在空中飛翔,我們夢想能像鳥兒一樣自由搏擊廣闊無垠的天空,于是我們有了飛機。
看見魚兒在水里游弋,我們夢想能像魚兒一樣歡樂的遨游遼闊無際的海洋,于是我們有了船舶。
看見世間萬物,我們夢想能超越一切,于是便有了現在……
正如每一條小溪都夢想匯入大海,為此而奔流不息;
正如每一株樹苗都夢想長成參天大樹,為此而茁壯成長;也正如每一只雛鷹都夢想擁抱藍天,為此而堅強的一次又一次張開翅膀。
正是因為擁有了夢想,又堅定了實現夢想的信念,許許多多不畏艱難的人們前赴后繼,使一個個不可能變為現實。人類為了美麗的夢想,從未停止過艱難的求索。
哥白尼因大膽懷疑“地心說”的科學性,勇敢的提出了“日心說”而慘遭迫害。布魯諾因宣傳哥白尼的真理而被活活燒死。可是后人卻沒有退縮,伽利略實現了他的夢想,證明了“日心說”這一科學推斷。這一過程艱難而漫長,但因為人類有夢想并為夢想而堅持,最終夢想成真。
為了夢想,有的人腳踏實地的努力奮斗。而有的人只是躺在夢想的搖籃苦苦等待。努力付出者必將收獲美夢成真的喜悅;蹉跎歲月者換回的只是時間在臉上留下的悔恨,最終一事無成、一生虛度。雖然并不是所有的夢想都能變成現實,但是“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與其花時間去等待,不如加快步伐去追尋夢想,試著與時間賽跑。也許身體和心理疲憊,但是汗水中會收獲充實的生活。而現在的我們呢?該用青春點燃自己夢想,并為夢想插上知識的翅膀!
馬丁.路德.金演講過《我有一個夢想》。他為他的夢想而努力,最后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沒能完全實現他的夢想,可是他的付出,他的追求,他的堅持,給了世人一個反對種族歧視的榜樣,人們記住他,并因此紀念他。看今天的美國總統奧巴馬——這個美籍肯尼亞裔黑人總統正是馬丁.路德.金夢想變成現實的一個有力的詮釋。讓我們看到人類不因種族,膚色的不同而存在歧視和爭端,讓我們記住人類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擁有同一個家園——美麗的地球。
夢想是生活的延伸和拓展,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是創造的源泉。讓我們擁抱夢想,生命不息,夢想不滅。
第2篇:小飛的夢想觀后感
“夢想”他是否能成為現實?“夢想”是否能改變自己?“夢想”是否能讓自己得到鍛煉?……有人說“夢想”是人生奮斗的目標、有人說“夢想”是自己的幻想、有人說“夢想”是人們的異想天開、有人說……
“夢想”是什么?它意味著什么?它能告訴我什么?我們能在它身上得到什么?我不斷地尋找著滿意的答案。
“功夫不負有心人”呀!我看了電影《小飛的夢想》終于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原來“夢想”是心靈世界的一片光芒,若失去夢想,心靈世界將會變成一片黑暗。這段簡短的話語中蘊藏著無窮的意義。人是要有夢想的,沒有夢想的人,心靈天空是蕩然無存的,也是漆黑的。但,有著深遠夢想的人卻是有著無可估量的前途。
我也并不例外,我是一個有著夢想的人,我的夢想就像那數不盡的星星和一望無際的海洋。
兒時,幼稚、懵懂的我,夢想著去太空漫步、游玩和外星人做好朋友,再去它們生存的星球上參觀,還想著去世界各地旅行、觀賞、吃遍全世界的美食等等。從此,那時的我還想著要當畫家、宇航家、藝術家、舞蹈家、旅行家……
從稚嫩的童年到成熟的我,夢想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的成熟、變化起來,便知道了那些夢想是我人生的一個目標、一個起點,讓我去對著那個目標不斷前進、不斷奮斗、不斷努力。
我現在的夢想是當一名杰出的藝術家。我也知道這談何容易,若想成為一名偉大的藝術家,是要付出比別人多倍的汗水與艱辛。我不會氣餒,更不會放棄這個夢想。俗話說得好:堅持就是勝利。可我時常想不由自主的去放棄,或許是奮斗過程中的`挫折吧!但我堅持用自己頑強的意志力去克服著,并在心里默叨著:“不能放棄,只有堅持不懈你才會成功,若放棄你將會失去一切你想做到的事情。”這一切的一切并不能使我成功,我還要向“夢想”發起挑戰書:“我們走著瞧!你一定會被我堅定的決心、耐心、恒心和頑強的意志力所打敗,我一定能戰勝你。
第3篇:小飛的夢想觀后感
一個人如果有了夢想,就有希望,有了希望,只要給你插上一雙翅膀,就能展翅高飛。努力地飛吧,努力地朝著夢想飛。
夢想也許真的很遙遠。看似近在咫尺,伸手一摸,卻都是幻影。成功只為了那些人而存在――那些真正擁有夢想的人。夢想實現在一瞬間,夢想破滅也在一瞬間,你愿意為一個不知道結果的一瞬間而努力奮斗嗎?在結果揭曉之前,你在擔心:或許真的會失敗。從而給自己施加許多精神上的壓力,讓自己有負擔,使自己的信心被這些沉重的“包袱”一點一點地吞噬掉。然而,你為什么總把自己的處境想得這么糟呢?把結果想得好一點,把自己的未來想得更成功一點,有什么壞處呢?不僅卸下了身上沉重的包袱,干起事來也會更有勁頭不是嗎?
夢想雖然比現實輝煌,但現實往往比夢想更真實,更觸手可及。不以現實為夢想的前提,而是以虛假的幻想為前提的人,他的夢想注定要破滅,人生注定不會輝煌;而以現實為夢想前提的人,一生注定要被光芒所包圍。
一刻不停地追尋夢想,追尋屬于自己的舞臺,即使沒有翅膀,也能繼續飛翔;即使天塌下來,也還有希望。因為你有夢想,有一顆努力追尋夢想的心。
在新的世紀,應該拋開一切,去追尋永遠的夢想,不要停歇。上帝是最公平的,他不會讓你努力一次就嘗到成功的甜蜜,他要讓你不斷高飛,揮動著最美麗、最潔白的翅膀,踏上成長的旅途,走上無悔的道路,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2022最新電影《終極勝利》觀后感
炮火照亮城市夜空的同時,也點亮了人心中的火焰,《終極勝利》中的愛情,兄弟情,所有人類最質樸的情感都被注滿了人性的力量。看完這部影片后就來寫寫你的觀后感吧。
《終極勝利》觀后感_篇1
這部《終極勝利》是曾執導過《西楚霸王》的香港導演冼杞然執導的,根據真人真事改變,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戰火紛飛,槍林彈雨沖淡了很多情感。但蘇格蘭人、奧運冠軍李愛銳在回國的船票和此生摯愛的妻兒面前,選擇了大義,堅守在被苦難浸濕的土地上。在這苦難的日子里,結識了徐牛(竇驍飾),二人齊心協力共同對抗琴蘿這,救護了被關押的戰俘。
炮火照亮了城市的夜空,也點燃了人們心中的火焰。《終極勝利》中的愛情和兄弟情,是人類心底最真摯的情感。尤其是李愛銳和竇驍之間的兄弟情,他們可以為了兄弟的性命而暫時不回到自己溫暖的家中,這展現了人性中最溫暖的光輝,這也是全片最為催淚的一幕。
蘇格蘭奧運冠軍李愛銳的事跡是永遠值得歌頌的,同樣這個中國兄弟徐牛也是值得被世人世代贊頌的。竇驍飾演的這個耿直而重情重義的黃包車夫,因為一直是李愛銳的專職司機,后來在種種事件中李愛銳教會了他做人要勇敢,要堅強,突然仿佛是找到了人生真諦的徐牛對于李愛銳的指點非常感恩。他迫切希望自己成為跟李愛銳一樣的有情有義之人,為拯救國人他甚至忽略了自己的妻兒,就是這樣的民族精神支撐著他一次又一次陷入險境之中。
可以說竇驍在這部《終極勝利》中絕對是一個非常大的看點,飾演中國硬漢游刃有余。自《山楂樹之戀》后一舉成名后,竇驍就在不斷嘗試新的角色類型,從去年的《狼圖騰》和《破風》開始,可以看到竇驍在嘗試慢慢轉型,從一個文藝男轉型成一個硬漢,這是一個很大的跨度。
上一次看竇驍的作品是《破風》,竇驍作為一個破風手為隊友保駕護航,那個時候就能夠看到竇驍這個演員的實力,如果非要用兩個字形容這個演員的話,我覺得是“韌勁”,他身上總是有一種力量。從出演《破風》的時候就可以看到,他為了演好這個角色花費了不少精力,因為破風手是一個他從未涉及的領域,是從零開始,一方面他要學習好專業的騎車技能;另一方面,他還要駕馭好自己的破風手角色。
再次看到竇驍就是這部《終極勝利》了,與《破風》類似的依然是與兄弟隊友間的相處,但很大的不同在于能看到竇驍明顯的成長,片中他駕車、槍戰的激烈鏡頭無一不顯示了這個看似“文藝”的大男孩這一次真是拼了。早在去年看到采訪竇驍,他說自己是文藝男,但偶爾也想挑戰一下“霸道總裁”。這一次他還沒演成“霸道總裁”直接跨越到了更高維度的“鐵血硬漢”,可以說是轉型成功之作。
一個可塑性很強的演員,并不需要屢次的歷練,可能只需要給他一個角色機會,給他一個他想要踏上去的舞臺,就已足夠。
《終極勝利》觀后感_篇2
其實,起初竇驍選擇這么一部電影是不討好的,在現在的電影觀眾里,喜歡嬉笑怒罵的'多,喜歡刺激視覺感官的多,但是如果說是正視歷史,并且電影《終極勝利》完全用一種白描的手法去講述二戰集中營里的故事,節奏慢,甚至電影的色調都基本還愿了老片昏黃懷舊的色感,在開始觀看電影的時候,我們都有些不解為什么竇驍會選擇這么一部電影。
提到竇驍,可能觀眾更多了解他是在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里,他在里面刻畫了男主角老三,翩翩白衣少年的純愛。竇驍長的眉清目秀,眉眼里就是一副鄰家男孩的干凈,是很合適扮演一些搖扇書生或者有志熱血少年的。電影《終極勝利》和《山楂樹之戀》一樣,都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電影主要講述了奧運冠軍李愛銳在二戰期間放棄了回到國內,而是選擇正遭受日本侵略的中國支教,他在中國結識了竇驍扮演的中國青年徐牛,收養了流浪兒童,兩人采用各種策略去解救被日軍關押在濰縣集中營里的各國戰俘的故事。
電影看的時候讓人想起了《美麗人生》和《逃離索比堡》等,人在被關押在一個封閉環境里時,往往更能顯示出真實的人性。電影有一些特別能觸動人的鏡頭,比如日軍首領提出要和李愛銳賽跑,如果李愛銳贏了就能讓村民偷帶一些藥品和食物進入監獄,當發令槍響起,只能靠喝雞蛋殼泡水補充營養的李光腳蹣跚行進在雪地里,一步、兩步、一寸、兩寸的行進,終于甩起衣袖大步前行,最終只以微弱的優勢贏了日軍首領后跪倒在雪地里,電影鏡頭掃了下他的雙足,腳底滲著血跡……包括電影一次一次的用風箏和腕表兩個信物去表現愛情親情和對自由的信仰,徐牛想要刺殺日軍首領卻最終因為不忍反被伏擊倒在了日軍旗下。電影很真實,和現今電視劇里那些抗日電影里燒腦的特效和愚蠢的只會喊“八格牙路”的日軍對比,電影里的日軍有血有肉,有極其殘忍的也有尚存人性的,甚至到有首領耍詐時還有下士良心發現去奔走呼號,鏡頭里的徐牛代表的百姓,沒有什么精湛的武器,也沒有什么彈弓射穿一架飛機的所謂超能力,唯一能舞起的利器就是自己削的木頭尖,他們有嫉惡如仇,也有對待仇人的悲天憫人。包括電影里的女主角們,都是灰頭土臉,甚至很多時候,你能記住的只有劇情,而不是他們的臉,看到最后你甚至都會忘記是誰扮演了什么角色,能記起的只有那些真實的歷史,一幕幕的展現在你眼前。
我一直認為,一部有良心的電影,這個電影的良心體現在不是用燒腦特效和眾多明星臉來撐起票房,而是用心的講述一個故事,講述那么幾個主角的哀樂人生,比如電影《親愛的》,趙薇腫著眼奔走尋找自己的孩子,甚至你看到最后關注力已經不是在這是不是趙薇扮演的了,她可以指代無數國內丟失孩童的父母親。電影《終極勝利》也一樣,竇驍恰當的表演讓人忘記了他是誰,恰恰因為張力十足反倒融于了角色里,讓人記得的就是那些歷史里白手對抗日軍,想要拿回失去家園的老百姓,男主角李愛銳的扮演者也代表了在面對戰爭時,所有的租借人民,不同顏色的面孔都會面臨同樣波折的命運。歷史容不得化妝,所有觀看電影的觀眾也絕對不是傻子,雖然電影《終極勝利》在現今的電影群里略顯一些沉悶,甚至沒有什么宣傳,但就像紀錄片的存在意義一樣,總需要一些電影,和一些導演,他們應該不被票房誘惑,不被粉絲綁架,他們應該為了還愿歷史,為了內心的那一抹正義的火焰而去做些什么,就像馮小剛說盡管電影《1942》票房少,看得人少,他還是要拍,去記錄那些逃亡路上的饑餓難民一樣,電影《終極勝利》也擁有同樣的力量,我們不是將鏡頭對準苦難,而是用鏡頭還愿苦難,用以提醒現在的人民——未強調的未必是虛假,而不忍直視的也絕對不應該被淡忘,而所有的終極勝利,終究是屬于熱愛平等、自由、和平的人們,無分種族和各個年代。
《終極勝利》觀后感_篇3
從頭一回聽說這個題材要拍電影就知道要砸。畢竟這種題材,只要不是過硬的班底,在內地市場的制作條件下都會顯得廉價。
不出我所料,宣發和制作都很低級。
水軍直接在微博裸奔,連點掩護都不打。
假如電影那么好,至于用這么低級的宣傳手法?
回到電影本身,冼杞然已經十幾年沒拍過片子,上一部作品是邰正宵主演的《源來是愛》,照樣是一部消費基督信仰的片子,盡管那部片子成色比這一部好點,但那部是都市劇,畢竟好把控。
本片宣傳充滿了對《烈火戰車》的消費,盡管是因為主角都是李愛銳的緣故,但本片和《烈火戰車》的差距太明顯,不得不說是一大落差。
本片中間的戰爭場面假的還不如《盜墓筆記》網絡電視劇(我已經找不到更好的詞來形容了)。從這點上我看不出片方的任何誠意來。
而本片的兩個“引子”,風箏和手表,穿插的都十分生硬。我想導演表示的是手表是西方的象征,風箏是東方的象征來比對的意思,但整部片子里我get不到。
我就想問了,宣發的時候消費基督信仰,騙基督徒進電影院,但是主線幾乎沒提耶穌,能用“愛”代替的都代替了,這還不如關信輝導演的那些影音使團爛片呢,好歹人家直說啊。
李愛銳在自己國家的那一段簡直拍的簡直是過家家,一看就像外國人拍的。
李愛銳來到中國之后的劇情也十分俗套。
李愛銳在集中營里和日本軍兵賽跑(看過《烈火戰車》的都知道李愛銳曾經是奧運冠軍),我找不到相關的記載。鋪墊也不足,我找不到足夠的理由,日本軍兵選擇賽跑的方式。
集中營里的虐待就像流水賬,至少看不到編劇對于這段歷史的尊重,更像是匆匆走過場。
至于演員演技,小男孩在童星里演的不錯。竇驍的英文簡直講笑話,就算情節提到了他不熟也不行。
約瑟夫費因斯?《莎翁情史》和《伊麗莎白》里他的演技和同劇演員表比就差了很多。在這部片子里,更像是被騙來的一個外國人,看不到認真。
人物塑造方面,每個角色都十分扁平,連李愛銳這個角色都塑造的沒頭沒尾,毫無說服力。
優秀的電影很多,優秀的福音電影也很多,請不要硬撐這部了。
上一篇:我愛我家的晨會口號聚集6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