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美唐詩欣賞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詩)】張循之
巫山高不極,合沓狀奇新。暗谷疑風(fēng)雨,陰崖若鬼神。
月明三峽曉,潮滿九江春。為問陽臺客,應(yīng)知入夢人。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張循之
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漢臣。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
執(zhí)玉來朝遠(yuǎn),還珠入貢頻。連年不見雪,到處即行春。
【長門怨(一作張修之詩)】張循之
長門落景盡,洞房秋月明。玉階草露積,金屋網(wǎng)塵生。
妾妒今應(yīng)改,君恩惜未平。寄語臨邛客,何時作賦成。
【巫山】張循之
流景一何速,年華不可追。解佩安所贈,怨咽空自悲。
【送王汶宰江陰】張循之
郡北乘流去,花間竟日行。海魚朝滿市,江鳥夜喧城。
讓酒非關(guān)病,援琴不在聲。應(yīng)緣五斗米,數(shù)日滯淵明。
【婺州留別鄧使君】張循之
西掖馳名久,東陽出守時。江山婺女分,風(fēng)月隱侯詩。
別恨雙溪急,留歡五馬遲。回舟映沙嶼,未遠(yuǎn)剩相思。
【祭汾陰樂章·太和】王晙
於穆圣皇,六葉重光。太原刻頌,后土疏場。
寶鼎呈符,歊云孕祥。禮樂備矣,降福穰穰。
【大堤曲】張柬之
南國多佳人,莫若大堤女。玉床翠羽帳,寶襪蓮花距。
魂處自目成,色授開心許。迢迢不可見,日暮空愁予。
【東飛伯勞歌】張柬之
青田白鶴丹山鳳,婺女姮娥兩相送。誰家絕世綺帳前,
艷粉紅脂映寶鈿。窈窕玉堂褰翠幕,參差繡戶懸珠箔。
絕世三五愛紅妝,冶袖長裙蘭麝香。春去花枝俄易改,
可嘆年光不相待。
【出塞】張柬之
俠客重恩光,驄馬飾金裝。瞥聞傳羽檄,馳突救邊荒。
歙野山川動,囂天旌旆揚。吳鉤明似月,楚劍利如霜。
電斷沖胡塞,風(fēng)飛出洛陽。轉(zhuǎn)戰(zhàn)磨笄俗,橫行戴斗鄉(xiāng)。
手擒郅支長,面縛谷蠡王。將軍占太白,小婦怨流黃。
騕褭青絲騎,娉婷紅粉妝。三春鶯度曲,八月雁成行。
誰堪坐愁思,羅袖拂空床。
【與國賢良夜歌二首】張柬之
柳臺臨新堰,樓堞相重復(fù)。窈窕鳳凰姝,傾城復(fù)傾國。
杏間花照灼,樓上月裴回。帶嬌移玉柱,含笑捧金杯。
【詠屏風(fēng)】袁恕己
綺閣云霞滿,芳林草樹新。鳥驚疑欲曙,花笑不關(guān)春。
山對彈琴客,溪留垂釣人。請看車馬客,行處有風(fēng)塵。
【書懷】劉幽求
心為明時盡,君門尚不容。田園迷徑路,歸去欲何從。
【流所贈張錫】章玄同
黃葉因風(fēng)下,甘從洛浦隈。白云何所為,還出帝鄉(xiāng)來。
【臨高臺】王易從
漢主事祁連,良人在高闕。空臺寂已暮,愁坐變?nèi)莅l(fā)。
泛艷春幌風(fēng),裴回秋戶月。可憐軍書斷,空使流芳歇。
【初出京邑有懷舊林】盧僎
賦生期獨得,素業(yè)守微班。外忝文學(xué)知,鴻漸鹓鷺間。
內(nèi)傾水木趣,筑室依近山。晨趨天日晏,夕臥江海閑。
松風(fēng)生坐隅,仙禽舞亭灣。曙云林下客,霽月池上顏。
雖曰坐郊園,靜默非人寰。時步蒼龍闕,寧異白云關(guān)。
語濟豈時顧,默善忘世攀。世網(wǎng)余何觸,天涯謫南蠻。
回首思洛陽,喟然悲貞艱。舊林日夜遠(yuǎn),孤云何時還。
【稍秋曉坐閣,遇舟東下?lián)P州,即事寄上族父江陽令】盧僎
虎嘯山城晚,猿鳴江樹秋。紅林架落照,青峽送歸流。
歸流赴淮海,征帆下?lián)P州。族父江陽令,盛業(yè)繼前修。
文掩崔亭伯,德齊陳太丘。時哉惜未與,千載且為儔。
憶昔山陽會,長懷東上游。稱觴阮林下,賦雪謝庭幽。
道濃禮自略,氣舒文轉(zhuǎn)遒。高情薄云漢,酣態(tài)坐芳洲。
接席復(fù)連軫,出入陪華輈。獨善與兼濟,語默奉良籌。
歲月歡無已,風(fēng)雨暗颼颼。掌憲時持節(jié),為邦邈海頭。
子人惠雖樹,蒼生望且留。微躬趨直道,神甸忝清猷。
仙臺適西步,蠻徼忽南浮。宇內(nèi)皆安樂,天涯獨遠(yuǎn)投。
忠信徒堅仗,神明豈默酬。觀生海漫漫,稽命天悠悠。
云昏巴子峽,月遠(yuǎn)吳王樓。懷昔明不寐,悲令歲屬周。
喟無排云翮,暫得抒離憂。空灑沾紅淚,萬里逐行舟。
【讓帝挽歌詞二首】盧僎
泰伯玄風(fēng)遠(yuǎn),延州德讓行。闔棺追大節(jié),樹羽冊鴻名。
地戶迎天仗,皇階失帝兄。還聞漢明主,遺劍泣東平。
朝天馳馬絕,冊帝□宮祖。恍惚陵廟新,蕭條池館古。
萬化一朝空,哀樂此路同。西園有明月,修竹韻悲風(fēng)。
【十月梅花書贈】盧僎
君不見巴鄉(xiāng)氣候與華別,年年十月梅花發(fā)。
上苑今應(yīng)雪作花,寧知此地花為雪。自從遷播落黔巴,
三見江上開新花。故園風(fēng)花虛洛汭,窮峽凝云度歲華。
花情縱似河陽好,客心倍傷邊候早。春候颯驚樓上梅,
霜威未落江潭草。江水侵天去不還,樓花覆簾空坐攀。
一向花前看白發(fā),幾回夢里憶紅顏。紅顏白發(fā)云泥改,
何異桑田移碧海。卻想華年故國時,唯馀一片空心在。
空心吊影向誰陳,云臺仙閣舊游人。儻知巴樹連冬發(fā),
應(yīng)憐南國氣長春。
【歲晚還京臺望城闕成口號先贈交親】盧僎
紫陌開行樹,朱城出晚霞。猶憐慣去國,疑是夢還家。
風(fēng)弱知催柳,林青覺待花。交親望歸騎,幾處擁年華。
【送蘇八給事出牧徐州用芳韻】盧僎
金鼎屬元方,瑣闈連季常。畏盈聊出守,分命乃維良。
曉騎辭朝遠(yuǎn),春帆向楚常。賢哉謙自牧,天下詠馀芳。
【上幸皇太子新院應(yīng)制】盧僎
佳氣曉蔥蔥,乾行入震宮。前星迎北極,少海被南風(fēng)。
視膳銅樓下,吹笙玉座中。訓(xùn)深家以正,義舉俗為公。
父子成釗合,君臣禹啟同。仰天歌圣道,猶愧乏雕蟲。
【奉和李令扈從溫泉宮賜游驪山韋侍郎別業(yè)】盧僎
風(fēng)后軒皇佐,云峰謝客居。承恩來翠嶺,締賞出丹除。
飛蓋松溪寂,清笳玉洞虛。窺巖詳霧豹,過水略泉魚。
鄉(xiāng)入無何有,時還上古初。伊皋羞過狹,魏丙服粗疏。
白雪緣情降,青霞落卷舒。多慚郎署在,輒繼國風(fēng)馀。
【季冬送戶部郎中使黔府選補】盧僎
握鏡均荒服,分衡得大同。征賢一臺上,補吏五谿中。
雨露將天澤,文章播國風(fēng)。漢庭暌直諒,楚峽望清通。
馬逐霜鴻漸,帆沿曉月空。還期鳳池拜,照耀列星宮。
【途中口號(一作郭向詩)】盧僎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年年洛陽陌,花鳥弄歸人。
【南望樓】盧僎
去國三巴遠(yuǎn),登樓萬里春。傷心江上客,不是故鄉(xiāng)人。
【臨川送別】盧僎
秋郊日半隱,野樹煙初映。風(fēng)水正蕭條,那甚動離詠。
【題殿前桂葉】盧僎
桂樹生南海,芳香隔楚山。今朝天上見,疑是月中攀。
【奉和受圖溫洛應(yīng)制】牛鳳及
八神扶玉輦,六羽警瑤谿。戒道伊川北,通津澗水西。
御圖開洛匱,刻石與天齊。瑞日波中上,仙禽霧里低。
微臣矯羽翮,抃舞接鸞鹥。
唐詩《感遇》欣賞
《感遇·其一》 作者: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jié)。 誰知林棲者,聞風(fēng)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注解】:
【第1句】:葳蕤:枝葉茂盛而紛披。
【第2句】:坐:因而。
【第3句】:本心:天性。
【韻譯】:
澤蘭逢春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皎潔清新。蘭桂欣欣生機勃發(fā),春秋自成佳節(jié)良辰。誰能領(lǐng)悟山中隱士,聞香深生仰慕之情?花卉流香原為天性,何求美人采擷揚名。
【評析】:
?此詩系張九齡遭讒貶謫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詩借物起興,自比蘭桂,抒發(fā)詩人孤芳自賞,氣節(jié)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詩一開始用整齊的偶句,以春蘭秋桂對舉,點出無限生機和清雅高潔之特征。【第3句】:四句,寫蘭桂充滿活力卻榮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質(zhì)。上半首寫蘭桂,不寫人。【第5句】:六句以“誰知”急轉(zhuǎn)引出與蘭桂同調(diào)的山中隱者來。末兩句點出無心與物相競的情懷。
全詩一面表達(dá)了恬淡從容超脫的襟懷,另一面憂讒懼禍的.心情也隱然可見。詩以草木照應(yīng),旨詣深刻,于詠物背后,寄寓著生活哲理。
《感遇·其二》 作者:張九齡 江南有丹桔,經(jīng)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佳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唯所遇,循環(huán)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注解】:
【第1句】:豈伊:豈唯。
【第2句】:歲寒:孔子有“歲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語。后人常作砥礪節(jié)操的比喻。
【第3句】:薦:進(jìn)獻(xiàn)。
【韻譯】:
江南丹桔葉茂枝繁,經(jīng)冬不凋四季常青。豈止南國地氣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薦之嘉賓必受稱贊,山重水阻如何進(jìn)獻(xiàn)?命運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環(huán)奧秘難尋。只說桃李有果有林,難道丹桔就不成陰?
【評析】:
?讀此詩,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頌》。詩人謫居江陵,正是桔之產(chǎn)區(qū)。于是借彼丹桔,喻己貞操。
詩開頭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顯。以一個“猶”字,充滿了贊頌之意。【第3句】:四句用反詰,說明桔之高貴是其本質(zhì)使然,并非地利之故。【第5句】:六句寫如此嘉佳果,本應(yīng)薦之嘉賓,然而卻重山阻隔,無法為之【第7句】:八句嘆惜丹桔之命運和遭遇。最后為桃李之被寵譽,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全詩表達(dá)詩人對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憤懣。詩平淡自然,憤怒哀傷不露痕跡,語言溫雅醇厚。桃李媚時,丹桔傲冬,邪正自有分別。
請欣賞唐詩《山行》
《山行》
這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詩,展現(xiàn)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里寫了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gòu)成一幅和諧統(tǒng)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處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這是一首贊美秋色的詩。深秋時節(jié),山林里已經(jīng)很有些寒意了,詩人還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駕車緩行。石板鋪就的山路蜿蜒地向上伸展,一直伸向白云深處。慢慢云霧遮斷了詩人的`視線,稀稀落落的幾處房舍在云帶里時隱時現(xiàn)。那該是山里住戶的房子吧?這時候,家家戶戶都在生火做飯了,那繚繞的云霧不定就是他們的炊煙呢!對云山深處景色的向往,促使詩人驅(qū)車前行。可是,剛行了沒多遠(yuǎn),山回路轉(zhuǎn),詩人眼前閃現(xiàn)一片火紅的楓林。在斜暉的映照下,楓林好似染了一層胭脂,又像落下的一片彩霞,那經(jīng)霜的紅葉啊,比二月的春花還要紅艷!面對這勝似春光的楓林美景,詩人欣喜萬分,為了盡情觀賞這可愛的景色,他不由得停車山前,徘徊林下,久久、久久不愿離去......
《送友人》唐詩欣賞
《送友人》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作品注釋
(1)橫:橫亙,橫跨。
(2)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種外墻;外城。
(3)白水:明凈的.水
(4)一:助詞,一旦,加強語氣。
(5)為別:分別
(6)孤蓬:有名飛蓬隨風(fēng)飄動的蓬草。詩人用“孤蓬”喻指即將孤身遠(yuǎn)行的友人。
(7)征:征途,遠(yuǎn)行。
(8)游子:離家遠(yuǎn)游的人。
(9)意:心意,心情。
(9)自茲去:從此離開。茲:此。
(10)蕭蕭:象聲詞,馬鳴聲。
(11)班馬:離群的馬。這里指載人遠(yuǎn)離的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