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五谷雜糧的諺語
【第1句】:谷熟一時,麥熟一晌。(華北)
【第2句】:麥倒一包糠,谷倒一包秧。
【第3句】:若要玉米結,除非葉接葉;若要玉米大,不可葉打架。
【第4句】:玉米去了頭(雄蕊),力氣大如牛。
【第5句】:谷子早種三天好,遲了三天就成草。(白族)
【第6句】:高粱開花連天旱,坐在家里吃好飯。
【第7句】:谷子高粱一百天。
【第8句】:旱鋤谷子,濕鋤芝麻。
【第9句】:立秋三天遍地紅。
【第10句】:高粱地里臥下狗(稀植),一畝可打好幾斗。
【第11句】:清明前后,種瓜種豆。
【第12句】:夏至兩邊豆,重陽兩邊麥。(長江中游)
【第13句】:伏里種豆,收也不厚。
【第14句】:豆苗要整齊,種子在地皮。
【第15句】:豆鋤三遍,莢生連串。
【第16句】:蠶豆要深,大豆要淺。
【第17句】:蠶豆開花三面花,只是騙人家;蠶豆花開一面花,喜煞人家。
【第18句】:蠶豆,種不過重陽,收不過端午。(江西)
【第19句】:豌豆不擇地,瘦坡結好子。
【第20句】:豌豆不要糞,只要有灰拌。
【第21句】:清明前后一場雨,豌豆麥子中了舉。
【第22句】:頭伏油麻二伏粟,三伏赤豆正督督(合適)。
【第23句】:豆田年年調,豆子年年好。
【第24句】:立秋蕎麥白露花,寒露蕎麥收到家。
【第25句】:出土到開花,八九(七十二天)就到家。
【第26句】:十八天一抓,十八天開花,十八天結實,十八天歸家。
【第27句】:蕎麥是個女兒,要的是點雨兒。
【第28句】:三伏有雨,好種蕎麥。
【第29句】:麥子不怕火燒天,蕎麥不怕雨連綿。
【第30句】:高高蕎麥不如矮矮豆。
【第31句】:番薯是個寶,可蒸可煮可煎炒。
【第32句】:春分早、谷雨遲,清明種薯正當時。
【第33句】:大暑早、處暑遲,立秋晚暑正當時。
【第34句】:山芋不怕羞,一直栽到秋。(江蘇)
【第35句】:山地直插,平地斜插。
【第36句】:做瓦靠坯,紅薯靠灰。
【第37句】:塘深魚肥,壟高薯壯。
【第38句】:種薯不翻藤,白白累一年。
【第39句】:寒露早,立冬遲,霜降收薯正當時。
【第40句】:澇不死的黃瓜,旱不死的蔥。
【第41句】:黃瓜愛水,絲瓜愛藤。
【第42句】:水葫蘆,旱西瓜。
【第43句】:瓜茬瓜,不結瓜。
【第44句】:未種瓜,先搭棚。
【第45句】:種葫蘆靠墻。
【第46句】:春分栽菜。
【第47句】:大暑摘瓜。
【第48句】:八月半,種早蒜,八月中,種大蔥。
【第49句】:凍不死的`蔥,旱不死的蒜。
【第50句】:立秋栽蔥,白露栽蒜。
【第51句】:七月半,種早蒜。
【第52句】:深栽茄子淺栽蔥。
【第53句】:風涼茄子自在瓜。
【第54句】:秋分不收蔥,霜降必定空。
【第55句】:夏至起蒜,必定散了瓣。
【第56句】:蔥怕雨淋韭怕曬。
【第57句】:牛眠落蘇狗眠豆(稀植)。
【第58句】:頭伏蘿卜二伏芥,三伏里頭種白菜。
【第59句】:人靠吃飯,菜靠喝水。
【第60句】:淹不死的白菜,旱不死的蔥。
【第61句】:蘿卜白菜蔥,多用大糞攻。
【第62句】:深栽洋芋淺栽姜。
【第63句】:不是肥土不栽姜。
【第64句】:種姜養羊,本短利長。
【第65句】:七不逢,八不查,九月毛栗笑哈哈。(安徽)
【第66句】:春菜,夏瓜,秋蘿卜。(安徽)
【第67句】:荔枝十花一子,龍眼一花十子。(福建)
【第68句】:種桃宜密,種李宜稀。(廣東)
氣象諺語:關于天象的諺語
星光含水雨將臨。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氣象諺語:關于天象的諺語,歡迎閱讀。
【第1句】: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鳴
【第2句】:風靜又悶熱雷雨必強烈
【第3句】:久雨刮南風天氣將轉晴
【第4句】:云絞云雨淋淋
【第5句】:朝起紅霞晚落雨晚起紅霞曬死魚
【第6句】:天有鐵砧云地下雨淋淋
【第7句】:直雷雨小橫雷雨大
【第8句】:西北天開鎖午后見太陽
【第9句】:星光含水雨將臨
【第10句】:久晴天射線不久有雨見
【第11句】:對時雨連幾天
【第12句】:南閃四邊打北閃有雨來
【第13句】:月亮撐紅傘有大雨
【第14句】:月亮撐藍傘多風去
【第15句】:日落射腳三天內雨落
氣象諺語:關于物象的諺語
二八亂穿衣:二月春天后母面,八月秋老虎。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氣象諺語:關于物象的諺語,歡迎閱讀。
關于物象的諺語:
【第1句】:大榕樹冬不落葉兆春寒
【第2句】:豬銜草寒潮到
【第3句】:狗泡水天將雨
【第4句】:雞曬翅天將雨
【第5句】:蜜蜂遲歸雨來風吹
【第6句】:蚯蚓封洞有大雨
【第7句】:星星,明天會是大太陽。
【第8句】:云層厚,要下雨。
【第9句】:既出太陽又下雨、公雞登高報曉、海鳥向大海飛去、鳥雀高飛、鴿子傍晚咕咕叫。
【第10句】:山腰有卷云,天氣晴。
【第11句】:煙往上飄時晴天,橫散時下雨。
【第12句】:海水起大浪(起風)。
【第13句】:燕子低飛天將雨
【第14句】:燕子窩墊草多雨水多
【第15句】:群雁南飛天將冷群雁北飛天將暖
【第16句】:螞蟻搬家天將雨
【第17句】:天頂出有半節彩虹,要做防臺敢能成。
【第18句】:二八亂穿衣:二月春天后母面,八月秋老虎。
【第19句】:前冬不穿靴,后冬冷死人。
【第20句】:罩霧罩不開,戴笠仔幪棕簑。
物象看天象的諺語:
【第1句】:春霧日頭,夏霧雨,秋霧涼,冬霧雪。
【第2句】:春雷十日寒。
【第3句】:有雨亮四邊,無雨頂上光。
【第4句】:下雨走大街,臺風走小巷。
【第5句】:先下牛毛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第6句】:雨來雪,不停歇。
【第7句】:雷打天頂,有雨不狠;雷打天邊,大雨連天。
【第8句】:早晚冷,中午熱,下雨半個月。
【第9句】:有雨山戴帽,無雨河起罩。
【第10句】:雨不歇:頂看初三,下看十八。
【第11句】:雨澆上元燈,日曬清明種。
【第12句】:大雨無雨,明年旱。
【第13句】:立春落雨至清明。
【第14句】:烏鴉在天空中叫、白天烏鴉搶窩、麻雀成群在屋檐下、蝙蝠成群在角落、蟑螂特別多、蜻蜓低飛、燕子低飛、蚱蜢在地上跳、蛇鉆出洞來、螞蟻回巢、蜘蛛停在網中心不動、牛羊找乾地躺下來、鳥獸成群結隊、水中的魚無緣無故一直跳、多飛機云、烏云。
【第15句】:霧氣升山頂,將有傾盆大雨;霧氣散大地,無風且無雨。
【第16句】:烏云接日頭,天亮鬧稠稠。
【第17句】:早燒不出門,晚燒行千里。
【第18句】:烏頭風,白頭雨。
【第19句】:江豬(烏云)過河(天河),大雨滂沱。
【第20句】:東北風,雨太公。
【第21句】:久晴大霧陰,久陰大霧晴;久雨見星光,明朝雨更狂。
關于春節諺語的諺語
導語:諺語類似成語,但口語性強,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兩個短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春節的諺語,請大家認真閱讀!
【春節諺語】
大紅燈籠高高掛
一夜連雙歲,三更分兩年
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人間福滿門
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象更新
年吃年用
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春滿人間
臘月十五上全街。天津人在入農歷十二月以后,即忙年,預備年貨。河東水西吃喝穿用的貨品,擺上街頭。到臘月十五,各種攤販在街市路口,各占攤位,全部出動,以應市民需要,謂之“上全街(讀如‘該’)”。
諺語“一夜連雙歲,三更分兩年”。除夕與初一是農歷新年中最富人情味和充滿生活情趣的時刻,到半夜交子(零時),便是新一年的開始。正在守歲的人們歡躍而起,燒起爆竹,城鄉處處,千家萬戶均在同一時刻中把備好的鞭炮點燃,有的人家同時燃放各種顏色的煙花,南粵大地,爆竹之聲頓時遍及千里。初一天亮后,過去有地方有“炷香出行”風俗,人們手攥一炷香,按當年歷書指示的時辰方向走一圈,回來把香插在廳堂神桌的香爐中,一說是接財神,另一說是將春神接回,祈望合家四季如春。元旦祀天迎春,乃是50年代之前全省各地城鄉都普遍奉行的習俗,其儀式與除夕祀神大致相同,但祭品只設齋萊蔬果。農村居民舊時年初一有素食之習,或全日或只限早餐,且必有茨菇、香芹、大蒜。茨菇狀似男性睪九,象征添丁;香芹的“芹”諧音“勤”,象征勤勞;大蒜的“蒜”諧音“算”,象征事事合算。
年初一民間極重拜年禮節。全家按長幼次序圍坐廳堂,幼輩向長輩拜年,年輕媳婦還要給長輩敬奉湯圓或雞蛋糖水。長輩要給幼輩分贈柑橙,還要給未婚的幼輩分派“紅包”(利是)。繼之合家團坐,品嘗年糕、煎堆、油角等年宵食品。食品各地有所不同,隨經濟之發展和市場物資之豐裕而逐年增加新的品種。早餐后,成年人分別登門向族親長輩和朋友拜年,一般以年糕、煎堆、柑橙等作禮物,粵西地區興送裹蒸粽,潮汕地區多以橄欖代替檳榔。農村初一外出拜年的'多是男子,婦女一般不參與。城市居民的拜年禮節也相沿成風,但方式時間已有變化,城鎮居民較多考慮時間安排上的方便,有相約到茶樓飲茶互賀新年的。進入90年代以后,因家庭電話大大普及,打電話拜年的方式成為新的選擇。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則多于節前舉行迎春茶會,集體賀年。節日期間省去許多禮節性來往。
小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小子”在另一版本中,也有說成“老婆”的,總之是說話者的近人。從前的天津人,生活艱困者居多數,故平日粗茶淡飯,所以總盼望過年,以便生活上得到暫時改善。到了臘月初八,天津人開始“忙年”,即準備“年貨”。一年到此,總算有了盼頭。
二十三,灶王爺上天。從前漢族地區迷信有灶王爺,是“東廚司命主人間保護神”。到每年臘月二十三,有“祀灶”之舉。認為這一天灶王會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所見所聞。這句話的北京版,則說成:“二十三,糖瓜粘”。因為要用糖瓜粘住灶王的嘴,不讓他向玉帝訴說自家的壞話。
二十四,掃房子。經終年的雨雷風霜,住宅內外已積滿灰塵,適此時節要打掃干凈,內外整潔。
二十五,糊窗戶。掃完房子,次日要把舊窗紙撕下,房頂、墻紙也要除舊布新。貼上新窗紙、紅窗花及糊(刷)白墻,并貼上新年畫。
二十六,燉大肉。天津人在春節(正月初一到初五)期間,以休閑娛樂為主,燉熟肉菜后,每天用白菜、粉條燴一下,以應親友來時之需。
二十七,宰公雞。天津人俗信雞是“大吉大利”之物,所以要預備大公雞一只,在除夕享用,但不吃完,要剩余到跨年后再吃其余部分,以求富裕(余)。
二十八,白面發。即蒸饅頭。此為“西禮”,山西風俗蒸饅頭在正月拜年時,作為禮品饋贈親友。初一到初五,不再以生糧米做飯。
二十九,貼倒“有”。舊俗,用紅斗方紙上寫“有”字,貼在容器或箱柜之門上,表示并預祝,家中糧物常有,什么也不缺。將“有”字倒貼與倒貼“福”字意同。
三十,合家歡樂吃扁食。農歷新舊年在子夜相交,要吃交子。滿人稱為“煮餑餑”,天津沿明朝稱謂,名“扁食”。
上一篇:三2班霸氣口號大全匯總20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