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走長征路重溫紅色心征文
這一座座的墓碑,就代表著一份份的忠誠。他們拼命的戰斗難道不是為了祖國的明天,祖國的未來嗎?小編收集了重走長征路重溫紅色心征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重走長征路重溫紅色心
小時候是從大人的口中了解長征的,所以,印象是粗淺而零散的。不久前,我讀了《萬水千山——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這本書,隨著書中的故事,重“走”長征路,追尋紅軍長征的足跡,重“回”了紅軍當年的戰場,重溫了令人難忘的戰斗歲月……長征在我心中終于鮮活起來。
茫茫長征路,途中艱辛誰能體會?寒風刺骨,風如刀一般割在臉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長長的隊伍,宛如一條巨龍在云霧中蜿蜒盤旋,慢慢地蠕動……夜,伸手不見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澤連片,沒有道路,沒有人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堅強的紅軍戰士硬是咬牙挺過來了,他們以驚人的速度,在7天內走過了600多里的黑草地……
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想想當時的情景,是多么的危險!在飛奪瀘定橋的時候,每個人只有一塊木版,木板架在鐵鏈上,就這樣一步一步地爬過去,稍不小心,就會掉下洶涌的狂瀾巨浪中。可我們的紅軍戰士們卻克服了重重險阻,正因為有這樣的驚人的毅力,長征所以能勝利!
…………
長征的故事遠不止于此。確確實實,長征是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她鑄造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象征,而這種精神已成為我們代代相傳的精神財富。
回顧歷史,激勵我努力進取、勇于拼搏。我們要弘揚紅軍不屈不撓、英勇作戰、無私無畏的長征精神。弘揚長征精神不是口號,更不是空話,而應該是實實在在的行動。作為一名初中學生,在學習中、生活中,我們要向紅軍戰士那樣遇到困難奮勇攀登,滑倒了爬起來,再前進,困難最終會征服的。既不要因基礎差而憂慮,自暴自棄;也不要因壓力大競爭激烈而背思想包袱。要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的潛能,戰勝自己的惰性,以飽滿的熱情、積極自信的姿態走進學習,磨練出良好的意志,取得優異的成績,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長大后報效祖國。
讓長征精神永駐我心!
第二篇:重走長征路重溫紅色心
這一座座的墓碑,就代表著一份份的忠誠。他們拼命的戰斗難道不是為了祖國的明天,祖國的未來嗎?紅軍戰士長途跋涉,都在步步泥濘的路上走著,他們沒有松懈過,一生都在拯救祖國,保衛祖國。沒有他們,哪來如今的美好的家園,哪業如今的富裕生活,他們是創使者,他們尊敬他們是理所當然的。多少年來,有多少人贊揚過他們,他們百折不撓,奉獻生命,為了革命的斗爭而光榮殉職,總之,一句話——他們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我熱愛他們,我贊揚他們,我崇敬他們。他們為了革命的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在帝國主義列強的殘暴折磨中,他們沒有透露半點消息,寧愿死也要守住黨的秘密,他們寧愿做光榮犧牲英雄,也不愿做茍且偷生的叛徒,這就是我們中國烈士的特點,我也因此對他們產生了無限的敬佩,無限的感慨,我也要因此而贊揚他們,他們是我們中國人民的感謝者,他們是神圣的,沒有人能取代他們。在我的眼里,他們是光明的象征,他們是戰勝一切的力量。
第三篇:重走長征路重溫紅色心
閱讀著《小學版偉人故事:毛澤東讓中國人民站起來》這本書,我深深地被毛主席的偉大革命精神所吸引,所感動,內心的欽佩油然而生。
我敬佩毛主席,敬佩他那孜孜不倦的讀書精神。他從小酷愛讀書,每次閱讀總要拿筆標記著重點,寫下評論和感想,在段落旁邊都畫了許多圈點。他還特地鍛煉自己在最嘈雜最熱鬧的城門洞里聚精會神看書。
可是,再回頭看看自己,永遠是被動者。比如老師讓我們那筆做記號記錄,我們才這樣做,而且當在看書時,別人在那玩,干什么的,我的心思也就飛到了九霄云外了。讀書時,人家是一句句推敲,我呢?囫圇吞棗,一目十行,甚至一本書看完,都不知講什么內容。唉!
我敬佩毛主席,更敬佩他那堅強的意志,他說:“干大事業的人,必須鍛煉自己有堅強的意志,強壯的體魄,他這樣說,也這樣做了。大雨天他在操場上淋,大風天他在城墻上讓風吹身體,下霜時節他去野炊,露營,太陽下他脫了衣服曬曬身體,這樣的鍛煉使他有堅強的意志,強壯的體魄,有一次,我做數學導學案,眼睛一看,哇,這么長的題目,就不想,留給了爸爸做。其實,仔細一分析,是一個非常容易的題,真令人汗顏。
我敬佩毛主席,敬佩他那為中華民族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長征時,被疾病纏身,重病數月的毛主席,走不動路,組織為他配備了一副擔架,但他不睡覺,而是開展特殊的“辦公室”。
再看看我自己,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好,還談什么為別人服務,為祖國服務呢?唉,真是慚愧,同是人,為什么他能做到,我卻不行呢!
踏著偉人的足跡,走過了偉人的一生。我深深地被毛主席那種崇高的品質與光輝的思想感動,所以我要以他為榜樣,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初中重走長征路重溫紅色心征文600字
我們肩上的擔子很重,要走好新長征之路,打贏未來戰爭,必須像先輩們一樣付出更多的艱苦和努力。小編收集了初中重走長征路重溫紅色心征文600字,歡迎閱讀。
第一篇:重走長征路重溫紅色心
重走長征路在游小的六年當中,有著許許多多的春秋游。讓我記憶最深的,還是五年級時的“重走長征路”。
這次秋游的地點是十月軍校。經過漫長的車程后,我們終于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十月軍校。我們的教官姓李,很有軍人氣概。十月軍校后有一座山,一些女生便問道:“李教官,我們要爬山么?”“對!”李教官回答得很利落。“啊?”幾位女生頓時泄了氣,無精打采的。“沒事,不就一座山嘛,還沒紫金山高呢!怕啥!”“就是,我們是巾幗英雄。男生們就是小日本。小日本都部怕,我們怕啥!。。。。。。”女生們七嘴八舌地為自己打氣。
開始上山了。因為有臺階,我們走起來并步輕松。大家邊走邊文案笑笑。到了上面,石階漸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泥巴路,非常難走,大家不得不手拉手起來。
在途中,我們經歷了許多橋。如“天下第一橋”,“盧溝橋”等等。有一座橋,樣子酷似船。船中還有許多水。我和陸海慧是手牽手走過去了。她邁一步,我邁一步。總算是有驚無險。有些男生圖省事,從橋下走。橋下是一個泥坑。上下滑極了。結果,我們班的“”總量級人物“沈翔羽在上去時,腳一滑,跌了下去。在他后面的陸州可就被害慘了。沈羽羽都快把他”活埋“了。當同學將兩人拉起來時,地上清晰顯出一個人的印子。大家都哭笑不得。
在返途中,有一關需要拉繩子蕩過去。我們班的樊響抓住繩子,一用力。人沒過去,褲子掉下來了。羞得他滿臉通紅。我們則笑得直不起腰。另一位,更有水平。只見他熟練地蕩過去。剛一得意,卻沒站住,又蕩了回來。
這次秋游結束了。可長征路卻沒結束。它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中。
第二篇:重走長征路重溫紅色心
連城—長汀開展紅色之旅,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路走來無論是從古田山到連城,還是長汀,這一個個歷史的豐碑,篆刻下偉人們為了新中國奮斗的痕跡,仿佛把我的思緒拉回到那個遙遠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說是接受了一趟生動的黨課教育。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深知此次紅色之旅對于我們思想上的.幫助非常巨大,于是我如同海綿吮吸水分一樣吸取著這塊神奇的土地所能帶給我的啟示。細細品來,這一路的參觀考察學習,竟如同一次黨性教育的心路歷程,讓我心潮澎湃,受益良多。
在出發前,雖然對革命老區的艱苦有一定的估計,卻還是沒有想到,我們的革命圣地龍巖,生活竟然還是如此的艱苦。我們的黨十分關注老區人民的生活,國家的多項政策,不斷的支持的老區的發展,一個個現代化的建筑正在建設,我想不會過多長時間,這里將是另一番景象。
通過兩天的行程,我走了許多以前紅軍走的路,也參觀了許多博物館,第一次感到走路是那么的累!特別是在29號早上,伴隨著一路的贊嘆和驚呼聲我們去爬松毛嶺戰役,我們走的好辛苦,就這樣機械地走著,只能感覺到腳疼,肌肉的緊張。慢慢的,在不知不覺就走到山頂。當時我在想,紅軍前輩們當時哪有那么好的路可走,況且他們還要身負重物行走,我們才身負自己的水都覺得不好受,他們的那種艱苦我能想象得到嗎?隨著暮色漸漸來臨,我們來到了長汀。迎接我們的是神往以久的地瓜飯。也不知是同志們太累了,還是這紅軍飯太香,用風卷殘云來形容絕對是再恰當不過了。
至此,這次紅色之旅可以說完滿結束了。我們重溫了革命歷史,緬懷了死難先烈,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紅軍是多么的辛苦啊,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領悟了一種精神——革命精神。這種精神不但是革命勝利的根源,同樣也是實行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一個根源。如果每個團員干部都能發揮一點革命精神,那么我們的工作一定會做得更好,真正成為黨的好幫手和后備力量。
第三篇:重走長征路重溫紅色心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毛主席《憶秦娥·婁山關》中的詞句,描述了長征的艱難,抒發了決心沖破敵人的圍追堵截,引導中國革命走向新勝利的豪情壯志。
69年前,在中國大地上發生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它是紅軍意志、勇氣和力量的偉大史詩,是人類戰爭史上的空前奇跡。長征是舉世無雙的,正如美國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里所言:這是一場激動人心的遠征,它過去是激動人心的,現在它仍然會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欽佩和激情。它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于世。不管你對長征的描述是悲壯的還是偉大的、是艱險的還是苦難的,也不管你從理論上對長征理解得多么深刻、對長征路線有多么的熟悉,如果你沒有實地走一走,親身去感受、去體驗,那你的理解總是不全面的,你的認識總是膚淺的,你永遠感受不到紅軍長征的艱險與苦難。
重走長征路,紅色圣地游,吃一碗紅米飯,喝一碗南瓜湯,成為近年來廣大人民群眾參觀旅游的一大熱點。其間我也先后赴陜、渝、黔、贛等地區參觀學習,走了部分長征路,實地感受了紅軍長征所經歷的艱難困苦。透過長征路線上的遺址、標牌、陵墓、紀念館,我看到了革命先輩們留下的長征印痕。蒼莽險峻的婁山關、波濤洶涌的大渡河、瑟瑟蕭寒的瀘定橋、荒無人煙的沼澤地、白雪皚皚的大雪山……
每個難關,都是一座豐碑,銘刻著紅軍先輩們金戈鐵馬、氣壯山河的光輝業績。
在這些紅色“豐碑”中,更有令我留連忘返的赤水河。四渡赤水,是毛澤東駕馭戰爭、指揮作戰的神來之筆,他滿腹韜略,沉著鎮靜,指揮紅軍時而北渡,時而南涉,聲東擊西,神出鬼沒,在國民黨數十萬大軍重重包圍之中,穿插迂回,猶入無人之境。令軍事專家嘆為觀止的四渡赤水之戰就神奇地發生在這里。當我來到元厚、土城、太平渡、二郎灘和茅臺等渡口,站在岸邊,仰望群山,我仿佛聽見了馬達聲、馬蹄聲、腳步聲、吼叫聲和隆隆的炮聲在山谷回蕩;俯視河面,又仿佛看到了波濤洶涌的江水沖擊著紅軍的竹筏、木船、浮橋,凜冽的寒風吹打著濕透衣衫的紅軍戰士。我仿佛看見紅軍先烈殷切的目光,那目光里充滿著期待和勉勵,仿佛在告訴我們:打江山難,守江山難,建設江山更難。
戰爭年代的長征永遠地完結了,但建設現代化軍隊和建設偉大祖國的新的長征已展現在我們面前。在高科技條件下,面對著“信息化”、“太空戰”、“數字鏈”、“一體化”等深奧而又陌生的名詞,我深深地感悟到:我們肩上的擔子很重,要走好新長征之路,打贏未來戰爭,必須像先輩們一樣付出更多的艱苦和努力。我們要很好地學習革命先輩不屈不撓的長征精神,在新長征路上記載下我們創業的足跡。
2022年最新重走長征路重溫紅色心征文
和紅軍戰士遭受的苦難相比,我們真像是生活在蜜糖里。小編收集了2022年重走長征路重溫紅色心征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重走長征路重溫紅色心
從小我就特別喜歡槍,更喜歡聽爸爸給我講關于紅軍打戰的故事,所以我一直盼望著去親身體驗一下紅軍長征路。2009年的暑假,我們全家旅游去了四川省的若爾蓋大草原,這里曾是紅軍長征的地方。我們坐車行駛在海拔4000多米的大草原上,除了偶爾可以看見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外,很久才能看到幾個藏民騎馬經過,他們是來這里放牧的牧民。大約走了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我們在路邊上看見豎著一塊大石碑,上面講述了紅軍幾次經過這里的故事。這時一片烏云飄過,天色暗了下來,頓時感到身上有些涼絲絲的,草原上的天氣可真是變幻莫測,剛才還晴空萬里,一會兒卻變得陰沉沉的了。司機叔叔催促我們大家趕快上車,說是再不走就要下暴雨那路可就難走了。想想紅軍長征時如果冒著大雨徒步走在這片沼澤地里,一定非常艱難。
又經過一個多小時我們終于來到了花湖風景點,這時已經下起了牛毛細雨。我們剛下車就被一陣刺骨的寒風吹得瑟瑟發抖,雖然是8月酷暑天,可是我們一行人卻凍得把羽絨服穿在了身上。天灰蒙蒙的,我們低著頭頂著風往景區深處走去,沒走出幾百米遠我們的鞋子、褲子就被淋濕了。我們也沒心思看什么花湖了,只想早點上車離開這冰冷刺骨的鬼地方。上車后我們立即打開了暖空調倒上一杯熱水,換下濕衣服,唉,這下可舒服多了。可是忽然想起剛才那個石碑上的介紹,紅軍路過這兒時可是冬天,酷暑天下了雨都這樣,如果是冬天又下起大雪,肯定更加艱難。我們餓了可以上車躲躲,可是紅軍不僅要在惡劣的天氣下急行軍,還要忍受饑餓和寒冷!爸爸告訴我還有許多紅軍戰士因為陷進了沼澤里就再也沒能走出這片大草地。我看著眼前這一望無際、沼澤遍布的草原暗暗佩服這些紅軍,他們走出這片草地該有多大的毅力呀!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大渡河上的瀘定橋,你一定聽過飛奪瀘定橋吧?如今瀘定橋看上去還挺結實,可當年紅軍攻奪時,橋上只剩下幾塊被敵人破壞、丟棄的爛木板和13根鐵索,腳下是水流湍急的大渡河,而勇敢的22名紅軍戰士卻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一邊鋪木板一邊匍匐前進,靠著不怕死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終于擊敗了國民黨的軍隊,取得了勝利。我和媽媽走在瀘定橋上,望著腳下湍急的江水,緊張得小腿打顫,不得不緊緊抓住旁邊晃動的鐵索,和我們相比那22名勇士真算得上是神勇無比。參觀完瀘定橋我們來到江對岸,這時正好是傍晚,只見有許多當地的老百姓正在紅軍塑像廣場前跳鍋莊舞。我想那些犧牲的紅軍戰士如果看到老百姓現在幸福的生活一定感到很欣慰。
很快一周的紅軍長征之旅結束了,我們深深感受到了紅軍長征時所遭遇的千辛萬苦,我想正是因為他們有著堅定的信念才能戰勝長征路上的重重困難,才會有不怕犧牲寧死不屈的精神,讓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和紅軍戰士遭受的苦難相比,我們真像是生活在蜜糖里。雖然現在我們不需要拿起槍和敵人作戰,但我們應該學習紅軍為了理想堅持不懈、永不退縮的精神,努力學習回報祖國,讓我們的國家更強大,祖國更美好。
第二篇:重走長征路重溫紅色心
紅軍戰士們創造了戰爭史的'奇跡,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讓后人震驚的詞匯長征。長征給北上抗日劃上了絢麗的一筆,成為世界的一大神話。
紅軍為什么要長征?其實這個問題有許多說法。如“紅軍長征是為了北上抗日”“長征是為了打破蔣介石的第五次‘圍剿’”等等。從長征勝利的結果來看確是如此,但結果并不等于起因。紅軍長征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而被迫長征。說起長征,人們就會想到爬雪山、過草地的場景。遙想70年前,紅軍翻越了夾金山、夢筆山、長板山、鷓鴣山、黨嶺山、折多山等。戰士們冒著生命危險,歷盡艱苦是為了什么?就是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和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
長征是什么?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不畏艱難的遠征,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傳播理想進行的遠征。是什么促使他們向總路程超過2萬5千里的長征,只是兩個字信念。因為他們堅信路的盡頭是一個嶄新的國家。紅軍在長征上所表現出來的精神,是中國人民的一筆寶貴的財富,直到現在仍然鼓動著中國人民奮永向前。
今年5月,在崔永元《我的長征》節目組里有20多名人,徒步重走長征路,還不是為了體驗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和了解長征的偉大歷史意義。看著新長征隊伍,我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一幅幅場景:雨水中,戰士們在草地緩緩行走著,一名戰士一腳不慎踩進沼澤,掙扎著、呼救著,慢慢陷入黑色的泥水中……雪山上,戰士們長眠于這一片白色的世界中,完結了生命的歷程……長征的意義決不只是部無可匹敵的英雄主義史詩,它的意義要深刻地多。
理想、期盼、非議、爭吵……一群普通中國人走著他們的“新長征”。并且將會完成他們的“長征”人類只要有決心和毅力就能達到自已的目標。漫漫人生路,長而短暫,終有一天,我們會走完自己所屬的人生路,但是否能達到你所要到的地方,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在這人生道路上設置著種種關卡,是多么難以攻克,有時候你會如饑似渴,有時候你會心累。但是,一塊玉沒有經過千琢萬雕是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好玉,只有經過暴風雨的洗禮,美麗的彩虹才會出現。
我要創造自已的長征路,制服那些困難,向那五彩的目標前進。一路披荊斬棘,我會越來越接近目標,直到觸手可及。在文學的大堂上插上一朵純潔的小百合。我要成為文學史上的一個奇跡,成為另一個紅色的長征……
長征精神永遠激勵著我,激勵著我們前進!
2022重走長征路重溫紅色心征文「薦讀」
通過此次重走長征路,黨員們加深了對長征精神的進一步理解,靈魂和心靈得到進一步洗滌和凈化,小編收集了重走長征路重溫紅色心征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重走長征路重溫紅色心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讓全社黨員干部職工更好的體驗黨的發展歷程,鍛煉黨員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6月28日,滎經聯社組織全轄50余名黨員和非黨員中干開展了慶“七一”重走長征路——羊子嶺爬山活動。
滎經縣青龍鄉羊子嶺是羊子嶺阻擊戰打響的地方,發生在1935年12月12日至14日。1935年11月中下旬,紅四方面軍由于在名山縣百丈關戰役失利,國民黨中央軍薛岳部6個師兵分兩路取捷徑從洪雅縣向滎經縣進犯,其中,二縱隊的3個師從洪雅縣炳靈寺經雅安望魚、大河進攻羊子嶺。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紅四方面軍電令紅四軍、紅三十二軍從滎經撤回天全縣,保衛天全、蘆山、寶興蘇區。在紅四軍軍長許世友、政委王建安、參謀長耿飚指揮下,由紅十師師長王近山、紅十二師師長張賢約率3個團從雅安至滎經一帶,采取步步阻擊,掩護紅軍主力和機關從滎經縣城安全撤到天全縣,在羊子嶺構筑戰壕、掩體,阻擊國民黨兵力。經過兩天兩夜的激戰,紅軍以少勝多,阻擊數倍的敵軍,戰斗悲壯激烈。
不顧驕陽的炙烤,滎經聯社“長征”隊伍邁步在紅色之路上。睹路思史,堵路思人,走在長征路上,大家不禁想起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建立新中國的抗爭史,重溫硝煙彌漫披荊斬棘的戰爭歲月,無不感慨萬千、唏噓感嘆。
通過此次重走長征路活動,黨員們加深了對長征精神的進一步理解,靈魂和心靈得到進一步洗滌和凈化,動力和斗志得到進一步激勵。紛紛表示,在今后工作中,定當深入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精神,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繼承發揚不畏艱難的長征精神,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革命精神為動力服務于人民,以樂觀、積極、健康的工作態度服務客戶、服務群眾、服務社會,以一流的工作業績報答黨的恩情
第二篇:重走長征路重溫紅色心
在游小的六年當中,有著許許多多的春秋游。讓我記憶最深的,還是五年級時的"重走長征路"。
這次秋游的地點是十月軍校。經過漫長的車程后,我們終于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十月軍校。我們的教官姓李,很有軍人氣概。十月軍校后有一座山,一些女生便問道:"李教官,我們要爬山么?""對!"李教官回答得很利落。"啊?"幾位女生頓時泄了氣,無精打采的。"沒事,不就一座山嘛,還沒紫金山高呢!怕啥!""就是,我們是巾幗英雄。男生們就是小日本。小日本都部怕,我們怕啥!。。。。。。"女生們七嘴八舌地為自己打氣。
開始上山了。因為有臺階,我們走起來并步輕松。大家邊走邊文案笑笑。到了上面,石階漸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泥巴路,非常難走,大家不得不手拉手起來。
在途中,我們經歷了許多橋。如"天下第一橋","盧溝橋"等等。有一座橋,樣子酷似船。船中還有許多水。我和陸海慧是手牽手走過去了。她邁一步,我邁一步。總算是有驚無險。有些男生圖省事,從橋下走。橋下是一個泥坑。上下滑極了。結果,我們班的""總量級人物"沈翔羽在上去時,腳一滑,跌了下去。在他后面的陸州可就被害慘了。沈羽羽都快把他"活埋"了。當同學將兩人拉起來時,地上清晰顯出一個人的印子。大家都哭笑不得。
在返途中,有一關需要拉繩子蕩過去。我們班的樊響抓住繩子,一用力。人沒過去,褲子掉下來了。羞得他滿臉通紅。我們則笑得直不起腰。另一位,更有水平。只見他熟練地蕩過去。剛一得意,卻沒站住,又蕩了回來。
這次秋游結束了。可長征路卻沒結束。它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中。
第三篇:重走長征路重溫紅色心
五年級暑假里我們有一個為期10天的軍訓,第八天軍訓結束時教官對我們說:"明天我們要重走紅軍長征過曲靖時走的路,讓我們去小小的體驗一下紅軍長征的精神"。
第二天,我們早早的來到了學校集合,我發現同學們的`背包里都裝得滿滿的,都是吃的。集合好隊伍就出發了,我抬頭前后看了一看,根本看不到隊伍的頭和尾。我們沿著紅軍長征過曲靖時走的路開始了"長征"。剛開始時,大家有說有笑,開開心心的走著,但是走了一個小時之后大家都變得有氣無力,無精打采了。邁著沉重的步子來到了西山敬老院,大家拿出隨身攜帶琳瑯滿目的食品邊吃邊休息,這時候大家的臉上終于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最后我們來到了西山三元宮。在三元宮老師對我們說:"曲靖是紅軍長征經過的主要地區。1935年和1936年,紅【第1句】:二方面軍在長征途中先后兩次經過曲靖,歷時共30天,行程2300多里,粉碎敵軍的圍追堵截,召開西山三元宮等重要會議,作出搶渡金沙江等重要戰略部署,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曲靖這片紅土地上留下了光輝的足跡。紅軍所到之處,大力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攻城池,懲兇頑,打土豪,開倉濟貧,紅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言行和嚴明的紀律,深受曲靖各族人民的擁護和愛戴,曲靖約兩千名熱血青年踴躍參加紅軍。在返回的路上雖然大家又渴又累,有的同學腳都被磨出了水泡,但是大家還是堅強的走回學校。
上一篇:校園婦女節宣傳口號聚集五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